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愛心屋」回收的舊衣物去哪了? 記者探訪揭秘

2020-12-22 西部網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今日點擊》 記者 姚婧 董超)現如今,好多家庭都為家中堆積的舊衣服發愁,留之無用,棄之可惜。那麼,這些舊衣物究竟怎樣處理?能否再次派上用場?我們先帶您去一個地方看看。

這是一家特殊的服裝店,它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街道的鴻翔街社區服務中心。說它特殊是因為有兩點:第一,店裡掛的基本都是舊衣服;第二,這裡的衣服不賣,不管是誰看上哪件隨便拿。

記者:「您這是給自己選呢?」

領衣服群眾:「我給自己選,想找條褲子。」

記者:「您覺得這兒衣服怎麼樣?」

領衣服群眾:「衣服好,這兒衣服不花錢。」

記者:「你現在選了幾件?」

領衣服群眾:「四件。」

記者:「我看都有棉衣、褲子,還有毛衣是嗎?都是給自己選的還是有給家裡人的?」

領衣服群眾:「都是給我自己選的。」

說起這個不花錢的服裝店,還得從2015年夏天社區裡出現的一位流浪者說起。

長安區引鎮街道鴻翔街社區居委會主任強會云:「他穿的衣服特別爛,我們工作人員就把他叫進來,給他倒了一杯水,就從家裡選他穿著比較合適的衣服給他整理了四五件。」

看著這位流浪者穿著社區工作人員提供的衣服體體面面地離開了,強會雲從此產生了給困難群眾送舊衣的想法。

強會云:「我就在想,有這麼多流浪乞討人員,還有一些貧困人員,我說能不能把咱們不穿的衣服拿過來,讓他們拿回去再繼續穿。」

強會雲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響應。那麼,舊衣服放在哪兒才最方便需要的人拿?社區服務中心就在街道上,人來人往最合適不過了。

強會云:「後來我就在想,這些衣服能不能買個架子掛起來,這樣人看起來就比較一目了然。」

於是,免費服裝店就這樣成立起來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捐衣服者源源不斷,領衣服的人也越來越多。北街村的劉大爺兒媳癱瘓多年,兩個孫女兒還在上學,家裡經濟非常困難,這幾年,他一直是免費服裝店的常客。

劉大爺:「經濟情況好的,有穿不上的或者不愛的了,人家退下來洗淨淨的擱到這兒,那你說像咱這種情況,可憐人沒啥穿,人家要是不給你,你就受凍去!」

社區群眾劉一平家也在北街村,前段時間她家裡突發火災,所有家當燒了個淨光,關鍵時刻,免費服裝店的衣服救了急。

劉一平:「這會兒啥都沒有了,我這都來幾回了,身上這個,這背心都是在這兒拿的。」

採訪中,強主任告訴記者,這裡的衣服雖然是免費領取,但誰領取了舊衣服,他們都做有簡單的登記,這也是讓捐贈者的愛心有個著落。

強會云:「拿幾件衣服,哪個村的,叫什麼名字,我們都做了登記,這是最近二十天登記的,你看,有一百多人吧!」

長安區引鎮的免費服裝店讓我們感受到了愛的溫暖,也讓舊衣物發揮了它的餘熱,但這一做法,其實只是個個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城市居民家庭的舊衣物淘汰數量逐年上升,舊衣物何去何從成了大家的發愁事。那麼,舊衣物有沒有一個好的歸宿呢?接著來看記者的調查。

在西安南郊的曲江華府小區,兩位工人正準備對這裡的舊衣物進行整理、打包。記者看到,這個叫做「愛心屋」的綠箱子上標著捐贈物品的收集處理流程,並且還有「中華慈善總會」的字樣。那麼,這個綠箱子和中華慈善總會是什麼關係?為什麼會放到西安市的一些小區裡呢?中華慈善總會相關人員介紹說,2008年3月,由中華慈善總會啟動「一張紙獻愛心行動」,到2015年7月,為了把這個活動進行得更好,由中華慈善總會和各地的慈善協會共同倡導在居民小區投放愛心屋。

中華慈善總會一張紙獻愛心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專員胥斌:「讓更多的人能夠通過這個渠道把自己用不到的廢舊衣服、報刊雜誌投放到我們這個愛心屋裡面,用來幫助需要幫助的貧困家庭和患病兒童。」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起初,這個綠箱子只回收舊衣物,後來經過升級成了可以回收衣物、紙張報刊等廢舊物品的「愛心屋」。

中華慈善總會一張紙獻愛心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陝西省負責人陳立峰:「目前西安大概有1300個小區左右,投放箱子的總數是2100個左右,全省一共有兩千多個點位。」

採訪中,不少居民告訴記者,在沒有這個「愛心屋」之前,家裡的舊衣物的確很難處理,能通過「綠箱子」將自家不用的舊衣物捐給那些需要的人,是舊衣物最理想的去處。因此,大家對「愛心屋」的設立普遍表示歡迎,而唯一的擔心就是衣服的去向。

曲江華府小區居民:「我就是害怕到不了這些需要的人手裡。」

曲江華府小區居民:「有需要的那就送給他們,最起碼能解決一下麼,我覺得還是有意義的,但是具體能不能送到那就不知道了。」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記者來到了位於西安東郊的「愛心屋」回收庫房,全西安地區通過綠箱子收集的舊衣物都會集中在這裡。記者在這裡觀察到了衣物回收後的整個處理過程。

「愛心屋」舊衣物回收西安庫房負責人楊建永:「有用的用於捐贈,無用的我們再進行工業加工。」

楊建永告訴記者,每天有八個工人在這裡進行衣物分揀,需要捐贈的衣物,經過消毒處理後,再進行打包分發。除去可捐贈的衣物之外,其餘全部用來進行工業加工,製成勞保用品,銷售所得用於慈善事業。

楊建永:「剛開始回收的量少,到2016年2017年逐步增加,2017可以回收一千八百噸。」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這裡每一件衣服的捐贈和去向都有記錄,2017年,通過他們這裡向外捐贈的舊衣物數量達到了三萬多件。元旦假期前,他們和省慈善協會向西安市未央區漢城街道的困難群眾捐贈了冬衣,讓群眾在冬日裡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

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慈善超市發展中心副主任常秀珍:「一個是弘揚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第二個就是從環保的角度,衣物呢不太能夠降解,從資源節約的角度咱們也儘量讓它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畢竟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

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每年我國扔掉的舊衣物大約有2600萬噸,這不但是種資源浪費,也對環境造成了汙染。因此,我們不但要通過舊衣捐贈的形式傳遞愛心,從長遠計,如果能通過科技手段實現資源再利用,更是環保的一大幸事。希望更多的人能關注舊衣物再利用這項工作,讓這條環保、愛心之路越來越順暢。

編輯: 沈曉芳

相關焦點

  • 有的捐贈有的工業處理 你放在"愛心屋"的舊衣物去哪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城市居民家庭的舊衣物淘汰數量逐年上升,舊衣物何去何從成了大家的發愁事。那麼,舊衣物有沒有一個好的歸宿呢?接著來看記者的調查。  在西安南郊的曲江華府小區,兩位工人正準備對這裡的舊衣物進行整理、打包。記者看到,這個叫做「愛心屋」的綠箱子上標著捐贈物品的收集處理流程,並且還有「中華慈善總會」的字樣。那麼,這個綠箱子和中華慈善總會是什麼關係?
  • 回收的舊衣物最後去了哪?「三無」舊衣物回收箱將被取締
    當日,記者走訪多個小區發現,舊衣回收箱遍地開花,新規範亟待落實。走訪:部分舊衣物回收箱缺乏管理7月12日,記者走訪了長沙市開福區多個小區,發現這些舊衣回收箱不僅數量多,種類也是五花八門,有專門收納舊衣物的,有收納衣服、鞋、背包的,甚至還有回收不同種類生活垃圾的。
  • 舊衣物回收你的愛心送到哪了 舊衣物多數捐往西藏
    近段時間以來,市民們驚喜地發現,街頭巷尾,甚至小區內,出現了不少舊衣物回收箱。這一新鮮事物的出現,為大家解決了不少舊物處理的煩惱。同時,社工機構的「暖心宅急送」項目的創新嘗試,實現了舊物「一對一捐贈」,讓愛心落到實處。  然而,近期導報記者陸續接到舊衣物回收箱遭到破壞,衣物被不明人士「掏空」的投訴。走訪中,問題漸漸顯現,這些回收箱是誰設置的?管理單位又是誰?
  • 舊衣物回收 你的愛心送到哪了?
    舊衣物的有效分揀回收,能變廢為寶,減少環境汙染,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公益環保好事情。在市區內的各大小區,我們都會看到舊衣物回收箱,不過,舊衣回收受到歡迎的同時,也受到一些質疑:這些衣服回收機構是歸屬於哪裡的?所回收的舊衣流向有去了哪裡呢?
  • 徐州人,原來你家小區回收箱裡的舊衣物去了這裡……
    細心的市民發會發現眼下我市不少小區都設立了舊衣物回收箱許多市民將不穿的衣物投放進去不僅解決了舊衣物存放的難題還希望給它「第二次生命」那麼這些舊衣物都去哪兒了呢走進建國小區北門,不足百米的距離,記者看到放置了分屬3個不同機構的舊衣物回收箱
  • Qing調查丨我捐的衣服去哪了?揭秘小區回收箱衣物流向
    北京不少小區設有垃圾回收裝置,廢舊衣物回收後流向何處一直是很多居民心中難解的謎團。2019年8月上旬,北京青年報記者經調查後發現,居民放入回收箱的衣物可分為消毒轉賣、加工利用以及集中焚燒等多個去向,而部分放置在街頭無人監管的回收箱也存在被人盜竊的現象。
  • 廣州一社區愛心衣物箱被亂翻,市民捐贈的回收衣物去哪了?
    南都訊 在城市街頭,能見許多衣物回收箱。這些回收箱一般由組織或企業投放,現場少見有人員管理。本月初,位於廣州西門口地鐵站附近的「愛心衣物回收箱」被翻倒在地,衣服散亂一地。 有街坊對此類舊衣物回收箱的管理表達了質疑:既然鼓勵人們獻出愛心,為何不管理到位呢?
  • 海口投放到回收箱的舊衣物上哪了?帶你去看看
    「衣舊不舍」公益行動開展兩年多來,已在海口投放800個舊衣物回收箱,回收衣物約800噸  那麼問題來了你捐的衣物去哪了?與此同時,也有人提出質疑,「回收的舊衣服真的捐給需要的人了嗎?」「有些穿不了的舊衣服去了哪裡?」「會不會有人借公益的名義轉賣舊衣牟利?」……  據了解,截至目前,「衣舊不舍」項目主辦單位共在海口投放了800個舊衣物回收箱,回收舊衣物約800噸。
  • 海口投放到回收箱的舊衣物上哪了?帶你去看看(圖)
    上周末,葉女士整理衣櫃時清理出了兩大袋衣服,隨後提下樓放進小區的舊衣物回收箱裡。「我的衣服當時都是花好幾百元買的,捐的時候確實有些捨不得,但是留著自己又穿不了。如果相關部門能把這些舊衣服歸類建檔,讓捐贈者知道自己的衣服去了哪裡就更好了。」葉女士說,她擔心有人將回收箱裡的衣服偷出來變賣,「如果不加強監管,很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
  • 淄博人小區裡設置的衣物捐贈箱,回收舊衣物去向揭秘!原來都去了這裡……
    日前,淄博市臨淄區市民陳先生撥打魯中網新聞熱線(0533-5355377)反映,部分通過衣物捐贈箱募捐的衣物被用於製造原料,他擔心「公益」和「環保」兩塊「招牌」,成為投放單位藉機營利的噱頭。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採訪。小區內設置衣物捐贈箱 市民質疑舊衣物去向用途4月18日下午,記者跟隨陳先生來到他所居住的棕櫚城小區,見到了放置在道路旁的衣物捐贈箱。
  • 舊衣回收 你的衣物去哪了?
    「樓下小區倒是有舊衣服回收箱,但是箱子上沒有寫回收機構,連個電話都沒有,感覺有點不靠譜。」她準備有空再找個公益機構一起捐了,「想把東西用到實處,畢竟衣服只是有點舊了,沒有破損。」  ●市民李蕊:有時候會把家裡的舊衣物整理好放進回收箱裡面,「我看上面的標識是用於愛心環保,在箱子右側標有舊衣服收集處理流程,感覺很環保。」
  • 記者調查|你捐到小區愛心箱的衣服去哪了?
    「我們小區的廢舊衣物回收箱都堆滿了。」10月15日,家住寶山北路的劉小姐告訴貴州都市報記者,她這幾天清理衣櫃,整理冬裝,收拾出兩大包不要的舊衣服。「衣服雖是舊的,但蠻幹淨,有的是六七成新,丟了可惜。樓下有一個愛心衣物捐贈箱,本來想投進去,沒想到裡面塞滿了。」
  • 舊衣物回收成「唐僧肉」,各色舊衣回收箱,你投向了哪一個?
    記者走訪發現,在天元區竹山、紫金名門、花園一村、匯達花園、香草園等多個小區,都有市民吐槽舊衣物回收箱從天而降,且種類繁多,讓大家搞不清誰是做公益慈善的「正規軍」。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種舊衣物回收箱高約1米,上面印有「一張紙、一件衣、獻愛心」等字樣,還標註有網址、二維碼、聯繫電話,主辦單位是「湖南省慈善總會」,承辦單位是「湖南省傳遞愛心物資回收中心」。經多次撥打,回收箱上的兩個服務熱線電話85127355、84502333無法接通。
  • 淄博多個小區設衣物捐贈箱 舊衣物回收都去哪兒了?
    小區內設置衣物捐贈箱 市民質疑舊衣物去向用途   4月18日下午,記者跟隨陳先生來到陳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對該機構舊衣物加工為原料後所得收益的用途產生了質疑。   記者在調查採訪時了解到,不僅是陳先生居住的小區,中心城區和其他區縣多個小區也設置有「衣心衣物」的衣物捐贈箱。
  • 東營:舊衣物回收箱亮相多個小區 捐贈舊衣更方便
    &nbsp&nbsp&nbsp&nbsp近日,由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培德公益服務中心投放的舊衣物回收箱亮相東營市銀座花園、河濱花園、慧海小區、錦苑二區等20多個小區。回收箱放置在小區門口、物業站附近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方便居民捐贈舊衣物,目前已投放回收箱共計7 0多個。
  • 累計回收舊衣服30噸!貴陽衣物回收箱的衣服都去哪了?
    但是投放到「捐贈箱」的衣服究竟去了哪?你知道嗎?為了給貴陽市民答疑解惑「我們的衣服究竟去了哪裡」,12月13日,貴陽市慈善總會邀請了市民代表和媒體共同參加了「您捐的衣服去哪兒了」公益體驗活動。第一站,十多名市民代表和媒體記者來到了貴陽市花溪區的御院小區,小區裡分布著多個深棕色的捐贈箱。記者在現場發現,捐贈箱裡均裝了不少市民捐贈的衣物,在即將裝滿的捐贈箱前,工作人員正在對舊衣物進行回收並對捐贈箱進行清潔。據了解,小區內的捐贈箱每隔四五天整理一次。
  • 棗莊:回收箱裡的舊衣物都去哪了 發起人:能捐贈的衣物不足15%
    ▲一小區內擺放的舊衣物回收箱。 ◥正在晾曬的冬衣。近日,在滕州出現的舊衣物回收箱引起了市民的注意,大部分市民表示支持,但也有市民提出了疑問:舊衣物回收箱是誰組織的?哪個部門監管的?衣物最終都流向了哪裡?為此,齊魯晚報記者做了一番調查。文 本報記者 孫璇質疑:舊衣物回收流向哪裡?
  • 舊衣物回收箱在小區泛濫 其「身份」和來源引越來越多市民質疑
    記者 唐光峰 攝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林愛玲 見習記者 劉子純)近日,越來越多舊衣物回收箱出現在各個小區內,但其身份和來源卻受到質疑。舊衣物回收箱的設置是企業行為還是政府行為?還有哪些途徑可以捐贈舊衣物?晨報記者為您揭開舊衣物回收箱背後的真相。
  • 遵義人,你知道放在愛心回收箱裡的舊衣服都去哪了嗎?
    現在在咱們遵義的很多小區都能見到舊衣服回收箱很多居民家裡平時有了不穿的衣物、鞋子等等舊衣服回收箱就成了處置這些廢棄物品的最佳選擇近日,直播君走訪了城區內的瑞安花園、天安星園等多個小區,「愛心舊衣回收箱」整齊放在小區入口處,比較顯眼。這些回收箱高1.6米左右,寬1米左右,在鐵皮箱上端有一個投放口,打開就可以將衣服投放到裡面。
  • 舊衣回收箱從哪來 收的愛心衣到哪去
    記者發現,在該箱體的最下面寫有「愛心志願者協會」字樣,但是並沒有寫清楚具體是哪裡的愛心志願者協會,留電話的位置也沒有電話號碼,反而是在回收口處留有一個號碼,讓人不由得懷疑其公益捐助的真實性。隨後,記者撥通該箱體上留的號碼,一名自稱姓賀的男士接聽了電話,他表示舊衣物會通過消毒慈善捐助,至於去向,該男子表示不太方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