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 樂見其成

2020-12-12 金融界

談及知識付費,我們並不陌生,知乎、得到、千聊、知識星球等網際網路平臺凝聚起不少人氣,一度成為這一領域的領跑者。不過,現在這種狀況正在悄然發生變化,一些傳統出版機構雖說姍姍來遲,卻也開始熱情擁抱知識付費,並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

中國出版集團旗下《三聯生活周刊》策劃推出中讀APP,其「我們為什麼愛宋朝」的主題付費內容一個月就賣掉2.8萬份,收入近300萬元,在當月全國知識付費課程排行榜上進入前三名。加上出版社出書、視頻網站攝製同名付費視頻節目,據說這堂課創造了數百萬元產值。

與中讀APP將所策劃內容實施多元轉化有所不同,廣西師大出版社旗下知識服務品牌知更社區則更注重深耕細分領域,瞄準小眾需求。關於自身用戶的特點,知更社區負責人用「高級外行」來形容:在某一領域,他們是外行人,又希望深度了解,他們一生都在追求成長,也更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因此,以往認為無法大眾化、批量化、商業化的東西,現在就可以做大。知更社區約請學者在10所大學講了10堂課,同步錄製10堂音頻付費內容,贏得受眾歡迎。

還有考古、哲學、詩歌、古典音樂、名畫欣賞……這些由傳統出版機構精心打造的付費內容,正越來越多地湧現出來。在知識付費發展至今,許多人對之已顯消費疲態的形勢下,傳統出版機構的積極介入為這一領域注入了新動力。

傳統出版機構擁抱知識付費,益處不難想見。它使得傳統出版機構在移動互聯條件下獲得了一個新的發展「風口」。受網絡閱讀的衝擊,時下不少人逐漸遠離紙質閱讀,紙質圖書出版所面臨的市場營銷態勢整體不容樂觀,一些出版機構的日子並不好過。從何處謀求突破?知識付費無疑提供了良機。有業內人士指出,出版社是知識服務的沃土,有很好的作者資源,有很好的內容,其實完全可以轉化為紙質書之外的另一種形式,帶動更多的人加入知識服務。傳統出版機構只要在知識付費方面善於挖掘內容、精細化加工,就有機會吸引受眾,不斷拓寬其獲利空間。

本文源自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如何通過知識付費賺錢?知識付費賺錢案例
    一看到標題包含「知識付費」,我想大家應該聽得耳朵生鏽了吧!必須知識付費這兩年的風頭正勁者呢!但是知識付費這塊實在是大,前景(錢景)不然忽視啊!很多人就是通過喜馬拉雅、蜻蜓FM、騰訊課堂、唯庫、知乎、網易雲、十點讀書等等平臺實現財富的自由,不信?
  • 知識付費平臺定義,小程序知識付費系統
    知識付費平臺定義,小程序知識付費系統用一句話來概括知識付費眾籌:
  • 知識焦慮依舊 知識付費涼涼?
    知乎不僅得益於恰當地做了「大眾協力生產下的知識的搬運工」,還積極追趕「知識付費經濟的風口」。只可惜,在通往商業化和迅速變現的道路上,知乎有些心急火燎、步履匆匆。  近三年知乎有關「知識付費」的針對性舉措,一直在調整。
  • 知識付費創業項目怎麼做?普通人如何操作知識付費課程項目
    現在就進入進入的主題:知識付費創業項目怎麼做?普通人如何操作知識付費課程項目普通人如何操作知識付費創業項目知識付費項目就是一種「賣服務」,創造知識,打造課程,出售給有需要學習的人。比如你是做ps軟體教學,或者賣小吃技術,這些都可以是知識付費項目,因為這些都是通過教學、講課來解決用戶的需求,教導他們如何使用ps,製作小吃,解決他們的疼點,你就是在做「賣服務」了!也就是通過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變現!
  • 知識付費成潮流,但質量卻參差不齊,普通人該不該為知識付費?
    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隨著知識付費炒得越來越火熱,網上的所謂付費課程質量卻讓人擔憂不已,甚至已經變成了參差不齊的地步。一時間,普通人也抱怨不已,好不容易交了學費,最終卻啥都沒學到,錢也自然浪費了。那麼,知識到底該不該付費呢?普通人為知識付費,最擔憂的事情又是什麼呢?
  • 我的知識付費清單
    這篇文章開始想寫有關知識付費的內容,由於這兩天看到了兩篇大牛寫的相關文章,已經把我想寫的意思清晰的表達了出來,我就不好意思再去寫了,最後的內容就改成了我的知識付費清單
  • 知識付費,大家是如何看待的?
    新網際網路(自媒體、新媒體的出現)時代的營銷方式越來越多樣化,「知識付費」的字眼也是不知不覺走進了我們的眼中。那麼大家是如何看待這靜悄悄到來的新營銷方式呢?咱們先講一下何為知識付費。知識付費也叫內容付費,是近些年興起的概念,意思是花錢買知識,具體形式很多,羅輯思維的得到APP、樊登讀書會、有書、短書、小鵝通、知乎LIVE等等,大都以平臺的形式存在。我們都知道知識付費平臺有「四大天王」,他們是吳曉波、羅振宇、樊登和李善友,他們在做知識付費之前都是在自己領域有一定成就的人,他們為何能站在知識付費的塔尖,是因為比別人知識更淵博?
  • 方笑一 | 「知識付費」正在變成「知識表演」和「知識追星」【「網絡時代的知識付費與知識獲取」圓桌會議④】
    這裡以古詩詞普及類的知識付費音頻節目為例,來談談知識付費的表演性。學術講座的「表演性」,在研究知識社會學的學者那裡已經不是什麼有待揭示的問題了。正如彼得·伯克所指出的:「講座並不僅僅是講話,同時也包括了表演的成分,反對的學者稱之為『面向頂層樓座』的表演。」而在他看來,藉助廣播傳播的講座更具有表演的成分:「廣播講座,偏向於非正式,營造了親密的幻覺。」
  • 塞爾電臺:巴薩察覺到梅西接觸曼城,而且樂見其成
    虎撲8月26日訊 根據塞爾電臺加泰分臺主播Sique Rodriguez透露稱:「巴薩方面已經懷疑,並且察覺到梅西在和曼城接觸,而且他們似乎樂見其成。另一方面,梅西方面也承認,通過中間人,他們在和曼城接觸。」
  • 普通人不會講課怎麼做知識付費?解密兩種網際網路虛擬課程賺錢知識付費項目
    目前知識付費是今年的一個創業風口,許多內容創業者正在知識付費領域聚集。他們的特點往往是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技能,或者具有較高的表達能力和才能。知識付費項目看似與普通人格格不入,真實情況是這是一個普通人都能參與進去的一場盛宴!到這裡,肯定有很多人疑惑,究竟普通人怎麼參與進去知識付費這個領域呢?
  • 如何操作網際網路知識付費項目?如何搭建完整的知識付費項目盈利運營體系?
    知識付費這個話題出現幾年了,知識付費的商業模式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人的焦慮。它總是強迫他們學習有用或無用的東西。認為擴大知識、豐富經驗是成年人以後必須做的事情。如何快速構建完整的知識付費作業系統。一、知識付費人群定位:知識付費消費的主力軍必須是20-50歲,年齡太小,沒有判斷能力的人群不要,因為一般來說,這些需要父母來幫助孩子做決定,他們在18歲之前不能為自己做任何決定,就好像他們選擇學校和專業,隨便選的人太多了,更不用說選擇知識付費產品了。
  • 知識付費 你的路在何方?
    (圖片來源:攝圖網)本文筆記俠糅合了創業邦執行總裁方軍《知識電商分析:知識變現的本質與收費知識產品的未來》與筆記俠大華《火得一逼的內容創業、知識付費到底是個什麼鬼》的有關論述,帶你撩開知識付費的紅布。當下最流行的方式就是:付費聽聽、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用戶針對性需求增強,他們願意用付費購買來替代個人搜尋成本,於是,收費的知識網際網路產品開始出現。歸根結底,知識付費的本質,就是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
  • 知識付費只能買到三流知識麼?
    最近關於知識付費的討論因為分答的產品轉型而再次受到關注,昨天看到汪丁丁老師發於財新網的文章《為什麼付費買到的只能是三流知識》,忍不住藉此寫下一點自己的看法。   1.什麼是知識付費?   既然我們說知識從來都是付費的,那麼為什麼這次關於知識付費的話題會引起如此巨大的討論與關注?除開運營商主動炒作的原因,我認為原因還在於當前我們所討論的付費讀書會、在行一點等主要的知識付費平臺能夠給人以最直觀的購買知識產品的感受,他們賣的其實更多的是產品體驗而不僅僅是知識本身。
  • 宋社長:知識付費是個偽命題
    我們來看「知識付費」四個字的潛臺詞——1、過去,知識是不需要付費的;2、或者說,過去知識有不需要付費的;3、現在,知識需要付費了;4、未來,沒說可見,制度之外的知識付費,明顯帶有強烈的商業措辭,同免費義務教育比起來,不在一個高度層面。 第二條,過去,知識有不需要付費的。這個肯定是。從古至今,有些知識領域不需要付費,但是會有一些潛規則。
  • 知識付費的多重屬性與本質特徵
    【摘要】新興的知識付費具有經濟、傳播和教育多重屬性,其中經濟屬性是付費邏輯在網際網路免費時代得以成立的前提,傳播屬性是知識付費在技術和產業資本的推動下發展壯大的根源,教育屬性是第三次教育革命浪潮下知識付費的本質體現。
  • 知識付費是文化資本的騙局嗎?
    近幾年熱炒起來的「內容付費」,它的始作俑者是得到和在行。 2015年3月,在行上線,號稱提供行家的「一對一」諮詢服務。 同年12月,得到出爐,「提供知識乾貨、聽書等知識服務」。 緊接著,千聊、值乎、喜馬拉雅FM、赤兔、微博問答等紛紛加入角逐。 但是,雖然這些產品打著「知識付費」的名頭,知識分子內部卻對這股熱潮意見不一。
  • 知識付費的難題:仍不夠大眾化!
    網際網路知識經濟 x 讀懂網際網路未來作者:方軍網際網路上的知識付費仍在快速發展,但不再是焦點話題,很多人問,它的發展遇到問題了嗎?01平穩發展期知識付費,是網際網路上傳媒、出版、教育融合形成的一個新物種。不管是叫知識付費,還是知識服務,或者其他名字,這個新事物都是中國網際網路的一個獨特創新,它把網際網路和知識結合起來,可能促進知識的傳播與應用。
  • 2020年知識付費平臺的市場需求
    知識付費 自從知識付費的風口爆發之後,市場快速見證了大家對精品內容的需求,各種知識付費產品不斷上線。不僅傳統的教育培訓行業在逐步線上化,很多垂直領域也開始上線知識付費內容,通過專業內容的分享,增強用戶的信任力,拓展營收。於是搭建知識付費平臺成為在線教育市場熱門需求。 那麼如何搭建一個知識付費平臺?
  • 新媒體時代「知識付費」發展模式探究
    摘要:「知識付費」近年來在我國呈現爆紅現象,隨之而來的更是各類知識付費平臺的激增與不斷湧現。但知識付費本身並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知識付費源於認知盈餘,源於人們渴望分享知識的心理,是人們將其自身知識轉化為商品或服務的重要表現形式。
  • 知識付費,下半場怎麼走(附大會PPT下載)
    部分內容有修改: 首先,做個自我介紹,我是陳輝,這些年負責的主要都是內容型產品的運營和產品工作,去年的8月剛到了豆瓣,開始負責豆瓣的付費內容,包括豆瓣時間和豆瓣視頻。之所以選這個主題,主要是因為我自己目前做的也屬於知識付費產品;其次,我一直做的都是付費的內容型產品,也是知識付費的前身。我希望能夠通過我對知識付費產品一些思考,來談談知識付費的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