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火星之旅中的更多上海元素

2021-01-11 新民晚報

圖說:火星礦物光譜分析儀實驗室測試照片 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供圖

今天中午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奔赴火星的漫漫徵途,上海科創元素還真不少。除了上海技物所與上海天文臺,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的多個院所都參與了相關研製工作。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雷射器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所緊密合作,負責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中雷射器的研製。其中,上海光機所負責研製的雷射發射光源,是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的關鍵組件。

上海光機所科研團隊從雷射器的創新構型設計、特殊元器件和材料選型,裝配工藝等方面入手,通過近3年的刻苦攻關,設計和研製了國際首臺大溫度範圍工作的雷射器,通過了系列空間環境試驗,滿足任務指標要求,將為火星等表面成分探測提供強有力支撐。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火星探測中的「材料大師」

在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承擔了耐高溫多層隔熱材料、導電型低吸輻比柔性薄膜二次表面鏡(穿孔)、防靜電低吸輻比柔性薄膜二次表面鏡、鋁合金&鎂合金微弧氧化、鋁合金黑色陽極氧化、鋁合金鍍金、鎂合金化學鍍鎳、鎂合金化學氧化等關鍵材料。參與了火星巡視器太陽帆板除塵的前期工作。此外,還為火星用關鍵材料開展了空間環境適應性(真空-紫外輻照)考核試驗,確保了關鍵材料在型號上的可靠應用。

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給太空飛行器穿上能調控溫度的衣服

太空飛行器在太空工作的空間環境非常極端,外表必需使用不同太陽吸收率和熱輻射率的塗層,來調節其熱平衡溫度達到熱控制。其中,有一類塗層——有機熱控塗層,就是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製和生產的。

有機熱控塗層就像能調控溫度的衣服,穿在太空飛行器和儀器的外表面。嫦娥系列衛星就是使用了上海有機所研製生產的ERB-2、SR107-ZK等有機熱控塗層,為太空飛行器的正常工作溫度環境保駕護航。此次出徵火星,有機熱控塗層再次為火星探測器穿上了「能調控溫度的衣服」。

新民晚報記者 馬亞寧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消息一經傳出,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人們紛紛熱議這次火星探測之旅。火星,這顆赤色星球,古往今來都充盈著迷人色彩。它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較近、自然環境與地球最為類似的行星之一,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深空探測的熱點。從1961年至今,人類已實施火星探測活動達44次,但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務一共僅有22次。這次,中國來了。
  • 天問·探路火星|「天問一號」劍指火星,推動我國探火大跨越
    雖然「天問一號」只是我國頭一次進行行星探測任務,但此次任務目標可不小,「天問一號」將一次性完成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假使任務成功,那麼這將成為全球首次融合火星環繞與著陸巡視的火星探測任務。那麼,「天問一號」為了實現這一壯舉準備了哪些設備?「天問一號」又將如何逐一完成「繞、落、巡」三項任務?
  • 出發吧天問一號!《部落衝突》與中科院京區科協開啟「追星之旅」
    近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引起了世界級的關注,手遊《部落衝突》的玩家首領們也紛紛表示要追"星"。追星之旅"活動,邀請了許多忠實玩家一起追"星",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就在昨天,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基地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將在七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開展著陸、巡視等火星科學探測任務。 【出發8!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開啟7個月旅行 「天問」源自屈原長詩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據介紹,「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5500萬至4億公裡的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天問一號」預計2月到達火星
    「天問一號」預計2月到達火星 2021-01-04 10:09
  • 「天問一號」奔向火星,這些高校功不可沒!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啟了瑰麗壯美的火星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星磁強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我國深空探測中首個承擔單機級科學載荷任務的高校,獨立研製的火星環繞器有效載荷火星磁強計隨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 前進,火星!四大專家回應「天問一號」的5個問號
    成功發射後,又不禁想問 「天問一號」探什麼? 人類為什麼熱衷探索火星? 探索火星為何需要氣象部門提供保障?最終發現,火星還真是太陽系中存在生命希望最大的行星。 鄭永春解釋道,首先火星是一顆巖石組成的固體星球,跟地球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古代的火星曾經有過江河湖海,曾經有過濃密的大氣層和溫暖適宜的氣候。現代的火星有稀薄的大氣層,有一定的磁場,可能仍然有液態水。在太陽系裡,火星的環境最像地球,也是除地球外人類唯一有可能移居的行星。
  • 天問一號探測器即將到達火星,目的是什麼,為啥叫天問
    宇宙探索與名字天問1號已經順利到達了預定位置,離火星不遠,明年可開始降落工作,不過在聊這個之前,我們先聊一聊我國對宇宙探索的取名規則,宇宙對我們而言是未知的,探索之前當然也得給它們命名。太陽系中一共有8大行星,包括地球在內,地球的名字是大家公認的,除此之外,離地球比較近的5顆行星分別被我們命名為金木水火土,很多朋友其實對這一直不太理解,因為在外國人的世界觀裡,當然是沒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說的,而上個世紀我們的宇宙探索還未啟程,很多的航天名詞都是直接翻譯,為什麼五個行星翻譯過來就變成了五行呢?
  • 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本即將著陸之時,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也傳來...
    就在嫦娥五號探測器攜帶月球樣本返回地球之際,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國家航天局今天發布消息稱,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 為啥是被火星捕獲?天問一號的春節怎麼過?
    在完成三次深空變軌和一次深空機動後,天問一號已經走過3.5億千米的行程,目前直線距離地球約9250萬千米,距離火星約1400萬千米,以17.4千米/秒的速度高速飛行,預計在春節前後到達火星並被其捕獲。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中午,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天問一號的名字,來自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先生的詩歌集《楚辭》中的名篇《天問》。
  • 第983期:天問一號向火星軌道靠攏,人類為何對火星念念不忘?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透露,國慶節後,「天問一號」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向火星軌道靠攏。」 天問一號都要向火星軌道靠攏了,你也該向久別的老闆和辦公室靠攏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火星(Mars)。
  •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畢業生參與「天問一號」團隊 研製探測器上火星
    2020年7月23日,北京時間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天問一號上海技物所承擔研製的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儀和火星礦物光譜分析儀隨探測器發射升空。而在這支年輕的科研隊伍中,有一位來自我校的優秀畢業生——萬文智。
  • 天問一號,「大鵬展翅」飛奔火星,一文讀懂霍曼軌道
    在環火軌道大約2~3個月的環球飛行後,著陸、巡視組合體將於軌道器分離,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探火任務,這就是大家都在講的「一次性『繞、落、巡』火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的著陸時間大約要在5月份了,著陸地就選在火星北半球高緯度的烏託邦平原,那裡曾是一片汪洋。有人說「天問一號」就像一隻破繭而出的蝴蝶,振動翅膀翩翩飛向遙遠的火星。
  • 天問一號什麼時候到達火星 到達火星是幾月幾號
    2020年7月23日,在今天有一個重大的好消息那就是咱們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無疑是令人振奮的,這也是咱們航天領域的一次裡程碑,很多朋友還不知道天問一號什麼時候到達火星,所以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火星徵程,我們距離成為火星原住民還有多遠?
    今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問一號整流罩天問一號發射瞬間天問一號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為什麼要探索火星?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為什麼要探索火星?時間:2020-12-15 19: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為什麼要探索火星? 在古代,火星有熒惑星之稱。這是由於火星呈紅色,螢光像火,又在不斷運動。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我們可以到火星上居住嗎?但印度很酸很妒忌
    昨天晚間被天問一號發射升空的信息所纏繞,今早起來就想一定得寫點什麼出來。根據央視新聞消息,2020年7月23日12點41分左右,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這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
  • 「天問一號」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新華社   新華社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  「就像汽車從一條高速公路轉向另一條高速公路時,需要打方向盤變道一樣。」
  • 天問一號預計明年5月在火星著陸 在哪個地點著陸
    昨天,天問一號順利完成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向火星進發。中國新聞社邀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對大家一直關注的天問一號任務進行權威解讀。天問一號後續還將有1-2次中途修正  據劉彤傑介紹,火箭發射探測器時,會產生入軌偏差,在飛行控制中也會出現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