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輕重緩急,工作舉重若輕

2020-12-22 西瀾夕的感情世界

每天有許許多多的事情等著你去做,如果你不分主次地進行工作,那麼到頭來不僅「丟了西瓜」,很有可能連「芝麻」也沒有撿到,使一些本來可以「生出效益的時間」白白地浪費掉。聰明的人,知道如何分清輕重緩急,如何提高自己辦事的效率。要想掌控你的工作,就要分清輕重緩急,這樣工作才能舉重若輕。

第一流的人做第一流的事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有一次,一隻勵鼠向獅子挑戰,要和它決一 雌雄。獅子果斷地拒絕了。「怎麼,」鼬鼠說, 「你害怕嗎?」

「非常害怕,」獅子說,「如果答應你, 你就可以得到曾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後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和鼬鼠比賽的麻煩在於即使贏了,獅子仍然等同於一隻鼬鼠的能力和水平。對於與低層次人的交往和較量,大人物是不屑一顧的。

如果你與一個不是同層次的人爭執不休,就會浪費掉自己的很多資源,降低人們對你的期望,並無意中提升了對方的層次。

同樣的,一個人對瑣事的興趣越大,對大事的興趣就會越小;而非做不可的事越少,越少遇到真正問題,人們就越關心瑣事。這就如同下棋一樣,和不如自己的人下棋會很輕鬆,你也很容易獲勝,但棋藝永遠長進不了,而且這樣的棋下多了,棋藝反而會越來越差,所以好棋手寧可少下棋,也儘量不和不如自己的人較量。

本尼斯說過:「純管理人也許能把事情做對, 但是真正的領導人重視的是做正確的事情。」現代人的一大問題是太隨意,注意力分散,分不清輕重緩急。如果碰巧能力強,即使錯誤的事情也能做得很好,不利的局面也都能扭轉,但這樣就會無謂地耗費很多的時間和感情。

「最聰明的人是那些對無足輕重的事情無動於衷的人,但他們對那些較重要的事務卻總是做不到無動於衷。那些太專注於小事的人通常會變得對大事無能。」抓住大事,你自然能解決小事。一流人物大都具備無視小事的能力。在你往前奔跑時,你不可以對路邊的螞蟻、水邊的青蛙太在意,當然有毒蛇攔路是不行的。「 如果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礙才行動,那就什麼事也做不成。」

許多人整天忙著處理瑣碎的小事,總是抱怨騰不出時間做大事。其實他們的潛意識在逃避做大事。因為做大事是需要想像力、判斷力、勇氣和自信。

第一流的人做第一流的事。第一流的人不會像凡夫俗子一一樣浪費時間,他要在有限的生命裡,完成許多事。如果一個 人過於努力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那麼他就不會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

威廉。詹姆士說過:「明智的藝術 就是清醒地知道該忽略什麼的藝術。」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過多打擾,因為成功的秘訣就是抓住目標不放。

溫瑞安說過:「真正的聰明人會把精、 氣、神集中於一處。」而在生活中,集中精力更是一種明智之舉。因為在一 定時期內,一個人的資源和能量是有限的,你無法同時做好數件同等重要、難度又都很大的事情。而瑣事也同樣會佔據你的時間,消磨你的意志。

信息量的倍增給集體的選擇和個人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但也讓人們精神渙散和疲勞。選擇像一 條河流,它變得越寬人們就需要更好的遊泳巧,遊向正確的方向,因為你不可能永遠遊下去。

不值得做的事,會讓你誤以為自己完成了某些事情。你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得到的可能僅僅是一絲自我安慰和虛幻的滿足感。當夢醒後,你

會發現該做的事一 件都沒有做,而自己卻已疲憊不堪。

「一項活動的單純規律性會逐漸演變成為必然性」。一段時間之後,人們會說:「 我們不應該讓它消失,我們已經做了這麼久。」這就像有的人明明不喜歡自己的戀人,卻還是要在一起,因為在一起很久了,習慣讓人不願意再作別的選擇。但最終,一個人要為自己做了不值得做的事付出代價,這件事情越大,代價就越大。

相關焦點

  • 如何處理多工作衝突,分清輕重緩急?
    最近工作總是很忙,每天加班加點,有時加到自己累到吃飯的力氣都沒有呢,後來沒有可以是工作中,沒有分清輕重緩急,沒有用對工作方法,到底如何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關於如何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有很多人給過很多建議。
  • 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
    任何事情都有輕重緩急之分,有的事情很重要應該優先對待,而有的事情重要性略弱,那麼就可以延後處理,有的事情宜緩不宜急,而有的事情則宜急不宜緩。所以在做事情的時候,我們要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制定辦事的先後順序以及應該投入的精力強度。
  • 《易經》:處理問題時分清輕重緩急
    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分清前後分清輕重緩急,把握事情的關鍵,最要緊的是對於緊急的事情要優先處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一定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權衡,這是讓生活平衡處理問題最好的方式。我們應該找到一件最重要和關鍵的事情去做,而不是在繁亂的事情中迷失了自己,因小失大,就好像有一些人辦事的時候,因為撿芝麻丟了西瓜。
  • 按輕重緩急排列工作順序,你將遊刃有餘
    當你接到了上司的一份工作任務時,你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所要做的是什麼,要有什麼樣的收效,分出輕重緩急來。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你可以向上司提出來,並且詢問如何去做。根據工作的輕重緩急安排工作,先做緊急重要的,再做緊急不重要的,最後才是不重要不緊急的。要分清緩急,還應該弄清自己需要什麼。
  • 分清輕重緩急,用100%的激情做好1%的事情
    用100%的激情做1%的工作在工作中,我們要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就要堅持要用百分百的的熱情去工作。而且要把這種熱情長期堅持下去,一旦發現熱情降低了,就要找到催動自己的動力,不要讓自己有所懈怠。要做到以上這些,就必須做好以下事情。一、夢想激發激情,激情創造奇蹟。
  • 親子 六個步驟,讓孩子做事分輕重緩急
    ◎讓我的孩子開始學習太難了,準備工作他就得做上半天,比如收拾書桌、削鉛筆等,看著真讓人著急!好不容易開始學習了,他一會兒又要打個電話,一會兒又想起來第二天要用的蠟筆,專心學習的時間實在太少了!孩子的這些問題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做事不分輕重緩急,不分主次,從而導致做事效率不高。
  • 軍報評論:舉重若輕與舉輕若重
    13年,兩人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協調。」這其中,固然因為他們意氣相投,有共同的信仰追求、同樣的大局觀念等,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不可忽視,那就是周恩來所評價的,「小平同志是『舉重若輕』,伯承是『舉輕若重』」。劉鄧的珠聯璧合,從某種程度上說,是舉重若輕與舉輕若重兩種工作方法的相得益彰。對領導幹部來說,把握舉重若輕與舉輕若重的領導藝術和工作方法,如何拿捏分寸、掌握火候是關鍵。
  • 做事先分輕重緩急,從此告別無效努力
    最後製作輕重緩急活動矩陣,來幫助自己分清楚什麼事情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在《高效能人士7個習慣》中,作者講了一個工作的習慣。就是做事情要先分清輕重緩急,明白什麼事情最重要,以及什麼事情不重要。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一天到晚都很忙,但也沒有什麼成果。
  • 舉重若輕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舉重若輕,舉起沉重的東西像是在擺弄輕的東西。比喻能力強,能夠輕鬆地勝任繁重的工作或處理困難的問題。舉重若輕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舉重若輕(jǔ zhòng ruò qīng)成語釋義:舉起沉重的東西像是在擺弄輕的東西。比喻能力強,能夠輕鬆地勝任繁重的工作或處理困難的問題。
  • 員工不會知道什麼是輕重緩急的
    有些員工腦子裡簡直就是一盆漿糊,做事連輕重緩急都分不清,在不重要不緊急的工作事務上,耗費大量精力;出現重大機遇時,腦子反映遲鈍;在重要工作事務的推進中,卻總是容易在小細節小成本方面過於糾結。問題是,這些腦子裡有漿糊的員工,有些還是老員工,甚至是位居管理層。也不知道這些年是怎麼活下來的!老闆們自然是越想越氣,其實,客觀來說,這屬於老闆自找麻煩。
  • 工作能力強的人:都有這6個特徵,解決問題舉重若輕
    我年輕時問過一個老前輩,什麼叫做工作能力強的人。她的回答是:能給企業解決困難的人。經過這些年的實際工作,我對於這個問題又多了不少感悟。我的回答是:特徵一:工作目標完成情況超過了一般的期望值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目標完成情況。
  • 成語 輕重緩急 詳解
    輕重緩急qīng zhòng huǎn jí成語簡拼
  • 如何讓孩子做事有條理、知道輕重緩急?
    第三點是我今天重點要說的,我們要幫孩子列出一個表格,我管這個表格叫作「輕重緩急表」。我們先和孩子把需要做的事情都列出來,然後按照重要程度逐一填入「輕重緩急表」。舉個例子:我和依依把需要做的事情先列出來,事情包含:背古詩、寫作業、預習語文和數學、學英語、看樊登小讀者、看侶行、聽故事、看書、玩這幾類。然後我們把選項逐一填入「輕重緩急表」。依依的填法是重要緊急的事情包含:寫作業、背學校留的古詩、預習語文和數學。
  • 鼠年,為自己量身定做一顆舉重若輕的心
    其實,即使是世界上被公認為最輕的東西,並非沒有重量,而是明明有重量,只是舉重若輕而已。比如空氣吧,很多人都會認為它沒有重量。這個結論未必正確。作為一種氣體的空氣,其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還有極少量的氡、氦、氖、氬、氪、氙等惰性氣體和水蒸氣、二氧化碳和塵埃等。常溫下無色無味,我們用肢體觸摸,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空氣並非沒有重量。
  • 請你分清輕重緩急
  • 書法用筆「輕重緩急」,才是真正開始入門
    編者按:書法通過用筆輕重緩急的自然對比來表現筆畫的張力和態勢。書寫者是否能正確把握運筆的節奏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幅作品的最終效果。梳理書論中的相關書法用筆知識,有助於學書者更好地理解不同書體對「輕重緩急」運筆節奏的要求,這對於書法的臨習和創作都會有所幫助。
  • 沒有分寸感的人,越努力越容易把工作弄糟:這3個技巧,值得一學
    01分寸感的核心,是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分寸感雖然是一個情商概念,但是,我們知道,職場是一個工作場景,所有人際關係都建立工作的基礎上,也就是做事的基礎上。而一個有分寸感的人,首先就是在做事上表現出「舉重若輕」。但只有先知道「輕重緩急」,才能夠「舉重若輕」。職場上就事情本身而言,都有2個維度,分別是重要與緊急。於是,我們就可以按照這2個維度將事情分為:重要又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不緊急。
  • 提高案頭工作效率的12點訣竅
    Work more effectively at your desk  提高案頭工作效率的12點訣竅  中國有句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英語說works matter not harder.要巧幹,不要苦幹。兩者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下面這12條小訣竅幫助你分清工作輕重緩急,輕鬆提高工作效率。
  • 疫情期間教師培訓當有「輕重緩急」
    一場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正常的生活、工作節奏和安排。雖然延期開學,幼兒教師卻心系成千上萬的幼兒及家庭,利用網絡與幼兒、家長互動,指導幼兒居家生活和遊戲。與此同時,幼兒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也格外需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