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視頻平臺,黑龍江鶴崗學生「鍾美美」因為模仿老師被廣泛關注。看過他視頻的人都會說對老師的形象拿捏到位、表惟妙惟肖、演技出眾、全程高能……而近日,網傳鍾美美被當地教育局約談,故而刪除所有和模仿老師有關的視頻,在發文前小編也去相關平臺證實過,確實已經刪除。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地教育局是否約談過「鍾美美」?是什麼原因導致視頻刪除?是主動刪除?還是被動刪除?
對此,當地教育局作出回應:學校和鍾美美有過接觸,並倡導他創作一些正能量的作品;鍾美美本人回應:不想再發模仿老師的視頻了,網友會看膩,想發其他視頻。鍾美美真的不想模仿老師了嗎?也許這並不是他的真實想法,視頻也是被動刪除而已。
為什麼我們的教育容不下「鍾美美」?什麼才是正能量的作品?
對於此事,有位網友留言:孩子是面鏡子,沒有完整的判斷和認知,只能本能地學習身邊的所見所聞。因此,約談一面鏡子有何用?何不去約談一下鏡中人。這個孩子的表演天賦不錯,藝術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用抽象的方式引起所有人的共鳴與共情,這是極其難得的。是的,短視頻是一門藝術,藝術來源於生活;視頻中鍾美美模仿老師發飆、模仿老師接領導電話、模仿老師叫家長、模仿學生如何應對教育局的檢查……這些表演拿捏的非常到位,看完他的視頻,總會勾起上學時的回憶。
其實,鍾美美的視頻被刪,其核心是我們的教育缺乏自信、缺乏包容,社會的發展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需要科技人員,也需要演員;需要老師、醫生,也需要農民。很多年前我們提成素質教育的理念,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要求個性發展,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但很多學校依舊在搞應試教育,把學生培養成考試的機器。所謂進去時五顏六色的,出來是一色的,這是教育的悲哀與失敗。
在筆者看來,鍾美美視頻被刪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有關部門和學校認為視頻在「醜化」老師形象、讓這些老師出了醜,故而引起這些老師不自在。因為藝術來源於生活,這些視頻中的老師是否是現實生活中老師的真實寫照?故而與其約談鍾美美不如讓這些老師反思反省,是否有做到為人師表、關愛學生?教育的目的不是成績,而是培養人、培養心智健全的人。
相關部門引導鍾美美拍攝正能量的作品,那麼什麼樣的作品才算正能量?在筆者看來,鍾美美的作品就是正能量的作品,他的作品不僅能夠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勾起我們的美好回憶,還能引起老師的反思和思考,所以鍾美美的作品就是正能量的作品。當我們的教育能夠容下鍾美美,才能培養出更多的科學家、發明家、表演家……
對於此事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