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靈活用工行業的前景
1、中國人口紅利消失,老齡化現象加劇和產業的轉型升級,靈活用工有了更多的市場端需求和個人端需求。服務業在市場上的比重加大,用人提供服務的場景無法被機器智能化生產替代,需要人的服務會越來越貴,靈活用工是低成本並且高效的模式。
2、市場端需求是用工而不構建傳統的僱主僱員關係,可以減輕企業固定成本,快速敏捷地進行業務。同時平臺經濟的加速發展也促進了對靈活用工的需求。
二、靈活用工行業的現狀
靈活用工的現狀,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真實的平臺型網際網路企業,他們做的是搭建平臺,教育市場,對接需求和供給,這是靈活用工業務發展的前提。另一部分是為這些平臺型企業完成業務結算和合規的服務商,這些服務商通過地方性的政策,為平臺企業實現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業務結算。
1、真實的平臺經濟模式,比如配送,直播,電商,知識付費等。這些平臺本就不是勞動關係的用工場景,需要實現費用結算的合規,並且需要實現低稅負的費用結算。
2、以真實的業務外包,為平臺企業或者傳統企業,實現靈活用工的外包交付。也就是企業只用工,以業務交付為標的,服務商深度介入客戶業務,這類似傳統的人力資源業務外包,從招聘篩選人員,到培訓能力,管理交付,交付業務結果。這是非常重並且專業門檻和業務壁壘都比較高的業務形式,基本上是各個行業垂直細分的服務商在做。比如有的開店外包服務商,依據客戶需要,快速配置人員完成培訓上崗,或者在企業用用工高峰期,快速配置人員到崗交付服務。這種業務不局限於勞動關係,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還有靈活經營的方式。
三、靈活用工行業的行業機會
靈活用工現在處於一個快速調整期,國稅總局對於人大8765號建議的答覆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性作用。相當一部分的靈活用工結算服務將受到衝擊。而行業中大部分服務商只關注平臺端/企業端的需求,因為他們是付費主體,而且大平臺大企業可以直接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機會存在於幾個方面。
1、快速響應政策規範的結算服務,或者稱之為基礎建設服務。現有靈活用工是百家爭鳴,各種政策,各種稅源地,沒有統一的標準。在經濟發展穩定的城市或者地區,搭建好完善的基礎建設,比如稅收政策,個體戶註冊流程,結算通道(銀行,網際網路金融),金融服務(保理,授信),合規監管等等的基礎建設,這樣能夠為現在大量的服務商提供一個無後顧之憂的打包服務方案。
2、垂直細分領域的真實靈活用工外包交付。搭建行業的人才庫,搭建需求發布平臺或者對接外部已有平臺。以交付任務為標的,靈活配置人員到客戶業務現場,或者在線交付業務。其實日本的勞務派遣就是這樣的模式,以客戶業務需求來配置人員。國內上市的科銳國際也是主營這方面的業務,比如行政,財務等事務性崗位的臨時替崗外包。為客戶實現用工不用人,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