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今日點擊》 記者 姚婧 董超)現如今,好多家庭都為家中堆積的舊衣服發愁,留之無用,棄之可惜。那麼,這些舊衣物究竟怎樣處理?能否再次派上用場?我們先帶您去一個地方看看。
這是一家特殊的服裝店,它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街道的鴻翔街社區服務中心。說它特殊是因為有兩點:第一,店裡掛的基本都是舊衣服;第二,這裡的衣服不賣,不管是誰看上哪件隨便拿。
記者:「您這是給自己選呢?」
領衣服群眾:「我給自己選,想找條褲子。」
記者:「您覺得這兒衣服怎麼樣?」
領衣服群眾:「衣服好,這兒衣服不花錢。」
記者:「你現在選了幾件?」
領衣服群眾:「四件。」
記者:「我看都有棉衣、褲子,還有毛衣是嗎?都是給自己選的還是有給家裡人的?」
領衣服群眾:「都是給我自己選的。」
說起這個不花錢的服裝店,還得從2015年夏天社區裡出現的一位流浪者說起。
長安區引鎮街道鴻翔街社區居委會主任強會云:「他穿的衣服特別爛,我們工作人員就把他叫進來,給他倒了一杯水,就從家裡選他穿著比較合適的衣服給他整理了四五件。」
看著這位流浪者穿著社區工作人員提供的衣服體體面面地離開了,強會雲從此產生了給困難群眾送舊衣的想法。
強會云:「我就在想,有這麼多流浪乞討人員,還有一些貧困人員,我說能不能把咱們不穿的衣服拿過來,讓他們拿回去再繼續穿。」
強會雲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響應。那麼,舊衣服放在哪兒才最方便需要的人拿?社區服務中心就在街道上,人來人往最合適不過了。
強會云:「後來我就在想,這些衣服能不能買個架子掛起來,這樣人看起來就比較一目了然。」
於是,免費服裝店就這樣成立起來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捐衣服者源源不斷,領衣服的人也越來越多。北街村的劉大爺兒媳癱瘓多年,兩個孫女兒還在上學,家裡經濟非常困難,這幾年,他一直是免費服裝店的常客。
劉大爺:「經濟情況好的,有穿不上的或者不愛的了,人家退下來洗淨淨的擱到這兒,那你說像咱這種情況,可憐人沒啥穿,人家要是不給你,你就受凍去!」
社區群眾劉一平家也在北街村,前段時間她家裡突發火災,所有家當燒了個淨光,關鍵時刻,免費服裝店的衣服救了急。
劉一平:「這會兒啥都沒有了,我這都來幾回了,身上這個,這背心都是在這兒拿的。」
採訪中,強主任告訴記者,這裡的衣服雖然是免費領取,但誰領取了舊衣服,他們都做有簡單的登記,這也是讓捐贈者的愛心有個著落。
強會云:「拿幾件衣服,哪個村的,叫什麼名字,我們都做了登記,這是最近二十天登記的,你看,有一百多人吧!」
長安區引鎮的免費服裝店讓我們感受到了愛的溫暖,也讓舊衣物發揮了它的餘熱,但這一做法,其實只是個個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城市居民家庭的舊衣物淘汰數量逐年上升,舊衣物何去何從成了大家的發愁事。那麼,舊衣物有沒有一個好的歸宿呢?接著來看記者的調查。
在西安南郊的曲江華府小區,兩位工人正準備對這裡的舊衣物進行整理、打包。記者看到,這個叫做「愛心屋」的綠箱子上標著捐贈物品的收集處理流程,並且還有「中華慈善總會」的字樣。那麼,這個綠箱子和中華慈善總會是什麼關係?為什麼會放到西安市的一些小區裡呢?中華慈善總會相關人員介紹說,2008年3月,由中華慈善總會啟動「一張紙獻愛心行動」,到2015年7月,為了把這個活動進行得更好,由中華慈善總會和各地的慈善協會共同倡導在居民小區投放愛心屋。
中華慈善總會一張紙獻愛心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員胥斌:「讓更多的人能夠通過這個渠道把自己用不到的廢舊衣服、報刊雜誌投放到我們這個愛心屋裡面,用來幫助需要幫助的貧困家庭和患病兒童。」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起初,這個綠箱子只回收舊衣物,後來經過升級成了可以回收衣物、紙張報刊等廢舊物品的「愛心屋」。
中華慈善總會一張紙獻愛心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陝西省負責人陳立峰:「目前西安大概有1300個小區左右,投放箱子的總數是2100個左右,全省一共有兩千多個點位。」
採訪中,不少居民告訴記者,在沒有這個「愛心屋」之前,家裡的舊衣物的確很難處理,能通過「綠箱子」將自家不用的舊衣物捐給那些需要的人,是舊衣物最理想的去處。因此,大家對「愛心屋」的設立普遍表示歡迎,而唯一的擔心就是衣服的去向。
曲江華府小區居民:「我就是害怕到不了這些需要的人手裡。」
曲江華府小區居民:「有需要的那就送給他們,最起碼能解決一下麼,我覺得還是有意義的,但是具體能不能送到那就不知道了。」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記者來到了位於西安東郊的「愛心屋」回收庫房,全西安地區通過綠箱子收集的舊衣物都會集中在這裡。記者在這裡觀察到了衣物回收後的整個處理過程。
「愛心屋」舊衣物回收西安庫房負責人楊建永:「有用的用於捐贈,無用的我們再進行工業加工。」
楊建永告訴記者,每天有八個工人在這裡進行衣物分揀,需要捐贈的衣物,經過消毒處理後,再進行打包分發。除去可捐贈的衣物之外,其餘全部用來進行工業加工,製成勞保用品,銷售所得用於慈善事業。
楊建永:「剛開始回收的量少,到2016年2017年逐步增加,2017可以回收一千八百噸。」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這裡每一件衣服的捐贈和去向都有記錄,2017年,通過他們這裡向外捐贈的舊衣物數量達到了三萬多件。元旦假期前,他們和省慈善協會向西安市未央區漢城街道的困難群眾捐贈了冬衣,讓群眾在冬日裡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
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慈善超市發展中心副主任常秀珍:「一個是弘揚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第二個就是從環保的角度,衣物呢不太能夠降解,從資源節約的角度咱們也儘量讓它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畢竟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
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每年我國扔掉的舊衣物大約有2600萬噸,這不但是種資源浪費,也對環境造成了汙染。因此,我們不但要通過舊衣捐贈的形式傳遞愛心,從長遠計,如果能通過科技手段實現資源再利用,更是環保的一大幸事。希望更多的人能關注舊衣物再利用這項工作,讓這條環保、愛心之路越來越順暢。
編輯: 沈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