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長都希望給到孩子最好的教育,也都期望孩子能夠遇上一位好老師。因為好老師不僅是孩子的良師益友,家長也能從他們那學會如何與孩子溝通,掌握科學陪伴孩子的方法。
那麼,家長怎麼知道,孩子有沒有遇上好老師呢?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個觀察的小方法,如果孩子身上有以下3種以上表現,恭喜!說明你們已經很幸運地遇上了好老師,好好珍惜幸福的幼兒園生活吧!
1.視老師的話為權威
老師在幼兒園裡,能夠運用做遊戲、講故事等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方式與孩子交流,循循善誘教導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品質,老師才在孩子的心目中,擁有絕對的權威。
因為信任老師,孩子張口閉口都是,「老師說了,可以……」,以及「老師說了,不能……」因為由衷認可老師的觀點,孩子也會將這些習慣帶回家,並要求家人嚴格遵守。
2.孩子有時會「認錯人」
在大街上,遇到一隻造型可愛的小狗,他高興地對爺爺說:「老師,快看!好可愛的小狗啊!」
類似案例中的這種情況,很多父母都遇到過。孩子在家中跟長輩說話時,一不小心就「認錯人」了,把家人喊作了「老師」。
杜克大學心理學教授David Rubin發起過一項關於「喊錯現象」的研究,結果顯示:被錯誤使用的名字通常來自同一個社交圈子。
也就是說,誤稱是一種認知錯誤,與我們將哪些人視作自己人這種認知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孩子把家人都喊作「老師」,說明老師在他心中佔據著和家人一樣的地位,能夠給予他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
3.喜歡的東西都送給老師
如果一位老師很討孩子喜歡,那麼孩子就會想方設法地給予無私的愛。他們不僅吃到美食會想到老師,碰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想要送給老師,有時是吃的,有時是他們喜歡的小玩具。
雖然在成人看來,這些事物都非常普通,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他們心中的寶貝,眼中的最美。那些讓孩子將心中「最愛」捨得分享的對象,一定是他們的心愛之人。
4.看孩子的外形
幼兒園會安排豐富的一日生活,室內遊戲、戶外跑跳、洗手吃飯等。有時孩子運動量很大,出汗後需要為其更換衣物;有的洗手時,弄溼了褲子;更有的孩子中午睡覺起來,梳好的髮型早亂了。
所以,當家長下午去接孩子時,如果他面容整潔、衣著得體,就說明老師比較細心,能夠給予孩子很多的關注,已經幫助他們進行了整理。
5.在幼兒園結交了好朋友
孩子上幼兒園之後,社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時候,孩子會交到屬於自己的朋友,會面臨被拒絕與拒絕,會學會如何與別人溝通等等。
其中,最讓小朋友興奮的,應該就是自己交了好朋友,這是小朋友社交邁出的第一步。家長問孩子有沒有交到新朋友、好朋友,其實也是對孩子社交能力的一種探尋。
6.主動聊起老師的故事
無論是孩子放學,還是平時待在家中,如果孩子有事沒事就愛談論幼兒園老師。那只能證明,老師在孩子的心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不亞於爸爸媽媽。
當孩子有這樣的表現,你還會擔心他不喜歡老師,沒有碰上好老師嗎?
7.不對老師撒謊
雯雯給兒子10元零花錢,誰知第二天下午從幼兒園回到家後分文不剩。詢問孩子,孩子不肯說;不停追問,孩子說是掉了。
於是雯雯偷偷給老師打電話,讓老師幫忙詢問。最後得知了錢的去向,竟是讓別的小朋友幫他削鉛筆後獎勵給對方了!
雯雯自己也說了,老師跟孩子關係要比自己跟孩子關係好。老師問話,孩子「知無不答,言無不盡」;自己問話,孩子就成了「顧左右而言他」……
您家寶貝有這些表現嗎?也許暫時還沒有,別著急,這並不代表著老師對孩子不好,也可能孩子本身性格比較內斂,對老師的喜愛沒有直接表達出來。這種情況下,您不妨利用家長會、接送孩子等契機,與老師聊聊,加深對老師的了解。
碰到一個好老師,是家長的好運氣,更是孩子的好福氣。多年以後,孩子也許記不起曾經的幼兒園老師叫什麼名字,但那些在幼兒園三年時光中養成的好習慣,絕對會陪伴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