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在城市街頭,能見許多衣物回收箱。這些回收箱一般由組織或企業投放,現場少見有人員管理。本月初,位於廣州西門口地鐵站附近的「愛心衣物回收箱」被翻倒在地,衣服散亂一地。
有街坊對此類舊衣物回收箱的管理表達了質疑:既然鼓勵人們獻出愛心,為何不管理到位呢?事發「愛心衣物回收箱」所屬的「衣點愛心服務隊」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衣物回收及捐獻去向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查詢,的確存在監管不力的情況,今後會在相關方面繼續努力。
倫文敘廣場放置有一個「愛心衣物回收箱」。
愛心衣物箱。
衣物回收箱被打翻在地
街坊梁小姐居住於西門口附近,8月4日上午10點許,她經過倫文敘廣場時,留意到放置在此處的「愛心衣物回收箱」被打翻,衣服零散一地。
到了下午1點50分前後,她再次經過,發現現場仍保持原狀,沒有相關人員處理。直至當天晚上,梁小姐再次經過愛心衣物捐贈箱時,才看到受破壞的情況已經解決,箱子基本復原。
梁小姐反映說,當時立即詢問了不遠處的愛心驛站服務人員,但「愛心驛站」服務人員表示,愛心捐贈箱的管理監督不是他們的職責,但是已經告知相關部門這一情況,具體什麼時候進行維修處理,他們並不清楚。
「一般來說,這個箱子的衣服是只能放進去,很難拿出來的。要拿的話只能撬開鎖,所以我們覺得應該是有些別有用心的人,趁晚上人少,專門來搞破壞的。」愛心驛站的志願者向記者表達了他們的想法。
監督漏洞引發隱憂
作為常居此處的居民,梁小姐表示,她偶爾會看到有一兩個老人在早晨騎著三輪車經過,並且車上總是滿載「來歷不明」的衣物。同時,梁小姐觀察到,愛心衣物箱並不是第一次受到破壞了,「這對於我們偶爾捐出富餘衣物的街坊來說,有時候覺得不太值得信賴,不知道自己的捐贈到底去往何處。」
記者實地走訪後發現,該愛心衣物捐贈箱正位於倫文敘廣場入口處左側,十分顯眼,但四周並沒有安置攝像頭,也沒有設置相關值班人員崗亭。
距離「愛心衣物回收箱」不遠處,即為「倫文敘廣場愛心驛站」所在地,驛站志願者表示:「(箱子)一直沒有攝像頭的,基本上就是靠他們的志願者過來巡視,如果有緊急問題,我們也會幫著去打電話反饋。」
據周圍街坊及愛心驛站值班人員反饋,附近的居民常常在換季的時候把多出來的衣服拿出來到此捐贈。前來巡視、收取衣物的志願者出現時,有統一著裝,用來裝載衣物的麵包車也貼著愛心機構的名字及logo。「據我們觀察,回收箱被掀倒的時候很少,基本上沒有見到衣服散亂出來。」
但是,記者觀察到,愛心驛站的服務時間大概為上午9點至下午2點,所以對衣物箱的「順便監管」並非長久之計,也並不在愛心驛站服務人員的工作職責範圍內。
同時,當記者實地走訪時,仍有不少居民表示,在支持這一愛心舉措時,內心確實有過擔憂:「大家把洗乾淨的衣服捐贈到這裡,會不會有別有用心的人偷過來自己去賣出去呢?我們的衣服是不是全部到有需要的人手中?如果監督不好,公益就變味了。」
責任方回應:
衣服去向透明度問題確實存在
南都記者實地走訪後發現,「愛心衣物回收箱」標識了執行單位為「衣點愛心服務隊」,同時列明了支持單位為「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廣東省華商慈善基金會」及「廣州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
根據愛心驛站當值人員反映,「愛心衣物回收箱」的志願者一般是一周過來1-3次不等,進行收衣服或者是日常的維護工作。記者聯繫了衣物箱箱體上所標明的執行單位「衣點愛心服務隊」,這一說法得到了肯定。
據「衣點愛心服務隊」廣州地區負責人李先生表示,目前廣州的「愛心衣物回收箱」周圍,的確沒有專門的攝像頭進行監控,平時的維修或者監督,大部分是依靠市民舉報或者志願者巡查時發現舉報。
根據事發地所處的光塔街街道辦事處團委負責人鄧主任所說,他們事先已經知曉「衣點愛心服務隊」在相應地點設置衣物回收箱,但在監督上面一般不由街道辦負責,而是由「衣點愛心服務隊」進行人員安排。
對於回收舊衣物的去向,「衣點愛心服務隊」廣州地區負責人李先生向記者介紹說,廣州地區從衣物捐贈箱中收取的愛心衣物,會先集中在一個地方,由志願者幫忙分揀、分類,確定可回收使用的衣物,再根據團委提供的扶貧地區的衣物需求,進行愛心衣物的重新歸類,如大小、季節、性別等,最後才統一捐贈至相關地區。「如果有無法繼續投入使用的衣物,我們會將其打包移交到相關單位,進行環保化處理,變成環保袋等產品,完成循環利用。」
據悉,「衣點愛心服務隊」最初成立於佛山,目前已涵蓋廣州、清遠、東莞、中山等城市,每個城市中愛心衣物箱的放置地點有較為詳細的說明。廣州負責人李先生表示,各個城市獨立收取衣服,再與需要捐贈的城市進行對接。「衣服去向透明度問題確實存在,監管方面也需要改善,希望市民街坊一起監督。」
追問:
愛心回收衣物去哪了?有投放主體資質成疑
在城市街頭,我們能發現許多舊衣物回收箱。近日,南都記者走訪發現,有回收箱以「愛心回收」為名,一般是志願組織投放;也有回收箱則不言「愛心」而稱「環保」,註明回收的舊衣物會有一部分被再生利用。
不過,此前,有媒體曾曝光過有單位或個人冒名「愛心」實則攬收舊衣物,並將舊衣物分揀再售出。
有人士認為,舊衣回收屬於公益事業,應嚴格遵循慈善法律規定。而根據《慈善法》,「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收集舊衣物屬於公開募捐活動,主體必須是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
不過,南都記者近日通過關鍵詞搜索微信公眾號,發現其中有提供「捐舊衣服」服務的微信公眾號主體居然是一科技公司。南都記者瀏覽新聞發現,此前,有地方對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之外的其他組織或個人以「濟困環保」之名在居民小區設置「舊衣物回收箱」的現象進行清理整頓。
採寫:實習生王嘉琪 黃錚瀅 南都記者陳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