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綜合觀察量表編制思路

2021-02-15 教科研修煉指導

摘 要:課堂觀察是促進課堂質量提升的有效路徑。核心素養時代的課堂,需要基於核心素養的課題觀察。開發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課堂觀察量表,可以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同時,學生核心素養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課堂觀察;英語教育

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關鍵在於課堂,讓核心素養在課堂出現,使核心素養在學生的課堂行為中萌芽,評價和校正核心素養發展的路徑與程度,課堂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沃土[1],通過課堂觀察評價核心素養落實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則成為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每一學科皆如是。

為探索通過英語課堂觀察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可能形式,有必要開發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綜合觀察量表,本文就此提出編制思路,以探索編制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觀察量表的有效路徑。

一、課堂觀察量表編制的基礎

課堂觀察量表編制的相關研究成果甚多[2-5],以此可知課堂觀察量表編制的基礎。

編制課堂觀察量表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課堂觀察的目的,不同的觀察目的所需要的觀察量表不同。我們編制課堂觀察量表進行課堂觀察的目的是:評價課堂教學行為是否促進教學目標達成。

進行課堂觀察,我們需要觀察教師的行為和學生的行為,要評價教師教的目標是否達成、學生學的目標是否達成,要評價教師教的行為,是否促進教師教的目標和學生學的目標的達成,要評價學生學的行為,是否促進學生學的目標的達成。

理想的形態是,觀察、記錄、分析課堂上師生全部行為;有效的形態是,觀察、記錄、分析課堂上師生促進與制約學習目標達成的關鍵行為。

課堂教學行為記錄,可以是課堂觀察過程中對課堂行為進行同步記錄,也可以是課堂錄像課後對視頻所見進行整理進行記錄,或者人工智慧識別記錄,或混合方式記錄。還可以採用人類學方式,介入課堂對學習過程中的學生進行訪談,或者課後訪談,進行記錄。所以,師生課堂行為記錄、尤其是學生學習行為記錄,是課堂觀察的基礎;對學習行為的有效性的分析、教師行為與學生學習行為的相關性的分析,是課堂觀察的關鍵。行為分析的方法可以是對標記錄、加註標籤、智能識別等。

對於課堂觀察,建立教學行為評價標準至關重要。LICC 就是師生教學行為評價標準。教學行為評價標準,可以是基於教育理論而建構,如 LICC;也可以是基於已確定的教育目標、課程目標等而建構;還可以是基於研究目標,如學術研究目標、教研活動目標、教師專業發展目標等而建構;還可以是基於教育督查、教學評價等而建構。

本文所探討的課堂教學行為評價標準建構,是基於課堂教學行為是否有效促進已確定的教育目標達成。故而,課堂觀察應基於英語課程發展,準確把握學生英語學習發展目標,或英語教育目標、課程目標等;然後通過專家型大學教師與專家型中小學教師共同研討,確定促進教學目標達成的可能課堂學習行為與教師教學行為、可能制約教學目標達成的行為;之後,通過課堂觀察實踐,分析可能教學行為是否可以促進課堂教學目標達成,是否形成制約;再之後,基於目標達成,分析學生的學習目標、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促進目標達成;基於實踐,我們編編制促進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課堂教學行為觀察量表,並進行多種方式進行交叉驗證;最終編制出促進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的教學行為觀察與評價量表。

基於「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課堂觀察量表應設定從學生課堂學習活動進行課堂觀察的入口,然後分析發現學生學習行為是否促進學習目標達成,再看教師教學行為是否促進了學生學習目標達成。學生學習量表可用於觀察常規課堂教學,評價學習成效、推及教學成效。學生學習行為可能多樣,不同年級、基礎、目的、風格學生,在不同學校、班級、教師風格、課型等情況下,可能有很大差異。此次研製基礎性量表,在實踐驗證中,再豐富不同需求的學習行為觀察量表。

常規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學習,而不是展示教師能力,對於常規課堂教學的觀察,不宜單純觀察教師行為,而應觀察教師行為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對於教師專業發展,尤其是教師職前培養、教師教學技能展示與評價、教師行為研究、教學方法推廣、教學理念轉型、新課程實施等,依然需要進行單純的教師教學行為觀察與評價。

二、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觀察綜合量表的可能內容

課堂觀察工具開發已有成熟且豐富的經驗,隨著課堂教學發展,不斷開發新的工具,也已經非常必要[6-13]。我們知道,課堂觀察可以是綜合觀察,亦可是專項觀察,本文討論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觀察綜合。我們認為,綜合量表的可能內容應是對課堂的綜合觀察量表,也是專項量表的上位量表。

(一)課堂觀察流程

為便於課堂觀察,我們認為,應基於教學過程環節、而非功能結構等編制觀察量表。通過綜合概括英語課堂學習過程,我們凝練出以下綜合性基本過程:學生課前準備性學習、課堂啟動階段學習、課堂語言接觸階段學習、課堂語言訓練階段學習、課堂綜合實踐階段學習、課堂結束階段學習、課後學習,每一環節可根據學生學習形態或者課堂觀察需要進一步細化,或進行相應選擇,如課堂學習可能分為學習內容呈現、學習內容理解、學習內容訓練等。

基於此,我們可將課堂觀察的流程可以表述為:

由此可知,觀察前應明確觀察目的,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學生發展觀察,還是提升教師教學有效性的教師發展觀察等,然後確定觀察目標,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還是促進教師有效教學,還是促進小組活動有效性,或是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發展,或是促進學生文化意識與思維品質發展等,隨後確定觀察範圍與內容,是綜合地全面觀察,還是只觀察某一領域或某一觀察點、以及觀察哪一領域或哪一點,同時還需要在觀察前進行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教學設計分析,以最終確定觀察內容。

觀察過程中的主要任務是記錄所觀察到的現象,文字、數據、影像等形式記錄均可。基於課前確定的觀察內容,可以進行全面觀察記錄,也可只記錄所觀察內容的相關活動,但應注意避免錯失相關學習活動,導致觀察分析結論錯漏甚至錯誤。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觀察過程不只是對課堂學習過程的觀察,也包括對課前學習、課後學習的觀察。這兩部分的觀察若無法現場觀察,則需通過訪談進行觀察記錄。

觀察之後,則基於相關標準要求,分析學習目標、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進而分析所觀察內容是否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或教師專業發展等。

(二)觀察準備

課堂觀察是一種評價活動,需要較為複雜的前期準備,方才能保證其效度。課堂觀察之前需要就觀察目的、目標等進行確定,並需要對學習者、學習內容等進行分析,也需要對觀察項目進行確定,應就以下觀察準備項目要點做出選擇。觀察準備的方式根據觀察目標的難度而確定,可以通過小組會議、小組分工等形式進行,也可以個人基於自主判斷而完成。

(三)觀察記錄

課堂觀察過程中,要開展課堂觀察最為關鍵的活動:對課堂行為進行觀察和記錄。課堂觀察要記錄的觀察和記錄的行為很多,此處以課前學習為例,舉例說明。

(四)課堂觀察項目

學習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行為,真正的內化過程其實是一個黑箱,我們無法從外在視角進行觀察,即使藉助相關儀器,也只是觀察到學習者的神經活動,然後對神經活動進行外在視角的解釋。為此,我們認為,課堂觀察者可以自主根據需要確定觀察項目。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紛繁複雜,既有外因,更有內因,難以窮盡。觀察前確定的觀察量表可列出主要因素,或者所需觀察因素,從而進行觀察,其他因素若影響課堂教學,則可現場補充。

對於觀察項目的觀察和記錄形式,確定經過討論,我們發現,使用陳述語句說明觀察項目、觀察者基於觀察前確定的觀察內容進行記錄並同時或之後進行簡要的等級評定,這一方式有助於課堂觀察過程中量表的使用。

以下基於學生的學習過程,簡要說明每一環節主要觀察的可能要素。限於篇幅,本文僅以學生課前準備性學習活動觀察為例進行說明,全面的內容另文陳述。

課前學習行為觀察可選項目包括:

1.課前準備性學習

課前準備性學習即預習。鑑於預習概念不夠準確,確定為準備性學習,以定性為正式學習,只是學習時間在課堂學習之前,功能為進行課堂學習準備。

鑑於課前準備性學習活動很多在課堂觀察中不能直接發現,課前準備性學習活動的觀察內容,可通過課前對學生訪談、或者查看學生準備性學習結果、或者聽教師課堂上對準備性學習情況說明,進行記錄。

2.上課之前學習準備

上課之前學習準備指學生從上一節課下課到正式上課鈴聲響起之間的活動。若是第一節課,則指學生走進教室到正式上課鈴聲響起之前的活動。此處將課間休息視作為下一節課學習所進行的身心準備。

3.教師準備

學生在課堂有效學習的前提是教師的有效教學,教師準備應是對學生學習準備的觀察的基礎性內容。教師準備包括教學設計準備、上課前準備。

更為全面的項目設定與內容討論,將在隨後進行。

(五)行為分析報告

課堂觀察之後,要進行對課堂觀察記錄的分析,基於觀察目標、觀察內容、報告形式,分析典型行為,確定與目標的契合性,並根據觀察目標,編制分析報告。

為確保記錄關鍵行為,觀察者可通過分析課堂教學視頻進行補充記錄。

對課堂觀察所記錄行為進行定性或定量或結合分析之後,需形成課堂觀察報告,介紹課堂觀察基本信息(時間、地點、觀察對象、觀察者等),並明確說明觀察準備情況,觀察目標的內容與確定過程、方法,觀察過程與觀察記錄的說明,最終得出觀察結論,並說明每一結論的行為依據,然後籤字確定內容屬實。具體內容見下表。

以上是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觀察的第一階段探索形成的階段性文本,我們將進行進一步探索,根據需要豐富、發展、調整以上內容。課堂觀察不僅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更應該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有效路徑。基於核心素養開展,從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視角開發課堂觀察量表,不僅可以促進課堂教學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而且可以促進課堂教學變革的發生,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現基於課堂觀察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與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雙重發展。

參考文獻:

[1]魯子問.課堂:英語核心素養植根的沃土[N].中國教育報.2016-11-16(09).

[2]陳瑤.課堂觀察指導[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沈毅,崔允漷.課堂觀察[M].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4]王陸,張敏霞.課堂觀察方法與技術[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5]夏雪梅.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觀察[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6]The Protocol for Language Arts TeachingObservation (PLATO).http://platorubric.stanfo rd.edu/index.html.2005.

[7]陳瑤.課堂觀察:限度及其問題[J].上海教育科研,2011(01):68-71;

[8]李營.課堂觀察量表設計中的偏失及改進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3(05):64-67.

[9]How to Select the Right Classroom Ob-servation Tool. http://curry.virginia.edu/uploads/re-source Library/CASTLpractioner Part3.single.pdf.2015.

[10]王冰如.課堂觀察工具評價之研究[D].華東師範大學,2014;

[11]劉曉慧.美國中小學課堂觀察工具研究:回顧、進展與啟示[J].課程教學研究,2016(12):40-44.

[12]劉曉慧,高天明.中小學課堂觀察工具的開發:問題與對策[J].當代教育科學,2016(06):41-44.

[13]高巍,張亞林.美國最新教師評價系統 TEAM及其啟示[J].教育研究實驗:42-47.

作者簡介:劉照惠(1963— ),男,博士,碩士生導師,興義民族師範學院院長教授;魯子問(1963—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教師教育資源委員會委員,《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研製組核心專家。夏谷鳴,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委員會委員,《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研製組核心專家,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杭州學校中方校長,碩士生導師。何澤,博士,興義民族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教授。

本文來源《興義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20 年 2 月第一期

相關焦點

  • 如何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日常評價
    學校貫徹落實新的課程標準,需要明確樹立素養導向的學業質量觀,深刻理解核心素養評價的性質和要求,構建真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日常評價實踐。開展基於核心素養的日常評價,學校需要樹立素養導向的學業質量觀。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和考試深受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框架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所理解的學業質量,主要是以學科知識點為綱,以識記、理解和應用為質量水平的質量觀念。
  • 嘉魚縣舉行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
    12月11日,由嘉魚縣教研室主辦的「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旨在深入理解小學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切實提高我縣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活動分課例展示、課例點評、專家講座三個環節依次進行。
  • 課堂:英語核心素養植根的沃土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確定,需要一個基本環節,即需要探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為英語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的可能,因為只有可以落實為課堂教學實踐,方可能真正成為英語課程的學科核心素養。基於筆者對於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在中小學英語課堂的諸多有效傳承與新進嘗試,應有助於英語課堂成為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沃土。
  • 2018核心素養時代的「課堂革命」
    核心素養落地的主戰場在課堂。福建師範大學教授餘文森針對核心素養教學轉化提出以下三大路徑、六大策略,非常有借鑑意義。就課程內容而言,基於課程意識、學科本質的教學——整體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就教學主體而言,基於學生學習的教學——活動化策略、自主化策略;就教學方向而言,基於立德樹人的教學——意義化策略。
  • 青島市名師開放課堂開講!新昌路小學「英語悅動課堂」受好評
    學校教研組組長侯麗麗老師進行了基於「一個核心,三個支點」的新昌英語「悅動課堂」課例展示,韓琳娜老師代表學校做了題為《基於「一個核心,三個支點」的英語悅動課堂資源整合初探》的經驗交流,全面介紹了學校以「一個核心,三個支點」悅動課堂建設為切入點,全面推動課堂變革的舉措。教研組還現場使用《新昌路小學「英語悅動課堂」觀察量表》進行了有效觀課。
  • 基於「多元交互式」課堂觀察平臺的英語課堂精準提問策略
    文章以一節七年級的英語聽說課為例,基於「多元交互式」課堂觀察結果的分析,從「設置多樣化問題,提升思維層次;豐富理答方式,挖掘思維深度;增加學生應答參與,發展語言能力;拓寬獲取答案途徑,培養學習能力」四個方面探索了英語課堂精準提問的優化策略,以期使核心素養的培育落地生根。
  • 基於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課堂情境教學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核心素養既是品格的體現,又是能力的反映,基於核心素養開展高中政治教學,能夠培養和鍛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個人修養。高中政治課堂強調學生的自主發展和創新實踐,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時事政治的教學,更注重為社會培養出一批思想高尚、信念堅定的優秀青年才子。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希望學校課程教學能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由於在很多高中學校,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部分教師並未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也正因如此,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手段顯得至關重要。
  • 楊瑞松: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的益智課堂提高學生思考的實踐研究
    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的益智課堂提高學生思考力的實踐研究 ——哈爾濱市益智課題匯報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的「十三五」教育部規劃課題《益智課堂與思考力培養的實踐研究》,自2017年立項開題以來,我市的課題實驗校從17所發展到目前的25所小學參與到課題實踐研究中來
  • UNI Share | 把「高高在上」的核心素養請進「腳踏實地」的課堂
    動動手指往下翻,咱們一起把看似「高大上」的核心素養搬進真實的課堂!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總結下來包括一個核心、三個方面、六大素養、十八個基本點。
  • 我縣舉辦2020年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
    12月11日,由縣教育局主辦,縣實驗小學承辦的2020年基於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討會在縣實驗小學舉行。3位優秀英語教師帶來了趣味英語教學和精彩的點評。縣實驗小學的優秀英語老師王雨晴為4年級7班的36位同學帶來了一堂精彩的單詞與句型課。整個課程圍繞Amy尋找她的貓,帶領同學們認識了書房、臥室、廚房等5個單詞和一些句型。來自武漢市的優秀英語老師何小玲為6年級4班的36位同學帶來了非常不一樣的英語課。
  • 基於核心素養的學科能力診斷評價和教學改進系統——九學科協同...
    當前,立德樹人及核心素養導向的基礎教育改革實踐,需明確各學科學習對學生能力和素養發展的貢獻,釐清基於核心素養的學科能力的構成及其表現標準;需診斷評價學生學科能力的表現水平及其發展現狀、探索如何評價學生學科能力表現的方法和策略;需解決如何實現核心素養和學科能力培養在學校和課堂中的「落地」問題。這對學科能力及素養的研究實踐提出了挑戰:需要使學科能力可界定、可測評、可調控、可培養。
  • 學習筆記: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今天學習的是明師學院王路老師的講座《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教學案例分析》。首先王路老師告訴我們什麼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英語課程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由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這四大要素構成。
  •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書感悟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不只是導向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是教師的核心素養導向學生的核心素養,師與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互為因果。在師、生、教材碰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因素更為能動,或者說教師促使學生更為能動,才是素養形成的課堂,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新課程改革,教師的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才是改革的源頭。
  • 高中英語課程改革: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在英語課堂中尤其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教師應轉變自身觀念,及時轉換並定位自己的角色,由「教」向「導」進行轉變。第四,教學內容由知識點的講授向技能、知識、策略、情感、文化綜合轉變。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都提出了相應的內容標準。
  • 武穴教科院魏愛珍:聚焦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中國新聞365》新聞專欄 田樹兵 胡均星 發自湖北武穴魏愛珍與省教科院專家周詩傑(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梁小華教授(右)在研討活動中聚焦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2、基於現在的英語課堂教學有三種層次的課:(1)teach aboutEnglish 知識為本 (2)teach English itself 應用為本 (3)teachstudents as whole persons 育人為本 。3、六要素整合活動觀:主題意義要深化。
  •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容量」觀察表》的開發思路和編制過程
    工具開發的原因此次「教學容量」觀察表的開發主要基於本區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而展開的。通過問卷和調研,我們發現了本區英語教學中與教學容量相關的一些問題,如針對學生的問卷結果顯示:(出示餅圖)在課堂學習中,只有53.92%學生認為在英語課上有充足的時間思考老師的提問;在拖堂問題上,僅41%的學生認為老師從來不拖堂;而針對教師的問卷結果顯示,57.82%教師認為拖堂的主要原因卻是:學生的課堂表現低於預期。
  • [47中] 運用課堂觀察量表,提高教師聽評課能力
    鄭州47中「課堂觀察」量表  課堂觀察作為一種新的聽課形式,為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指明方向,成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為了改善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聽評課能力,提升道德課堂質量,鄭州市第四十七中學於4月底至6月底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製作課堂觀察量表,並運用觀察量表開展「同課異構」的聽評課活動。  該活動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課堂觀察量表的製作。
  • 基於核心素養,教師可以這樣做!
    基於核心素養的聽評課,首先要正視這些問題。有學者提出,目前的聽評課活動存在的問題有散漫化、表面化、作秀化、一刀切、無準備、少對話、欠精細、效率低等。崔允漷教授認為,聽評課活動存在的問題表現在:有任務、沒合作;有結論、沒證據;有實踐、沒研究。基於核心素養的聽評課,應該解決這些問題,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
  • 我市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啟動會在海陽召開
    2020年11月5-6日,基於學科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暨全市首屆課堂改革之旅啟動會在海陽召開。此次會議是關於全市課堂教學改革未來發展方向的大會,也是謀求我市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會。會議旨在明確區域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思路、路徑規劃和推進策略。
  • 景小霞:基於核心素養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萬泉小學景小霞校長應邀在分論壇「創造適合孩子發展的教育」上作了主題為《基於核心素養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燈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思考》的專題發言。以下為發言實錄:我將從「燈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的背景、實施的過程、我們的思考三方面與大家進行分享。一、燈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的背景1.基於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培養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不是成績和分數,而是能力和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