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服藥大有講究!這些藥物需大量飲水

2020-12-25 環京津網

吃藥有很多講究,如飯前吃還是飯後吃,用熱水送服還是涼水送服,今天我們來說說吃藥與喝水,有些藥吃下去是需要大量補水的。

需要大量喝水的藥物

1、茶鹼類藥物具有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多,容易出現口乾、脫水的情況,所以,服用這類藥物的時候要多喝白開水。

2、苯丙醇、去氫膽酸、熊去氧膽酸易引起膽汁過度分泌和腹瀉、失水,在服用這類藥物的時候要多喝白開水,適量補充液體。

3、利託那韋、奈非那韋可能引起尿道結石或腎結石,要多喝水以預防結石的生成。

4、阿倫磷酸鹽、帕屈磷酸鈉等對食管有刺激性,還可引起水、電解質紊亂,因此,應多喝水減小食管的刺激,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5、服用苯溴馬隆、丙磺舒、別嘌醇和具有排石的中成藥,要多喝水稀釋尿液,防止尿酸沉積形成結石,減少尿鹽沉澱。

6、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氟喹諾酮類,多喝水能加快排洩,減少腎毒性。

有些藥再服用期間多飲水對身體好,那麼,有些藥在服用期間則要限制喝水量。

需要限制喝水的藥物

治療胃病的藥,如苦味健胃藥、胃黏膜保護劑(硫糖鋁、果膠鉍)、咀嚼片、止咳藥、抗利尿藥(去氨加壓素)、舌下片(硝酸甘油),服用這幾種藥就不宜喝水或儘量少喝水。

吃藥喝水也有講究的,除了以上這些,比如助消化藥、維生素類的藥物在服用時就不宜用熱水送服,這類藥遇熱容易降解失效或活菌被滅活,所以,用藥時一定要諮詢醫生。

相關焦點

  • 哪些藥物服藥後需要多喝水?哪些藥物少喝水?臨床藥師告訴您答案
    我們都知道,服藥需要喝水。服藥喝水的目的是讓藥物順利地進入胃部並被吸收,進而到達全身各個器官從而發揮藥效。不過服藥時喝水也很有講究。有些藥物服用時需要多喝水,有些藥物服用時卻需要少喝水或不喝水,若喝水太多,藥效反而會降低。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哪些藥物服藥後需要多喝水?哪些藥物要少喝水?
  • 服用這五類藥物必須大量喝水,原因是……
    不同藥物服用時用水量各有不同,有些藥物服用時需要大量飲水。人體服用的藥物幾乎都要經過腎臟來排解,服藥時多喝水能減輕腎臟負擔,排洩毒物,增強代謝。以下幾類藥物應留意服用時大量飲水:01抗菌藥常用抗菌藥都要多喝水,如磺胺類藥物及其代謝產物主要通過腎臟排洩,有時會從尿液裡析出、形成結晶,引起腰痛、血尿、蛋白尿,嚴重時結晶可阻塞尿路使尿液無法排出
  • 為更好發揮藥效,服藥時如何飲水才正確?
    01 需要多飲水的藥物 服藥時多飲水可增加胃的排空速度,使藥物更快的到達腸部,提高藥物在腸部的吸收率,增加飲水量還可以增加溶解度低和用量大的藥物的溶出量,使吸收增加,提高藥物的血藥濃度及生物利用度,也就意味著提高了這些藥物的療效
  • 感冒多喝水有這些好處,但這種情況下不能多喝水,適得其反,注意
    ,腹瀉,嘔吐等症狀,這些症狀稍不注意就會引起身體脫水,此時更需要身體大量補充水分。3、降低藥物對身體的副作用其實不少藥物對於肝臟和腎臟是有一定的毒性的,尤其是一些消炎藥和抗生素類的藥物,多喝水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使排尿量增加,讓藥物的副作用降低,間接對腎臟和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 關於科學服藥,這些知識要掌握
    服藥飲水篇 ●這些藥物在服用時需要多喝水 喹諾酮類藥物(如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磺胺類藥(如複方磺胺甲惡唑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抗病毒藥(阿昔洛韋、泛昔洛韋等)、抗腫瘤藥物(甲氨蝶呤、環磷醯胺等)、平喘藥(如氨茶鹼、多索茶鹼等)、利膽藥(如膽舒膠囊和熊去氧膽酸等)、某些中成藥(如具有健骨作用的金天格膠囊)、抗尿結石藥(如中成藥排石湯
  • 吃藥 喝多少水也有講究
    其實,吃藥的時候要不要喝水、喝多少水,都是有講究的。如果用錯了方法,不僅影響藥效,嚴重的還可能對身體有害。這些藥需要大量喝水送服。1.刺激食管的藥物。主要包括抗菌藥物磺胺甲惡唑、促進尿酸排洩的抗痛風藥物非布司他和別嘌醇等,這些藥物可能增加尿路結石形成,多喝水可以減少結石形成的機率。4.膠囊和軟膠囊類藥物。
  • 孩子喝水時間有講究,兒科醫生:3個時間段大量飲水,易脾虛積食
    佳佳媽媽擔心孩子有什麼問題,就帶孩子上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是體內有積食引起的,積食消了,這些情況自然就會好起來。佳佳媽媽很疑惑,平時自己在孩子飲食方面已經很小心了,為什麼孩子還會好端端的積食了?經過醫生的詢問,發現佳佳有個非常不好的習慣,每次剛剛運動完,就會大量的飲水,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有脾虛積食的情況發生。
  • 醫生提醒:服用4類藥物時,記得要大量的飲水,別不當回事
    醫生提醒大家,服用4類藥物時,記得要大量喝水,別不當回事,下面具體跟大家說說,望你沒有吃錯。醫生提醒:服用4類藥物時,要記得大量飲水第1類藥物:能利尿的藥物,比如氫氯噻嗪、茶鹼類藥物。這些藥物有利尿的作用,服用之後,體液易流失,還容易引起口乾舌燥、心慌等不適,需要多喝點水,防止體液過度流失。第2類藥物:抗菌類藥物,比如慶大黴素、阿米卡星。
  • 服藥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喝可樂?有兩種成分影響藥物療效!
    一般而言,服藥時候不喝可樂,比如鈣劑、鐵劑這類藥物與可樂同服,可能會因此療效降低,糖衣片、緩釋片的藥物外層包膜也可能被可樂破壞,導致藥物刺激性增加,並影響藥物吸收,需要大量喝水的藥物,如苯溴馬隆等,也不推薦用可樂代替溫水送服藥物。
  • 高血壓患者需要多喝水嗎?本文為你分析8個重點,健康喝水不再難
    高血壓患者該不該多喝水,要分析具體情況每個人都需要飲水,喝水太少對身體健康都是不利的,高血壓患者通常也不例外,但有些情況,比如高血壓同時伴有腎臟功能問題,腎功能重度受損,需要限制飲水的情況,的情況,當然就要注意少喝水,另外還有一些高血壓合併心衰患者,在出現水腫的情況下,也要注意少喝水,以免加重水腫的問題
  • 這些人群多喝水要慎重
    雖然大家都在說,多喝水有好處,但卻非人人適宜。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大量出汗等原因影響,每人每天應該排掉1.4升~1.5升的尿液,如果按膀胱可儲存0.2升~0.3升的容量計算,每天小便5~7次才表示喝足了水。而有一些特殊人群,需水量更大,更要時刻提醒自己喝水。什麼人應該多喝水血壓高的人。一天當中,第一杯水應該在剛起床時喝。
  • 糖尿病多喝水好還是少喝水?糖友喝水大有講究
    一直以來,不少糖尿病病人誤以為糖尿病的多飲、多尿症是由於喝水過多引起,認為只要少喝水,就可以控制這些症狀,於是盲目限制飲水量。這樣的做法對嗎?糖尿病人究竟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糖尿病飲水的話題。糖尿病人應該限制飲水嗎?
  • 服藥時間有講究,藥師教您正確服藥
    作者:武漢市第一醫院 主管藥師 郭珩 在老年大學授課過程中,有位患者提問,他汀什麼時候吃啊?一般的藥物什麼時候吃?這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其實藥物服用時間是有講究的,人體的一些生理功能或病理現象呈明顯的晝夜節律,同一種藥物、同等劑量可因給藥時間不同,影響藥效的發揮。根據時辰藥理學,選擇最適宜的服藥時間,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為大家總結一下高血壓、糖尿病、胃潰瘍等常見疾病服藥時間。
  • 寶寶喝水也有講究,如何才是正確給寶寶飲水?
    寶寶喝水也有講究,如何才是正確給寶寶飲水? 掌握寶寶每天的攝水量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 6個月以內,一般無需額外喝水,母乳和衝調好的配方粉足夠寶寶攝取水分。6個月以上,可酌情每天補充4~6盎司(大約117ml~176ml)水。
  • 夏日餵藥需注意,水溶性藥物講究多
    愛鴿作為心頭肉,平時訓練護理有多麻煩想必只有鴿友們能訴說一二。炎炎夏日,很多疾病也進入了高發期,用藥成了現在鴿友們關心的幾大問題之一。好在現在的很多的藥物都是直接投放到飲水中的,鴿子可以直接在喝水的過程中起到治療的作用,就連現在不少疫苗都是飲水疫苗的。那麼對於賽鴿的可以投放到飲水中的藥物的使用,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 服藥有講究 這些常見藥不能和食物混著吃
    服藥有講究 這些常見藥不能和食物混著吃(東方IC供圖) 對於口服藥物,想必人們都覺得很簡單——把藥放進嘴裡,用水吞服即可。事實上,服用藥物有很多講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司徒冰指出,有些食物和藥物不能同時吃,這是因為有些食物和藥物之間會產生衝突,或影響藥物的吸收,或破壞藥物的結構,有的還會增加藥物的毒性和不良反應。 阿司匹林——酒、果汁 酒進入人體後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進一步被氧化成乙酸。
  • 果汁服藥或可奪命 50種藥物與果汁混合有危險
    果汁服藥,或有危險  一些市民家長喜歡將藥物混在牛奶、果汁裡面讓小孩服下,認為這樣做既便於孩子服藥又給孩子補充了營養和水分,其實這樣做並不科學。「雖然目前醫院尚未接診因用果汁服藥導致不適的患者,但果汁服藥並不能增加藥效,甚至很可能因果汁與藥物相互作用導致生命危險。」
  • 新生兒的飲水量有講究 寶寶該怎樣喝水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營養健康>正文新生兒的飲水量有講究 寶寶該怎樣喝水 2012-03-30 16:41 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 夏季天熱多喝水,給寶寶喝水有講究
    表姐說孩子活動多,現在天熱了所以要給孩子多喝水。在跟表姐說話的時候,我看孩子水壺裡的水顏色很深,我問表姐給孩子喝的什麼水?表姐說:「板藍根,當水喝很好,既解渴又可以預防感冒。」 板藍根能當水喝嗎? 板藍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成藥,也是許多家庭常備的預防感冒的藥物,我家藥箱就有。
  • 飯前還是飯後,服藥最佳時間你選對了嗎?
    但這些抗菌藥物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空腹服用後,小部分藥物在胃內溶解,刺激胃黏膜從而導致胃痛、不適。所以為避免對胃的刺激,建議在飯後服用。這個「飯後」就是指飯後半小時,更佳的時間是1小時。這時候胃內容物已有所消化,不至於讓藥物在胃內瀦留時間過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