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神飄忽不定,如何提高注視能力

2020-09-03 領航安泰兒童康復中心

譜系孩子的注意力大多是飄忽不定、片斷式的,可想而知,由於注意力缺失,孩子對周圍人、事、物的關注都不是持續的、連貫的或有條理的,那麼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認知,對他人的關注以及與別人的互動交流、對事件的觀察都不是完整的,都會受到影響。

一、持續注視的能力都有哪些表現

1.孩子不能持續地關注:注意力是飄遊狀,東看西看,或是看完其他後再看其要關注的事物,如此反覆、沒有目標性,各方面能力弱,沒有興趣,沒有目標。

2.易受幹擾:周圍人的走動、大動作、聲音都會讓孩子忽略要關注的目標而去關注周圍的突發狀況,如果另外的人再有突發狀況,又去關注另外的人(腦損傷、大運動弱、自閉症孩子、前庭失調)。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3.能在引導、提示下關注老師:但是,如果幼兒園老師去叫其他孩子,孩子不能持續關注老師,直至老師再度關注自己,這樣的情況多見於集體活動時(視覺追蹤、對他人的興趣)。

4.有選擇性關注:能夠持續關注家長,有突發狀況會關注,但是不會主動快速再度關注家長(又叫注意力難作轉移、思維不靈活、不感興趣、刻板)。

5.近距離人少時能持續,遠距離人多時不能持續(生理方面、視覺過濾等)

6.聽覺或視覺

(1)聽覺學習型:有語時,能持續關注;無聲音時,不能持續關注。

(2)視覺學習型:有視覺提示時關注,無視覺提示時不關注。

7.看動作、手勢,不看眼睛或表情。

二、怎樣提高孩子的持續注視能力

(一)針對視覺飄遊、沒有目標性的孩子

1.提高認知、理解、模仿能力,培養興趣,激發互動動機。

2.把無意注意轉變為有意注意(讓孩子被關注);對別人的語言、動作、表情有反應;可以通過模仿大動作,聽聲音做動作;根據手勢拿、放物品。

3.誇張的動作、聲音(聲調變化)、表情吸引孩子。

4.每次互動都認真看著孩子,用「身教」影響孩子。

(二)易受他人影響的孩子

加強大運動練習:聽覺過於敏感→加強前庭覺→提高聽覺過濾能力

1.可以通過感統訓練改善孩子的前庭覺,進而提高孩子的聽覺過濾能力,如蕩鞦韆、跳床、旋轉。

2.可以通過聽覺練習提高孩子的聽覺辨別、聽覺過濾能力,以便孩子過濾掉無用信息,專注於有用信息。

(三)對於選擇性關注的孩子

1.要找到孩子感興趣的點;要麼是活動本身吸引孩子,要麼是活動中的強化物吸引孩子,要麼是活動中的人吸引孩子。

2.每一個回合的時間不要太長,一般1-2分鐘。

3.最好以快節奏的活動為益,適當地安排乾預時間和讓孩子玩的時間,不要讓孩子一直做訓練,要有放鬆的時間。

4.強化物要強力有效。

持續注視能力的小遊戲

SUMMER

01

互相比較

家長準備好練習用的實物或者畫好圖畫,讓孩子比較其大小、多少、形狀、排列規則等,要由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

如:同種東西比較其大小;不同東西比較其數量多少;同種東西不同排列等等等等,形式、方法是靈活多樣的。

只要家長用心,孩子會百玩不厭,在玩中得到視覺鍛鍊。

02

尋找不同

準備兩幅看上去一樣的畫,其實是略微有幾處不同的。讓孩子觀察、尋找出不同的地方。孩子對這樣的遊戲很願意嘗試,正確找出後會很興奮。

別小看這個遊戲,它對訓練孩子的視覺能力是很有效的。

03

分辨顏色

這個小遊戲隨時隨地都可以來做。

如:引導孩子說出目力所及範圍內東西的顏色;閉上眼睛,說出自己或者父母穿戴衣物的顏色;或者父母故意說錯一兩種顏色看孩子是否能辨別

04

圖畫顏色

給孩子準備兩幅相同內容的畫:一幅有顏色,一幅未塗色。讓孩子對照有色的塗抹好無色的。

這個小遊戲對小孩子來說也許有點小難度,但對訓練視覺反應能力確實很有幫助的。

05

練習拼圖

家長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拼圖,也可以在卡紙上畫好一幅圖後剪成許多小片自製拼圖,鼓勵孩子專心細心耐心完整拼擺出來。

開始最好是簡單的比較容易完成的,以免孩子長時間拼不好而失去信心。

當孩子拼好向你「顯擺」時,你要適當表揚鼓勵:很棒哦,看來再難的寶貝也能拼好它呢!這樣也為以後繼續訓練埋下伏筆。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06

巧用紙牌

家長任意將幾張紙牌一字排開,讓孩子觀察一會就拿起來,然後再讓孩子依照原樣擺出來;

也可以讓孩子閉上眼睛,變換紙牌位置,再讓孩子指出變化;

或者將幾張紙牌統統翻過去,讓孩子指著背面說出是什麼牌......

07

訓練記憶

讓孩子觀察一幅簡單圖案,然後收起來,再讓孩子憑著記憶將圖案原樣畫出來。以後逐漸縮減觀察記憶時間、增加圖案難度。

經過這樣的訓練,孩子的視覺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08

動作接龍

規則:遊戲開始時由站第一的人先做自己的動作,下一個人跟著做,以次類推。

也可以增加難度,每個人加一個自己的動作

09

搶板凳的遊戲

遊戲規則:每組六人參加遊戲,場上有五個板凳擺成一圈,老師喊「開始!」,六人繞板凳逆時針快走,當老師喊「停!」時,就快速坐到一個板凳上,如果坐不到,那就被淘汰了,每淘汰一人就撤一個板凳,以此類推。

也可以在增加難度,播放音樂,眾人圍著凳子轉,音樂停止大家搶凳子,音樂什麼時候停止大家可自行選擇。

10

飛舞的螢火蟲

準備材料:

紙板、剪刀、透明膠、手電筒

玩法步驟:

a.在紙板上剪出一隻小蟲的形狀;

b.用透明膠把紙板粘到手電筒上;

c.和寶寶一起呆在房間裡,關掉電燈;

d.打開手電筒,讓燈光照在寶寶身邊的牆上,移來移去,吸引寶寶的注意;

e.鼓勵寶寶去抓住「螢火蟲」

本文來源:你好children

相關焦點

  • 孩子說話不自然、眼神飄忽、總有小動作?這是孩子在撒謊的表現
    就比如說,有的孩子明明周末約了朋友一起去網吧,但是卻和自己的父母說要和朋友一起去圖書館看書學習,給父母一種我家孩子很愛學習的假象。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自己出門的機率,還能夠給爸爸媽媽一個好印象,真是一箭雙鵰。所以,有的孩子為了維持自己在父母面前的「乖寶寶」人設而採用了撒謊的方式。
  • 李玫瑾:孩子的眼神已經「出賣」了他,是不是學習的料,一看便知
    據曉琳多年的教學經驗,孩子們在課堂上的眼神非常重要,能判斷出他是不是在認真聽講。老師最喜歡眼神堅定的孩子,表明他對學習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熱情;而那些上課眼神飄忽不定的孩子,即便上完整堂課,幾乎也學習不到多少知識。
  • 一個眼神,便可讀懂孩子的內心,你具備這樣的能力嗎?
    1.期盼的眼神當孩子站在你面前,用期盼的眼神看著你的時候,這個眼神是在暗示你,他無助了,渴望得到你的幫助了。2.低著頭耷拉著眼睛孩子低頭不語,眼皮下垂的時候,也是他心裡難受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只是由於內心的倔強不好用語言來承認錯誤的表現。
  • 如何提高孩子的模仿能力
    從兒童發展的意義上來講,模仿的本質是指一個孩子或者成人以自己現有的知識和能力為基礎,將他人新的動作或語言同化為自己的動作或語言。同時他們又將所學到的新的知識付諸實踐應用的時候,可以根據當下面臨的環境情況作適當的調整。我們對自閉症孩子模仿訓練從回合式教學訓練到自然教學訓練就是有利於他們發展起包括同化與調整的模仿。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從小就能看出來
    她說,作為一名老師,我看過太多孩子的眼睛。課堂上,有的孩子會透露出求知若渴的眼神,而有的孩子上課的時候則東看西看,一點都不專注,可以看出他的心思並不在教室裡,而在外面的世界。昨天上課,我又喊了一個正在看窗外的孩子回答問題,很明顯,我問的問題,他回答不出來。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從小就能看出來
    孩子也不回答,但是他的眼神,卻仿佛在告訴我「這孩子不是學習的料」。 李玫瑾教授的意思是說,孩子眼神飄忽不定,一會看看這裡,一會看看那裡,很難專心聽老師到底在講什麼?而孩子如果比較專注,眼神堅定且專注,聽老師講課自然很認真,學習成績更不用說了。
  • 人臉注視偏好的逐漸消失:因為疏遠,我們總是迴避對視
    當我們還是小寶寶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觀察別人的臉,這也被稱為「人臉注視偏好」。從我們出生開始,這種偏好就會跟隨我們,一直到我們長大成人。但隨著認識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就會發現,似乎有的人丟失了這種偏好。他們不喜歡注視別人的眼睛,並不只是不敢跟陌生人對視,就連最親近的朋友或者是跟自己的父母,他們都無法進行眼神上的接觸。
  • 透過眼神看孩子心理|孩子眼神是可以準確反映他們心理的
    孩子眼神是可以準確反映他們心理的孩子眼神是可以準確反映他們心理的,家長要對這一點有清晰的認識  如果孩子迫切希望得到你的肯定或達到某種目的,那他可能會以期待的目光與你接觸,這是常用溫和而有效的方式。  孩子目光遲鈍,左顧右盼,是孩子拿不定主意的時候。父母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孩子一起就事件的可能性與合理性做出做還是不做的決定。
  • 怎樣提高自閉症兒童與他人眼神接觸的主動性
    但在沒有量的積累下、在自閉症兒童沒有動機的狀態下,是很難提高孩子與他人建立這種眼神接觸的主動意識!一般來說,我們會先綜合評估孩子在溝通(接收信息、理解、表達等)方面的能力,才去找出適合孩子的眼神訓練方式。眼神訓練也是語言能力提升的基礎。。
  • 如何讓自閉症寶寶主動與他人眼神接觸?
    如果眼神接觸能在社交中傳遞很重要的信息,而自閉症兒童卻對眼神接觸不感興趣,我們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呢?眼神訓練與孩子年齡無關,與孩子的溝通能力有關。一般來說,我們會先綜合評估孩子在溝通(表達與接收信息等)方面的能力,才去找出適合孩子的眼神訓練方式。
  • 父母課堂 | 如何讓寶寶主動與他人眼神接觸?
    研究結果表明,自閉症兒童不看別人的眼睛是因為不感興趣。如果眼神接觸能在社交中傳遞很重要的信息,而自閉症兒童卻對眼神接觸不感興趣,我們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呢?這時我們可以用有聲音的玩具吸引孩子,讓孩子用眼神去追隨這個玩具。或者做鬼臉來引起孩子的注意,讓孩子覺得臉部是有趣的。但是,有些家長提出,眼神必須要在孩子語言出來之前練習,不然會被幹擾。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事實上,當有的孩子社交語言能力很強時,給ta做眼神訓練反而進步會比較大。眼神訓練與孩子年齡無關,與孩子的溝通能力有關。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是不是讀書的料,看他的眼神就能明白
    很多孩子都覺得讀書苦、讀書累,但現實很殘酷:如果不讀書,我們會過得更艱難。讀書給孩子帶來的收穫不僅僅是考得好成績、好學校,更有知識、思維、習慣等伴隨一生的能力。不過,在學習的時候,有的孩子詮釋了"有投入就有回報",有的孩子卻怎麼努力都沒有進步,讓人心疼。
  • 如何學習眼動技術(Eye Tracking)?
    如何學習眼動技術(Eye Tracking)?在很早推送腦電EEG的文章時,就有小夥伴留言如何學習眼動儀技術。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一個人真誠時,眼神裡沒有瑕疵,會生成一個聚焦點(fixation),因為此時眼神和思維是同步的;一個愛說謊的人,眼神總是飄忽不定,因為大腦和眼神不同步。
  • 在家庭生活中我們如何提高自閉症孩子的社交溝通能力
    不管寶寶有無說話的能力,都可以這樣做,如果孩子發出"我」或「吃」或"蛋糕」,或做出了恰當的動作和眼神(包括央求地看媽媽和憤恨地看爸爸的眼神),媽媽會立即把蛋糕給寶寶吃。讓孩子知道,只有說話了、看眼睛了,才可以獲得想要的蛋糕。(3)「愚蠢」的媽媽:將一個簡單需求滿足變成數個回合的交流訓練。將牛奶放在高高的櫥柜上,在櫥柜上還同時分開距離地並排擺放著無色的開水、黑色的中藥。
  • 孩子上課是否認真聽講,眼神已經「出賣」了他,家長一看便知
    之後我告訴這位寶媽,孩子所說的認真聽講未必是真的。如果你不信觀察孩子學習時的眼神,就知道是否認真聽講了,因為孩子的眼神已經出賣了他。之後寶媽給我的答覆就是,找到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了,孩子看起來用功但實際則不是這樣。之所以觀察孩子的眼神,其實是在觀察孩子的專注力。往往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大部分都是專注力差。
  • 李玫瑾教授:孩子適不適合學習,看眼神就知道了,用不著等長大
    孩子適不適合學習,從眼神就能看出來了?說實話,當我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內心是不太相信的。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且複雜的事情,怎麼可能從一個眼神就能看出孩子適不適合學習。不得不說,有時候真的能從眼神中看出一個孩子是不是學習的苗子,不用等長大。李玫瑾教授:孩子適不適合學習,看眼神就知道了,用不著等長大李玫瑾教授是非常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她也曾提到過,孩子適不適合學習,從眼神中就能看出來了,用不著等長大。
  • 別人和你說話時的眼神,通常他們的內心真實的想法是這樣的
    如果談話時,對方很少看你,便可視為他對你或者你的話題不感興趣或者沒有親近感。東張西望是人類面對討厭的事物做出的一種最常見的反應,這種表情往往表示這個人對於所談論話題的漫不經心。當你和一個討厭的人說話時,你就會本能地把視線投向其他方向。可是按照社交禮儀,你知道這麼做定會引起其他人心中不快, 於是只好裝出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來偽裝自己的厭倦。
  • 孩子語言能力遲遲不能提高的原因,原來是缺少這些能力
    ;很多孩子的語言能力遲遲不能提高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的基礎能力不夠。對於他們自己不感興趣的事,就不會花很多的心思來配合。因此,讓自閉症兒童接受幹預訓練前,訓練他們的配合意識也就尤為重要。配合能力並不是表面上的老師或者家長發一個指令,孩子去做這樣簡單的含義。更重要的是看孩子的一個理解能力,也就是孩子願不願意嘗試學習,孩子的這種配合意願是非常重要的。
  • 如何提高青少年孩子的演講口才
    如何提高青少年孩子的演講口才  什麼是好的表達  心中有數,才能不盲信、不盲從,這是筆者育兒觀的根本邏輯生命因為感動才有了性靈,提升表達能力的前提是提高對人對事的感悟能力。筆者輔導孩子演過戲劇、說過相聲、念過快板、當過主持,還有國旗下的演講、配樂詩朗誦、英語趣配音等等,雖然形式不同,但每次練習的前提是百分之二百地去理解要表達的內容,體會內在的情感,琢磨外在的情緒,最終摒棄雜念地把自己「投射」進去,方能真正「聲臨其境」。
  • 孩子聰不聰明,從這個部位就能看出來,真實反映對周圍的反應能力
    為人父母,最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能成就一番大事業,而邁向成功的首要條件就是要以聰明為前提。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聰明?可能有的人會說,看孩子的反應能力啊,如果孩子反應夠快,就說明他的大腦轉得夠快,這就是很聰明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