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的機槍手被俘當了敵夥夫,在海水中泡了三天後,從金門遊回大陸!

2021-01-09 騰訊網

關於金門戰役中被俘、再從島上逃回大陸的解放軍人員,我曾介紹一位抱著籃球內膽渡海遊回來的19歲小戰士胡清河。

後來,不少自媒體號冠之以「金門戰役唯一逃回來的解放軍人員」。其實這是錯誤的。

胡清河並非唯一從金門島逃回來的解放軍人員。

因為,除了胡清河之外,還有一人。

另一位逃回來的人,叫徐欽林。

他與胡清河一樣,也是解放軍251團的,也是山東人。

胡清河是2營的,徐欽林則是3營的;胡清河是衛生兵,他是重機槍手。胡清河是戰士,他是班長。

徐欽林是在金門登陸作戰中腿部受傷而被俘的。

當了俘虜後,徐欽林並未暴露自己的身份,敵人不知他是班長,也不知他是重機槍手。因為他烏黑的臉龐,敵人竟然把他當成一名夥夫,於是他被一位國民黨少校軍官收留在身邊,給敵少校當了一名夥夫。

可是,徐欽林並不甘心就此跟隨國民黨。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心伺機逃回大陸去。

這一年年底的時候,徐欽林終於尋著一個機會,巧妙地逃離軍營。為躲避敵兵的搜索,他躲在事先找到海灘一處秘密處,在海水裡藏了3天,渾身上下都泡爛了。敵兵搜索三天,沒有結果,終於罷休,撤走了。

在躲開敵兵的搜索後,徐欽林上了岸休息一陣後,竟然靠著一身遊泳的高超本領,逃出金門島,也從茫茫大海遊回了大陸。

徐欽林是金門戰役中繼胡清河之外另一位從金門島上逃回大陸的倖存的回歸者,時年20歲。

65年後,85歲的徐欽林被問及當初他已是夥夫,比其他人的狀況要好很多,為什麼還要冒死逃回來時,他回答說:

「我16歲參加革命,17歲入黨,不管遇到什麼情況,要有信仰,要緊跟黨,緊跟毛主席的這點覺悟,還是有的。」

相關焦點

  • 金門之戰-解放軍最慘痛的失利
    金門戰役結束後,解放軍僅用兩個月就消滅了敗退西南的國軍,東南沿海島嶼也被吸取了經驗教訓的解放軍逐步奪取。金門戰役半年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了海南島。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後,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解放軍迅速奪取了閩北、閩南各城,但我們的主要弱點在於缺乏海戰經驗,且無海、空軍掩護作戰,並且許多官兵們都是一路從山東解放區一路打下來的,並不諳水性。
  • 金門戰役慘敗,我軍唯一一位從敵營逃回來的戰士,後來結局如何?
    經過三個月的戰鬥,先後歷經福州戰役、平潭島戰役、漳州戰役、廈門戰役之後,第十兵團解放了除金門之外的整個福建地區,將境內之敵全部肅清。 同年10月24日,為了徹底肅清福建境內之敵,取得更大的戰果,在第28軍副軍長肖鋒的指揮下,我軍三個團9000多人組成渡海登陸部隊發起了解放金門的戰鬥。
  • 韓戰結束後,國軍不斷騷擾大陸,解放軍當即決定:炮擊金門
    一路順風順水的三野自從渡江後並沒有遇到過什麼像樣的抵抗,信心膨脹再加上缺乏海戰經驗,沒有海軍和空軍的掩護雖然重創了金門守軍,但登陸的3個團及船工、民夫大部犧牲少量被俘。在準備下次進攻期間韓戰爆發,解放軍不得不把重心轉移到抗美援朝戰爭中。
  • 大陸向金門供水 只待臺灣點頭
    金門水源不足了,希望向大陸買水!一直缺乏淡水的金門島,終於撐不住了。而大陸方面表示,已經規劃出兩套方案,只待臺灣當局點頭同意,就可向金門送水。早在今年四月,國臺辦新聞副局長範麗青就曾表示,福建省已經做好隨時為金門送水的準備。所以才會如此迅速地給出「晉江圍頭——金門田埔」與「廈門大嶝——金門營山」兩套送水方案。
  • 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這位金門戰役被俘的士兵,後來過的如何?
    ,是1949年金門戰役的國民黨戰俘1949年的金門戰役,對我軍來說是一次教訓深刻的戰役,參加這次戰役的9086人,大多數人英勇犧牲,只有少數人被俘虜,這些被俘虜的戰士,後來在臺灣過得咋樣,接下來就讓我們根據這位老人的回憶,了解金門戰役被俘人員後來的生活處境2002年這位老人再次回大陸探親,由於當時年齡大了,這次是他的女兒陪他一起回來,他女兒叫陳心怡,也是在這次的探親中,她才知道父親的
  • 金門戰役結束後,有兩個士兵平安返回大陸,各自的結局怎麼樣?
    1949年10月,解放軍第十兵團指揮9000多人登陸金門,準備解放金門,金門戰役由此爆發。不過,金門戰役的結果卻不好,因為準備不充分,解放軍登陸金門後大部分官兵都在作戰中壯烈犧牲,其餘被俘虜。金門戰役結束後,僅有兩個士兵平安返回大陸,這兩人是誰呢?各自的結局怎麼樣呢?
  • 大陸鎖定臺西南海域?臺退將:解放軍「戰略欺敵」,伺機出手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針對解放軍軍機不斷出現在臺灣西南海域,臺陸軍退役少將、前「國防大學」陸軍學院副院長李玉文接受中評社訪問分析,大陸若要解決臺灣問題,攻打外島沒有意義,會直接攻打臺灣本島,但速戰速決打北部最快,不會從南部,現在就是「戰略欺敵」,不斷疲勞臺灣,掌握「力量、空間、時間」戰略要素後伺機出手
  • 金門戰役後,國民黨軍一直流傳著「共軍水鬼」的傳說,整整幾十年
    20世紀在金門前線服役過的臺灣官兵,對於「共軍水鬼」的傳說,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有一段時間,甚至到了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地步,夜間哨兵經常報告有"共軍水鬼",不時向海岸灘頭盲目射擊。那麼真實的歷史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1949年10月,解放軍跨海進攻金門失利,金門戰役是解放戰爭後期最大的一次敗仗。此後,由於種種原因,解放軍沒有再次攻打金門。
  • 老外從小金門遊回廈門
    帆板突然出現故障,喬硬是從小金門附近海域遊回白石海域。  晚上9點,當記者在白石炮臺旁的龍櫥海鮮食府看到喬時,他剛剛吃過晚飯,和朋友在一起聊天,他的精神不錯。他用流利的中文,告訴記者5個小時前發生的事。  喬說,他是做貿易的,以前在廈門工作過,目前在杭州工作。他玩帆板將近20年了。昨天是周末,他就和幾個朋友從杭州飛到廈門玩帆板。
  • 金門戰役半年後,25團一班長重返大陸,被開除黨籍後,他回鄉務農
    導讀:金門戰役半年後,25團一班長重返大陸,被開除黨籍後,他回鄉務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解放軍為何不攻佔金門
    那是國民黨退居臺灣後,雙方所爆發的第二次大規模的武裝衝突,外界稱之為「第二次臺海危機」或「8、23金門炮戰」。那場戰爭之所以廣受人們的關注,並在幾十年後仍然常常被提起,原因並不在於它的規模和激烈程度,而在於它所表達出的特殊的戰爭語言和作戰形式——解放軍為何要炮擊金門?簡單的說,是美國人幹涉中國內政所導致的。
  • 金門戰役失敗後,葉飛將軍在大二擔島攻島作戰中,再次遭遇慘敗
    此役解放軍攻島部隊被俘252人,犧牲300餘人,不願被俘跳海失蹤150餘人……這場殘酷的戰鬥發生在1950年7月26日:大膽島、二膽島原名大擔島、二擔島,此戰後蔣經國將「擔」改為「膽」。該島地處福建小金門西側,大小金門與青嶼、浯嶼之間,和廈門隔海相望,是金門島西側的天然屏障。
  • 金門通水後,馬祖也盼與大陸通水通電
    【環球網綜合報導】金門自大陸引水工程8月5日分別在金門和晉江舉辦通水儀式,正式宣告兩岸通水啟動,實現了「共飲一江水」願景。中評社28日報導稱,金門和大陸晉江在這個月5日舉行「共飲一江水」通水儀式,讓外界看到,金門為了使用大陸水源,自福建省泉州山美水庫,經晉江系統向下遊導入龍湖水庫後,沿陸方配合興建的11公裡陸域專管到金井入海點,接續銜接金門方負責的16公里海底管線,抵達田埔端上岸。
  • 個人遊:金門馬祖澎湖推出優惠措施迎接大陸遊客
    目前具有接待大陸旅客赴金門旅遊業務資格的旅行社計22家。金門縣政府與廈門、泉州每日有42班航班往返,是大陸居民往來兩岸最便捷的通道。金門縣政府已規劃數條精彩必遊線路,包括「金酒文化體驗」、「免稅購物特惠」、「閩南風情」、「軍事饗宴」、「自然生態」、「臺灣風情」等六大旅遊元素,在金門也可以選擇自行搭乘金門觀光公交車,有4條路線供旅客選擇,另有500輛自行車供免費借用,讓個人遊旅客騎自行車恣意悠遊金門。
  • 金門戰役戰俘最後歸宿:歸鄉戰俘遭槍決
    在戰役中,解放軍被俘總數為5175人,陣亡3873人,50多人失蹤。最後一個被俘的是253團團長徐博,他躲在附近山洞中,直到1950年1月因在偷吃田地中的紅薯而被捕。這些俘虜被押往臺中幹城營房和東海岸綠島的「新生營」實施「新生訓練」,經過「教育改造」之後,有900多人(年齡較大以及表示堅決不肯留臺灣的)於1950年被載上漁船遣返大陸。
  • 1958年解放軍炮擊金門的真實原因探析
    其距離大陸最近的島,低潮時候不過才1.8公裡,具有十分重大的軍事戰略價值。1949年,國民黨蔣介石當局被迫退守臺灣後,就在金門島派駐了軍事部隊。為一舉掃清國民黨殘餘,1949年7月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三野第十兵團,接連發起了福州戰役、平潭島戰役、漳州戰役、廈門戰役,並取得戰鬥的勝利。同年10月24日,解放軍終於下令渡海,大舉進攻金門島。然而,此次金門戰役最終並沒有取得預期成果。
  • 遊臺灣:在金門,體驗戰地風情
    臺灣電影《軍中樂園》中便有金門新兵在地面積水頗深、頂上又滴水不斷的坑道內生出紅疹子。影片中大陸演員陳建斌扮演的山東老兵,少年時被國民黨抓丁,後在金門擔任士官長訓練蛙兵,面對「只有鳥和子彈飛得過去」的海峽,只能空垂熱淚。  護送百餘名老兵骨灰返鄉的臺灣老兵高秉涵,曾擔任金門駐軍軍事法庭的法官,他面對的第一個案子便是士兵逃亡案。
  • 金門戰役:去對岸打醬油50年後為母上香
    1949年10月27日,歷時三晝夜的金門戰役結束,解放軍進攻金門失利後,海峽兩岸形成長期軍事對峙,從此整個廈門灣都變成「戰地」,無論在大陸還是在臺灣,當報刊提及這裡的島嶼時,所用的概念都是「前線」。在進攻金門前,許能買、蘇安慈兩人就在敵機轟炸中死去。剩餘的26名小嶝船工載軍到金門,洪認訓、洪丁再、周神疆、許丕用、洪錦煌、周渡、洪天庭等7人都死在了金門的海灘上,和許能買、蘇安慈二人一起成為小嶝島的「第一批革命烈士」;餘者全部被俘,其中7名老弱者在1955年被遣送回大陸,壯年船工則被強制當兵。
  • 金門戰役:登陸部隊全軍覆沒,主席稱其為解放戰爭以來之最大損失
    要說解放軍只有9000人參與戰鬥了嗎,其實並不是,解放軍初始的作戰部署是運送第一個梯隊三個團約九千人在瓊林和古寧頭之間灘地登陸,再運送第二梯隊,近約兩萬人登陸大金門,先打下西半部再打太武山,預計三天後拿下大金門,但是情況在第一梯隊的戰鬥中發生了意外,由於解放軍不熟悉海戰,在海水的漲退潮上吃了一個大虧,解放軍25日凌晨開始登島作戰,此時正值高潮,登陸船隻不得不深入海岸
  • 大陸中毒漁工經澎湖金門空海接力送回廈門(圖)
    大陸中毒漁工經澎湖金門空海接力送回廈門(圖) 2008年01月07日 18: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月7日電 三個多月前在澎湖誤食海螺中毒的大陸漁工林智華,今天在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