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容量」觀察表》的開發思路和編制過程

2021-02-23 上海市初中英語教研

一、研究背景

1. 工具開發的原因

此次「教學容量」觀察表的開發主要基於本區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而展開的。通過問卷和調研,我們發現了本區英語教學中與教學容量相關的一些問題,如針對學生的問卷結果顯示:(出示餅圖)在課堂學習中,只有53.92%學生認為在英語課上有充足的時間思考老師的提問;在拖堂問題上,僅41%的學生認為老師從來不拖堂;而針對教師的問卷結果顯示,57.82%教師認為拖堂的主要原因卻是:學生的課堂表現低於預期。

由此可知,部分教師為了達成所謂的教學目標佔用了學生思考和休息的時間,卻不能很好地控制教學容量。

2. 工具開發的起點

基於上述問題及松江區的研究經驗,我們再一次學習、研究了松江區《寫作課教學課「課堂容量」觀察量表》的設計,以此作為我們研究的起點。最初,我們想設計英語聽說課或者閱讀課的「教學容量」觀察表,然而在行動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兩者擁有很多共性,而且這些共性的問題實際存在於各種課型中。因此我們將「教學容量」觀察表的範圍定義為初中英語課堂的各類課型。

二、研究思路

這是我們團隊的研究思路,通過問卷及調研發現問題;經過理論學習了解什麼是容量,怎麼控制容量?針對問題的研究開發工具;試用工具再修改;運用工具診斷並改進教學;最後總結經驗形成案例,為我們的後續研究提供實證基礎。

三、工具開發的過程

首先,尋找關鍵要素。工具的開發應具備科學性及可操作性,通過查閱資料、問卷及調研,我們找到了教學容量方面的問題歸因。我們把聚焦的「幾個關鍵問題」進行了歸納,最後確定了觀察表主要包含四個維度的8個觀察點。

其次,組織工具語言。這份《「教學容量」觀察表》一共修改了五稿。在修改第二稿時,我們對於工具語言進行了高度概括和精煉。但是在實際運用中發現,觀課者對於觀察點的理解存在疑問,需要我們進一步解釋說明。而一份好的觀察表是易於理解,且具有準確傳達觀課要求的功能。因此我們重新組織了工具的語言,使每個觀察點的表述更具體化。

第三,使用工具實踐。我們每修改一稿都會在課堂中進行實踐,實踐之後再修改、再組織工具語言進行完善。最終,我們形成了大家手上拿到的這份《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容量」觀察表》。 

四、工具的解讀

那麼我們如何來利用觀察表進行觀課呢?

1. 教學目標聚焦

要控制教學容量,首先要合理控制教學目標。此外,教學目標應具有針對性,要體現課型的特徵、語用價值等。研究中我們發現,單課的教學目標最多不宜超過3個。剛才大家聽到的兩節課,我們的教學目標十分明確,且都只有兩個目標。

2. 教學設計留白

通過控制教學活動的數量來為學生提供互動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其次,教師要擺脫對課件的依賴,課件要有彈性,不著急給答案,不限制學生思維。我們徐笑穎老師的課中,有一個觀點分類的環節,除了預設的三個方面,她還增加了others這一欄,這樣的留白能夠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是十分恰當好處的。

3. 教學實施從容

我們要在單元框架下合理規劃課時內容;控制課堂教學節奏,不急不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討論、交流。其次,教師課堂用語對於教學容量有著較大影響,具有啟發思維、培養學生聽課習慣的作用。教師要設計課堂話語,不重複學生發言,不修復教學指令;對於課堂提問要簡明清晰;對於學生的評價要富有變化。

4. 時間安排合理

「時間安排合理」主要體現在活動時間的合理安排。另外,教師要從時間上規範自己的教學,不提早上課,不拖堂。

五、工具的功能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容量」觀察表》具有指導教師備課、提升教研品質和促進教師成長等功能。

 

 

作者:同濟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吳曉月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容量」觀察表

制表:吳曉月(同濟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初中英語課堂「學生互動」觀察表

制表:王新陽(嘉定區婁塘學校)

相關焦點

  • 初中英語「合理確定教學容量,有效激發學生互動」主題教研活動順利舉行
    嘉定區教育學院盛肇靖首先介紹了行動研究的背景及路徑,研究團隊以師生反饋和課堂調研為依據、提煉共性問題,以松江教研團隊的研究成果為基礎,開展「激發學生互動」的研究。以組建研究團隊、制定研究思路、明確研究內容、開展實踐研究、形成經驗策略作為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中小學教育科研|趙尚華:初中英語「合理控制教學容量」的實證研究
    根據經驗判斷,問題源於教學容量的失控。我們從問卷調查和教師訪談中獲取證據,深入探討了教學容量失控的原因;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實證研究,開發工具輔助教學設計,評價教學容量的控制;通過市級教研活動宣傳、輻射實證研究的經驗,推廣備課、觀課工具,提供合理控制教學容量和有效激發學生互動的教學案例。
  • 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綜合觀察量表編制思路
    為探索通過英語課堂觀察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可能形式,有必要開發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綜合觀察量表,本文就此提出編制思路,以探索編制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觀察量表的有效路徑。一、課堂觀察量表編制的基礎課堂觀察量表編制的相關研究成果甚多[2-5],以此可知課堂觀察量表編制的基礎。
  • 合理控制教學容量——初中英語校本研修系列主題活動報導
    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環節,華東師範大學松江實驗中學的錢平老師執教一節題為My possible future的六年級寫作課。(教學設計詳見第二條微信)在寫前活動由兩部分組成。首先,教師通過互動和分享、交流,幫助學生確定寫作的內容,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aspect(方面)的意義,確定段落內容的詳略。
  • 淺析: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方案
    筆者結合自身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進實踐經驗,談談如何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資源與途徑,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在傳統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採用較為固定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案以機械性教學為主,雖然部分教師能夠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學生們在學習質量和英語學習能力上並沒有獲得充分的鍛鍊。
  • 上千精英齊聚山城,共譜英語教學新篇章
    11月19日至21日,為期三天的第十屆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在山城-重慶隆重召開。        本次活動由外專委組織,邀請了龔亞夫先生、許時升先生等國內知名英語專家親臨現場點評,韓國獲獎教師Kim Jeemee將攜手30位國內各省市精英教師為來自全國1000餘名一線高中教師演繹不一樣的英語課堂。
  • 初中歷史課堂與情景教學法的結合,需要學校教學思路的拓展
    初中歷史課上使用的材料基本上圍繞初中歷史教科書。沒有其他輔助材料,初中歷史教科書的更新速度很慢,幾乎沒有重大變化。即使教科書已更新,仍會在原始基礎上進行小規模修訂。教科書的整體思路不會改變。儘管這樣的歷史教科書可以盡最大努力保持傳統歷史課的原始風格,但很難跟上其快速發展的步伐。新時代的時代變遷和學生心理狀況的不同,使得當代初中歷史課堂的整體教學思想已經過時。
  • 上千精英齊聚山城 共譜英語教學新篇章
    11月19日至21日,為期三天的第十屆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在山城-重慶隆重召開。   11月17日下午兩點,在下榻的酒店裡,全國英語基礎教育專家許時升先生對教師觀察團的一線教師們進行了教師課堂教學觀察(class observation )的培訓。   在培訓中,許時升指出了導致課堂觀察質量低下的原因及每個教學目標都應該能找到相應的教學環節和語言支持的活動,並對各位老師提出了觀察的準則和要求。
  • 構建綠色課堂, 優化英語教學.
    在備課、參賽、聆聽專家講座和評課的過程中,讓我受益良多,也思考了許多。如何使課堂教學更有效,是每個教師都在苦心探索研究的。只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使學生從「要他學」變為「他要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動」起來,就要抓住他們的「心」。這裡所說的「動」是指學生學習時高漲的積極性,所謂「心」是指學生的學習興趣。當
  • 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
    而且英語教師要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因此英語教師必須樹立起全新的課堂教學觀念。常規的英語教育以語言知識為本,教師主要擔當著一名英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學生則成了被動的語言知識的接受者。
  •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問題,掌握要學習的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不斷改進課堂介紹方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和實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興趣,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和質量。目前,中國初中學生的英語水平總體上是平等的,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因此,中國的教育工作者積極改變教育方式,不斷完善教育體系,找到適合當前初中英語學習的最佳翻譯。這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在這種情況下,課堂上採用的教學方法被廣泛使用,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不足,需要進一步改進。
  •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掌握以下方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幽默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因此,在課堂上,筆者儘可能地使自己的語言在貼近課堂教學的同時幽默化。例如:講八年級下冊Module5Cartoons時,在導入環節和學生們一起討論時下流行的兩大動畫公司,學生對漫威的動畫人物如數家珍,侃侃而談,由此教師引出Superman和Spiderman的主題。
  • 小學初中英語怎麼學?之一:英語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和學習的目標是什麼?考試重點是什麼?怎樣評價孩子的英語學習狀況,是看成績,還是看記住了多少單詞,還是語法的準確應用,還是純正的發音?本系列文章,回歸到學校英語教學的本質,從英語課程基本理念出發,系統介紹英語學習的性質、思路和評價方法,並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學習經驗。
  • 【教育雜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究
    另外,漢語的學習方法和英語有所不同,所以,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就會有許多障礙,不但影響了他們學習時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影響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面臨這樣的情況,初中英語教師需要了解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手段,關注學生們各自的認知能力,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 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應做到:利用音像和網絡資源等,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體,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個性化學習;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廣播電視、英語報刊、圖書館和網絡等多種資源,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
  • 創造趣味盎然的課堂——以初中英語教學為例
    教學大觀創造趣味盎然的課堂——以初中英語教學為例  ● 胡欲曉  學好語言不易,教好語言更難;母語如此,英語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學得法,也可事半功倍。  拿初中英語教學來說,教學必須符合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
  • 交互式電子白板,為英語課堂教學「穿新衣」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豐富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主動性;擴充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交互式電子白板是目前新課程背景下課堂信息化的標誌,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使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對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與實踐,能夠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增強課堂互動性,進而提升課堂有效性,促使學生個性化發展。
  • 淺談「頭腦風暴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運用「頭腦風暴法」可以讓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確保大部分甚至是所有學生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狀態;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系列由學生主體活動的展開和整合的過程。《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提高人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特別強調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觀察、記憶、思維想像的能力。「頭腦風暴」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突破定勢思維的限制,它雖不是發散思維的唯一途徑,但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的確起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作用。
  • 試論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探究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引言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如何深度把握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把英語教育的價值取向與社會發展和人的素養培養聯繫起來?這些問題都值得認真思考。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為了在課程教學層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育部組織專家研製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並提出將核心素養體系落實到各學科的核心素養中。
  • 臨渭區韓馬初中英語教研組「3+1」前置課堂教學活動紀實
    為了推進品質課堂教學,讓全體教師深入了解「3+1」前置課堂教學模式並實踐探索,2020年11月4日至18日,韓馬初中英語組舉行了「3+1」前置課堂展示課和研磨課活動。展示課,李靜老師的《I love history》從合作交流到答疑點撥,課堂教學有序,環環緊扣。整節課,學生們氣氛活躍,朗朗讀書聲,此起彼伏。周莉老師的《We start work at nine o'clock》,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精心設計,一讀二讀三讀,分層閱讀教學,重點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