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按這3步走才能以柔克剛,家長別硬碰硬

2020-12-20 欣欣普普的媽媽

家長可能會發現一種現象,孩子在2歲以後脾氣會越來越犟,越說越不聽,你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故意和你唱反調,導致有很多家長管教不了孩子。如果採取強制的行為,家長又怕傷害到孩子的心,畢竟孩子還小不懂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父母應該如何做,才可以改掉孩子的「牛脾氣」吧!

孩子在3-6歲期間是自我意識最為強烈的時候,大多數會以自己的判斷為標準,堅持自己的感覺,拒絕家長的幹涉與參與。這個階段的孩子被育兒專家成為「執拗敏感期」

孩子在3歲之後就會形成自我意識了,也正是因為這點,孩子會故意通過一些舉動來凸顯自己的與眾不同。甚至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行為,會向家長提出過分的要求,比如家長必須要按照孩子說的做,或者買飛機、汽車等無理要求。

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就曾經多次提到過,0-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這段時間也被稱為「潮溼的水泥期」。意思就是說,孩子在6歲之前還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如果超過六歲了,水泥就會凝固了,在想改變孩子的性格就不容易了。

執拗期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過程,這並不是壞事,在國外很多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執拗,因為國外的家長認為這代表了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證明孩子正在邁向獨立。

有研究表明,小時候比較執拗明顯的孩子,長大後成功的機率會更大。70%-80%的成功人士小時候執拗期表現特別明顯,因為好奇心強和探索欲也會增強。這些可以說明,寶寶進入執拗期並非完全是一件壞事,它只是寶寶成長路上必經的一段歷程。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它,正視它,然後幫助寶寶度過它。

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按這3步走才能以柔克剛,家長別硬碰硬

1、家長用平和語氣來和孩子對話

孩子在執拗期間如果惹怒家長,作為父母一定不要用暴躁的語氣來教訓孩子,可能沒有把孩子教育明白,反而會激起孩子更大的反抗情緒。沒有達到最初預料的效果,而是是火上澆油。所以這時我們就要思考作為父母如何面對孩子的執拗呢?

語言是一種藝術,相比之下疾言厲色不如用平和幽默的語氣與孩子溝通,家長語氣平和首先會安撫孩子的情緒,因為給孩子什麼樣的臉色,孩子是最能直接感受到的。家長可以試著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讓孩子明白自己剛才的做法是錯誤的,這樣與孩子交談,孩子更願意去聽家長的教導。

2、樹立明確底線,教導孩子要學會理性

孩子之所以一次次地跟父母耍賴,就是因為家長從來沒有真正的擺明過自己底線,無底線的慣縱孩子才會讓孩子的執拗變得嚴重,如果家長一直是這種態度,那很可能在將來會毀了孩子。

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說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孩子懂得愛,還需要讓孩子懂得敬畏,親子之前如果沒有樹立父母的權威是不能做「朋友」的。

首先家長不能一味地溺愛孩子,這種溺愛會讓孩子失去判斷,孩子會有「不管做什麼父母都不會把我怎麼樣」的心態。要讓孩子性格理性,首先家長要做榜樣,只有家長在孩子面前展現的是理性的,讓孩子敬畏父母,才會變成聽話的小孩子。

3、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

很多家長都反應,無論怎麼告訴孩子電線有危險、不能在陽臺玩、開水會燙傷等,孩子就是不聽,讓很多家長只能寸步不離的看著孩子,怕孩子出現意外。因為孩子聽家長那麼嘮叨講道理,他並不能體會到危險到底是什麼,還會認為故意不讓他玩。

所以面對這種孩子,家長也要採取特殊的方式來讓孩子明白。比如可以帶著孩子在陽臺邊,在保證安全的環境下,試著將水果扔出去,讓孩子看到水果落到地下有多麼可怕,還可以準備不同水溫的水,一點點加熱讓孩子體會熱量的變化,從而讓孩子知道遠離開水。

孩子都是聰明的,真有危險是不會去觸碰的。

根據弗洛伊德人格發展理論得知: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是3-6歲。這個階段的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故事以及圖片最為敏感,因此,用繪本來講道理是最適合的。

我家孩子在3歲多就看了很多的繪本,每套都是精挑細選,其中他非常喜歡的一套叫做《兒童情緒與性格培養繪本》。全書共有10冊,適合3-8歲的孩子,中英雙語,用貼近生活的小故事,逐漸培養孩子的好性格,教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整套書讀下來,我發現孩子的脾氣好了不少,性格也溫和了許多,在我說話時也不會總是頂嘴了

這套繪本內容涵蓋了孩子必備的10個性格培養主題,包括:媽媽我愛你、我是媽媽的小幫手、我愛幼兒園、從小有愛心、我真棒、知錯我能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輸了沒關係等。

相關焦點

  • 孩子脾氣突然變犟怎麼辦?家長別「硬碰硬」,3步走學會以柔克剛
    很多家長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大多會遇到一個情況,那就是孩子的脾氣突然就變得很犟,什麼事情都要和父母對著幹。如果是更加細心一點的家長,或許會發覺,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因為這次出門帶孩子,和孩子記憶中的出門不一樣,孩子心中的秩序感被打破,他們就感到不安。孩子脾氣突然變犟怎麼辦?
  • 孩子脾氣突然變犟怎麼辦?家長別"硬碰硬",3步走學會以柔克剛
    很多家長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大多會遇到一個情況,那就是孩子的脾氣突然就變得很犟,什麼事情都要和父母對著幹。如果是更加細心一點的家長,或許會發覺,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孩子脾氣突然變犟,大多是因為心理開始發育:①孩子進入自我意識覺醒階段2-3歲的孩子會初步覺醒自我意識
  • 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不能硬碰硬,按這三步走才能以柔克剛
    接著,小雨就開始犯犟脾氣,真的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媽媽去扯他,他還生氣地打開媽媽的手。其實隨著孩子年齡漸漸長大,相信大家家裡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吧。孩子有時候說什麼都有自己的一套大道理,父母讓他往北走,他偏偏要像南去。脾氣太過於倔強,有時候家長會被點起熊熊怒火,進行棍棒教育。但是這樣以硬碰硬只會讓孩子更加犟,性格執拗!
  •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家長別硬碰硬,按這3步走才能以柔克剛
    上周末和同事一家去逛花市,她家寶寶是一個目標堅定的孩子,要是想要得到一件東西就必須弄到手。逛花市的時候就看到有賣小狗的,蹲在那裡半天不肯走,抱著一隻小狗非要買。但是我同事對動物毛過敏,說了好幾遍不能買,她家寶寶都不肯鬆口。然後她家寶寶就開始犯犟脾氣,死活不肯走。我同事去拉他的手,還生氣的拍開他媽媽的手。
  • 孩子「太犟」不聽話?父母做好這3步,輕鬆搞定孩子的牛脾氣
    家長不僅沒能達成自己原定的目標,反而損害了自己和孩子的關係。孩子性情太犟不聽話,不能直接硬碰硬,否則只會帶來相反的效果。硬碰硬的方法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傷害?1、激發孩子的叛逆心有時候家長的硬碰硬做法,根本沒有尊重到孩子的個人感受。
  • 睿智燈塔-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脾氣越來越犟,不僅不講道理,反而變得任性執著,一有不順心的地方,就大發脾氣,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呢?其實,三四歲的孩子似乎都有著一個共同特點:任性、不講道理、什麼事情都得按照他的意願來,不按他的就大哭大鬧,對家長的一切幹預都表現出極大的抗拒和不滿。事實上,與其說是「犟」和「任性」,不如說是這一種「執拗」,孩子的這種任性和不聽話,其實是「執拗敏感期」來了。
  • 小孩6歲了,脾氣太犟,打了也沒用,家長很頭疼,怎麼辦才好?
    6歲小孩,脾氣太犟的話,家長往往很頭疼,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其實,孩子慢慢長大之後,都會有自己的小脾氣,而且性格和思想也越來越獨立,在家長們看來就顯得很難管。家長提什麼要求的話,也會拒不執行。這是因為孩子已經有自己的做事方法,面對問題的時候,他們也有自己的處理方式。其實,如果孩子太犟的話,只要不違背道德,家長朋友們不必太放在心上,也沒必要一味指責。
  • 孩子脾氣變得越來越犟,可能是他的「執拗敏感期」到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脾氣越來越犟,不僅不講道理,反而變得任性執著,一有不順心的地方,就大發脾氣,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呢?其實,三四歲的孩子似乎都有著一個共同特點:任性、不講道理、什麼事情都得按照他的意願來,不按他的就大哭大鬧,對家長的一切幹預都表現出極大的抗拒和不滿。事實上,與其說是「犟」和「任性」,不如說是這一種「執拗」,孩子的這種任性和不聽話,其實是「執拗敏感期」來了。
  • 孩子脾氣犟總和父母頂嘴怎麼辦?育兒專家支招,家長們學起來
    表姐表示,現在這樣的畫面在她家已經是習以為常了,每次說一件事孩子就會和他們犟,總是和父母頂嘴,還絲毫不願意佔下風。這裡是文章圖片\1.jpeg其實,不少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難題,三四歲的孩子或者七八歲的孩子,總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有那麼一段時間,小傢伙們總是會和家長頂嘴,脾氣也是各種犟。這時候怎麼辦呢?
  • 孩子脾氣越來越犟怎麼辦?父母從這3方面引導,孩子慢慢變乖巧
    這可讓我們陷入了苦惱中,孩子本來很聽話,怎麼突然之間就這麼犟了呢?脾氣犟是孩子反抗行為的體現,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自尊心極強為什麼孩子會脾氣犟呢?當孩子告訴了家長自己的感受後,父母們也應該真誠地對待,和孩子一起討論應對的方法,或者提出一些建議,直到與孩子達成共識。
  • 孩子脾氣越來越犟怎麼辦?父母從這3方面引導,孩子慢慢變乖巧
    反覆說過幾次,孩子卻也不肯認錯,甚至面對體罰也無動於衷。這可讓我們陷入了苦惱中,孩子本來很聽話,怎麼突然之間就這麼犟了呢?查過以後才知道,其實這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現象。脾氣犟是孩子反抗行為的體現,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自尊心極強。
  •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其實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現象。犟是孩子反抗行為的一種表現,這樣的孩子都有強烈的自尊心,有自己的看法,堅持自己的意見和主張,但往往也伴隨著任性,控制欲強,不合作的不良行為。父母如果不加以引導,親子關係和人際關係和孩子的身心成長不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 孩子處於叛逆期怎麼辦?別和孩子硬碰硬,家長教育時試試這5步
    孩子在&34;這樣突然的變化讓孩子和家長都痛苦,那麼為什麼孩子會突然產生這樣的變化呢?第二:孩子處於叛逆期怎麼辦?別和孩子硬碰硬,家長教育時試試這5步1,對孩子能夠做到尊重和理解作為父母,面對孩子的叛逆期,要做的不是鎮壓和管教而是要了解此時孩子此時內心的想法和行為特點,並且對孩子做到尊重、理解。
  • 孩子越管越不聽話?魚缸法則:別和孩子硬碰硬,不如試試以柔克剛
    員工們進進出出,沒有人發現魚有長大的跡象,時間一長,大家都以為這只是用來觀賞用的魚。但是當工作人員把魚換到更大的池子之後,他們發現每條魚都長大了幾寸。因此父母別和孩子硬碰硬,不如試試以柔克剛,給孩子更廣闊的環境,說不定會收穫不一樣的驚喜。但是有些父母還是執著於自己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條條框框的約束,把孩子術在一個"小魚缸"裡。二、這樣的做法對孩子有什麼危害?
  • 兒童心理30個怎麼辦(5)孩子性格太犟,怎麼辦
    你還說我斤斤計較,太不公平啦!」說完就跑回了房間。爸爸看到這個結果,就想去和她講講道理,小美卻一副無所謂的表情,用一種不服氣的語氣喊道:「反正我沒做錯!」小美的爸媽常常感嘆,這孩子真是個「嘴硬」的犟孩子。
  • 孩子脾氣倔怎麼辦?聰明的父母,要學會下面這三招
    像溜溜這樣的壞脾氣,其實會讓很多父母感到頭疼,孩子脾氣一上來,他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聰明的父母會如何應對孩子的犟脾氣吧!一、孩子為什麼脾氣倔?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總是認為孩子沒有自我意識,需要家長的全權指導和教養。殊不知,孩子的自我意識的萌發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和父母的教育產生一定的矛盾和衝突,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識,這樣才能正確的對待孩子的犟脾氣。
  • 孩子脾氣大怎麼辦?
    孩子脾氣大往往是家長培養出來的。就算先天有點小脾氣也都是在家長的培養下脾氣才越來越大,是怎麼樣培養的呢?有的家長孩子一發脾氣原來不被答應的無理要求現在都可以答應了。那麼孩子就在發脾氣的時候嘗到了甜頭,當然脾氣會越來越大。而有的家長剛好相反,不發脾氣還好,一發脾氣所有正常的要求都不可以滿足了,家長跟孩子犟在一起,這樣孩子的脾氣也是越來越大。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 孩子「犟」起來沒法管?那是因為你沒用這些方法
    家裡有個犟脾氣的娃,是一種什麼體驗?不過,他肯定不會那麼容易服你管教,面對孩子挑釁式的淘氣,暴脾氣的媽可能就會用「更大的脾氣」去壓制孩子的「小脾氣」,甚至責罵或動手,這可是很容易傷害他幼小的心靈的。第一步: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反抗、亂發脾氣時,別著急去責罵、講道理。
  • 兒童行為指導:如何應對孩子脾氣大又犟
    越打,他越犟,一點也不示弱。「孩子學會發脾氣,一般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孩子開始有了獨立的願望,萌生了自我意識。他們不願事事受父母管束,對父母包辦或擺布產生反感。當大人不滿足他們的要求時,他們就會把內心的不滿毫無保留地發洩出來。
  • 孩子脾氣很犟?任性不講道理?恐怕是家長誤會了
    導讀:孩子脾氣很犟?任性不講道理?恐怕是家長誤會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脾氣很犟?任性不講道理?恐怕是家長誤會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