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退休後開始週遊世界的老劉,萬萬沒想到他的2020年是從「環遊醫院」開始,包括腰椎間盤突出治療、痔瘡手術和拔牙。之前他都老老實實遵醫囑,但就是拔牙後沒吃抗生素這個小細節,成了老劉的噩夢。
今年5月,60歲的老劉出現持續畏寒、發熱症狀。白天在醫院輸液好轉,晚上高燒捲土重來,如此反覆。「特殊時期,沒有什麼比莫名發熱更讓人害怕的。」妻子回憶,38℃高溫天,他得蓋兩床被子取暖。
《發燒一年多,有一種病叫「發熱待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這篇推送文章,讓老劉看到希望,趕緊掛了感染科主任醫師王暉的門診。王暉陪著老劉把肺部感染、腰痛、吃過的藥、幾個月前做過的痔瘡手術……犄角旮旯的線索統統整理、排除一遍。她的第一反應是,老劉的發熱不是外院診斷的單純的「肺血管炎」,馬上為其安排感染性疾病及發熱待查多學科會診(MDT)。
MDT團隊「來頭不小」:感染科、心內科、心臟外科、風溼免疫科、呼吸科和血液科等6大科室專家和團隊齊上陣。老劉叫了愛人、兒子一起旁聽,事先準備的3頁紙密密麻麻寫著自己的就診經過。
感染科教授諸葛傳德再次仔細詢問病史,並做詳細體檢,指出患者有發熱,有血培養陽性,有胸悶氣促,二尖瓣區有雜音;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周惠娟立即打電話請求心超快速診斷;心臟超聲副主任醫師方躍華爽快答應門診結束後給老劉進行心臟超聲檢查,結果提示:二尖瓣贅生物生成(9mm)伴瓣葉穿孔,二尖瓣重度關閉不全,左心增大。
影像報告印證多學科討論時專家們的猜測。隨即,風溼免疫科醫生劉宏磊縮小嫌疑圈,考慮患者心磷脂抗體陽性,「很可能為心內膜炎繼發。」一系列檢查後,心臟外科劉俊團隊很快明確診斷: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且有二尖瓣關閉不全(重度),二尖瓣贅生物、心內膜炎並二尖瓣穿孔。
結合老劉的症狀及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疾病特點,專家們一致推斷:老劉的心內膜炎起因是拔牙。
「常規拔牙後都應接受抗生素治療,因為口腔中存在很多細菌,這些細菌平時對健康沒有影響,但拔牙時可能會進入血液,造成各種感染,引發疾病。」王暉解釋,老劉沒有遵醫囑服用抗生素,造成口腔裡的鏈球菌感染,而後續治療中使用激素,可能促進感染擴散,進一步造成肺部感染和心臟瓣膜感染。
開通綠色通道後,劉俊團隊迅速實施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換術,老劉很快脫離危險。心臟內科主任醫師陶蓉團隊繼續幫助其恢復和穩定心臟功能,最終老劉各項檢查結果逐漸恢復正常。
這場救命拉力賽還未結束,王暉再次跟進,確定老劉心臟功能穩定後,將老劉轉回感染科,趙鋼德、謝敬東、林蘭意等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及肺部感染情況調整抗生素使用,繼續感染性心內膜炎的抗感染治療,進一步鞏固其肺部感染治療。經過近40天的治療,老劉日前康復出院。
本文來源:東方網 作者:李東 責任編輯:顧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