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社區愛心衣物箱被亂翻,市民捐贈的回收衣物去哪了?

2020-12-19 騰訊網

南都訊 在城市街頭,能見許多衣物回收箱。這些回收箱一般由組織或企業投放,現場少見有人員管理。本月初,位於廣州西門口地鐵站附近的「愛心衣物回收箱」被翻倒在地,衣服散亂一地。

有街坊對此類舊衣物回收箱的管理表達了質疑:既然鼓勵人們獻出愛心,為何不管理到位呢?事發「愛心衣物回收箱」所屬的「衣點愛心服務隊」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衣物回收及捐獻去向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查詢,的確存在監管不力的情況,今後會在相關方面繼續努力。

倫文敘廣場放置有一個「愛心衣物回收箱」。

愛心衣物箱。

衣物回收箱被打翻在地

街坊梁小姐居住於西門口附近,8月4日上午10點許,她經過倫文敘廣場時,留意到放置在此處的「愛心衣物回收箱」被打翻,衣服零散一地。

到了下午1點50分前後,她再次經過,發現現場仍保持原狀,沒有相關人員處理。直至當天晚上,梁小姐再次經過愛心衣物捐贈箱時,才看到受破壞的情況已經解決,箱子基本復原。

梁小姐反映說,當時立即詢問了不遠處的愛心驛站服務人員,但「愛心驛站」服務人員表示,愛心捐贈箱的管理監督不是他們的職責,但是已經告知相關部門這一情況,具體什麼時候進行維修處理,他們並不清楚。

「一般來說,這個箱子的衣服是只能放進去,很難拿出來的。要拿的話只能撬開鎖,所以我們覺得應該是有些別有用心的人,趁晚上人少,專門來搞破壞的。」愛心驛站的志願者向記者表達了他們的想法。

監督漏洞引發隱憂

作為常居此處的居民,梁小姐表示,她偶爾會看到有一兩個老人在早晨騎著三輪車經過,並且車上總是滿載「來歷不明」的衣物。同時,梁小姐觀察到,愛心衣物箱並不是第一次受到破壞了,「這對於我們偶爾捐出富餘衣物的街坊來說,有時候覺得不太值得信賴,不知道自己的捐贈到底去往何處。」

記者實地走訪後發現,該愛心衣物捐贈箱正位於倫文敘廣場入口處左側,十分顯眼,但四周並沒有安置攝像頭,也沒有設置相關值班人員崗亭。

距離「愛心衣物回收箱」不遠處,即為「倫文敘廣場愛心驛站」所在地,驛站志願者表示:「(箱子)一直沒有攝像頭的,基本上就是靠他們的志願者過來巡視,如果有緊急問題,我們也會幫著去打電話反饋。」

據周圍街坊及愛心驛站值班人員反饋,附近的居民常常在換季的時候把多出來的衣服拿出來到此捐贈。前來巡視、收取衣物的志願者出現時,有統一著裝,用來裝載衣物的麵包車也貼著愛心機構的名字及logo。「據我們觀察,回收箱被掀倒的時候很少,基本上沒有見到衣服散亂出來。」

但是,記者觀察到,愛心驛站的服務時間大概為上午9點至下午2點,所以對衣物箱的「順便監管」並非長久之計,也並不在愛心驛站服務人員的工作職責範圍內。

同時,當記者實地走訪時,仍有不少居民表示,在支持這一愛心舉措時,內心確實有過擔憂:「大家把洗乾淨的衣服捐贈到這裡,會不會有別有用心的人偷過來自己去賣出去呢?我們的衣服是不是全部到有需要的人手中?如果監督不好,公益就變味了。」

責任方回應:

衣服去向透明度問題確實存在

南都記者實地走訪後發現,「愛心衣物回收箱」標識了執行單位為「衣點愛心服務隊」,同時列明了支持單位為「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廣東省華商慈善基金會」及「廣州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

根據愛心驛站當值人員反映,「愛心衣物回收箱」的志願者一般是一周過來1-3次不等,進行收衣服或者是日常的維護工作。記者聯繫了衣物箱箱體上所標明的執行單位「衣點愛心服務隊」,這一說法得到了肯定。

據「衣點愛心服務隊」廣州地區負責人李先生表示,目前廣州的「愛心衣物回收箱」周圍,的確沒有專門的攝像頭進行監控,平時的維修或者監督,大部分是依靠市民舉報或者志願者巡查時發現舉報。

根據事發地所處的光塔街街道辦事處團委負責人鄧主任所說,他們事先已經知曉「衣點愛心服務隊」在相應地點設置衣物回收箱,但在監督上面一般不由街道辦負責,而是由「衣點愛心服務隊」進行人員安排。

對於回收舊衣物的去向,「衣點愛心服務隊」廣州地區負責人李先生向記者介紹說,廣州地區從衣物捐贈箱中收取的愛心衣物,會先集中在一個地方,由志願者幫忙分揀、分類,確定可回收使用的衣物,再根據團委提供的扶貧地區的衣物需求,進行愛心衣物的重新歸類,如大小、季節、性別等,最後才統一捐贈至相關地區。「如果有無法繼續投入使用的衣物,我們會將其打包移交到相關單位,進行環保化處理,變成環保袋等產品,完成循環利用。」

據悉,「衣點愛心服務隊」最初成立於佛山,目前已涵蓋廣州、清遠、東莞、中山等城市,每個城市中愛心衣物箱的放置地點有較為詳細的說明。廣州負責人李先生表示,各個城市獨立收取衣服,再與需要捐贈的城市進行對接。「衣服去向透明度問題確實存在,監管方面也需要改善,希望市民街坊一起監督。」

追問:

愛心回收衣物去哪了?有投放主體資質成疑

在城市街頭,我們能發現許多舊衣物回收箱。近日,南都記者走訪發現,有回收箱以「愛心回收」為名,一般是志願組織投放;也有回收箱則不言「愛心」而稱「環保」,註明回收的舊衣物會有一部分被再生利用。

不過,此前,有媒體曾曝光過有單位或個人冒名「愛心」實則攬收舊衣物,並將舊衣物分揀再售出。

有人士認為,舊衣回收屬於公益事業,應嚴格遵循慈善法律規定。而根據《慈善法》,「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收集舊衣物屬於公開募捐活動,主體必須是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

不過,南都記者近日通過關鍵詞搜索微信公眾號,發現其中有提供「捐舊衣服」服務的微信公眾號主體居然是一科技公司。南都記者瀏覽新聞發現,此前,有地方對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之外的其他組織或個人以「濟困環保」之名在居民小區設置「舊衣物回收箱」的現象進行清理整頓。

採寫:實習生王嘉琪 黃錚瀅 南都記者陳杰生

相關焦點

  • 我們捐贈在「愛心衣物箱」的舊衣服,是運往哪裡的,給誰穿的?
    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了,基本都不愁吃穿,偶爾還有些閒錢去逛街買新衣服。雖然我們有新衣服可以穿,可舊衣服卻不知道如何處置,在之前的農村地區,還有收破爛的人,可如今這個特殊群體也已經銷聲匿跡了,就這樣人們的舊衣服就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了。
  • 小區「愛心屋」回收的舊衣物去哪了? 記者探訪揭秘
    那麼,這些舊衣物究竟怎樣處理?能否再次派上用場?我們先帶您去一個地方看看。這是一家特殊的服裝店,它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街道的鴻翔街社區服務中心。說它特殊是因為有兩點:第一,店裡掛的基本都是舊衣服;第二,這裡的衣服不賣,不管是誰看上哪件隨便拿。記者:「您這是給自己選呢?」領衣服群眾:「我給自己選,想找條褲子。」記者:「您覺得這兒衣服怎麼樣?」
  • 舊衣回收 你的衣物去哪了?
    「樓下小區倒是有舊衣服回收箱,但是箱子上沒有寫回收機構,連個電話都沒有,感覺有點不靠譜。」她準備有空再找個公益機構一起捐了,「想把東西用到實處,畢竟衣服只是有點舊了,沒有破損。」  ●市民李蕊:有時候會把家裡的舊衣物整理好放進回收箱裡面,「我看上面的標識是用於愛心環保,在箱子右側標有舊衣服收集處理流程,感覺很環保。」
  • 舊衣物回收你的愛心送到哪了 舊衣物多數捐往西藏
    近段時間以來,市民們驚喜地發現,街頭巷尾,甚至小區內,出現了不少舊衣物回收箱。這一新鮮事物的出現,為大家解決了不少舊物處理的煩惱。同時,社工機構的「暖心宅急送」項目的創新嘗試,實現了舊物「一對一捐贈」,讓愛心落到實處。  然而,近期導報記者陸續接到舊衣物回收箱遭到破壞,衣物被不明人士「掏空」的投訴。走訪中,問題漸漸顯現,這些回收箱是誰設置的?管理單位又是誰?
  • 有的捐贈有的工業處理 你放在"愛心屋"的舊衣物去哪了?
    那麼,這些舊衣物究竟怎樣處理?能否再次派上用場?我們先帶您去一個地方看看。  這是一家特殊的服裝店,它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引鎮街道的鴻翔街社區服務中心。說它特殊是因為有兩點:第一,店裡掛的基本都是舊衣服;第二,這裡的衣服不賣,不管是誰看上哪件隨便拿。  記者:「您這是給自己選呢?」
  • 回收的舊衣服僅一成捐贈 9成被低價轉賣
    連日以來,不斷有市民向南方日報記者投訴稱,有不少環保公司在廣州市打著愛心慈善的旗號大規模免費回收二手衣服,但實際上他們轉手就能將回收舊衣以每噸三四百元價格賣出。這些二手衣服一部分流入了廣州夜市,一部分去了內地偏遠地區,更多的則是出口到了東南亞和非洲。
  • 棗莊:回收箱裡的舊衣物都去哪了 發起人:能捐贈的衣物不足15%
    ▲一小區內擺放的舊衣物回收箱。 ◥正在晾曬的冬衣。近日,在滕州出現的舊衣物回收箱引起了市民的注意,大部分市民表示支持,但也有市民提出了疑問:舊衣物回收箱是誰組織的?哪個部門監管的?衣物最終都流向了哪裡?為此,齊魯晚報記者做了一番調查。文 本報記者 孫璇質疑:舊衣物回收流向哪裡?
  • 舊衣物回收 你的愛心送到哪了?
    舊衣物的有效分揀回收,能變廢為寶,減少環境汙染,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公益環保好事情。在市區內的各大小區,我們都會看到舊衣物回收箱,不過,舊衣回收受到歡迎的同時,也受到一些質疑:這些衣服回收機構是歸屬於哪裡的?所回收的舊衣流向有去了哪裡呢?
  • 借捐贈回收舊衣物牟利屬違法 舊衣物回收捐贈公益成色有幾分?
    捐贈或者回收的衣服都去了哪裡?日前記者在無錫進行了一番調查。   舊衣回收渠道多元化,舊衣回收箱不再吃香   除了各小區常見的舊衣回收箱外,近兩年,線上捐贈、回收及菜鳥驛站回收等渠道也逐漸興起。「一般能穿的舊衣物放到閒魚等閒置平臺去銷售,這樣既不浪費,也賺一點零花錢。」金色家園的王女士已經習慣用閒置交易平臺處理舊衣服。
  • 廣州衣物捐贈精細化 受贈者可提前試穿和更換
    類似現象,市民群眾多持批評的態度。「古訓有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有心捐贈做慈善,應該設身處地為受助方著想。」公務員梁先生這番話道出了不少市民的心聲。然而,也有市民表現出困惑,市民張阿姨稱:「現在生活好,家裡舊衣堆積,大多數有五成新,也想過捐出去。問題是;捐到哪?捐給誰?」
  • 愛心牆的舊衣物翻新消毒後再捐贈 或製成環保產品
    文/圖記者王紹亮謝雨真吳笛  前埔北社區  天冷時捐贈的厚衣服很多,看上去很新很乾淨  在前埔北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社區愛心牆被設置在一樓入口處。昨天下午,記者在現場看到,愛心牆上並沒有懸掛衣物,不過旁邊有一個「愛心小屋」,靠牆位置設有一個櫥櫃,格子內整齊擺放著衣物。衣物看上去很新,也很乾淨。
  • 舊衣回收箱從哪來 收的愛心衣到哪去
    「這個箱子好像是去年7月中旬才有的,也出現過衣物多得塞不進去的情況。」小區內的居民張先生介紹,只看見有人定期來取走衣服,具體怎麼回事,還真不知道。「衣物到底捐贈了沒?這個我也很好奇。」一位市民告訴記者。
  • 邢臺搭建愛心捐贈渠道 6000餘件愛心衣物發往雲南
    搭建長期性的愛心捐贈便利渠道    「衣舊情深 讓愛傳遞」公益活動始於今年4月1日,最初階段在包括永輝巴黎小區、長城花苑等10個小區內分別設置一個公開透明的舊衣物回收箱。共青團邢臺市委和邢臺市公益服務協會組織志願者,定期對回收箱內的衣物進行分揀。
  • 讓棄舊衣物化為愛心,戶縣設立26個愛心衣櫃及捐贈點
    設立在各站點的舊衣物回收箱」衣舊情深,節約惜福」愛為寶行動是中華慈善總會發起的全國性公益活動,已在全國各大城市開設捐贈點及大型公益活動。自2017年起, 陝西省慈善協會、戶縣公益志願者協會聯合在戶縣共設置26愛心衣櫃及愛心捐贈點,長期開展舊衣回收活動。所有回收舊衣物全部交於陝西省慈善協會統一處理。
  • 貴州公益調查:你捐的衣物去哪了?
    "織愛貴州"公益項目一周年 獲捐舊衣物30噸關注公益:你捐的衣服去哪了?人民網貴陽12月20日電(孫遠桃)最近一年來,家住貴陽市花溪區御院小區的李女士發現,每隔3-4天,就會有一輛白色的車輛來到小區門口,將居民捐贈的舊衣物打包帶走,但這些衣物到底去了哪裡,她不得而知,只看到一些「織愛貴州」捐贈回收箱。
  • 大連:閒置衣物有出路 市民獻愛心無顧慮
    閒置衣物有出路 市民獻愛心無顧慮現在正是換季時節,由大連市慈善總會設立於街道和社區的舊衣物回收箱「吃得很飽」。很多市民將閒置衣物投放於回收箱內,希望通過舊衣物奉獻一份愛心。但也有市民提出疑問:「這些衣物發放給誰?不符合捐贈條件的衣物又將如何處理?真能夠做到物盡其用?」近日,記者帶著市民的疑問進行了調查採訪。據了解,這種綠白相間的衣物回收箱,是大連市慈善總會和大連民善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設立的,市民投放的衣物主要會被分為兩大類。
  • 舊衣回收箱裡的衣服去哪了? 八成新的經清洗消毒後捐贈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張玥)寒冬已至,許多小區的「捐衣箱」裝滿了市民愛心捐贈的棉服毛衣。目前,貴陽市90%以上的小區都設置有舊衣回收箱,這些回收的舊衣服,最後去了哪裡?12月13日,記者走進舊衣回收處理車間,一探究竟。
  • 讓舊物回收箱成為愛心「安放箱」
    「天兒暖和了,收拾換季衣服,翻出來一些好久沒穿的,留在家裡佔地方,當垃圾扔了又可惜,就來這兒捐了。」杜奶奶說她經常收拾一些沒用的衣服放進小區的舊物回收箱裡,「奉獻愛心,自己心裡也舒坦。」 走訪中,記者還看到了多個樣式的回收箱,有的箱體為白色和綠色相間,箱體上也寫有回收物品的種類,但沒有監督電話。有的標註了服務熱線,側面印有收集處理流程,但並沒有寫明運營機構。 「之前我也往裡邊放過衣服,不過不知道這些衣服去哪兒了。」在走訪中,記者發現,在願意捐贈的同時,不少市民對舊衣物的流向充滿疑問。
  • 累計回收舊衣服30噸!貴陽衣物回收箱的衣服都去哪了?
    為了發揮舊物的剩餘價值,很多人選擇把衣服捐贈出去,希望能幫助真正需要的人。但是投放到「捐贈箱」的衣服究竟去了哪?你知道嗎?為了給貴陽市民答疑解惑「我們的衣服究竟去了哪裡」,12月13日,貴陽市慈善總會邀請了市民代表和媒體共同參加了「您捐的衣服去哪兒了」公益體驗活動。
  • 專挑舊衣物回收箱下手 這對偷「愛心」的夫婦栽了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近年來,為了減少人們日常閒置衣服的浪費,開展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新昌縣民政局、縣慈善總會開展了「衣循環·愛循環」廢舊衣服回收公益慈善項目,並在全縣各社區設立了回收箱。舊衣服有了更好的去處,還能幫助人,這一舉措得到廣大市民的「點讚」,並紛紛捐獻家中舊衣服。然而,這些滿載著愛心的衣物,竟成了一些人眼中的「生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