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戰役慘敗,我軍唯一一位從敵營逃回來的戰士,後來結局如何?

2020-12-25 騰訊網

1947年七月,時任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司令員的葉飛在中央軍委指示下率領部隊進入福建,揭開了解放福建的序幕。經過三個月的戰鬥,先後歷經福州戰役、平潭島戰役、漳州戰役、廈門戰役之後,第十兵團解放了除金門之外的整個福建地區,將境內之敵全部肅清。

同年10月24日,為了徹底肅清福建境內之敵,取得更大的戰果,在第28軍副軍長肖鋒的指揮下,我軍三個團9000多人組成渡海登陸部隊發起了解放金門的戰鬥。不過,由於我軍前期準備不足,輕敵思想嚴重再加上敵軍擁有強大的海陸空立體作戰體系,使得我軍在登陸金門島之後遭到敵人的猛烈攻擊。

登陸部隊與敵軍血戰三日三夜,最終彈盡糧絕,登島的9000多人大部分犧牲,少量被俘,全軍覆沒,這也成為我軍在解放戰爭中的一次重大失利。不過任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戰鬥結束的十個月之後,有一位原28軍251團的戰士竟然從對面的金門硬生生的遊回了廈門,成為當時登島部隊中唯一一位返回來的戰士。

他究竟是怎麼回來的,後來的結局又如何呢?

胡清河,1930年出生於山東陵縣。17歲時加入我軍,部隊領導看其讀過幾年書,聰明好學,就把他分到了後勤部隊擔任一名衛生員。入伍後,胡清河先後參加過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戰鬥經驗豐富。

金門戰役前夕,胡清河所在的第28軍駐守在大嶝島北側的一個小漁村,他作為2營的醫護助理,跟隨部隊登陸金門島。結果在金門戰役中,9000多人的部隊中有6000多人壯烈犧牲,其餘或被俘或失蹤,無一人逃生,登陸部隊全軍覆滅。

胡清河被俘後,因為其是衛生員的緣故,敵軍沒有將他送至戰俘營,而是繼續留在島上編入部隊中繼續使用。他一直在島上期盼我軍的大部隊能夠收復金門,但是苦等良久,依舊毫無消息。胡清河深知自己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在繼續等待,說不定哪天就會像其他的俘虜一樣被押送到大本營。他開始制定自己的逃跑計劃。

金門島是一座遠離大陸的島嶼,四面環水,想要回到大陸只能遊過去。但是自從敵軍佔領金門後,每天派遣重兵在海邊巡邏,還在關鍵位置修建了防禦工事,並且島上能夠當作渡海的工具被嚴格管理,想要從這種地方逃跑簡直是難如登天。

胡清河一直在暗中計劃和觀察,直到1950年8月的一天,大海漲潮,海水漫過海灘,這樣能夠快速潛入海中還不易被發現。得知如此絕佳的機會,胡清河在當天傍晚以出去上廁所為由,將事先準備好的籃球內膽綁在身上。然後按照之前規劃好的路線逃到岸邊,向廈門方向遊去。

在海中漂浮了12個小時後,胡清河再次回到闊別10個月之久的大陸。不過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迎接他的並不是掌聲和鮮花,而是組織對他的審查。金門戰役是我軍少有的敗仗,整個登陸部隊全軍覆沒,而胡清河卻在十個月後安全回歸,受到了組織的懷疑。

剛一上岸,胡清河就遭到組織長達三個月的審查和審訊,他內心坦蕩,不懼怕任何審問。在敵軍部隊任職期間,他沒有出賣過戰友,也沒有洩露過軍事機密,組織了解到這個事實後,當時就讓胡清河回到原來的部隊當衛生員,給予了他留黨察看的處分。

後來,在那段特殊時期中胡清河受到衝擊,多次受到公開的批判和關押。直到1985年,胡清河才被組織恢復了黨籍,距離他背負「叛徒」這個罪名,已經過去了35年。

相關焦點

  • 金門戰役為何慘敗?戰前一小時曾收到絕密軍情,卻沒有組織悲劇
    ——金門戰役登島部隊步話機員。01金門戰役結束了,結束的方式很悲壯。解放軍9000左右的將士登陸,大部分犧牲。很多人認為,金門戰役的失利是因為渡船原因。其實如果是深入分析一下的話,你會發現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輕敵和情報判斷不準確。
  • 49年金門大敗,後來我軍有飛機,遠程大炮,為何不打了
    可是1949年10月份在攻打金門的時候,解放軍吃了一個大虧,導致9000多士兵全軍覆沒,這也成了解放戰爭歷史上唯一一次大敗仗,事後葉飛將軍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指揮員尤其是我的輕敵,是導致戰役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
  • 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這位金門戰役被俘的士兵,後來過的如何?
    ,是1949年金門戰役的國民黨戰俘1949年的金門戰役,對我軍來說是一次教訓深刻的戰役,參加這次戰役的9086人,大多數人英勇犧牲,只有少數人被俘虜,這些被俘虜的戰士,後來在臺灣過得咋樣,接下來就讓我們根據這位老人的回憶,了解金門戰役被俘人員後來的生活處境2002年這位老人再次回大陸探親,由於當時年齡大了,這次是他的女兒陪他一起回來,他女兒叫陳心怡,也是在這次的探親中,她才知道父親的
  • 金門戰役中指揮部隊的李良榮,被蔣介石召回臺灣後結局怎麼樣?
    1949年10月24日,解放軍28軍的三個團在前線總指揮蕭鋒的命令下進攻金門,金門戰役由此爆發。不過,解放軍的三個團登陸金門後卻遭遇頑固抵抗,最終因為後援乏力而戰敗,大部分官兵壯烈犧牲。金門戰役的交戰雙方分別是解放軍第十兵團28軍的三個團以及國民黨李良榮的22兵團(後續胡璉的十二兵團增援)。聽到李良榮這個名字,大部分人都表示很陌生,李良榮是什麼人?他是如何在金門戰役中讓我軍吃了大虧?金門戰役後,李良榮的結局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國民黨22兵團司令李良榮的結局。
  • 我軍唯一一次全軍覆沒的戰役,上萬人犧牲千人被俘虜,讓人落淚
    國民黨軍隊已經撤回到臺灣金門馬祖。經過三大戰役,國民黨主力已經被徹底摧毀,蔣介石不得不收拾自己的殘兵敗將,退回到臺灣,偏安一隅。而當時的美國,已經對國民黨當局十分的失望,並不表示支持。國民黨餘下的部隊大部分都分布在西南。臺灣已經成為一座空島。就在1949年7月,中國解放軍就進入了福建,先後發動了福州和廈門戰役,取得了全勝。
  • 開國大典剛過23天,金門戰役打響,我軍卻不幸遭遇罕見嚴重失利
    為何第10兵團當時對金門戰役顯得如此「漫不經心」?當然,並不是我軍不想認真打,而是有客觀因素導致。如此草率組織起來的部隊,即使放在我軍擅長的陸地作戰中,也會有些難打,況且是28軍並不熟悉的渡海戰役。真到了海上之後,指揮官無法有效指揮不同建制的部隊,導致實際作戰的時候,部隊無法得到有效統一調度,這是金門戰役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 我軍解放金門卻遭遇失敗,蔣介石流淚道:臺灣安全了
    49年10月27日,金門戰役勝利的消息傳到臺北,蔣介石流了淚。他太需要一次勝利了,他太知道金門戰役的意義了。他說:「這一仗我們全勝了……臺灣安全了。」——《金門戰役檢討》 國防大學 劉亞洲上將金門戰役序曲1949年7月上旬,三野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率部進入福建,發起了福州戰役、漳廈戰役。8月,葉飛被任命為福建軍區司令員,負責後續的解放廈門、金門,清剿殘敵等工作。
  • 解放軍的機槍手被俘當了敵夥夫,在海水中泡了三天後,從金門遊回大陸!
    關於金門戰役中被俘、再從島上逃回大陸的解放軍人員,我曾介紹一位抱著籃球內膽渡海遊回來的19歲小戰士胡清河。 後來,不少自媒體號冠之以「金門戰役唯一逃回來的解放軍人員」。其實這是錯誤的。 胡清河並非唯一從金門島逃回來的解放軍人員。
  • 金門戰役總攻開始前,28軍偵查到敵方增援部隊,為何沒有停止總攻
    在解放平潭的戰役中,當時福建正處於颱風的席捲中,颱風風力強大,登陸作戰的船隻都被大風吹散,導致了登陸作戰的戰士被分散,無法進行集中作戰,當時由於我們是大兵團作戰優勢,雖然遇到了一些挫折,最後通過戰士們的浴血奮戰,平潭被順利攻下來了解放了平潭,接下來葉飛就把主攻方向放在了廈門,由於福建屬於丘陵地帶為主,人多地少,部隊的後勤補給供應不上
  • 黃百韜兵團全軍覆沒後,手下的5個軍長後來結局如何?
    黃百韜兵團全軍覆沒後,手下的5個軍長後來結局如何?淮海戰役中,黃百韜兵團所屬的5個軍在10天內如此乾淨而迅速地全軍覆沒,在當時是出乎不少人的意料。當時,黃百韜的第七兵團下屬第64軍、第44軍、第100軍、第25軍、第63軍,那麼這5個軍的軍長後來結局如何呢?第64軍軍長劉鎮湘當我軍發起攻擊之後,劉鎮湘勸當時左腿已經被我軍的炮彈炸傷的黃百韜設法突圍。
  • 金門戰役並非沒有前線指揮,兩位師長遭遇人為意外,根本無法登島
    但是在28軍準備發動最後攻勢時,突如其來的颱風將我軍船隻全部刮散,後續部隊根本無法支援。幸運的是已經登島的28軍一個師部、二個團面對殘餘敵軍表現得非常英勇,最終在沒有支援的情況全殲守敵,取得大捷。如果開啟上帝視角,不難發現這場平潭登陸戰登島部隊所面對的「意外」情況,和後來金門戰役非常相似。
  • 臺灣老兵群裡的一位新四軍戰士
    在拍片子時,她女兒陳心怡去拜訪了其中一位與他一起過來的「伯伯」,本來想讓他也講一下自己的故事,但父親再三警告:「不準提問。」後來才了解到,「伯伯」是領了「終身俸」的,以前的經歷被曝光後,就不再發這筆錢了。  1958年,大陸與金門打「八二三炮戰」,長官讓陳書言去金門前線喊話,可以升職,陳書言拒絕了。女兒問他,是否要回金門島看看,他猶豫後答應了。臺北到金門的飛機航程也就50分鐘。
  • 金門戰役失利後,指揮官蕭鋒主動請罪,後來怎麼樣了?
    說起金門戰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可謂是極其慘烈的一場大戰。當時華野10兵團渡過長江後,迅速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江南,福建地區的敵軍也大都望風而逃。攻佔廈門之後,金門頓時成為了一座孤島,島上守軍是李良榮的22兵團,兵力不過兩萬。而華野10兵團則有十萬大軍,士氣如虹,隔海虎視。
  • 後來結局怎麼樣?
    180師前身是晉冀魯豫軍區24旅,曾在徐向前元帥的指揮下參加了太原戰役、運城戰役和臨汾戰役,解放戰爭後期又奉命進軍大西南,開展剿匪工作。180師組建時間非常短,1947年才編入野戰軍序列,部隊沒遇到過什麼複雜局面,師領導也沒單獨指揮作戰的經驗,這為後來的慘敗埋下了伏筆。
  • 金門戰役結束後,有兩個士兵平安返回大陸,各自的結局怎麼樣?
    1949年10月,解放軍第十兵團指揮9000多人登陸金門,準備解放金門,金門戰役由此爆發。不過,金門戰役的結果卻不好,因為準備不充分,解放軍登陸金門後大部分官兵都在作戰中壯烈犧牲,其餘被俘虜。金門戰役結束後,僅有兩個士兵平安返回大陸,這兩人是誰呢?各自的結局怎麼樣呢?
  • 金門之戰-解放軍最慘痛的失利
    今天跟大家聊的事兒是解放戰爭中解放軍最慘痛的一場失利,我軍史稱金門戰役,金門登陸戰,臺灣方面稱古寧頭戰役或古寧頭大捷。這是解放戰爭以來我軍最大的失利,成建制的部隊全軍覆沒是前所未有的。其中第一和第三條都是關於渡海作戰的,而戰役的指揮員們沒有貫徹粟裕的方針,也是導致後來戰役失敗的重要原因。
  • 金門戰役:登陸部隊全軍覆沒,主席稱其為解放戰爭以來之最大損失
    解放軍自渡江以來,勢如破竹,國民黨軍隊一觸即潰,解放軍並未遭遇太大的反抗,俗話說驕兵必敗,在金門戰役中,解放軍遭遇了渡江戰爭以來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滑鐵盧,登島作戰的9000餘戰士全軍覆沒,登陸作戰船隻盡數被毀,金門戰役的失利,震動了全軍,也震動了毛主席,毛主席稱金門失利為「解放戰爭以來之最大」的損失,金門戰役是解放軍建軍以來唯一一次徹底的失敗
  • 假如1949年金門戰役大勝,解放軍能乘勝解放臺灣島嗎?
    眾所周知,我軍自紅軍時期開始,戰鬥力一直都是相當強悍的,在大多數時間裡很少打敗仗,更別說是大規模戰役的慘敗,幾乎沒有。然而我軍在解放戰爭時期,面對手下敗將國軍,是吃過一次大虧的,同時此戰也遲滯了解放軍收復臺灣島的步伐,此戰便是金門戰役。
  • 金門戰役,28軍副軍長肖鋒如果親臨前線指揮,能否挽回戰局?
    ,負責收集金門附近海域敵方增援部隊的情況然而這些準備工作,完全是陸地作戰的標配,而此時28軍要完成的是陸海登陸作戰,這是一種新的作戰方式,對於他們來說還沒有掌握新的作戰方法雖然之前成功解放了平潭,但是那次戰役戰役,剛好遇上了颱風天氣,視線能見度低,船隻被颱風刮上了島嶼。
  • 金門戰役失敗後,葉飛將軍在大二擔島攻島作戰中,再次遭遇慘敗
    該島地處福建小金門西側,大小金門與青嶼、浯嶼之間,和廈門隔海相望,是金門島西側的天然屏障。福建沿海島嶼位置圖金門戰役失利9個月後,1950年7月,葉飛將軍再次籌划進攻金門,以報血海深仇!葉飛針對性的研究了美軍太平洋戰爭時期著名的「蛙跳」戰術,對奪取金門的計劃做出了重大調整,決心首先奪取大擔島、二擔島,以此二島作為跳板再攻金門。對這次奪島戰鬥,葉飛準備充分,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