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等西方哲學話語體系的意向、理念乃至學術機制大都具有凝重的西方話語色彩和深厚的西方價值文化基礎以及「潛伏」的西方利益。
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體系,應當避免用西方哲學的話語體系來評判中國實踐、闡釋中國社會主義道路、解答中國問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體系應該,也可以來評判資本主義國家的實踐、闡釋西方資本主義道路,解答資本主義國家的問題。
今天小編就拋棄西方哲學的話語體系,試用全新的中國哲學話語體系來解答西方國家民主為什麼不行——阿拉伯之春啟示錄:西方民主為什麼不能當飯吃。
01阿拉伯之春
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導 :2010年12月17日,突尼西亞西迪布吉德市的街頭小販穆罕穆德·布瓦齊齊因自己賣果蔬的小推車被(當地警察)沒收而自焚身亡,從而引發了大規模抗議。這場被稱為「阿拉伯之春」的運動很快便如潮水般席捲阿拉伯世界,導致多個國家的政府如多米諾骨牌般接二連三地倒臺,地區局勢隨之發生深刻變革。
例如,突尼西亞總統本·阿里2011年1月14日下臺並流亡國外,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於2011年2月11日辭去總統職務。而利比亞反對派在美英法等北約國家直接軍事幹預下推翻了卡扎菲政權,並於2011年10月20日將卡扎菲殺死。2012年2月27日,葉門政治協議正式生效,總統薩利赫退位。
十年過去了,被很多人寄予希望的阿拉伯「春天」仍然遙遙無期。不過,這場運動的餘波依然在影響著中東地區。但是很多運動的親歷者對運動發生後這些國家的發展狀況非常失望,甚至認為局勢比十年前更加糟糕。
由於阿拉伯「春天」並未如願而至,如今,有多位學者不再用「阿拉伯之春」來形容十年前的那次運動。比如,美國學者諾亞·費爾德曼以「阿拉伯之冬」為名著書描述這段歷史,加拿大學者麥可·伊格納蒂夫也認為這一運動遭到「悲慘的失敗」。這些學者對這場運動的定位還是比較客觀的,雖然西方國家仍然執迷不悟。
經歷了風捲殘雲式變革的多個國家如今經濟仍低迷不振,武裝衝突不斷,民眾流離失所。例如,在運動的起源地突尼西亞,如今四分五裂的議會無法產生穩定的政府,政治動蕩導致經濟發展缺乏穩定環境,一些舉步維艱的突尼西亞人試圖以非法難民方式逃亡歐洲,還有些失業的年輕人選擇加入恐怖組織。
據日本《東京新聞》報導,在如今的突尼西亞,年輕人的失業率上升至35%左右,有當地民眾感嘆,「民主不能當飯吃啊」。
02德先生和賽先生
德先生和賽先生是對民主和科學的一個形象的稱呼,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期間的兩面旗幟。其中德先生即 Democracy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賽先生即 Science (科學),是指近代自然科學法則和科學精神。
德先生和賽先生這一名詞是中國在新文化運動時期提出一大重要口號。在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熱血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兩大旗幟,向封建禮教以及封建專制思想猛烈開火,並由此走向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現在北大校園裡還有德先生和賽先生的雕塑。這就是當時歷史背景下的產物。
03什麼是民主,什麼是科學
德先生和賽先生顯然是西方國家奉若神明的治理國家的「聖物」,那麼究竟什麼是科學,什麼是民主,你去問問西方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他們居然都不知道這兩個先生是何「聖物」。
下面小編就用中國哲學體系話語來闡釋:什麼是民主,什麼是科學。
一,什麼是民主
在數學研究中,我們經常用到「劃並同類項」和「提取公因式」的研究方法,來解決數學中的代數問題。其實,尋找「民主」的定義,我們也可以運用此方法,把有「民主」屬性的「事」放在一起,然後在其中「提取」共有的「特徵(公因)」,那麼,「民主」的定義基本上就——昭然若揭了。
下面,我們就通過列出以下4個有「民主」屬性的「事」,然後,尋找他們共有的「特徵」是什麼。 他們分別是:1,「選舉「 2,「遊行」, 3,「罷工」, 4,「佔領華爾街」。顯然以上五種事例都屬於民主的範疇。
通過「研究」我們可以發現以上4種「民主」案例分別都具有兩個特徵:一是民意,二是為了維護「我或者我們」的利益。
由人類的共識我們可以知道,人們的所有追求是利益。以上「民主」追求或者是為了「我或者我們」的利益不受侵害,或者是為了「我或者我們」的利益能「更好」。下面我們分別予以分析:
1,「選舉」。「選舉」顯然是民意的一種表達方式,「選舉」顯然是選舉人想通過投票「選」出「能維護我或者我們」利益的領導人或「代理人」。比如本次美國總統選舉,美國七千多萬人選舉支持川普當選總統(雖然沒有成功),就是表達他們認為川普能維護他們利益的民意。
2,「遊行」。「遊行」顯然也是一種民意的表達方式,遊行的人顯然是想通過「遊行」讓政府或社會知道、了解他們的「民意訴求」,以促進或迫使他們出面維護「我或者我們的利益」。比如川普的右翼粉絲所舉行的力挺川普的遊行,說到底就是為了維護美國右翼集團利益的「民意」表達。
3,「罷工」。罷工顯然也是為了維護「我或者我們」的利益——而通過「罷工」的形式讓資本家或社會知道、了解他們的「民意訴求」,以促進或迫使他們出面維護「我或者我們的利益」。要麼是為了維護「我或者我們」職工工資、福利等利益,要麼是為了維護「我或者我們」社會的利益,比如「自由」和「公平」等利益。
4,「佔領華爾街」。「佔領華爾街」事件顯然也是為了維護「我們」美國中下階層人民的利益——而通過「佔領華爾街」讓美國政府或社會知道、了解他們的「民意訴求」,以促進或迫使他們出面維護「我或者我們的利益」。因為他們的利益被1%的富人侵佔了,掠奪了,他們要抗議這些「不公平」待遇,他們希望提高他們應得的利益。
根據以上特徵和論述,我們就可以初步得出民主的定義,即:
民主就是人們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通過某種言行表達、維護「我或者我們」利益的民意。
簡單地講,民主就是民意,講民主就是允許人們表達民意。
比如民主革命就表達民意的革命。
顯然,當下西方主流(哲學)把「選舉」等同於「民主」的「理論」是錯誤的,狹隘的理論。如果「選舉」國家可以被視為「民主」國家,那麼,人民大規模舉行遊行、舉行罷工和抗擊侵略者的國家也都可以被視為「民主」國家了,那麼任何「動亂」的國家也都是「民主」國家了。難道你不覺得西方哲學很荒謬嗎?
二,什麼是科學
小編認為:因為自然科學教科書上的觀點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都是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
所以,科學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
比如,萬有引力定律就是牛頓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被人們充分認可的科學觀點。需要指出的是,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觀點在量子力學範圍內就不是「被人們充分認可」的錯誤觀點。
有哲學家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手裡。
小編認為,任何複雜的疑難雜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真理都掌握在少數科學家手裡。
什麼是講科學?
講科學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面對疑難雜症問題都要聽從科學家的觀點。因為,他們的觀點是最正確、最好的觀點。
比如你有了疑難雜症,你不希望最被人們充分認可的專家來為你治病嗎——這就是講科學。其他「疑難雜症」同理。
04為什麼西方民主不行——不能當飯吃
有哲學家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小編認為,社會實踐是檢驗社會真理好壞的唯一標準。
顯然,阿拉伯之春就是一系列社會實踐,就是檢驗西方民主真理好壞的試金石。
結果呢,誠如文章開頭所講,阿拉伯之春實踐表明:西方民主是不好的民主,是不能「當飯吃」的民主。
西方民主為什麼不行?小編認為就因為西方民主少了「賽先生」。
或者說,阿拉伯之春為什麼不行?就是因為阿拉伯之春只講民主,但是不講科學。
科學就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被人們充分認可的觀點。
什麼是科學家?——科學家就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一般是指世界範圍內)和一定條件下,發表有最被人們充分認可觀點的人。
什麼是講科學?對於社會實踐來講,講科學就是社會各方面實踐都要聽從各方面「科學家」的觀點。因為他們的觀點,是最被人們認可的觀點,是最正確的觀點,是犯錯率最小的觀點。
美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實踐中,之所以屢戰屢敗,一錯再錯,就是因為他們不聽美國傳染病醫學方面、福奇等科學家的話。
相反,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實踐中之所以屢戰屢勝,就是因為中國政府和人民無理由地相信、聽從中國傳染病醫學方面、鍾南山等科學家的觀點——因為最好的真理都掌握在他們這些少數人手裡。
德先生是誰?德先生就是民意。
賽先生是誰?賽先生就是科學家。
俗話說,民意如流水。那麼,靠「流水」民意來治理社會實踐,焉有不敗之理?
反之,不靠科學家們來管理社會實踐,還能考誰呢?難道還能靠川普這些會操弄民意的政客「精英」嗎?——因為他們不懂科學,不承認科學,甚至他們都不懂「戴口罩」的科學,所以他們不行。
所以,阿拉伯之春為什麼不行?就是因為他們少了賽先生。
所以,西方民主為什麼不行?就是因為他們不講科學,不聽科學家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