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壓境,查理五世取出一件中國武器,殲敵8000人並俘虜其國王

2020-12-14 歷史文齋

中世紀時期,歐洲局勢可以用動蕩不堪、戰火紛飛來形容。西歐的老牌帝國法蘭西依然在窮兵黷武,南歐的神聖羅馬帝國也在崛起。雖然之前的幾百年間,羅馬人一直都處在法國的淫威之下,但他們並沒有喪失鬥爭的勇氣。法國在不斷對外擴張戰爭中,不僅掠奪了大量的殖民地,同時在經濟發展上也邁入了新紀元。

可以說法國就像是一個瘋狂擴張的狂魔,被他侵略過的國家幾乎遍布整個歐洲。荷蘭、波蘭、比利時、瑞士、奧地利、奧斯曼土耳其,還有義大利、德意志聯盟等國家都曾被法國軍隊的鐵騎踐踏過。十六世紀初期,法國更是對神聖羅馬帝國大打出手。

公元1525年4月26日,法國國王弗朗西斯一世親率大軍圍攻義大利帕維亞城,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率領軍隊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打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漂亮仗。不僅殲滅法軍8000餘人,還擊潰了大舉來犯的敵人,重要的是他還俘虜了法國國王。這就是被銘記於歐洲戰爭史中的帕維亞戰役。

歷史上每一次戰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及那些不得不說的原因。帕維亞戰役是由擴張欲望爆棚的法國人主動挑起,而被侵略的一方則是神聖羅馬帝國,這個由奧託一世建立的國家,在存續的700多年間也曾在中歐稱霸一時。

公元1506年,神聖羅馬迎來了查理五世的統治,作為公元16世紀歐洲最強大的君王,他不僅擁有廣闊的土地,他的影響力在整個歐洲歷史中都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一位有著傳奇色彩的君主,在他的統治初期就遭遇了西歐霸主法國的挑戰。

公元1525年,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親率大軍圍困羅馬帕維亞城。為了能夠解救這座有戰略意義的城池,查理五世率軍迎戰這個老牌歐洲強敵。這就是帕維亞戰役的起因,而這場戰爭作為義大利戰爭期間的一個插曲,也起到了扭轉戰局的重要作用。

1525年4月26日,帕維亞戰役打響,但是在這之前雙方就已經對峙了一個冬天。這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致命的消耗,為了能夠掌握戰爭主動權,查理五世制定了速戰速決的作戰計劃。但由於雙方實力對比懸殊,法國軍隊根本沒有將神聖羅馬的軍隊看在眼裡。因為法國在兵種、士兵數量以及擁有的武器方面,都要遠遠超過神聖羅馬帝國。法軍作戰計劃十分明確,他們想要重新奪取那不勒斯,所以對帕維亞城大有勢在必得的架勢。因為只有攻克這座城池,才不會耽誤下一步的進軍計劃。

如果從戰爭優勢角度來看,法軍早已經包圍了帕維亞城,並修築了特別堅固的工事。不過西班牙人也不甘示弱,在距離法軍40碼以外的地方也挖掘了戰壕,至此雙方對峙局勢形成。法軍作為侵略者,最期待的應該就是速戰速決,畢竟時間越長,後方補給越困難,這對於戰爭局勢來說越不利。為了鞏固法軍的實力,弗蘭西斯不斷調派軍隊,先後從格裡森、瓦萊等地,增派了大約近萬人的軍隊,這其中還包括大量的僱傭軍。

在一個天將破曉的黎明,查理五世率領的羅馬軍隊和弗朗索瓦一世的法軍開始了戰鬥。在持續多場的會戰中,法軍表現出了非常頑強的戰鬥意志,但是勝利的天枰並沒有倒向法國,因為這場戰爭從一開始就沒有按照弗朗索瓦一世的構想發展。

從頭一年的冬季一直到第二年的2月份,查理五世一直正在緊鑼密鼓地組織軍事力量。他一邊要與法軍積極應戰,一邊還要繼續召集軍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毫不起眼的火繩槍竟然成了影響戰局走向的關鍵。

火繩槍是一種誕生於15世紀初的火器,在這場發生在16世紀的戰爭中,居然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查理五世率領的聯軍人手一把火繩槍,面對法軍的瘋狂進攻時,他們以逸待勞向法軍射擊,這一次法軍終於嘗到了侵略者應有的敗局。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率領的法軍,幾乎毫無懸念地被擊潰,就連他本人也成為了俘虜。這對法軍無疑是一次重創,對法國也造成了嚴重的創傷。

如果從歐洲歷史發展角度來看,這恐怕也是結束中世紀歷史的關鍵點。至此以後,火器開始走上歐洲戰場,並逐漸代替了近距離搏殺的冷兵器。可以說至此之後,冷兵器開始淡出歷史舞臺,「熱戰」的概念開始出現,並一直發展至今。查理五世在這次戰役後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而法國皇帝則淪為了階下囚。毫不誇張地說,帕維亞戰役既是中世紀的終結者,同時也是文藝復興,乃至大航海時代的啟蒙者。

相關焦點

  • 歐洲的守護者——手握半個歐洲的查理五世
    終其一生,他被許多童年留下的恐懼症所困擾,比如對老鼠和蜘蛛的天然恐懼;而童年也給他帶來許多愛好,比如對時鐘的收藏的極度喜歡。2、公爵統領1506年查理五世的父親神聖羅馬帝國皇儲腓力一世去世,他繼承了「低地國家」和弗朗什孔泰。
  • 頭腦「發黴」的國王——查理十世
    頭腦「發黴」的國王——查理十世作者:轅固小生查理十世,名查理•菲利普,法蘭西波旁王朝實際上的末代國王和倒數第二位國王,波旁王朝復闢後的第二位國王。而作為皇親國戚,他一生的大多數時間內都被稱為阿圖瓦伯爵(法語:comte d'Artois)。
  • 法式王權:讀《從查理五世到查理十世的法國加冕史》有感
    文|青樓大茶壺國王萬歲!從查理五世到查理十世的法國加冕史法國的加冕禮有著歐洲最為悠久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加洛林時期的查理曼加冕禮。查理五世加冕圖在本書的第一部分,傑克遜以路易十三的加冕儀式開篇,然後轉向介紹法國加冕禮儀書撰寫的轉變。他指出"一些加冕儀式是對此前加冕禮的單純的模仿,但是也有一些會根據現實需要做出較大的改變"。這些改變同樣也會凸顯在加冕禮儀書的描繪及插畫之中,如查理五世的加冕禮儀書。
  • 從奧地利國旗圖案由來,到查理五世榮光,32幅繪畫中看奧地利歷史
    六點鐘方向是巴本堡王朝的「賢者利奧波德」利奧波德五世贊助科學和藝術。利奧波德五世參加過第三次十字軍東徵,他的外衣在戰鬥後沾滿鮮血。當他脫下腰帶後,一身染紅的血衣中間是一條白色條紋。神羅皇帝亨利六世授予以此樣式作為新的旗幟,據說這是奧地利國旗的來歷。
  • 查理八世等國王企圖徵服那不勒斯王國和米蘭公國,史稱義大利戰爭
    查理八世等國王企圖徵服那不勒斯王國和米蘭公國,史稱義大利戰爭義大利的經濟富庶和文藝發展不可避免地引來別國的垂涎,在1494年到1516年間,法國國王查理八世、路易十二和弗蘭西斯一世相繼出兵義大利,企圖徵服那不勒斯王國與米蘭公國
  • 「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查理五世與他的「理想」王國
    ,因此雖然他後來是西班牙國王,但卻常年居住在自己的領地,查理五世也自幼生活在那個地方,父親去世以後,查理五世也接過了這一筆遺產。,而後來隨著祖父的去世,查理五世還從祖父手中接過了奧地利大公的爵位,將原來奧地利在內的一大片領地,都劃歸到西班牙王國的統治當中去。
  • "聖女貞德"其實是法國王查理六世的的私生女
    新聞晨報12月24日報導:法國政府本想借謝爾蓋·霍爾本科的妙手重現中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六世及其妻子的容貌,誰知這位著名的烏克蘭整形外科醫生卻冒法國人之大不韙,聲稱「聖女貞德」另有其人。霍爾本科在利用古人遺骸重現其容貌方面頗有建樹。他曾經成功地為一位中世紀烏克蘭國王和一位「5000歲高齡」的塞西亞部落首領實施面部「還原手術」。
  • 查理五世屢敗大海盜海雷丁,卻因為沒錢而功敗垂成
    因此查理很快便決定幫助穆雷·哈桑奪回突尼西亞。1535年7月,查理召集了一支由西班牙人、德意志人和義大利人共同組成的龐大艦隊,這支艦隊擁有三百艘艦船及三萬兵力。查理也御駕親徵,登上了一艘飄揚著80面金色帆布旗幟的豪華大帆船。在起錨之時,查理自稱「上帝之旗手」,發誓要徹底擊敗異教徒。
  • 「國王是精神病」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讓法國人來告訴你
    法國人絕對想不到,國王這一蹲,就直接在英國監獄裡斷了氣。英國人也沒想到,約翰二世這一死,自己的好日子也到頭了。隨著約翰二世與世長辭,英法戰爭期間最靠譜的國王,約翰二世的兒子——查理五世上臺。查理五世上臺之後,訓練軍隊,改變稅收制度,加強王權,在英國人還自信於長弓手天下無敵的時候,搞起了火炮,一舉扭轉了缺乏遠距離攻擊手段的短板。1369年,一直被動挨打的法蘭西,竟然主動向英國宣戰。英國的長弓手畢竟主要是用來偷襲的,必須要預先挑選好有障礙物的地點,進行前期戰略部署,在掩護之後偷襲人。
  • 同時期的國內外帝王——明成祖與查理五世
    削藩政策,、設置內閣和東廠,五次親徵蒙古2、查理五世(1337年-1381年)他是偉大的法國國王。被稱為英明的法國國王。圖格魯克王朝(1320年-1413年)是德裡蘇丹國第三個王朝﹐其創建者為加茲·圖格魯克。
  • 瘋王查理與英法和戰:法蘭西瘋王的辛酸人生
    引言在法國曆朝國王們中,瓦盧瓦王朝的國王較多地受人詬病,雖然其中不乏優秀者,如勵精圖治的查理五世和大展武功的路易十一,但是瓦盧瓦王朝的君主被普遍地看成一個愛用珠寶羽毛裝飾自己,缺乏陽剛之氣,或病懨懨的群體。
  • 歐洲最能打的國王,一個人能打十個騎士,一次比武失誤被長槍刺死
    對中國歷史稍有了解的讀者,肯定知道秦武王嬴蕩。按照人物關係,秦武王的弟弟是秦昭襄王嬴稷、秦昭襄王的兒子是秦孝文王嬴柱、秦孝文王的兒子是秦莊襄王嬴子楚,秦莊襄王的兒子是秦始皇嬴政,所以秦武王是秦始皇曾祖父的哥哥曾伯父,也是「奮六世之餘烈」的第三世,對秦始皇實現中國統一作出一定貢獻。
  • 英格蘭歷史上最年幼的國王——亨利六世
    亨利五世聽聞戰敗消息,無暇享受婚姻生活,6月份即渡海前往法蘭西從事未竟的事業,他的到來很快就挽回巴格戰役的損失。1421年下半年亨利五世攻佔德勒,解救沙特爾被圍困的盟軍,查理王太子不敢正面交鋒,率軍撤退避戰。亨利五世雖連戰告捷但身心疲憊之極,10月份圍攻巴黎附近的莫城遭遇敵軍頑強抵抗,陷入久拖不決的僵局。
  • 查理八世對切薩雷構成的威脅
    「他胸懷抱負,」一個與亞歷山大六世同時代的人寫道,「口才一流,演講時激情澎湃,機靈狡黠,但最重要的是在需要採取行動的時候,他表現出來的才智令人欽佩。」羅馬人民對於亞歷山大六世當選教皇是非常歡迎的,他們覺得這個教皇的品味和活潑開朗的個性對他們而言意味著好事。
  • 十萬大軍壓境,印度想幹什麼?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印度駐克什米爾士兵在印控克什米爾的重點區域,斷網、停課、廢約、逐客、抓人、十萬大軍壓境,甚至在邊境與巴基斯坦一方交火,印度這是要幹什麼?文| 謝奕秋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南風窗」(ID:SouthReviews),原文首發於2019年8月10日,標題為《十萬大軍壓境,印度想幹什麼?》,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1印度動手有自己的邏輯,而起點居然與中美兩國有關。中國的部分先略過去,更讓印度著急的是美巴關係正在改善。
  • 西方史:淺析查理五世與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的會議
    查理五世臉色蒼白,顯得疲憊,還因為痛風 而跛腳,他流著眼淚向朝臣和貴族發表了誠懇的演說,訴說了自己辛勞為國的一生以及對 於天主的信念,他解釋說自己並沒有野心,但是基於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他還是做了許多事情。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和才智的限度,所以將重任託付給已經成年的菲律普二世。當時的氣氛莊重而且傷感,許多人為之動容。
  • 1449年7月31日,查理七世以英格蘭違約為由打響收復諾曼第的戰爭
    布列塔尼有「小不列顛」之稱,這裡居民的血緣與不列顛島上的凱爾特人更親近,他們與威爾斯人有著最相似的語言和風俗。從理論和法理上講,布列塔尼的最高領主是法蘭西國王,只不過它像諾曼第、安茹、阿基坦一樣長期保持著實質性獨立。亨利五世發動英法戰爭,布列塔尼與英格蘭結盟,可以理解為在英格蘭佔優勢情況下的自保策略,因為它在地理上離英格蘭更近,且被英佔法蘭西所包圍。
  • 查理七世留給貞德爛攤子
    雅克·達克有一定程度的財產,他租下了堂雷米村附近的一座城堡,並且組建了民兵團,率領這支民兵團防備盜賊和勃艮第人的襲擊。在租下城堡有一定時間後,法國的軍事首領們也偶爾會將在戰場上俘虜的英國士兵交給雅克·達克監管,要是雅克·達克是以普通農民的身份得到軍事首領的承認,是難以想像的。
  • 人體藝術:著名油畫—查理五世的騎馬像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提香所畫的肖像油畫《查理五世騎馬像在提香接受了肖像畫《查理五世騎馬像》的委託之後,他的朋友皮耶羅·阿雷蒂諾( Pietro Aretino)對如何處理這幅畫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他能畫上一些標誌宗教信仰及榮譽感的事物,如十字架、聖餐杯、徽章或軍號,這些都是當時政治題材繪畫中常出現的事物。但提香並未採納這一建議,而是以一種記實的態度處理了畫面。查理五世的全套鎧甲、披掛,那匹雄俊的戰馬及華麗自鈉雖轡都是如實描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