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被質疑網上「崇洋媚外」,以前只講中文,現在卻一口英語

2020-12-11 世紀青年

作為華語21世紀影響力最大的歌手,周杰倫出道以來的19年,可謂是華語樂壇起伏最大的19年。

在周杰倫出道之前,華語音樂基本以輕旋律、重歌詞的芭樂情歌為主,90年代人們說聽到那些經典的港臺歌曲,也大多數是改編自日韓,甚至歐美歌手的作品,某買曲版權,然後填上中文歌詞。而周杰倫的出現,是徹底改變了這種芭樂情歌的現象。

周杰倫的第一張專輯《範特西》,專輯內10首歌曲的曲架構,幾乎都是顛覆此前華語音樂所習慣的曲調方式,編曲的機構更是華語音樂前所未有的存在。《範特西》所帶來的劃時代的新風格,也讓周杰倫從此走上了巨星之路。

周杰倫出道至今,多年過去,雖然華語樂壇也新人輩出,但周杰倫則一直處於華語流行樂的頂端位置,19年來其作品更是對華語音樂影響深遠。

在音樂方面周杰倫不僅一直都強調中國風,不斷地告誡後輩要做出好的華語音樂,而非一直模仿日韓或歐美的音樂風格。周杰倫本人也非常的愛國,多次慈善捐款,在採訪中述說著自己對華語音樂中國文化的認知。

但就是這樣一個在華語樂壇,華語音樂早已成為時代符號的音樂人,周杰倫卻因為自己的個人社交平臺引發了不少爭議。一個周杰倫「崇洋媚外」的話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在各種論壇之中。

周杰倫在內地的社交網絡上,除了某平臺的小視頻帳號,一直都沒有開通的個人社交帳號。周杰倫唯一的社交平臺就只有在 Instagram(Ins)上,周杰倫引起爭議的重點,也是因為在Instagram的社交帳號。

周杰倫在INS的社交平臺上,所展現的是自己的日常生活,但卻被指一副「慕洋」的面孔,因為周杰倫的社交帳號除了個人的演唱會以外,幾沒有任何關於中國的任何照片,所上傳的皆是世界各地日韓歐美國家的風景照,以及自己昂貴的跑車名表和各種大量的奢侈品,INS上的發文也絕大部分都是英文。

以往周杰倫在內地的綜藝媒體上一直都大談中國文化,卻在自己的個人社交帳號上不見半點國內的影子,所見大多都是奢侈的英倫生活和日本風景。這是讓許多人接受不了,從而出現了周杰倫「崇洋媚外」的話題。

在周杰倫的老歌迷貼吧,身為周杰倫老歌迷貼吧的小吧主也曾開貼公開談及過此事,並且列舉了周杰倫種種「雙標」的表現。例如周杰倫在巴黎演唱會上唱了一首《學貓叫》,在內地演唱會中則是據唱這類歌曲,除了錄製綜藝節目以外,也從來不來內地。

周杰倫崇洋媚外的話題,也不是一時出現,在百度的搜索詞條中相關的信息量是高達63萬。

其中最引起關注的,便是早年周杰倫一直倡導大家不要崇洋媚外,而他自己是中國人也一直喜歡說中文,所以英文不好,而如今在自己的個人社交平臺上,卻幾乎都是英文的自我介紹;周杰倫也為自己的兒女各自取了英文名字,甚至連周杰倫的妻子,也成為了議論的話題。

崇洋媚外在內娛一直都是一個敏感詞語,尤其是對各種藝人明星來說更是如此。而早已成為華語樂壇現象級人物的周杰倫,出現這類的和「崇洋媚外」有關的話題,也是對他的形象造成了不少影響,畢竟周杰倫在眾多歌迷眼中,已經成為一個青春時代符號的象徵。

在種種爭議以及話題的背後,周杰倫也從來沒有回應過這樣的類似的話題,依然在個人社交平臺上一如既往的分享自己的瀟灑生活。但是在網絡上,這樣的話題卻時常被翻起,在各種貼吧論壇之中被討論,許多人更是將周杰倫定義為「陰陽人」。

作為被譽為華語天王的周杰倫,真實的他是否真的如眾多的話題文章所說,只是為了賺錢才不斷標榜自己的中國人身份,不斷倡導中國文化,然後又在社交平臺上討好別人的文化?

其實無論是崇洋媚外只分享國外奢侈生活,還是關於英文與中文,以及演唱會歌曲而引發的爭議,周杰倫都早已在一次央視的採訪中做出過回應。

周杰倫說,自己之所以接觸年輕人文化,又或者是接拍好萊塢電影,最重要的目的都是為了宣傳自己的音樂,因為音樂才是自己的初衷。他希望世界各大的人,都能夠聽到自己的音樂。

假設周杰倫真的如眾多的爭議所說,是所謂的崇洋媚外那他當初大可不必一次又一次的在在採訪中要歌迷學習中國文化,直接讓歌迷和國際接軌就可以,更不必寫出《雙截棍》《龍拳》《本草綱目》這樣的歌曲,直接如同現在的眾多新生代歌手一樣,推出所謂的和國際接軌的英文歌曲就可以。

至於周杰倫ins社交平臺上的動態分享所引起的話題,在發出質疑的同時需要了解,周杰倫不僅是華語樂壇一個現象級人物,在日韓等東南亞地區,也是一個頂級的音樂偶像,歌迷遍布海外。周杰倫不可能每次更新動態,都只針對國內的關注者和歌迷,而忽略其他地區的喜歡他曲的關注者。

對於藝人而言,社交平臺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個自我的媒體平臺,對於周杰倫而言也是於此。而且INS本是的定位也是一個國際社交平臺,並不是中文網,為了能讓更多人了解到自己的消息,用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之一的英語來發文,便是最好的宣傳途徑,周杰倫如今的定位也是希望世界上能夠更多的歌迷,能聽到他的作品。

而其它的爭議,關於周杰倫除了錄製綜藝以外幾乎不出現在內地,只在國外遊玩,這更是一個頗為荒謬的爭議。

在質疑周杰倫的時候,前提更需要了解周杰倫在華語樂壇的影響力。如今一個普通的網絡主播,隨意在街上出現都可能引起他人的圍觀,更別說是在中國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擁有著龐大粉絲群體的周杰倫,每次公開露臉都會迎來各種手機攝影機的焦距。

無論是在國內的哪一座城市,周杰倫的每次公開露面,都會引起眾多歌迷和媒體的圍觀,在這樣的情況下,周杰倫完全不可能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兒女正常生活,甚至還有可能因為粉絲的圍堵造成各種意外。只有在國外一個陌生的地區和環境當中,周杰倫和他的家人才能夠如同正常人一樣生活,而無需躲避不知會從何處出現的鏡頭。

因為自身巨大的影響力,雖然近年來周杰倫沒有發布新專輯,但依然在這個圈子裡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舉一動都會引發無數人關注。也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他的任何小的細節和舉動,都會在網絡上無限被放大,形成各種話題,引發各種討論。

網絡化的普及社交網絡的發達,讓普通人與偶像的距離變得更近,因此公眾對偶像和明星的要求變得更加挑剔,似乎偶像就必須要按照某種模板來生活,必須符合所有的臆想。以至於,明星藝人的一個眼神,甚至句話都會引起爭議。

當人們對一個公眾人物,對一個明星進行抨擊、議論時,或許更應該了解一下其背後的事件實情。周杰倫出道至今,數次登上央視春晚和專題採訪,被邀請到大學演講,參加和捐助各種國內的慈善活動,他的人品和他的業務能力一樣,早已無需質疑。早已不是時代在影響他,而是他在影響著整個時代。

所以在對周杰倫發出質疑的時候,還是希望每個人都能理性,不要被片面的信息帶動情緒,不經思考地說出不負責任的言論。

相關焦點

  • 李小鵬妻子李安琪明明會說中文,節目中卻總講英語,網友吐槽質疑
    奧運冠軍李小鵬,自帶著女兒奧莉上節目《爸爸回來了》後,大受歡迎,女兒奧莉可愛甜美的形象更深受觀眾喜愛,而奧莉的媽媽李安琪也隨著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李安琪出生於美國,是美籍華人,在節目中總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受媽媽影響,連女兒奧莉小小年紀也能用英語對答如流。
  • 周杰倫發表獲獎感言,曾寶儀讓杰倫講韓語,杰倫:就是要說中文
    周杰倫擅長中國風創作,他那特有的「中國風」曲調也奠定了他在音樂界的地位。周杰倫被稱為亞洲小天王,不僅拿過很多音樂大獎,他的歌曲在音樂排行榜上也是長期穩居冠軍寶座。很多人會想為什麼周杰倫會火,還火了這麼久,我想這不單單跟他傑出的才華有關係,還跟他的個人魅力有關。周杰倫不但有著音樂才華,他還很愛國。
  • 周杰倫曾4次公開強調自己是中國人 並呼籲國人不要崇洋媚外!
    周杰倫在音樂上的天賦和才華,相信無需小編我再做贅述。在小編看來,周董身上最讓人感動的一點是他對中國人這一身份的強烈認同和堅守。據小編查閱資料發現,周董至少有4次公開表態過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做個盤點。
  • 為什麼現在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學英語,歷史都不如英語重要嗎?
    現在的孩子十個裡面有九個語文基礎都不如英語基礎紮實,甚至十個有十個的拼音筆順什麼的,完全沒辦法跟90年代的我們相比,因為他們原本應該拿來學語文的時間,被分了一半給英語。第三點:很多人覺得把英語看得這麼重,等於變相培養孩子們崇洋媚外的習氣。這個現象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通存在的。
  • 如何反駁同學,說學英語就是崇洋媚外,英語無用論?
    你只需要在內心堅定學英語,並不是崇洋媚外,學英語一定有用就可以了。 學好外語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崇洋媚外 真正崇洋媚外的,反而是完全不會外語的那些人。市場上賣的產品如果是純英文品牌的,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不管是行貨還是山寨,賣的永遠比純中文品牌的東西要好。
  • 比亞迪堅持中文按鍵被評沒檔次,網友怒懟:就這麼崇洋媚外?
    比亞迪堅持中文按鍵被評沒檔次,網友怒懟:就這麼崇洋媚外?比亞迪的名字其實來自於一個英文短語的縮寫,就是Build Your Dream的縮寫,將洋名字再翻譯成中文,因諧音的緣故也受到很多車主的吐槽,完全不如吉利、長城等名字叫的響亮。
  • 不是只會喝奶茶!周杰倫還秀了一口好英語 但結果尷尬了
    今天周杰倫在ins上分享了一張女兒和三隻綿羊的照片,並配文:four sheeps.學過英語語法的同學應該知道單詞sheep的單複數是同形的,所以複數不用加S。所以周董因為英語上熱搜啦,小編只想說,天王爸爸就是天王爸爸,他不是只會喝奶茶,他是亞洲天王,是收視保證。
  • 如何評價周杰倫《本草綱目》的MV中,出現的「小殭屍」
    說起周杰倫,大家絕對不會陌生吧。8090後共同的偶像,作為華語樂壇的傳奇人物,周杰倫的歌曲開創了一個時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音樂愛好者。如今已經成家立業,娶妻生子的周杰倫慢慢地淡出了娛樂圈,出席活動也不想以前這麼頻繁。
  • 怎樣才能講一口流利英語呢?
    怎樣才能講一口流利英語呢?我相信一定有人跟你說:多模仿、多練習、多說,你也可以的。但這個答案就像生病的時候讓你多喝熱水一樣,不解決實際的問題。從事英語教學的12年裡,我發現有太多的學員掙扎在這樣的困惑裡,他們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事實上,掌握深聽法完整練習步驟,每個人都可以講一口流利英語,而大多數人至今對深聽法一無所知。
  • 周杰倫新歌,被質疑江郎才盡,網友:消費情懷!
    周杰倫新歌,被質疑江郎才盡,網友:消費情懷!微博熱搜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沒有更新。這也就導致了一部分的「跟風粉」沒有知道周杰倫發歌的這一消息,而大家的朋友圈更是逃過了一劫。青春、年少、校園愛情、對家鄉的懷念、甜甜的初戀以及90後。
  • 李蘭娟院士連線美國專家,全程講漢語,學英語還有用嗎?
    原因是美國請她跨國遠程視頻講解中國抗擊疫情的經驗,她全程用漢語講。這些美國專家們聽著李蘭娟院士「江浙」口音的漢語,有的認真的做筆記,有的甚至聽不懂直接帶了翻譯,表情豐富多彩。有的網友質疑,之前鍾南山院士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全程「飈英語」,高福院士在專訪時,也說了一口流利的英語。是不是李蘭娟院士的英語不好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 周杰倫說英語太蘇了!這位天王身上還有多少未知寶藏?
    他,就是周杰倫!周杰倫每一句話在當時,都會成為一種潮流。班裡的男生會學著他說「哎喲不錯哦」;考了好成績會跟別人說「你看我的分數,超diao」;就算英語不及格也會有人說「周杰倫說我們是中國人所以可以英文不好」…… 10多年過去了,這個曾經為英文不好找合理理由的少年,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再出現在熒幕上,已經是一口流利的超蘇英文了~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 "與五個外國人合影" 咋就成了崇洋媚外?
    來源:中國教育報作者:謝曉剛(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近日,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第一小學一名英語老師布置了「與五個外國人合影」的暑假作業,遭到部分家長和網友質疑。(7月22日澎湃新聞)儘管這並非一項強制性作業,但還是引發不少家長反對,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作業,不少網友還質疑此舉有崇洋媚外之嫌。面對網上種種質疑,該班級班主任老師解釋,布置這一作業的本意是鼓勵學生運用所學英語知識,與人交流對話。英語老師布置暑期作業,鼓勵學生運用所學英語知識,主動與外國人交流、溝通併合影,並無他意,咋就成崇洋媚外了??
  • 崇洋媚外?中國生產的汽車,標識都用英文表示?
    現在在汽車市場上,進口車和合資車佔多數,在中控上的按鈕標識都是英文字母代表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麼我國的國產車,國產的功能鍵也是英文的呢?有部分車友認為這簡直是在裝X,崇洋媚外,總覺得國外的月亮比國內的圓,像純字母尾標一直給人簡約檔次又高的感覺,很多豪華品牌車型都採用了這樣的設計,例如保時捷、林肯、路虎等。
  • 周杰倫婚後被質疑歌low人low江郎才盡,為什麼會這樣
    周杰倫出道二十年,身上始終充滿爭議,追捧他的人很多,質疑他的人也不少。這不,近日又有網友發帖,說周杰倫結婚以後,風格變low了。該網友說自己沒有說昆凌不好的意思,只是在看他的紀錄片時,發現他以前寫的歌都很有水準,有層次有品位,歌火人靈。就連他前女友侯佩岑,也能激發出他的靈感,創作出《我不配》、《最長的電影》這樣經典的歌曲,可現在卻……
  • 周杰倫新歌《mojito》上線 被質疑旋律抄襲
    周杰倫新歌《mojito》上線 被質疑旋律抄襲 娛樂小使者 | 2020-06-15 16:30:25 他來了,他帶著粉絲們期盼了許久的新歌來了!12日中午,周杰倫新歌《mojito》上線,引發了粉絲們的狂歡。
  • 周杰倫新歌《Mojito》被質疑抄襲宮崎駿電影插曲
    周杰倫新歌《Mojito》被質疑抄襲宮崎駿電影插曲 時間:2020.06.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全是英文的車內按鍵,真的只是崇洋媚外?你願意換成中文嗎?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的中國車,一輛車上連一個中文按鈕都找不到呢?明明絕大多數都看不懂,還為了一個逼格去整成英文。改成中文它不香嗎?自己人何苦為難自己人。更有甚者,揚言買車只買合資車,不買國產車,崇洋媚外,更可氣的是國內企業紛紛換上英文標識,令人嘆息。看了都頭大的按鍵,需要專門去看說明書。
  • 周杰倫和周冬雨因驚豔的英語上熱搜:優秀的人,在不動聲色地努力
    周杰倫因為在最新的綜藝節目《週遊記》中的表現被網友們推上了熱搜。節目之初,相信很多人都是因為周杰倫才來看的,畢竟他的音樂才華,讓無數人為之欽慕,走到哪都是妥妥的自帶流量。這次在節目中,很多的杰倫粉看到了不一樣的周杰倫,是因為周杰倫的英語讓大家震驚。
  • 古力娜扎說英語被狂吐槽,抖森講中文卻各種誇,網友未免太雙標?
    近日她在2019MAMA盛典上用英語為金請夏頒獎,不太流暢的英語口語遭到了網友的瘋狂吐槽。不過有趣的是,在抖森、荷蘭弟這種外國明星說不標準的中文時,網友卻各種誇。造成這種雙標行為的原因,僅僅是「崇洋媚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