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七月,時任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司令員的葉飛在中央軍委指示下率領部隊進入福建,揭開了解放福建的序幕。經過三個月的戰鬥,先後歷經福州戰役、平潭島戰役、漳州戰役、廈門戰役之後,第十兵團解放了除金門之外的整個福建地區,將境內之敵全部肅清。
同年10月24日,為了徹底肅清福建境內之敵,取得更大的戰果,在第28軍副軍長肖鋒的指揮下,我軍三個團9000多人組成渡海登陸部隊發起了解放金門的戰鬥。不過,由於我軍前期準備不足,輕敵思想嚴重再加上敵軍擁有強大的海陸空立體作戰體系,使得我軍在登陸金門島之後遭到敵人的猛烈攻擊。
登陸部隊與敵軍血戰三日三夜,最終彈盡糧絕,登島的9000多人大部分犧牲,少量被俘,全軍覆沒,這也成為我軍在解放戰爭中的一次重大失利。不過任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戰鬥結束的十個月之後,有一位原28軍251團的戰士竟然從對面的金門硬生生的遊回了廈門,成為當時登島部隊中唯一一位返回來的戰士。
他究竟是怎麼回來的,後來的結局又如何呢?
胡清河,1930年出生於山東陵縣。17歲時加入我軍,部隊領導看其讀過幾年書,聰明好學,就把他分到了後勤部隊擔任一名衛生員。入伍後,胡清河先後參加過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戰鬥經驗豐富。
金門戰役前夕,胡清河所在的第28軍駐守在大嶝島北側的一個小漁村,他作為2營的醫護助理,跟隨部隊登陸金門島。結果在金門戰役中,9000多人的部隊中有6000多人壯烈犧牲,其餘或被俘或失蹤,無一人逃生,登陸部隊全軍覆滅。
胡清河被俘後,因為其是衛生員的緣故,敵軍沒有將他送至戰俘營,而是繼續留在島上編入部隊中繼續使用。他一直在島上期盼我軍的大部隊能夠收復金門,但是苦等良久,依舊毫無消息。胡清河深知自己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在繼續等待,說不定哪天就會像其他的俘虜一樣被押送到大本營。他開始制定自己的逃跑計劃。
金門島是一座遠離大陸的島嶼,四面環水,想要回到大陸只能遊過去。但是自從敵軍佔領金門後,每天派遣重兵在海邊巡邏,還在關鍵位置修建了防禦工事,並且島上能夠當作渡海的工具被嚴格管理,想要從這種地方逃跑簡直是難如登天。
胡清河一直在暗中計劃和觀察,直到1950年8月的一天,大海漲潮,海水漫過海灘,這樣能夠快速潛入海中還不易被發現。得知如此絕佳的機會,胡清河在當天傍晚以出去上廁所為由,將事先準備好的籃球內膽綁在身上。然後按照之前規劃好的路線逃到岸邊,向廈門方向遊去。
在海中漂浮了12個小時後,胡清河再次回到闊別10個月之久的大陸。不過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迎接他的並不是掌聲和鮮花,而是組織對他的審查。金門戰役是我軍少有的敗仗,整個登陸部隊全軍覆沒,而胡清河卻在十個月後安全回歸,受到了組織的懷疑。
剛一上岸,胡清河就遭到組織長達三個月的審查和審訊,他內心坦蕩,不懼怕任何審問。在敵軍部隊任職期間,他沒有出賣過戰友,也沒有洩露過軍事機密,組織了解到這個事實後,當時就讓胡清河回到原來的部隊當衛生員,給予了他留黨察看的處分。
後來,在那段特殊時期中胡清河受到衝擊,多次受到公開的批判和關押。直到1985年,胡清河才被組織恢復了黨籍,距離他背負「叛徒」這個罪名,已經過去了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