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瑪卡,被稱為「天然荷爾蒙發動機」的它可是大有名氣!
2012年之前,黑色的極品瑪卡每斤能賣到6000元左右,而如今市面上品質較好的也只能賣到每斤150元至160元了,而農民跟風種植的鮮瑪卡卻更是倒了大黴,每斤售價僅0.2元至0.3元,即使如此也找不到買家。
為什麼會這樣呢?
1、大面積盲目種植
前些年瑪卡的保健概念炒得大熱,導致我國部分高海拔地區出現大面積盲目種植潮。
其實,高品質的瑪卡這種植對海拔高度、日照時長、經緯度、土壤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雨水等自然條件都有要求,而大多數的地區種植的瑪卡保健效果根本就不突出。
並且大規模的種植戶盲目擴大種植面積,還把原本7年的種植周期縮短為3年,讓土壤根本無法得到較好的恢復,而大量的鮮果集中上市也直接影響了市場售價和行情。
2、瑪卡的火爆只是概念炒作
瑪卡價格的躥升主要是因為其「壯陽」、「改善性功能」等概念被商家包裝炒作,從而得到消費者的追逐熱捧。
可是瑪卡真的這麼有效果嗎?
從價格下跌就能看出,這只是炒作而已,更何況如今並沒有醫學證據能夠證明瑪卡的壯陽功效,因此瑪卡只能算是「一種有營養價值的食品」。
而那些商家呢?他們把瑪卡炒火了,錢也賺到手了,自然就退場了,去炒其他的了。
種瑪卡的農民怎麼辦?
2011年到2014年,瑪卡的市場供需狀況還基本上平衡,不過2014年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於是,2015年很多人想借這個機會提高一下收入,都去種,結果產量幾乎到了需求量的3倍,這樣肯定是要虧錢的。
但是,2016年,卻還有更多的農民被市場上虛高的價格吸引,投身向了註定崩盤的瑪卡種植浪潮。
在雲南的迪慶州,特別是香格裡拉一帶,遍山遍嶺是沒人收挖的瑪卡,向村民打聽都說:不要了,你要自己去挖吧。
已經種植了瑪卡的農民朋友們,我們也沒辦法幫你把這些瑪卡賣掉,因為如今的買方市場幾乎為零!
所以,只能祝你好運了!
大農圈原創,非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