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120元一斤,今年跌到幾毛錢一斤賣不動,農民:再也不跟風

2020-12-17 騰訊網

快到年底了。許多在外打工的農民回家過年。他們聚在一起討論他們賺了多少錢,明年應該做什麼。很多人想在家裡種地或種地,這比在外面工作要好。

說到種植,中醫藥是一個比較少見的種植項目。有些項目能賺錢,而另一些項目卻在虧損。目前,人們的工作正處於快節奏狀態,養家餬口的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人把高強度的工作換成微薄的收入,身體長期透支。現在養生已經成為一種熱門現象,很多中年人開始養生,因此中藥材種植業也在大規模發展。市場上有很多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草藥,據說效果不錯,但出現後就消失了。可能是一些商家誇大了效果,消費者看得很清楚,沒有辦法繼續銷售。

很久以前,我國有一種農民種植的植物。當時,它被炸得很貴。它被稱為「南美洲人參」。有些朋友可能知道它是一種藥材「瑪卡」。它不屬於我國的植物,而是南美國家生產的一種農作物。後來,它被引進我國並開始種植。它的外觀很常見,就像蘿蔔一樣,因為它含有人體所需的活性成分。剛開始比較稀有的時候,價格很高,收購價達到每斤100元,這也說明稀有的東西很貴。後來,當有更多的人種植,價格急劇下降。

這種植物的地下部分是一個巨大的根莖,外面是根莖和葉子,可以長到12-15釐米,主要是可食用的根,有不同的顏色。在原產國秘魯,淡黃色品種的營養價值最高。人工種植,對於生長環境的要求非常嚴格,要求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環境。儘管已經實現了人工育種,但只能在少數地區種植。目前,只能在雲南麗江雪山地區種植。當時,因為價格天價,剛開始種地的農民確實賺錢了。後來,許多農民也跟風種植。即使種植條件艱苦,他們也不得不冒險種植。

中草藥市場的價格就像過山車。只要供應充足,價格就會直線下降。而且,種植了麥加的農民也說,麥加沒有這種神奇的效果。頂多能強身健體,給人心理安慰。很多效果都是商家為了促銷噱頭而編造的。當消費者看到真相時,他們不會花錢購買這種保健品。以前,跟風種植的農民收穫了幾百斤,堆放在家裡。現在他們一斤賣不出十幾元錢,連成本都換不回來。為了防止腐爛,一些農民把它當作豬飼料。

也就是說,瑪卡確實有一定的價值,主要是因為商家的過度吹噓和價格的哄抬導致了滑鐵盧現象。農民搞特色種植,必須擦亮眼睛,調查市場前景,開市後再投資種植,避免停滯不前造成的損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幾年前賣到40元一斤,如今10元一斤無人問津,農民:不如餵雞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的農產品的價格也是經歷了大起大落,就以今年的大姜和大蔥為例,價格遠超去年,「姜你軍」和「向前蔥」再次來到了人們的面前。除了這些價格暴漲的農產品之外,也有很多農產品的價格一落千丈,甚至可以說無人問津,筆者下面要說的就是其中一種,你知道是什麼嗎?這種農產品就是小龍蝦。
  • 以前40元一斤不愁賣,如今10元一斤都滯銷!農民:虧慘了!
    最近幾年,農村地區從事水產養殖的農民也越來越多,有的人找到合適的項目,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賺到了一些錢。前幾年的時候,紅鼓魚在市場上比較火爆,價格賣得高,國內沿海地區很多的農民在飼養這種魚。紅鼓魚也叫美國紅魚,原產地在美國,1991年的時候,才引進國內,它的肉質鮮嫩,肉多刺少,口感鮮美,在國內上市以後,價格和銷量也節節攀升。
  • 往年10元一斤不愁賣,如今4元沒人收,農民:我們也不想跟風種植
    摘要:往年批發10元1斤,今年4元沒人收,產地堆積如山,又怪跟風種植?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在前些年農村裡也興起了改種其他作物的浪潮,像中藥材就很火,很多的農民也願意種植。記得前幾年村裡也有人種植枸杞,最初的時候農民是很掙錢,但是後來種植的多了,價格又大跌了。像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比如之前丹參在地頭的批發價就能賣到10元一斤,後來價格一年比一年便宜,如今4元一斤也愁賣,在產地賣不出去的丹參堆積如山。
  • 兩年前還賣10塊錢一斤,今年一斤五毛錢賣不動,農民:炒作失敗
    導讀:兩年前還賣10塊錢一斤,今年一斤五毛錢賣不動,農民:炒作失敗 對於農產品的炒作,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像前幾年的「天價」農產品,無一不是通過商家炒作而來的,像大家熟知的瑪咖、肉蓯蓉、黑枸杞等等,都曾經賣到過千元一斤的天價。隨著人工種植的大量開展,加上這些產品的真實面目被揭露。
  • 去年5元一斤不愁賣,今年1.5元一斤卻很辣手,農民直呼太辣眼睛了
    當下也是辣椒大量上市的時候,一上市就幾百萬噸,今年的大豐收,辣椒品種都不錯,同比去年產量就增加了一倍左右,可是,去年辣椒真的不愁賣,一上市就被一搶而空,其價格也能如農民所願,一斤可以賣到5元左右,但是,今年真的不比往年,一上市就出現了滯銷,銷售緩慢,價格也是非常辣手,從剛上市2元一斤,現如今卻跌落至1.5一斤,老農看了都辣眼睛。
  • 曾賣上百元一斤,與人參媲美,如今6元一斤賣不掉,農民:太苦了
    第七期:曾賣上百元一斤,與人參媲美,如今6元一斤賣不掉,農民:太苦了人參一直以來都是民間非常名貴的中藥材,即便是現在已經可以人工種植了,但是其地位依舊不可撼動,因此每當說什麼中藥材有多高多高價值的時候,都會拿來和人參比較。
  • 50萬斤賣不動,一斤才賣6毛錢:天氣越來越熱,馬上就要變質了
    但是今年果農真的豐收開心?就拿海南芒果來說,如今已是芒果上市的高峰期,海南各地的芒果都在逐步的成熟,雖然我們在市場買芒果的價格還是5塊錢左右,但是農民手裡的收購價卻不是太高,一斤才6毛錢,這是咋回事?據說海南的芒果滯銷量已經超過了50萬斤,儘管價格不斷下滑,走貨量依舊不是太順暢,果農們甚是愁苦,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眼前的滯銷問題。很多人都認為,今年的芒果賣不動,和新冠疫情有一定的關聯,其實還真是,大家出不去、進不來,在家疫情期間基本沒有收入,整體的消費肯定在下滑的。
  • 賣不動的何止洋蔥!又一蔬菜銷路難!價格大跌無人理,農民心裡苦!
    今年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特殊的一年,對農民來說更是深受影響。很多農產品的行情都很不穩定,時高時低,讓農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大蒜價格大跌還沒結束,洋蔥就又價格「大跳水」,還賣不動。但賣不動的何止洋蔥,又一蔬菜遇到了銷路難題,價格從7毛跌了2毛,但是市場上卻還是沒有多少人願意收。這一蔬菜就是甘藍。甘藍就是南方人口中的包菜,在北方也被叫做大頭菜。
  • 生蠔3元一斤賣不動?原產地90萬斤壓塘,消費者直呼吃不起
    因為生蠔前兩年也算稀有海貨商品,因為它要在海水的環境裡生長,生長環境遭受了限定,再加上市場上的需求量很高,價錢也就賣得較為高。有的農戶看到了創業商機,運用身旁的資源,競相加入到了飼養生蠔的隊伍中,這也解決了銷售市場的供求矛盾。廣東潮州湘橋地區,當地農民主要是以飼養生蠔為主,今年的生產量與上年對比,基本上翻了一翻。
  • 除了殼沒啥肉,去年卻賣20元1斤,今年跌到3元,農民:懶得挖
    導讀:12月正上市,去年一斤上20元,今年5元懶得挖,網友:皮厚沒肉 文/農夫也瘋狂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村的一些野菜、野果卻反而更吃香了。以前農民是為了填飽肚子不得已去挖野菜,摘野果。
  • 曾被當成水果賣到15元一斤,今幾毛錢一斤無人問,為啥農民還要種
    其實外來的農產品有很多,遠不止車釐子,比如近些年非常火爆的妮娜皇后、陽光玫瑰等農產品,都是從國外引進的農產品,不過這些農產品因為品質非常好,就算農民跟風種植,價格有了大幅度的下滑,卻還是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 5年前一斤賣60元的釋迦果,現在一斤10元賣不動,果農:炒過頭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5年前一斤賣60元的釋迦果,現在一斤10元賣不動,果農:炒過頭了現在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與國外的交流也越來越多,比如說在農業方面,我國的農作物出口到其他國家,而其他國家的農作物也會引進到我國,這不光是為了農業上的交流,更是為了提高市場農產品的種類,增加農民的收益,當然面對越來越多的新鮮水果,很多消費者也是比較好奇,總想買點來品嘗下
  • 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
    在農村,有不少農民朋友都會種植新鮮的蔬菜瓜果,特別是春天又來臨的時候,春耕馬上又要開始了,很多農民朋友估計已經在開始謀劃今年種植什麼農作物了吧?在眾多的農作物中,有一種農作物,它的外形非常像香蕉,價格還很貴,曾經超市賣到50元一斤還很多人都喜歡購買。
  • 從20元一斤跌到5元一斤,草莓價格「大跳水」,背後原因值得看看
    導讀:從20元一斤跌到5元一斤,草莓價格「大跳水」,背後原因值得看看新冠肺炎的出現對經濟產生了直接的影響,表現明顯的應該就是餐飲業了,根據有關的報導,各城市的西貝已經關門轉讓,曾經在旺季收入高達近萬億的餐飲龍頭,現在也沒落了
  • 海南30萬斤芒果賣不掉,產地6毛一斤,市場卻賣6元一斤,到底咋了
    前段時間就有蒜農提到,剛開始大蒜五元1斤,但是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大蒜身價狂跌十倍,一直到了5毛錢1斤。而到了現在,大蒜的價格一直持續低迷。最近一種熱銷的水果也遭遇到了價格的困局,那就是海南的芒果。大家都知道,不管在市場上還是在網上,購買的芒果都在6元錢一斤,而稍微好一些的芒果可能還要更貴。
  • 往年8元一斤,如今2元一斤賣不動,果農:一畝虧800元
    特別是今年農產品市場行情不好的情況下,對於種植戶來說是更大的挑戰。今年水果的價格起起伏伏,大多數下跌得厲害,比如前一段上市的西瓜和桃子,賣不出去的情況下就只能採取降價的措施,果農辛苦種植一季水果,到了豐收的季節,賣出好的價錢,只能虧本。
  • 去年30元一斤,今年6元一斤,苗價暴跌,蝦農笑著說「發財」了
    這個時候的蝦苗也是一年中最貴的,但是今年蝦苗價格卻非常不理想。湖北潛江蝦農老王拉了100多斤的蝦苗才賣了600多塊錢,收購價只有6元一斤,去年收購價則為30多元一斤。最近幾年小龍蝦熱度不減,村民老王也加入了養蝦大軍,他家裡養了一畝的蝦苗,最近幾年靠養蝦苗收入不少。這一段時間湖北終於解禁了,老王賣蝦苗的日子正好也要開始了,不過聽說蝦苗的價格時老王驚呆了,蝦苗的收購價僅為6元一斤。
  • 80元一斤賣不動,農民叫苦連天,消費者:你倒是降價啊!
    往年這個時候在農村已經有很多城裡人開始預定山茶油了,可是今年農民在家都沒有什麼人來問,看來今年除了瓜果蔬菜行情不太好,就連山茶油的行情也大變了。山茶油是取自山茶屬山茶科油茶樹的樹籽,是我國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與橄欖油一樣都屬於「高端」食用油。橄欖油在市場上的價格也非常高,一般人家可能就去買上幾次嘗嘗鮮,天天吃橄欖油怕是供養不起。
  • 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
    推薦語:無人打理產量奇高,1年可收4次,如今30元1斤,敢種的農民卻不多。很多農村的朋友都已經發現,最近幾年養生觀念被很多商家炒作了起來下文轉載自作者:雨滴說花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以前的農民都是以種植糧食作物為生,不管收成為何,都能保證一家人不會被餓肚子,但不會給農民帶來什麼經濟收益。
  • 把小孩子饞哭的水果,十萬斤積壓賣不動,果農心急如焚
    那時候,大多數家庭都不太富裕,平時都沒什麼零食可以吃,只有過年的時候,大人才會買些零食給孩子解解饞。冰糖葫蘆是小孩子最喜愛的零食之一,一般都是用山楂做成的,很多小孩哭著鬧著也要吃。為了吃上一串山楂,在寒冷的冬季,走上十裡的山路也情願。然而現在,這種水果卻大量滯銷,電商也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