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領域知識付費常見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10 騰訊網

知識付費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一種社群變現模式。知識付費的商業本質在於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現階段盛行於教育、文化、藝術、網際網路等領域。

社群領域知識付費常見的形式為課程、問答、提煉三大類。

01

課程

課程是指通過售賣課程從而變現的知識付費形式,也是知識變現領域最主流的形式。無論是錄播課還是直播課,也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在市場上都有大量的公司和個人在製作和銷售課程,可以說是行業規模極大。

01

課程內容維度

1)按內容形式劃分

(1)圖文:指通過文字和圖片傳授課程的內容形式,製作簡單且成本較低,是個人KOL和小機構的首選形式。

(2)音頻:指通過聲音的形式傳授課程的形式,常見於社群內小課和音頻平臺課程。

(3)視頻:最常見的課程形式,通過畫面及聲音來傳播內容,適用於各類課程,但相對而言製作成本也是最高的。

2)按展現渠道劃分

(1)線上

(2)線下

3)按課程周期劃分

(1)周更課程

(2)日更課程

(3)定期課程

(4)直播課程

4)按用戶劃分

(1)B端(企業用戶)

(2)C端(個人用戶)

02

課程運營維度

課程運營維度是指社群運營者為課程所做的各項工作,一般包含課程宣傳、課程服務兩個方面,另外還需要重點關注課程數據問題。

1)課程宣傳

(1)社群內課程

(2)社群外課程

2)課程服務

02

問答

問答是指通過解答疑惑、回答問題的方式,從而實現變現的知識付費模式,也是一個較為簡單直接的盈利模式。在社群中,問答的表現形式往往為群內發布該服務、用戶通過私聊或付費進入問答群來解決自身的問題,例如較為常見的法律諮詢群。

03

提煉

提煉是指把已有的知識加以篩選和濃縮,從而減輕用戶的學習成本。運營者在這個模式中扮演的是「知識加工者」的角色,一邊收集知識,一邊處理知識並推送給用戶,自己賺取處理知識的勞動所得。

更多推薦

社群免費流量推廣渠道有哪些?各有哪些優缺點?

如何在社群中實現商品銷售轉化

社群活動推廣和付費推廣模式

相關焦點

  • 知識付費與內容變現領域的會員體系設計
    知識付費與內容變現是近兩年的熱詞,自媒體平臺讓個人得以發聲,優質IP積累了垂直領域的粉絲群後,如何變現與精耕運維成為了新一輪的聚焦,本文將探討內容變現領域該如何做會員體系的設計。結構圖Step2針對該類用戶群體的特徵,進行垂直領域的精耕運營,通過廣告、電商、社群等方式變現。國外內容變現相對成熟,在YouTube上搜blogging,會有很多博主教你如何make money with blogging。
  • 付費社群該怎麼運營
    微信的付費群一般都是精品群,過濾了垃圾流量,加入之後一般就不會退出了,所以微信付費群的運營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下面秋宮主給大家介紹微信付費群要如何運營。3、提供社群變現。微信群成員付費就是幫助社群組織者獲得價值的回報,也保證了社群的升級服務。能夠更專心專業的帶來可持續性的價值。二、付費微信群怎麼運營?
  • 在線英語教育付費混戰 社群學習異軍突起
    ­  早期頭部KOL如李翔、馬東等一線知識明星一開課就能獲得百萬到千萬級別收入的變現能力。之後隨著知識付費市場的發展,各個垂直內容領域開始受到關注,各個平臺也開始有針對性地對各垂直領域的知識生產者進行扶持。在微信這個龐大的流量平臺中,一些像有書、輕課小夥伴等垂直於在線英語教育付費的微信公眾號也都聚集了數百萬粉絲,並利用各自的內容付費產品獲得了眾多粉絲用戶的認可。
  • 在線英語教育付費混戰,社群學習模式異軍突起
    早期頭部KOL如李翔、馬東等一線知識明星一開課就能獲得百萬到千萬級別收入的變現能力。之後隨著知識付費市場的發展,各個垂直內容領域開始受到關注,各個平臺也開始有針對性地對各垂直領域的知識生產者進行扶持。在微信這個龐大的流量平臺中,一些像有書、輕課小夥伴等垂直於在線英語教育付費的微信公眾號也都聚集了數百萬粉絲,並利用各自的內容付費產品獲得了眾多粉絲用戶的認可。
  • 狂攬百萬的「付費社群」實戰經驗,請查收!
    案例介紹「知識付費元年」到來之後,各行業的大咖們開始積極構建自己的知識付費社群。▲80後投資偏好中,書法排名第一做好社群服務,打造專屬社群IP羅輯思維和吳曉波頻道等知識付費社群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將老師打造為社群IP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 唐昊:2020年社群的盈利模式有哪些?如何搭建與定位社群?
    大家好,我是唐昊;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社群的盈利模式。我們在運營社群時,一定要明確自己社群的盈利模式,也就是你想怎麼賺錢,你想通過什麼方式來賺錢。不同的賺錢模式,運營起來是截然不同的。那麼到底有哪些盈利模式呢?一、社群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 喬明志說社群:如何建立一個高質量的付費知識社群?
    隨著在2016年,羅胖一拉大旗,開啟了知識付費的時代,從得到APP到荔枝微課,再到樊登讀書....而「社群」因為他的高粉絲粘合度以及高轉化率,現在越來越受到重視。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在網際網路上,最貴的就是流量,網際網路的競爭,說白了就是流量的競爭。
  • 社群常規的運營方法有哪些
    (2)社群功能:介紹運營者是誰,告知用戶這個群有哪些功能,說明成員能有哪些收穫,社群功能的介紹要簡短,最好能讓用戶在3秒鐘內可以記住。(3)支持內容:說明群內支持什麼信息、鼓勵什麼內容,一般主要為符合群內調性的相關內容。(4)反對內容:說明群內禁止什麼信息,如廣告、政治敏感話題、私自拉人、不文明用語等。
  • 普通人不會講課怎麼做知識付費?解密兩種網際網路虛擬課程賺錢知識付費項目
    目前知識付費是今年的一個創業風口,許多內容創業者正在知識付費領域聚集。他們的特點往往是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技能,或者具有較高的表達能力和才能。知識付費項目看似與普通人格格不入,真實情況是這是一個普通人都能參與進去的一場盛宴!到這裡,肯定有很多人疑惑,究竟普通人怎麼參與進去知識付費這個領域呢?
  • 社群常規的運營方法有哪些|sop|成方圓|qq群|微信|社群|原創內容|...
    (2)社群功能:介紹運營者是誰,告知用戶這個群有哪些功能,說明成員能有哪些收穫,社群功能的介紹要簡短,最好能讓用戶在3秒鐘內可以記住。(3)支持內容:說明群內支持什麼信息、鼓勵什麼內容,一般主要為符合群內調性的相關內容。(4)反對內容:說明群內禁止什麼信息,如廣告、政治敏感話題、私自拉人、不文明用語等。
  • 提升社群轉化率專題:社群轉化的SOP流程
    從左往右看,在知識付費引流裂變分發是比較關鍵的,因為單價不是特別的高,所以不可能用非常多的人力,到了500塊錢左右,依然還是在知識付費領域,還是沒有辦法多加太多的人力,但是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出現了社群。再往後看是在線教育,在線教育單價是1000到3000,甚至到5000的這個單價。
  • 不會講課也可以做的知識付費創業項目賺錢方法
    知識付費目前是行業的風口項目,很多草根創業者都匯集在知識付費這個領域。其特點往往是他們具備某一方面的專業知識或者技能,亦或者他們有著比較高的表達水平和口才。知識付費這個項目看上去離普通創業者還有一定的距離。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不懂專業知識同時又缺乏表達能力的創業者從事知識付費領域,並且能打造出個人的IP形象呢?
  • 知識付費 你的路在何方?
    可以這樣說,我們可能正處在收費的知識網際網路產品的超早期階段,收費知識網際網路在未來幾年將可能有突破性的產品出現。不轉成產品,知識付費就是耍流氓知識無價,實際上是指知識沒法定價。只有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能夠幫人解決問題,才能實現價值的轉移,才可以定價、銷售。知識無法買賣,買賣的都是知識的形式。
  • 2020年知識付費平臺的市場需求
    知識付費 自從知識付費的風口爆發之後,市場快速見證了大家對精品內容的需求,各種知識付費產品不斷上線。不僅傳統的教育培訓行業在逐步線上化,很多垂直領域也開始上線知識付費內容,通過專業內容的分享,增強用戶的信任力,拓展營收。於是搭建知識付費平臺成為在線教育市場熱門需求。 那麼如何搭建一個知識付費平臺?
  • 知識付費浪潮下,喜馬拉雅是如何做增長的?
    喜馬拉雅作為 2017 年爆紅的產品,在知識付費的浪潮下,曾實現單日銷售額 1.96 億的數據。隨著其不斷豐富內容品類、開拓線上線下渠道,儼然有成為知識付費領域獨角獸的趨勢。喜馬拉雅組建於 2012 年,此前的定位更像是「電臺 FM」,2014 年激活用戶就已突破 5000 萬大關。
  • 知識付費,下半場怎麼走(附大會PPT下載)
    知識付費產品正是用戶獲取信息的一種方式,真正的做到了幫用戶節省時間挑選有價值的內容;同時正是因為這些信息有價值,所以它是收費的。知識付費是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版和在線教育等行業融合的產物;它是通過在線課程、直播、問答、社群等產品形式,以文字、音頻和視頻內容結合的方式,用戶通過付費獲得優質內容的服務(這裡把見面諮詢方式暫時不包括在內,因為諮詢行業是一直都存在這種方式的)。
  • 以汽車媒體平臺車友群為例,談談我對小眾領域社群運營的理解
    社群初期拉新模式一般有三種選擇:緊扣目標主題,生產高質量內容和服務,吸引高粘性的用戶,這是非常理想化的一種拉新方式;先用優惠或抽獎聚集一批用戶,然後通過內容對用戶進行篩選,類似知名小程序-抽獎助手便是這種形式;直接投放,靠打廣告佔據用戶心智。如果是代購,讀書,知識付費等符合大眾需求的社群,只要產品內容好,也不用太擔心後期的活躍和轉化問題。
  • 知識付費領域的野馬:得到app產品分析
    定義市場市場邊界與天花板得到這款產品就目前而言,屬於知識付費這個市場。那麼知識付費的人群都是哪些人呢?我們初步可以抽象歸納出付費人群的一些基本特徵:年輕、高學歷、白領、高收入、買書者。根據華菁證券知識付費報告中的結論,知識付費的人群基數是高學歷、白領、經常買書人群的交集。具體如下圖:
  • 關於知乎Live新政策以及兩個百萬元級「知識付費」類產品的解讀 |...
    過去2周內,我依次分享了我對於這一輪「知識付費」的一些看法,其中我主要提到了幾個核心觀點:看起來,這一輪「知識付費」浪潮,正在有一點將要進入拐點的趨勢,絕大部分「知識付費」產品的打開率和播放率看起來都出現了明顯的下跌。未來一段時間內,用戶對於「知識付費」產品的購買和選擇,可能會更加謹慎。
  • 知識付費 樂見其成
    談及知識付費,我們並不陌生,知乎、得到、千聊、知識星球等網際網路平臺凝聚起不少人氣,一度成為這一領域的領跑者。不過,現在這種狀況正在悄然發生變化,一些傳統出版機構雖說姍姍來遲,卻也開始熱情擁抱知識付費,並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