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脾氣犟?軟硬兼施才是根治辦法,5個步驟輕鬆撫平負面情緒

2020-12-20 小皮育兒經

孩子在2歲以後自我意識慢慢形成,到3歲以後自我的意識就會越來越強烈,不聽從父母的意見,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就會很「犟」,難以教導。

3歲孩子的倔強是因人而異的,孩子性格的不同,父母在引導方面也要分別對待。建議家長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溫柔,不要對孩子非打則罵。比如經常對孩子說:「你再這樣,媽媽就不要你了;你再不聽話,我就揍到你聽話為止。」父母這種處理問題的方法會讓孩子產生嚴重的安全感缺失,對孩子以後的心理健康會埋下隱患。

孩子為什麼犟?

這個階段是孩子對世界慢慢認知的一個開始,由於孩子的身心還在發展,受到家庭教育、環境教育的不同,孩子形成的想法並不成熟,甚至偏激,也就是父母眼中的「犟」。這就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教育,但在現實中,父母容易走入引導的誤區。

一、對孩子過於隨心所欲

孩子漸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任性、倔強。家長因為過度的疼愛孩子,在孩子很「犟」時就會變得妥協,不引導孩子,讓孩子隨心所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總覺得孩子還小,等他長大一些就好了。殊不知,3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錯過了最佳的引導期,以後更難以教育。

二、面對孩子負面情緒以暴制暴

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倔強、頂嘴、不聽話大為惱火,覺得不把孩子小小年紀的這股「邪勁」壓下去,孩子就有可能變得不可理喻。於是家長採取了以暴制暴措施,孩子不聽話時不去冷靜處理、耐心引導,對孩子非打即罵。打罵過後,孩子看著老實了很多,變得「乖乖聽話」,其實他的內心已經關閉了和大人交流的欲望,在父母面前也許很聽話,以後步入學校、社會,也許就會形成極大的反差。

對於3歲孩子很「犟」,我們該如何對待?

1、冷靜地對待

在孩子很「犟」,正在鬧脾氣的時候,不要對孩子當面的批評,等孩子慢慢消化,等到他冷靜下來以後,再去和孩子交流,問清楚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然後通過交流來告訴孩子這麼做是不對的,千萬不要講大道理。

2、耐心交流

當孩子不聽話時,不要一味地指責和謾罵,要耐心地詢問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等孩子告訴你他的想法時,再告訴孩子這樣做有什麼嚴重的後果,教會他在以後遇到這種事情時,應該如何面對。

3、適當的獎勵和懲罰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平時就給孩子制定規矩,做好獎勵和懲罰。

在孩子任性、發脾氣、扔東西時父母要給孩子小懲罰,比如坐小板凳、取消買玩具等。目的就是讓孩子去掉這種「以我為主」的不良心理。

在孩子有一點點進步時,給予孩子一定的小獎勵,可以是一個小玩具,也可以是一個小水果。這要得獎罰分明,才能讓孩子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父母做好榜樣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家長在平時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做到不易吼易怒,平靜處理事情,言傳身教,自然會影響到孩子。

5、暫時轉移注意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在孩子很「犟」,不聽話時,要善於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物或事情上轉移開。

孩子的注意力一旦轉移後,就會很快忘記剛才的不愉快,但隨著孩子成長,尤其3歲以後,就需要讓孩子正面應對問題,而不能再是逃避

結語:

3歲的孩子很「犟」,完全在於父母怎麼做,父母一定要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加以引導。千萬不要走入教導的誤區,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倔強和不聽話,以免影響以後的身心發展。

——我是小皮育兒經,育嬰師一枚,職場媽媽,帶娃碼字——多平臺優質原創作者,會點孕產,懂點育兒,兒童心理研究愛好者——孕育、帶娃是當家長一生的事業,關注我,一起更輕鬆帶娃

相關焦點

  • 睿智燈塔-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脾氣越來越犟,不僅不講道理,反而變得任性執著,一有不順心的地方,就大發脾氣,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呢?其實執拗敏感期和青春期一樣的,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所謂「執拗敏感期」,是指孩子3歲左右,在秩序形成的關鍵時期的一個敏感期,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不再像之前那樣聽話,有時也會變得很執著,不聽大人的話,甚至會頂撞父母,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執拗敏感期」。「執拗敏感期」的顯著特徵是什麼?
  • 孩子脾氣突然變犟怎麼辦?家長別"硬碰硬",3步走學會以柔克剛
    很多家長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大多會遇到一個情況,那就是孩子的脾氣突然就變得很犟,什麼事情都要和父母對著幹。如果是更加細心一點的家長,或許會發覺,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孩子脾氣突然變犟,大多是因為心理開始發育:①孩子進入自我意識覺醒階段2-3歲的孩子會初步覺醒自我意識
  • 孩子脾氣突然變犟怎麼辦?家長別「硬碰硬」,3步走學會以柔克剛
    孩子脾氣突然變犟,大多是因為心理開始發育:①孩子進入自我意識覺醒階段2-3歲的孩子會初步覺醒自我意識,這個時候的孩子可以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人」,會向父母要求更多的「權力」,經常和父母的要求反著來。家長要3步走學會以柔克剛,別和孩子「硬碰硬」:①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力當孩子脾氣突然變得很犟,父母不妨嘗試多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力。比如出門的時候,問孩子穿紅色的衣服還是藍色的衣服。
  • 孩子脾氣變得越來越犟,可能是他的「執拗敏感期」到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脾氣越來越犟,不僅不講道理,反而變得任性執著,一有不順心的地方,就大發脾氣,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呢?其實執拗敏感期和青春期一樣的,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所謂「執拗敏感期」,是指孩子3歲左右,在秩序形成的關鍵時期的一個敏感期,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不再像之前那樣聽話,有時也會變得很執著,不聽大人的話,甚至會頂撞父母,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執拗敏感期」。「執拗敏感期」的顯著特徵是什麼?
  • 孩子「太犟」不聽話?父母做好這3步,輕鬆搞定孩子的牛脾氣
    很多家長都吐槽孩子不好管,有時候不如孩子的意,孩子就當眾給家長難堪,而大多數家長都會無奈妥協。而有一部分家長,卻會選擇和孩子硬碰硬。小王的女兒今年剛上初三,但是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對此小王實在是非常苦惱,每天好說歹說勸孩子寫作業,結果孩子依然我行我素,不把家長的建議當回事。於是小王換了個思路,既然你不想學,那我一定要逼著你學,看誰比誰厲害。
  •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父母從三個方面引導和緩解
    其實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現象。犟是孩子反抗行為的一種表現,這樣的孩子都有強烈的自尊心,有自己的看法,堅持自己的意見和主張,但往往也伴隨著任性,控制欲強,不合作的不良行為。父母如果不加以引導,親子關係和人際關係和孩子的身心成長不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 孩子脾氣越來越犟怎麼辦?父母從這3方面引導,孩子慢慢變乖巧
    孩子今年8歲,馬上就要上三年級了,卻變得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在家裡讓他做什麼偏不聽,甚至還和父母對著幹;整理玩具的時候,如果我們把他的玩具放錯了位置,他還會把我們的東西推倒來進行「報復」。反覆說過幾次,孩子卻也不肯認錯,甚至面對體罰也無動於衷。
  • 孩子脾氣越來越犟怎麼辦?父母從這3方面引導,孩子慢慢變乖巧
    反覆說過幾次,孩子卻也不肯認錯,甚至面對體罰也無動於衷。這可讓我們陷入了苦惱中,孩子本來很聽話,怎麼突然之間就這麼犟了呢?查過以後才知道,其實這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現象。脾氣犟是孩子反抗行為的體現,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自尊心極強。
  • 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家長別硬碰硬,按這3步走才能以柔克剛
    但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的脾氣越來越犟,更是說什麼都不聽了。,是有原因的觀察仔細的家長會發現孩子脾氣犟是一點點變化的,而這個脾氣從孩子2歲就開始了。等到孩子進入3歲後,自我意識逐漸增加,過渡到「執拗敏感期」。處於執拗敏感期的孩子,會用自己的判斷為標準,拒絕家長幹涉和參與,是孩子脾氣最犟的一段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波動比較大,這種狀態會一直持續到6歲左右。
  • 孩子脾氣犟總和父母頂嘴怎麼辦?育兒專家支招,家長們學起來
    這裡是文章圖片\1.jpeg其實,不少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難題,三四歲的孩子或者七八歲的孩子,總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有那麼一段時間,小傢伙們總是會和家長頂嘴,脾氣也是各種犟。這時候怎麼辦呢?家長是吵罵孩子一頓,還是打他們一頓,很明顯這些做法都是不明智的。針對這個問題,育兒專家是這樣支招的,家長們可以學起來。
  • 小孩6歲了,脾氣太犟,打了也沒用,家長很頭疼,怎麼辦才好?
    6歲小孩,脾氣太犟的話,家長往往很頭疼,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其實,孩子慢慢長大之後,都會有自己的小脾氣,而且性格和思想也越來越獨立,在家長們看來就顯得很難管。不然的話,孩子的學習認知會受到影響。而且,如果孩子經常處在一個高危的心理環境的話,不管是智力還是非智力方面的發展,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所以,孩子,如果太犟的話,家長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隨和的社會性一面,以免影響他將來的人際關係。那麼,孩子實在是太犟了,父母每天都頭疼,到底應該怎麼辦呢?今天,為家長朋友們總結了5種方法。
  • @家長:缺1不可的3個育兒步驟,孩子開心,家長心情好
    3歲的小男孩,撿了第一顆,往嘴裡吃了;撿第二顆的時候,被奶奶發現了,奶奶順手就拿冊子扇耳光,左一下,右一下,很有頻率。孩子也很急,手被打回去,又把糖送到嘴裡去。旁人勸不住大人打人的手,孩子也打不住吃糖的手。
  • 孩子也有負面情緒,情緒只能疏不能堵,4個步驟讓你和孩子交心
    2、治標不治本,不利於孩子認知情緒孩子發脾氣也罷、傷心哭鬧也罷,一定是有原因的,但是因為她們的表達能力不足,又處在自我意識發展階段,無法做到像大人一樣理智的控制自己。我們只是受不了孩子鬧騰,所以要用快速的辦法終止這個狀態,卻忽視了孩子鬧騰背後的真正原因是沒有被滿足的某種需求。
  • 2歲寶寶變得很「犟」,說明第一個叛逆期到了,3個步驟巧妙引導
    不知道各位寶媽有沒有像我一樣,在孩子2歲的時候,忽然變得很煩躁。就是因為2歲的孩子忽然變得特別「犟」,說什麼都不聽,本來就是個惹禍精,現在更是變成了「一頭倔驢」。前陣子我閨蜜家的孩子豆豆,就闖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禍。
  • 2-9歲情緒管理性格培養必入繪本推薦:輕鬆化解孩子負面情緒
    兒童心理學家說:3-6歲的孩子正處於「情緒腦」發展的關鍵期,一旦有任何的事,讓他感覺不舒服,他的內心立刻會被情緒腦打擾,由於孩子不會用言語來表達,因此便會用我們看到的負面情緒來表達。只有我們抓住孩子情緒管理的關鍵期,及時引導,孩子才會趕走負面情緒,擁有更多正面的情緒,孩子內心也將變得更加陽光。怎麼引導?通過繪本故事引導就是個好方法。
  • 孩子脾氣暴躁,無法控制情緒,家長3個方法引導他們負面情緒
    只要家長引孩子開心,孩子也會開心。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家長在那這一套對付孩子有些顯得不合適。孩子隨著年紀的增長,也會有很多心事還有壓力,這樣都會伴隨著一些負面的情緒,孩子的情緒無法發洩,導致會損害孩子身心。
  • 孩子脾氣暴躁,無法控制情緒,家長3個方法引導他們負面情緒
    就在教育的過程中,小天不耐煩對閨蜜大發脾氣,都說我錯了,還要說。這樣把我和閨蜜嚇得目瞪口呆,小天也出去散散心了,留下的閨蜜感嘆自己教育的失敗。孩子很容易情緒化,孩子年紀還小不開心的時候,家長只要帶孩子出去轉轉,或者是買兩塊糖。孩子都能活蹦亂跳,開心不已。只要家長引孩子開心,孩子也會開心。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家長在那這一套對付孩子有些顯得不合適。
  • 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按這3步走才能以柔克剛,家長別硬碰硬
    家長可能會發現一種現象,孩子在2歲以後脾氣會越來越犟,越說越不聽,你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故意和你唱反調,導致有很多家長管教不了孩子。如果採取強制的行為,家長又怕傷害到孩子的心,畢竟孩子還小不懂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父母應該如何做,才可以改掉孩子的「牛脾氣」吧!
  • 兒童行為指導:如何應對孩子脾氣大又犟
    越打,他越犟,一點也不示弱。「孩子學會發脾氣,一般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孩子開始有了獨立的願望,萌生了自我意識。他們不願事事受父母管束,對父母包辦或擺布產生反感。當大人不滿足他們的要求時,他們就會把內心的不滿毫無保留地發洩出來。
  • 小孩脾氣壞?試試這個「冷靜瓶」!壞情緒瞬間逆轉!
    ⤴︎⤴︎⤴︎關注 「貝樂薈」,了解更多專業早教方案一個媽媽領著女兒在路邊走,小女孩約莫3歲左右,手裡拿著個冰淇淋一邊走一邊吃。突然小女孩腳下一絆,雖然沒摔倒,手裡的冰淇淋掉了一大半。這時,她突然大哭起來,哭著喊著非要冰淇淋復原,無論媽媽怎麼勸都不管用,越安慰哭得越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