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2020-07-04 星星春水


明明8歲,上小學二年級,越來越不聽爸媽的話了,讓他往東,他偏往西,父母如果把他的東西放錯了位置,他會把父母的東西推倒在地,而且也不認錯。爸爸氣得有時打他一頓,他也表現的無所畏懼,敵意父母。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父母感到苦惱,本來乖乖聽話馴服的小羔羊,為什麼變成了小刺蝟,扎人不說,還認死理,不承認錯誤。

其實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現象。

犟是孩子反抗行為的一種表現,這樣的孩子都有強烈的自尊心,有自己的看法,堅持自己的意見和主張,但往往也伴隨著任性,控制欲強,不合作的不良行為。父母如果不加以引導,親子關係和人際關係和孩子的身心成長不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為什麼孩子會有犟的情緒呢?

  1. 孩子身心成長的變化

自我意識的認識,情緒表達,控制能力變化都會在成長。

隨著孩子的成長的變化,孩子的自我意識的發展,對外界的認識有了獨立的看法,不再聽從於父母的言行,他們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有了獨立的認識,對自己的情緒的表達能力加強了,常常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因此對父母的事事包辦、囑咐,感到厭煩和抵抗。

  1. 父母的訓斥或者溺愛

如果父母對待孩子的教育行為採取大聲訓斥,甚至打罵的方式,孩子會對父母的這種管教方式形成適應能力,孩子也會模仿父母的做法學會撒謊和攻擊行為,來反抗父母,而且親子關係難以溝通,孩子也越來越「犟」。

反之,家長過於溺愛孩子,任其為所欲為,不附加條件地滿足,孩子也能利用父母的縱容來實現自己的願望,不斷地加強倔強、抵抗行為。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家長要解決孩子犟問題,需要分析孩子犟的原因,心平氣和地觀察孩子的內心狀況,採取相應的引導教育。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一、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教育。

」犟「孩子不喜歡被迫接受別人的意見,家長可能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並提供二種以上的選擇放在給孩子,分析利弊,孩子的思想很單純,家長的愛護他會體會到的。

1、如果父母採取訓斥孩子,或者打罵孩子的行為管教,可能是父母心中的怒氣發洩了,但是長遠的影響來看,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是無形的,有句話這樣說:當父母對孩子一直批評指責、不認可的狀態,孩子就會停止愛自己。細想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怎麼會愛父母,愛別人,其性格也會變得不自信和自卑起來。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2、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就要多多管教才能成才。傳統的管教方式在孩子身上奏效了嗎?孩子會從心裡認可父母的教育方式嗎?由於現在的網絡傳媒發展迅速,孩子接觸的信息量非常多,很多孩子都是小人精,傳統的教育--棍棒、訓斥、打罵,不再奏效,父母要學習新的教育方式,才能對孩子進行更好的管教。

試想在空中放飛的風箏,如果我們把線拉的太低,風箏可能飛不起來,放的太松,風箏可能會由於平衡力不均,而栽倒。只有鬆緊適宜,風箏才能飛得平穩,遨遊於藍天下。孩子也是如此,給他們提供一個適宜寬鬆的環境,他們才會自由快樂的成長。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二、耐心傾聽,表現出對孩子的愛心。

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指出:

當孩子們覺得你理解他們的觀點時,他們就會受到鼓勵。一旦他們覺得被理解了,就會更願意聽取你的觀點,並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記住,在孩子們感到你的傾聽之後,他們才更可能聽你的。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

1.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實你的理解是對的。

2.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同情並不表示你認同或者寬恕孩子的行為,而只是意味著你理解孩子的感受。這時如果告訴孩子,你也有過類似的行為和感受,效果會更好。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誠而友善地進行了前面兩個步驟,孩子此時就會願意聽你說了。

4.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問孩子對於避免將來再出現這類問題有什麼想法。如果孩子沒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些建議,直到你們達成共識。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友善、關心和尊重是上述四個步驟的根本。你決定要贏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為你帶來積極的感覺。經過頭兩個步驟之後,你也已經贏得了孩子。等你進入第二步時,孩子就已經能聽得進你的話了(哪怕是你以前說了多少遍,孩子都聽不進去的話)。第四步肯定會很有效果,因為你已經營造出一種相互尊重的氣氛。

朋友琳琳的媽媽與我分享了下面的這個經歷。

  • 她的女兒琳琳放學回到家。抱怨老師在全班面前批評她。
  • 琳琳媽媽雙手搜腰,以種指責的口氣問道: "哼,你做了些什麼2`
  • `琳琳垂下服簾,生氣地回應道 :「我什麼也沒做。」`
  • 「你到底做了些什麼?」琳琳媽媽大聲說:「得了吧, 老師才不會無緣無故批評學生呢?你到底做了些什麼?「`
  • 琳琳陰著臉顏喪地坐在了沙發上,怒視著媽媽。琳琳媽媽以指責的口吻說道「那麼 ,你怎麼做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
  • 琳達怒氣衝衝地回答道:「沒什麼可做的。」
  • 這時,琳琳媽媽想到了「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她深吸口氣,換了一種態度,以一種友善的語氣說道:「我敢肯定老師當著其他人的面吼你,你覺得非常丟臉。」(第一步,表達理解。)
  • 琳琳抬起頭來有些狐疑地望著媽媽。媽媽接著說:「我記得我上四年級的時候, 有一次算術考試,我站起來削鉛筆,老師就當著全班的面吼了我。我覺得又丟臉又生氣。」(第二步,表達出同情,而不是寬恕一井且告訴孩子自己也有類似經歷)
  • 琳琳這時感興趣了,」真的?「 她說,」我不過是向別人借支鉛筆:,我當然認為老師為這麼點小事批評我很不公平。「
  • 媽媽說:「嗯,我很理解你肯定會那麼想。你看能不能想一個什麼辦法,免得以後自己再這麼難堪?」(第四步,讓孩子專注於解決問題。第三步在這個例子中沒有必要。)
  • 琳琳回答道:「我想我可以多準備幾隻鉛筆,這樣就不用找別人借了。」
  • 媽媽說:「這聽上去像是個好主意。」
  • 琳琳媽媽的一個目的是要幫助琳琳找到一些辦法,免得惹老師生氣和批評。注意,當她第一次讓琳琳想辦法解決問題時, 琳琳正因為心裡充滿了敵意而無法與媽媽合作。一旦媽媽採用了鼓勵的方法(通過「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琳琳就感到了親近和信任,而不再是疏遠和敵意,並且願意想辦法解決問題了。當媽媽能夠從琳琳的角度來看問題時,琳琳就不再覺得需要戒備了。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理解和被關愛的,孩子就會放下敵意,也會傾聽父母的建議,進而採納。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三、適在孩子犟勁十足時,適當地轉移注意力。

01 面對孩子勁十足時,父母要學會理智看待問題。

學會按暫停鍵,不能去硬碰硬,自己要退一步,退一步的時候,孩子倔強的情緒就不會那麼強烈了。

可以放一些音樂,說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和孩子進行戶外活動,等待孩子心平氣和後再和孩子坦誠相談。

02 引導孩子多種思維方式。

倔強的孩子有一根筋的思維,他會非常的堅持,非常的倔強,就是不到南牆不回頭的狀態。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多學習一些興趣愛好方面的知識,例如聲樂、繪畫、舞蹈等一些提高藝術素養的才藝。因為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以提高孩子發散性思維,看問題不會局面,多角度的看待問題。這樣的話,孩子思路就能打開心胸,思維就能拓展,孩子性格就會保持一個中正的性格。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03 尊重孩子的意見,對於倔強期的孩子,一定要站在他的立場看事情。

不管做什麼事儘可能尊重孩子的意見,不可過分幹涉。有時明知道可能做不好,也要體會孩子的心,應讓他體驗一下。此外,在他做不好的時候,父母給以正確示範。千萬不能在這時候否定,打壓孩子,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每個孩子都有獨自的意識和思維方法及處事原則,他們處在一個性格塑造期再加上他們的天性,他們會用不同的方式去嘗試,甚至是用不同的方法去試探老師和家長的邊界。面對「犟」孩子要更加呵護和引導,對待孩子你贏了理就會失去愛。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文/星星春水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星星春水,關愛孩子成長,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脾氣越來越犟怎麼辦?父母從這3方面引導,孩子慢慢變乖巧
    孩子今年8歲,馬上就要上三年級了,卻變得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在家裡讓他做什麼偏不聽,甚至還和父母對著幹;整理玩具的時候,如果我們把他的玩具放錯了位置,他還會把我們的東西推倒來進行「報復」。反覆說過幾次,孩子卻也不肯認錯,甚至面對體罰也無動於衷。
  • 孩子脾氣越來越犟怎麼辦?父母從這3方面引導,孩子慢慢變乖巧
    孩子今年8歲,馬上就要上三年級了,卻變得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在家裡讓他做什麼偏不聽,甚至還和父母對著幹;整理玩具的時候,如果我們把他的玩具放錯了位置,他還會把我們的東西推倒來進行「報復」。脾氣犟是孩子反抗行為的體現,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自尊心極強。
  • 睿智燈塔-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脾氣越來越犟,不僅不講道理,反而變得任性執著,一有不順心的地方,就大發脾氣,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呢?其實,三四歲的孩子似乎都有著一個共同特點:任性、不講道理、什麼事情都得按照他的意願來,不按他的就大哭大鬧,對家長的一切幹預都表現出極大的抗拒和不滿。事實上,與其說是「犟」和「任性」,不如說是這一種「執拗」,孩子的這種任性和不聽話,其實是「執拗敏感期」來了。
  • 孩子脾氣變得越來越犟,可能是他的「執拗敏感期」到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脾氣越來越犟,不僅不講道理,反而變得任性執著,一有不順心的地方,就大發脾氣,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呢?其實,三四歲的孩子似乎都有著一個共同特點:任性、不講道理、什麼事情都得按照他的意願來,不按他的就大哭大鬧,對家長的一切幹預都表現出極大的抗拒和不滿。事實上,與其說是「犟」和「任性」,不如說是這一種「執拗」,孩子的這種任性和不聽話,其實是「執拗敏感期」來了。
  •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家長別硬碰硬,按這3步走才能以柔克剛
    上周末和同事一家去逛花市,她家寶寶是一個目標堅定的孩子,要是想要得到一件東西就必須弄到手。逛花市的時候就看到有賣小狗的,蹲在那裡半天不肯走,抱著一隻小狗非要買。但是我同事對動物毛過敏,說了好幾遍不能買,她家寶寶都不肯鬆口。然後她家寶寶就開始犯犟脾氣,死活不肯走。我同事去拉他的手,還生氣的拍開他媽媽的手。
  • 爸爸媽媽感到很苦惱,彤彤脾氣越來越「犟」......
    彤彤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在爸爸媽媽的眼裡,是一個「任性、犟」的孩子,有一次媽媽不小心把自己的手提包放到他的書本上,彤彤不由分說把媽媽的手提包還有別的東西扔的遠遠的,媽媽批評他和他說了很多道理,可是彤彤的眼神裡沒有「認錯」兩個字,傳達給父母的意思「我就這樣做,你們看著辦」。
  • 3歲孩子脾氣犟?軟硬兼施才是根治辦法,5個步驟輕鬆撫平負面情緒
    孩子在2歲以後自我意識慢慢形成,到3歲以後自我的意識就會越來越強烈,不聽從父母的意見,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就會很「犟」,難以教導。3歲孩子的倔強是因人而異的,孩子性格的不同,父母在引導方面也要分別對待。這個階段是孩子對世界慢慢認知的一個開始,由於孩子的身心還在發展,受到家庭教育、環境教育的不同,孩子形成的想法並不成熟,甚至偏激,也就是父母眼中的「犟」。這就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教育,但在現實中,父母容易走入引導的誤區。
  • 孩子脾氣突然變犟怎麼辦?家長別"硬碰硬",3步走學會以柔克剛
    很多家長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大多會遇到一個情況,那就是孩子的脾氣突然就變得很犟,什麼事情都要和父母對著幹。如果是更加細心一點的家長,或許會發覺,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孩子可以意識到自己是&34;,會向父母要求更多的&34;,經常和父母的要求反著來。
  • 孩子脾氣突然變犟怎麼辦?家長別「硬碰硬」,3步走學會以柔克剛
    很多家長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大多會遇到一個情況,那就是孩子的脾氣突然就變得很犟,什麼事情都要和父母對著幹。如果是更加細心一點的家長,或許會發覺,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孩子脾氣突然變犟,大多是因為心理開始發育:①孩子進入自我意識覺醒階段2-3歲的孩子會初步覺醒自我意識,這個時候的孩子可以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人」,會向父母要求更多的「權力」,經常和父母的要求反著來。
  • 孩子「太犟」不聽話?父母做好這3步,輕鬆搞定孩子的牛脾氣
    很多家長都吐槽孩子不好管,有時候不如孩子的意,孩子就當眾給家長難堪,而大多數家長都會無奈妥協。而有一部分家長,卻會選擇和孩子硬碰硬。小王的女兒今年剛上初三,但是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對此小王實在是非常苦惱,每天好說歹說勸孩子寫作業,結果孩子依然我行我素,不把家長的建議當回事。於是小王換了個思路,既然你不想學,那我一定要逼著你學,看誰比誰厲害。
  • 孩子脾氣倔怎麼辦?聰明的父母,要學會下面這三招
    像溜溜這樣的壞脾氣,其實會讓很多父母感到頭疼,孩子脾氣一上來,他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聰明的父母會如何應對孩子的犟脾氣吧!一、孩子為什麼脾氣倔?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總是認為孩子沒有自我意識,需要家長的全權指導和教養。殊不知,孩子的自我意識的萌發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和父母的教育產生一定的矛盾和衝突,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識,這樣才能正確的對待孩子的犟脾氣。
  • 孩子脾氣犟總和父母頂嘴怎麼辦?育兒專家支招,家長們學起來
    文|好孕姐前幾天去表姐家,姐夫和表姐正在訓6歲大的小侄子。因為一件小事,表姐說了小侄子幾句,可小傢伙不願意,直接和他媽媽頂嘴,媽媽說一句他恨不得說十句,還句句有理。表姐表示,現在這樣的畫面在她家已經是習以為常了,每次說一件事孩子就會和他們犟,總是和父母頂嘴,還絲毫不願意佔下風。
  • 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不能硬碰硬,按這三步走才能以柔克剛
    接著,小雨就開始犯犟脾氣,真的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媽媽去扯他,他還生氣地打開媽媽的手。其實隨著孩子年齡漸漸長大,相信大家家裡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吧。孩子有時候說什麼都有自己的一套大道理,父母讓他往北走,他偏偏要像南去。脾氣太過於倔強,有時候家長會被點起熊熊怒火,進行棍棒教育。但是這樣以硬碰硬只會讓孩子更加犟,性格執拗!
  • 兒童行為指導:如何應對孩子脾氣大又犟
    越打,他越犟,一點也不示弱。「孩子學會發脾氣,一般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孩子開始有了獨立的願望,萌生了自我意識。他們不願事事受父母管束,對父母包辦或擺布產生反感。當大人不滿足他們的要求時,他們就會把內心的不滿毫無保留地發洩出來。
  • 孩子脾氣很犟?任性不講道理?恐怕是家長誤會了
    導讀:孩子脾氣很犟?任性不講道理?恐怕是家長誤會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脾氣很犟?任性不講道理?恐怕是家長誤會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孩6歲了,脾氣太犟,打了也沒用,家長很頭疼,怎麼辦才好?
    6歲小孩,脾氣太犟的話,家長往往很頭疼,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其實,孩子慢慢長大之後,都會有自己的小脾氣,而且性格和思想也越來越獨立,在家長們看來就顯得很難管。但是,如果孩子太犟,甚至到了難以溝通的地步的話,家長們還是要適時進行引導的
  • 放任孩子發脾氣是錯的,了解這第三個辦法,緩解孩子的脾氣
    就比如有一些孩子的脾氣就特別大,他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特別喜歡發脾氣,一度讓父母表示沒有辦法。劉先生就發現孩子身上存在著一個這樣的特點,那就是平常的生活當中太喜歡發脾氣了。譬如作業沒有按時完成的話,那麼孩子就會顯得特別暴躁,又或者是玩遊戲的時候不能通關,孩子也會展現出壞脾氣的一面。
  • 遇到「犟驢」不聽勸該怎麼辦?用好「引導思維」,輕鬆說服對方
    (2)做事情果斷和武斷在一線之間,總體來說我行我素職場中有很多人沒有主見,需要多方爭取別人意見,但「犟驢脾氣」的同事一般沒有這方面的煩惱,總體來說我行我素,做事情果斷和武斷在一線之間。認準自己的目標之後,就會發起衝擊,很少能受外力的改變,說服其轉向有點困難。
  • 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按這3步走才能以柔克剛,家長別硬碰硬
    家長可能會發現一種現象,孩子在2歲以後脾氣會越來越犟,越說越不聽,你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故意和你唱反調,導致有很多家長管教不了孩子。如果採取強制的行為,家長又怕傷害到孩子的心,畢竟孩子還小不懂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父母應該如何做,才可以改掉孩子的「牛脾氣」吧!
  • 寶寶脾氣倔強怎麼辦?這些招數pick一下
    三歲看小,寶寶的脾氣好壞在三歲左右就可以看出來。有些寶寶脾氣溫和,可有些寶寶脾氣特別犟,哭鬧起來無法無天。寶寶脾氣犟,試試這些治理方法:交流溝通交流溝通是應對犟孩子的很好方式。很多父母在和孩子交流過程中出現問題,比如孩子犯錯了只會打罵。而打罵對犟孩子來說是毫無作用的。所以這個時候,溝通就很重要了。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先溝通,了解情況,之後再採取恰當的應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