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華語21世紀影響力最大的歌手,周杰倫出道以來的19年,可謂是華語樂壇起伏最大的19年。
在周杰倫出道之前,華語音樂基本以輕旋律、重歌詞的芭樂情歌為主,90年代人們說聽到那些經典的港臺歌曲,也大多數是改編自日韓,甚至歐美歌手的作品,某買曲版權,然後填上中文歌詞。而周杰倫的出現,是徹底改變了這種芭樂情歌的現象。
周杰倫的第一張專輯《範特西》,專輯內10首歌曲的曲架構,幾乎都是顛覆此前華語音樂所習慣的曲調方式,編曲的機構更是華語音樂前所未有的存在。《範特西》所帶來的劃時代的新風格,也讓周杰倫從此走上了巨星之路。
周杰倫出道至今,多年過去,雖然華語樂壇也新人輩出,但周杰倫則一直處於華語流行樂的頂端位置,19年來其作品更是對華語音樂影響深遠。
在音樂方面周杰倫不僅一直都強調中國風,不斷地告誡後輩要做出好的華語音樂,而非一直模仿日韓或歐美的音樂風格。周杰倫本人也非常的愛國,多次慈善捐款,在採訪中述說著自己對華語音樂中國文化的認知。
但就是這樣一個在華語樂壇,華語音樂早已成為時代符號的音樂人,周杰倫卻因為自己的個人社交平臺引發了不少爭議。一個周杰倫「崇洋媚外」的話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在各種論壇之中。
周杰倫在內地的社交網絡上,除了某平臺的小視頻帳號,一直都沒有開通的個人社交帳號。周杰倫唯一的社交平臺就只有在 Instagram(Ins)上,周杰倫引起爭議的重點,也是因為在Instagram的社交帳號。
周杰倫在INS的社交平臺上,所展現的是自己的日常生活,但卻被指一副「慕洋」的面孔,因為周杰倫的社交帳號除了個人的演唱會以外,幾沒有任何關於中國的任何照片,所上傳的皆是世界各地日韓歐美國家的風景照,以及自己昂貴的跑車名表和各種大量的奢侈品,INS上的發文也絕大部分都是英文。
以往周杰倫在內地的綜藝媒體上一直都大談中國文化,卻在自己的個人社交帳號上不見半點國內的影子,所見大多都是奢侈的英倫生活和日本風景。這是讓許多人接受不了,從而出現了周杰倫「崇洋媚外」的話題。
在周杰倫的老歌迷貼吧,身為周杰倫老歌迷貼吧的小吧主也曾開貼公開談及過此事,並且列舉了周杰倫種種「雙標」的表現。例如周杰倫在巴黎演唱會上唱了一首《學貓叫》,在內地演唱會中則是據唱這類歌曲,除了錄製綜藝節目以外,也從來不來內地。
周杰倫崇洋媚外的話題,也不是一時出現,在百度的搜索詞條中相關的信息量是高達63萬。
其中最引起關注的,便是早年周杰倫一直倡導大家不要崇洋媚外,而他自己是中國人也一直喜歡說中文,所以英文不好,而如今在自己的個人社交平臺上,卻幾乎都是英文的自我介紹;周杰倫也為自己的兒女各自取了英文名字,甚至連周杰倫的妻子,也成為了議論的話題。
崇洋媚外在內娛一直都是一個敏感詞語,尤其是對各種藝人明星來說更是如此。而早已成為華語樂壇現象級人物的周杰倫,出現這類的和「崇洋媚外」有關的話題,也是對他的形象造成了不少影響,畢竟周杰倫在眾多歌迷眼中,已經成為一個青春時代符號的象徵。
在種種爭議以及話題的背後,周杰倫也從來沒有回應過這樣的類似的話題,依然在個人社交平臺上一如既往的分享自己的瀟灑生活。但是在網絡上,這樣的話題卻時常被翻起,在各種貼吧論壇之中被討論,許多人更是將周杰倫定義為「陰陽人」。
作為被譽為華語天王的周杰倫,真實的他是否真的如眾多的話題文章所說,只是為了賺錢才不斷標榜自己的中國人身份,不斷倡導中國文化,然後又在社交平臺上討好別人的文化?
其實無論是崇洋媚外只分享國外奢侈生活,還是關於英文與中文,以及演唱會歌曲而引發的爭議,周杰倫都早已在一次央視的採訪中做出過回應。
周杰倫說,自己之所以接觸年輕人文化,又或者是接拍好萊塢電影,最重要的目的都是為了宣傳自己的音樂,因為音樂才是自己的初衷。他希望世界各大的人,都能夠聽到自己的音樂。
假設周杰倫真的如眾多的爭議所說,是所謂的崇洋媚外那他當初大可不必一次又一次的在在採訪中要歌迷學習中國文化,直接讓歌迷和國際接軌就可以,更不必寫出《雙截棍》《龍拳》《本草綱目》這樣的歌曲,直接如同現在的眾多新生代歌手一樣,推出所謂的和國際接軌的英文歌曲就可以。
至於周杰倫ins社交平臺上的動態分享所引起的話題,在發出質疑的同時需要了解,周杰倫不僅是華語樂壇一個現象級人物,在日韓等東南亞地區,也是一個頂級的音樂偶像,歌迷遍布海外。周杰倫不可能每次更新動態,都只針對國內的關注者和歌迷,而忽略其他地區的喜歡他曲的關注者。
對於藝人而言,社交平臺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個自我的媒體平臺,對於周杰倫而言也是於此。而且INS本是的定位也是一個國際社交平臺,並不是中文網,為了能讓更多人了解到自己的消息,用作為世界通用語言之一的英語來發文,便是最好的宣傳途徑,周杰倫如今的定位也是希望世界上能夠更多的歌迷,能聽到他的作品。
而其它的爭議,關於周杰倫除了錄製綜藝以外幾乎不出現在內地,只在國外遊玩,這更是一個頗為荒謬的爭議。
在質疑周杰倫的時候,前提更需要了解周杰倫在華語樂壇的影響力。如今一個普通的網絡主播,隨意在街上出現都可能引起他人的圍觀,更別說是在中國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擁有著龐大粉絲群體的周杰倫,每次公開露臉都會迎來各種手機攝影機的焦距。
無論是在國內的哪一座城市,周杰倫的每次公開露面,都會引起眾多歌迷和媒體的圍觀,在這樣的情況下,周杰倫完全不可能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兒女正常生活,甚至還有可能因為粉絲的圍堵造成各種意外。只有在國外一個陌生的地區和環境當中,周杰倫和他的家人才能夠如同正常人一樣生活,而無需躲避不知會從何處出現的鏡頭。
因為自身巨大的影響力,雖然近年來周杰倫沒有發布新專輯,但依然在這個圈子裡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舉一動都會引發無數人關注。也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他的任何小的細節和舉動,都會在網絡上無限被放大,形成各種話題,引發各種討論。
網絡化的普及社交網絡的發達,讓普通人與偶像的距離變得更近,因此公眾對偶像和明星的要求變得更加挑剔,似乎偶像就必須要按照某種模板來生活,必須符合所有的臆想。以至於,明星藝人的一個眼神,甚至句話都會引起爭議。
當人們對一個公眾人物,對一個明星進行抨擊、議論時,或許更應該了解一下其背後的事件實情。周杰倫出道至今,數次登上央視春晚和專題採訪,被邀請到大學演講,參加和捐助各種國內的慈善活動,他的人品和他的業務能力一樣,早已無需質疑。早已不是時代在影響他,而是他在影響著整個時代。
所以在對周杰倫發出質疑的時候,還是希望每個人都能理性,不要被片面的信息帶動情緒,不經思考地說出不負責任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