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美美」走紅揭露教育真相: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2020-09-03 麗莎會客廳

鍾美美是誰?

最近,一個帳號名為「烏拉旮旯鍾美美」的小男孩,憑藉模仿老師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

從老師接主任電話,到整頓上課秩序,還有處對象被老師抓了等等一系列老師日常生活。

他憑藉自己天賦異稟的表演能力,把老師的精髓全都模仿出來,被網友們稱為「影帝鍾美美」。

但最令網友佩服的是一段模仿老師強行霸佔美術體育課的視頻。


無數網友直呼:

想起被老師支配的恐懼,重回讀書時期的噩夢;

太有天賦了,秒殺現在的許多演員;

嚇得我差點站起來,然後才想起來我已經畢業10年了。

可就在大家期待他更多視頻的時候,鍾美美卻悄悄刪光了自己的視頻。

有網友質疑,因為模仿老師的視頻傳播影響力太大,鍾美美已經被有關部門約談。

很快,鍾美美發了一條視頻進行回應:

「我不想發那些了,我想換個風格,也是表演,但是不模仿老師了,我看他們挺多看膩了。」

可大家並不認可這個說法,網上的傳聞也越來越多。

6月3日,當地教育局承認學校接觸過鍾美美,希望從正面引導孩子,拍一些正能量作品。

隨後,鍾美美的班主任也接受了新聞的採訪。

在採訪中,他否認了要求下架視頻也不存在約談,並認為孩子的視頻挺有趣的。

作為老師,只是擔心孩子突然大火,若今後熱度下降,會對孩子造成影響,所以從心理方面與孩子進行溝通。

那為什麼鍾美美突然下架了視頻呢?

6月4日,鍾美美的媽媽發聲解釋了這一切。

原來媽媽擔心網絡上的評論好壞摻雜,會讓孩子受到更大的影響,所以決定讓孩子隱藏視頻。

「我不覺得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火了,他就是個孩子。」

在這個很多小孩成為家長的搖錢樹,從小開始培養網紅的時代,鍾美美媽媽的良苦用心令人動容。

但最讓人感慨的是,鍾美美所表現出來的觀察和模仿,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陌生又熟悉的視角。

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落在在孩子眼中,卻是另一番滋味。

孩子不聽我們的,他模仿我們

鍾美美模仿的雖然是老師,但其實,孩子的模仿能力從出生後就已經開始了。

著名教育學家蒙特梭利曾提出一個概念,叫做兒童模仿敏感期

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會不厭其煩地模仿,一遍又一遍地去觀察,去學習一個動作。


而父母,作為孩子從一出生到成長,很長一段時間裡親密接觸的人,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唯一的模仿對象。

孫儷就曾在微博上感嘆,女兒小花的學習和模仿能力,語氣中滿滿的驕傲與自豪。

「我們家霸王花,陪我上了幾次瑜伽課,已經會模仿我的瑜伽動作了,下次上課,準備給她也來個瑜伽墊。」

照片中的小花,模仿媽媽有模有樣,看著十分有可愛。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隨時隨地吸收和釋放在父母身上看到的一切。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挑戰自己,融入社會,最後走向成長。

所以有人說,聰明的孩子更會模仿。

可是善於模仿,可以成就一個孩子,也可以毀掉一個孩子。

國外有一則公益視頻叫做《Children see, children do》,曾經引起無數父母的反思。

視頻中,每個孩子都像影子一樣跟在父母的身後,重複著父母的動作。

爸爸喜歡酗酒,孩子就和爸爸一起喝酒;

媽媽站在電話亭裡大聲咆哮,女兒也學會了嘶吼;

爸爸一言不合對媽媽大打出手,兒子也同樣揮起了拳頭對在家人的身上……

他們的的每一種行為,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源頭。

模仿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但他們同時也是一張白紙。

如何模仿,模仿什麼,所表現出來的好壞,都是來源於父母的影響。

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模仿榜樣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不要以為只有你同孩子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

你們是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著孩子。

你們怎樣穿戴,怎樣同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怎樣歡樂或發愁,怎樣對待朋友或敵人,怎樣笑,怎樣讀報,這一切對孩子都有重要的意義。」

很多時候,其實孩子是另一個「自己」。

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中發揮最巨大作用。

前天看到這樣一個新聞。


一位媽媽看到女兒的研究生複習一直不在狀態,為了鼓勵女兒認真準備,媽媽決定用實際行動感染女兒:

做一名陪考媽媽,和女兒一起複習,參加考試。

原本是為了激勵女兒,給女兒做榜樣,結果兩個人考研雙雙被錄取了。

一時間,也被網友稱為「神仙母女」。


想要孩子自律、努力,父母須先做到努力奮鬥;

想要孩子誠實守信,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父母也要先做到誠實、有原則。

孩子模仿本身沒有對與錯,父母引導才是最關鍵的。

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以身作則。

但同時,父母包容孩子的創造力,尊重孩子創作自由本身也是一種教育。

就像模仿網紅李佳琦帶貨走紅的小朋友「天天」。

在視頻火了後,天天的父母並沒有直接簡單粗暴的進行制止。

而是和孩子約定了,只有8點以前完成作業了,才可以拍攝15分鐘視頻。

當孩子遵守約定完成學習任務後,他們還和孩子一起進行創作。


在他們的視頻中,時常可以看到一家人歡樂逗趣的場景。

看得出來,天天小朋友從小就是在幸福的家庭氛圍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著名心理學家傑羅姆·凱根也曾說過:

「對於孩子,模仿是一種獲得愉悅、力量、財富或者其他目標的自我意識的一種嘗試。」

有天賦的孩子通過模仿,來展現自己的才能,並獲得極大的成就感。

而在鍾美美的媽媽眼裡,兒子也是有天賦的。

「自己關起門來,10分鐘就出來,一氣呵成,沒有太多時間還打個草稿什麼的。」

對於兒子,鍾美美媽媽也一直秉持開明的教育態度,孩子有創作興趣,只要不影響學習,她一般不會加以制止。


孩子模仿的過程,其實是學習和適應的過程,這也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

而我們要做的,除了以身作則正確引導孩子,更要包容孩子的與眾不同,保護孩子的創造力。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樹立正確榜樣,給予充足的愛和自由,讓孩子健康、自由的成長

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我是麗莎會客廳,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兒童成長教育類知識。

相關焦點

  • 「鍾美美」走紅揭露教育真相: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與其把教育放在嘴上,對孩子三令五申耳提面命;不如直接把自己活成孩子優秀的「模仿對象」。鍾美美是誰?最近,一個帳號名為「烏拉旮旯鍾美美」的小男孩,憑藉模仿老師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關注:「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從老師接主任電話,到整頓上課秩序,還有處對象被老師抓了等等一系列老師日常生活。他憑藉自己天賦異稟的表演能力,把老師的精髓全都模仿出來,被網友們稱為「影帝鍾美美」。
  • 鍾美美因模仿老師而走紅,曾被批不夠正能量,如今登上國家電視臺
    今年夏天鶴崗一位網名為鍾美美的男生因模仿老師而意外走紅網絡,鍾美美原名鍾宇升,今年只有13歲,就讀於鶴崗某重點中學,他在網絡上惟妙惟肖的表演讓網友看了捧腹大笑,也勾起了很多人對於學生時代的美好回憶。鍾美美走紅網絡後,也引起了當地教育局的注意,教育局認為鍾美美的表演不夠正能量
  • 中國父母教育真相: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文化程度不高,在我看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支持他好好學習,以後不要步上我們的後塵,所以當我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孩子卻不珍惜的時候我是非常生氣的。走投無路,找到興智教育而我也沒有發現過孩子的一些優點,孩子一直都挺好的,只是我們做家長的不懂孩子,對孩子期望太高了,只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好,忽略了心理健康,造成了心理壓力,而我們不會正確的引導孩子,導致了孩子厭學。所以我按照教練說的那樣,讀懂孩子的情緒,理解孩子說話背後的原因。
  • 鋒言風語713: 「鍾美美」事件給我們的警示——當心學生「隨」老師
    :你的孩子真「隨」你,有「遺傳」的意思。6月3日,黑龍江鶴崗男孩鍾美美因模仿老師持續引發關注。「惟妙惟肖、渾身都是戲、模仿能力超強、老師附體、表演天才……」這些都是網友在看過視頻後,對「鍾美美」模仿能力的評價,不乏讚譽之詞。「鍾美美」的模仿內容深受網友喜愛,走紅並不奇怪,而背後反映出來的真問題,更值得大眾深思。「鍾美美」模仿的是教師的外顯表現,如果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也按照他模仿的老師的行為去做,那就是很悲觀的事情了。
  • 鍾美美發文想要聯繫李誠儒學表演,李誠儒回復:小夥子你現在有了
    今年5月份的時候,鍾美美的小姨覺得他很有「模仿範」後,將他的視頻傳到了網上,隨即走紅網絡。誰知道一個月不到的時間,網上又傳出鍾美美被「找談話」的消息。其實對於鍾美美,網友們一直都是「褒貶不一」。然而,不管怎麼說鍾美美的確火了。雖然後來不少短視頻「下架」了,但是如此一來鍾美美的名氣更是大了不少,短視頻平臺上的粉絲還破了百萬。
  • 李老師:網際網路時代,「師道尊嚴」該是什麼樣的?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老師】因模仿老師走紅的「戲精」男孩兒「鍾美美」恐怕沒有想到,自己的模仿秀會引發這麼一波輿情。現在關於視頻下架事件,最新的說法是,「鍾美美」的母親吳瓊稱是自己讓孩子隱藏視頻,原因是擔心網絡上的評論好壞摻雜,對孩子造成影響:「我不覺得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火了,他就是個孩子。只要學習不下降,興趣愛好方面我不會加以制止。」是的,他只是個孩子。
  • 對網紅「鍾美美」有必要正確引導,但老師何必認為在醜化老師?
    01模仿女老師的「鍾美美」走紅被約談?有人點讚有人踩。孩子家長也在媒體中發聲,說因各種好的壞的評論,怕對孩子影響不好,所以將視頻隱藏起來了。但教育部門也表示,確實和「鍾美美」有接觸。同時,視頻的走紅,紛紛的輿論,也讓該男生的老師承受很大的壓力。其班主任,也是他的數學老師田老師回應稱,「鍾美美」大火後,缺失跟他談了一下,不過是怕他沉迷拍視頻而影響學習。並沒有強制性約談,更沒有讓他下架視頻。
  • 「鍾美美」否認,教育局:他有創新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6月1日,「鍾美美」短視頻錄製平臺帳號顯示,粉絲數量為39.3萬。網絡截圖網名為「鍾美美」的黑龍江省鶴崗市男孩模仿老師的視頻走紅網絡。「鍾美美」快手帳號的粉絲數量猛增,有商家購買其廣告位。
  • 思想界|「鍾美美」模仿老師視頻下架,是弘揚正能量還是限制創作才華?
    在這個系列視頻中,「鍾美美」表演了老師在接主任電話、突擊檢查、抱病上課、抓學生對象等內容,網友稱,「從這個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老師的影子」,「想起了當初被老師支配的恐懼」。但是,在視頻走紅之後,「鍾美美」模仿老師視頻全部被刪除。有傳言稱,「鍾美美」被教育部門約談,「鍾美美」回應這種說法是謠言。
  • 13歲「鍾美美」火遍全網,媽媽卻說了一句話,值得家長們學習
    這個小朋友發布了自己的視頻後,就開始在網際網路上走紅,也收穫了不少粉絲。在網友們誇獎「鍾美美」的演技高超時,「鍾美美」背後的媽媽也圈了一波粉。很多網友發現如今的「鍾美美」社交網站上的作品大部分都被隱藏了起來,只剩下零零星星的幾個作品。剛剛走紅,卻又隱藏其作品,不少網友和粉絲都奇怪:「鍾美美」為什麼要將視頻隱藏起來呢?
  • 一組漫畫讓你看清:你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孩子並不知道該怎麼生活、怎麼學習,而父母的行為就是最好的榜樣。教育孩子,也需要提高自己。   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董卿在面對面裡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 「鍾美美」班主任、媽媽和本人回應了
    >約談鍾美美的家長所以視頻被下架了這一說法引發眾多輿論關注之後「鍾美美」轉變馮哥模仿的對象從老師轉變成志願者鍾美美視頻為何被下架?孩子、家長、老師又是什麼態度?戳視頻看更多▼對於孩子無意間拍視頻走紅鐘宇升的媽媽說自己支持孩子嘗試模仿別的角色對於為什麼要隱藏相關視頻吳女士表示評論有好有壞,害怕對孩子有影響所以就將視頻先隱藏了起來只留給自己觀看
  • 鍾美美模仿老師走紅,媽媽卻下架了他的視頻,孩子的天賦該支持嗎
    鍾美美快手粉絲從1萬迅速增加至數十萬,全網粉絲達百萬,迅速走紅。但很快網友們發現他的視頻下架了,懷疑是被約談了。郭美美走紅後,也有不少廣告邀約,但吳女士都拒絕了,她覺得兒子就是一個孩子,目前這不是孩子該有的。她擔心網絡上的忽起忽落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告訴兒子"火可能是一陣子,不火也是很正常的",讓孩子不會有太大的心理壓力。鍾美美從小就喜歡表演,有表演的天賦,他的夢想是考北京電影學院。
  • 《二十不惑》揭露教育真相:提款機式父母,給孩子的不一定是成長
    段家寶的父母對她也是極其疼愛,零花錢沒有盡頭的給,生怕自己忙沒空陪孩子會讓孩子受委屈,然後用金錢彌補孩子。可是這樣無休止的給孩子錢,真的就是愛孩子的表現嗎?或者說這樣的教育方法,真的會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孩子嗎?今天我就帶大家分析一下,這種教育方法的弊端。
  • 「鍾美美」班主任:支持鍾同學對表演的熱愛
    來源:央視網因為在視頻中傳神地模仿老師,來自黑龍江鶴崗的13歲男孩鍾宇升以「鍾美美」的身份在網絡上走紅。但最近,「鍾美美」的視頻被大量下架,甚至有自媒體稱,視頻下架是由於校方約談家長,這也引發了輿論的關注和廣泛討論。對此,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記者也特別採訪了鍾宇升的班主任田廣霄、母親吳瓊以及鍾同學。
  • 別忘了: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警方調查後發現了真相,原來是媽媽騎電車載孩子到快遞寄存點附近,讓他過去拿快遞,之後孩子迅速跑回來上車,母子倆騎車離開。看到這一幕,相信你也會覺得荒誕可笑:這位媽媽簡直就是在親手培養一個小偷!這兩位媽媽之所以讓我感到憤怒,不只是因為她們做了違法的事情,還因為她給孩子做出了糟糕的榜樣。別忘了,你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我能夠接納孩子不夠聰明、以後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我不能容忍他做出這樣的事情。為人基本的道德和教養,他必須要具備。
  • 鍾美美,你的直白到底得罪了誰
    最近,在某音上的小孩子鍾美美火了。不是因為他是誰的兒子,也不是他考試作弊走後門改了信息,而是因為模仿某些老師。教育局的相關人員已經向澎湃新聞表態了要引導孩子拍&34;的視頻,而反手被鍾美美&34;打臉。至於約談與否你用膝蓋都能想清楚。
  • 【李滄校長漫談】「鍾美美」現象之我見 第三期
    ,就是與孩子一同成長最近,一個帳號名為「烏拉旮旯鍾美美」的小男孩,憑藉模仿老師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誇張的姿態,犀利的眼神,對老師訓話的「高度還原」,被網友們稱為「影帝鍾美美」。對於這些視頻大家褒貶不一,我個人覺得我們更應該思索模仿背後折射出的教育現象。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落在學生眼中,原來是另一番滋味。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不要以為只有你同孩子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父母的一舉一動,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發揮最巨大作用。」
  • 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前幾天,閨蜜到我家來做客,看著我家孩子自己認真地在書桌前寫作業,就說,你真是好福氣啊,生了一個這麼乖巧的寶寶,自己自覺寫作業。我家孩子做作業就是能拖就拖,一下要喝水,一下要上廁所,一下身上癢,不是這毛病就是那毛病,真的是頭疼得要命。我聽了笑了笑,我家娃也不是天生就會自覺寫作業的,好習慣都是慢慢養成的。
  • 鍾美美模仿老師被約談,到底觸碰了誰的痛點?醜化還是真實存在?
    在短視頻平臺,黑龍江鶴崗學生「鍾美美」因為模仿老師被廣泛關注。看過他視頻的人都會說對老師的形象拿捏到位、表惟妙惟肖、演技出眾、全程高能……而近日,網傳鍾美美被當地教育局約談,故而刪除所有和模仿老師有關的視頻,在發文前小編也去相關平臺證實過,確實已經刪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