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講精選:學渣和學霸的真正差距原來是這個

2020-08-20 雅思天后劉薇

對於學渣和學霸的區別,

很多人往往存在一些思維定勢:


學霸的智商甩我們幾條街...

學霸的智力將我們碾成渣渣...

學霸就是天生IQ指數爆表...


可是,真的是這樣麼?

學渣就是智商堪憂?學霸就是智商逆天?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段精彩的TED演講

The key to success? Grit

告訴你學渣和學霸真正的差距究竟是什麼。


溫馨提示:

沒流量的同學,翻到下面看全文(更多內容)


演講嘉賓安吉拉·李·杜克沃斯(Angela Lee Duckworth)是一位華裔研究心理學家,她在27歲時辭去了紐約一份前途無量的工作—企業管理諮詢師,選擇到一所公立學校教七年級學生數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她意識到:

IQ並不是將那些成功的學生和那些掙扎過但失敗的學生區分開來的唯一標準

在演講中,她解釋了她自己的理論——成功的先兆是」毅力」!


下面為大家選取了演講原文的精彩內容,希望你們會有收穫!


The key to success? Grit

成功的鑰匙?毅力

Angela Lee Duckworth


What struck me was that I.Q. was not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my best and my worst students.Some of my strongest performers did not have stratospheric I.Q. scores. Some of my smartest kids weren&39;re hard: ratios, decimals, the area of a parallelogram. But these concepts are not impossible, and I was firmly convinced that every one of my students could learn the material if they worked hard and long enough.


這引發了我的思考。七年級數學要學的東西確實挺難:比例、小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但這些概念並不是不能理解,我也堅信我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會這些知識, 只要他們足夠認真、堅持用功。


After several more years of teaching, I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hat we need in education is a much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and learning from a motivational perspective, from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In education, the one thing we know how to measure best is I.Q., but what if doing well in school and in life depends on much more than your ability to learn quickly and easily?


教了幾年以後,我得出一個結論:我們的教育所需要的是一種對學生、對學習更好的理解——從動機的角度、從心理的角度去理解。在教育領域,我們最擅長測試的指標是智商,但如果說在學校和生活中的表現好壞不僅僅取決於你是否能又好又快地學習呢?


So I left the classroom, and I went to graduate school to become a psychologist. I started studying kids and adults in all kinds of super challenging settings,and in every study my question was, who is successful here and why? My research team and I went to West Point Military Academy.
於是,我離開了課堂,來到了研究所,成為了一名心理學家。我開始研究兒童與成人處於各種艱巨挑戰中的表現。在每次研究中,我關注的是: 誰會成功?為什麼會成功? 我和我的研究團隊去了西點軍校


We tried to predict which cadets would stay in military training and which would drop out. We went to the National Spelling Bee and tried to predict which children would advance farthest in competition.

我們試著預測哪些學員能通過軍事訓練,哪些會放棄。我們去看全國拼字比賽, 試著預測哪些孩子能在比賽中笑到最後。


We studied rookie teachers working in really tough neighborhoods, asking which teachers are still going to be here in teaching by the end of the school year, and of those, who will be the most effective at improving learning outcomes for their students?


我們研究在非常艱苦的環境下工作的新教師,預測哪些教師在學年末時還能堅持在崗位上。當然還有,哪些教師教出的學生成績的提高最為顯著?


We partnered with private companies, asking, which of these salespeople is going to keep their jobs? And who&39;t social intelligence. It wasn&39;t I.Q. It was grit.


我們和私人公司合作, 預測哪些銷售人員能保住工作?誰能賺最多錢? 在這些非常不同的背景下, 我們發現有一個特質能夠很好地預測成功。它不是社交能力,不是美麗的外貌,不是健康的身體,也不是智商,而是意志力。


Grit is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 for very long-term goals. Grit is having stamina. Grit is sticking with your future, day in, day out, not just for the week, not just for the month, but for years, and working really hard to make that future a reality. Grit is living life like it&39;s not just at West Point or the National Spelling Bee that grit matters. It&34;How do I build grit in kids? What do I do to teach kids a solid work ethic? How do I keep them motivated for the long run?&39;t know.


所以意志力並不只是在西點軍校或全國拼字比賽中非常重要。在學校,尤其是對有輟學危險的孩子來說,意志力同樣重要。關於意志力,最令我吃驚的事情是我們以及科學界對於如何鍛鍊意志力知之甚少。每天,家長和老師都會問我, &39;t make you gritty. Our data show very clearly that there are many talented individuals who simply do not follow through on their commitments. In fact, in our data, grit is usually unrelated or even inversely related to measures of talent.

我所知道的是,有才華不意味著就有意志力。我們的資料非常清楚地揭示有很多才華橫溢的人並不能堅持到底,實現承諾。事實上,我們的研究發現,意志力通常與才華無關, 有時甚至成反比。


So far, the best idea I&34;growth mindset.&39;re much more likely to persevere when they fail, because they don&39;s where I&39;s where we are. That&39;ve been successful, and we have to be willing to fail, to be wrong, to start over again with lessons learned.

所以,成長型思維模式是一種鍛鍊意志力的好方法。但我們還需要更多這樣的理念。而今天我的演講就到此為止, 因為這就是我們當下的認知。這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我們需要拿出我們最好的想法、最強的直覺對他們進行檢驗。我們需要衡量我們是否取得了成功,我們必須願意失敗、願意犯錯、願意吸取教訓並從頭開始。


In other words, we need to be gritty about getting our kids grittier.


換句話說,在加強我們孩子意志力這件事上, 我們自己也要有不懈的意志。


在以上精彩的闡述中,

我們會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詞:

它是席捲美國教育界的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

那就是Grit


Grit一詞在古英語中的原義是沙礫,即沙堆中堅硬耐磨的顆粒。


在這裡,Grit可譯為「堅毅、毅力」,正如安吉拉·杜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在演講中所說:


Grit是對長期目標的持續激情及持久耐力,即便歷經失敗,依然能夠不忘初衷,專注投入、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是一種包涵了自我激勵、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整的性格特徵。


如果你見一個人&34;,這就是Grit。


如今,Grit已開啟了性格教育時代,美國的很多學校都在修改和引進新的課程,更加注重性格教育。因為塑造堅毅的品格,將有助於學生將來在任何領域獲得成功。


而這也給了我們極大的反思:

教育中最重要部分是什麼呢?

是正確答案?智力開發?不輸在起跑線上?


或許一句老掉牙的格言能給我們啟發——失敗是成功之母,不是要跑多快才夠好,而是在摔倒之後站起來繼續跑,哪怕是最後一名也堅持下去,這才是教育真正應該教會所有人的東西。


關於學渣和學霸的真正差距,並非智力高低之別。而在面對挑戰和冒險時,選擇迎難而上,從一而終的人往往更能獲得成功。

最後,送給大家一段來自Gala樂隊《追夢赤子心》的歌詞:


繼續跑 帶著赤子的驕傲

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

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

為了心中的美好

不妥協直到變老

相關焦點

  • 一張草稿紙,就能看出學霸和學渣的差距
    很多人都總是覺得自己之所以考不上清華北大這兩種學校,都是因為自己的智商不高,因為不是學霸。但是最近直到看到學霸的「草稿紙」才明白,原來學霸和學渣之前,單單是看草稿紙就可以看出來差距。一張草稿紙,就能看出學霸和學渣的差距,這草稿比考試還整潔首先帶大家看一看學霸的草稿紙,我們可以看到學霸的草稿紙很是整潔,上面是滿滿的計算過程,而且排列的順序比較完整,一點都不雜亂,這種用草稿紙的方式還可以方便後面查缺補漏。而學渣的草稿紙則是截然不同了,學渣的草稿紙非常的亂,而且看不出來一點規律,和學霸的草稿紙有著天壤之別。
  • 神秘TED演講:竟然道出學霸和學渣的真正差距!
    Angela Duckworth關於「堅毅力」培養的視頻演講安吉拉在TED發上表的這個有關的「堅毅教育」的演講在美國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在當時,這種教育理念迅速席捲了整個美國教育界。通俗地講,堅毅是對長期目標的熱情和毅力,堅毅是有毅力的表現;堅毅是日復一日依然對未來堅信不已,不是持續幾個星期,持續幾個月,而是持續很多年真正的不懈努力,將你所想的未來變成現實;堅毅是將學習、生活看作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堅毅是即便歷經失敗
  • 老師:學霸和學霸比語文,學霸和學渣比數學,學渣和學渣比英語
    一、學霸和學渣之間,比拼的是數學! 對於多數學生而言,數學都是邁不過去的一道坎,但是作為一門主科,數學又不得不學,所以數學就成了學生的一個「分水嶺」。 對於那些成績優秀的學霸而言,數學並不是很難,他們能夠輕鬆考到130分以上,考140分甚至是150分,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 學霸和學霸比語文,學霸和學渣比數學,學渣和學渣的是哪一科?
    一、學霸和學渣之間,比拼的是數學!對於多數學生而言,數學都是邁不過去的一道坎,但是作為一門主科,數學又不得不學,所以數學就成了學生的一個「分水嶺」。數學一科就能差距幾十分甚至上百分,數學成為區分學霸和學渣的最主要學科。二、學霸和學霸之間,比拼的是語文!
  • 別再讓智商「背鍋」,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在於平時的細節
    上學的時候,總是有你想不到的學霸,也總是有你想不到的學渣。差距的確很明顯。大多數的老師、家長、學生都會喜歡這樣的學霸。而這些學霸是我們永遠崇拜的榜樣。但是我們只能看到學霸面前的光鮮亮麗。卻看不到私底下點燈熬油的學習。所以每個人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必須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和辛苦。這就是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
  • 斯坦福教授最新發現:原來普通孩子和學霸的真正差距是因為這些
    一些家長認為,學渣和學霸之間的差距是由於智商不同造成的,但真正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是思維方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學習態度。思維方式是我們性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了我們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以及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自己、探索世界。其實生活和學習上的很多小事都體現了孩子思維上的缺乏。
  • 「學渣」和「學霸」的真實差距,不在於智商,老師:家長別不信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渣」和「學霸」這兩個詞成了我們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而學霸作為尖子生的代名詞,自然是全身充滿了主角光環,但學渣作為差生的代名詞,難免會被作為負面教材,例如:你可別跟某家的學渣天天在一起玩,要多和學霸交朋友。在一些人的眼中,學渣不但會帶壞自家孩子,也根本不是學習這塊料,換句話說,他們認為學渣智商不如學霸高。
  • 學渣和學霸,拉開差距的就這5個關鍵詞,別再甩鍋給智商
    學霸不是一蹴而就,學渣和學霸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差得不是一星半點,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都是智商的鍋?面對這樣的挑戰,孩子們的態度也有所變化,很多三年級的小朋友覺得自己長大了,對老師和家長的話不再重視,自我意識逐漸崛起。學渣和學霸的差距一般在這一年悄悄拉開。
  • 學渣VS學霸的課堂筆記,對比過於真實,同齡人之間的差距這麼大?
    對於高中那些學霸們而言,課堂筆記是學習中很重要的部分,因為自己沒掌握的知識點全部記錄在筆記本中可以隨時溫習,但學渣顯然就沒這麼注重筆記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下學渣和學霸的筆記。學渣VS學霸的課堂筆記,對比過於真實,同齡人之間的差距這麼大?這位學霸的眾多筆記放在一起是不是有一種藝術品的感覺?
  • 學霸和學渣形成差距的真正原因,是「成長型思維」,並不是智商
    不過即便是相同的教育資源,兩個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出現很大的差距,學霸學渣的差距更是明顯。在這一類人看來,世界上的困難和應對,都是對自己的考驗,而所有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努力。完成那些挑戰,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但固定型思維認為自己的能力和智商都是一成不變的,世界則是為了考察我們的智商而組成的。所以,當智商和能力不如其他人時,自己就會被淘汰。
  • 學霸和學渣的差距到底在哪?無關智商,體現在這3個能力上!
    學習成績一直是衡量廣大學生黨的唯一標準,無關乎人品和性格,學習成績好就是能獲得更多的機會和資源。成績是學生們通過學習書本內容,然後通過考試得到的。既然是考試,那就要有排名,就要分出個高低。排名靠前的就被戴上了「學霸」的光環,而排名靠後的就被冠以「學渣」之名。
  • 別再讓智商「背鍋」,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體現在這些細節上
    學霸和學渣之間都存在哪些細節的差距?1、對待學習的態度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智商是沒有絕對的關係,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學生的學習態度決定學習成績。其實不難發現,你可以看班級當中的學霸,看看她們的學習態度,再看看學渣的學習態度,其實答案就非常明顯了。
  • 學霸和學渣,課桌裡面分別是啥?老師:對比太強烈,差距一目了然
    從小學到大學,班級裡總會有學習好的和學習差的學生,前者是全班同學羨慕的對象,被大家稱為學霸,而後者也有一個稱呼叫「學渣」。學霸和學渣的區別不僅體現在成績上,有經驗的老師看一眼課桌裡面就能分辨出來誰是「考神」,誰是「考渣」,非常準。學霸和學渣,課桌裡面分別是啥?
  • 班主任: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不在於智商,家長別不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用學霸和學渣來形容了,一些家長還會認為,誰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是因為基因好,智商高,而那些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則是因為智商沒有別的孩子高而導致的。但是作為學校的班主任,卻發現,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不在於智商,而是在於其它方面,家長看完可別不信。
  • 學渣和學霸間的差距,有時候不在智商,這些細節就可以看出
    很多時候,優秀生跟差生之間的差距,沒有家長們想的大,只要在某些細節上好好培養,學渣也是可以逆襲成學霸的。但其實,智商並不是劃分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的差距,對於學習好跟不好的人來說,有的時候,他們的差距更多的是因為一些學習細節。
  • 看到學渣和學霸的「課堂筆記」,才明白原來兩者之間的區別在這裡
    那麼很多人都好奇,到底學霸和學渣之間都有哪些區別呢?是什麼事情到底兩者之間的學習成績差別那麼大?就拿「課堂筆記」這件事情來說吧,當你看到學渣和學霸的課堂筆記,你就會明白了!同樣都是課堂筆記,學霸和學渣有啥差別?
  • 學渣和學霸的差距不是智商
    一位班主任說道: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班上第一,但是卻不知道怎麼培養一個學霸出來,在我看來,學霸和學渣的差距,就在這四個習慣上。一、規劃時間的習慣總有家長抱怨,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一個小時的作業能拖三個小時,假期更是喜歡拖延,不到最後一天不動筆。有的孩子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整天都忙著學習,可是成績卻不見起色。這都是對時間缺少規劃的表現。
  • 班級座位分布圖火了,學霸和學渣間最大的差距是這五個詞,別忽視
    學霸不是一蹴而就,學渣和學霸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差得不是一星半點,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都是智商的鍋?小學生遭遇三年級分水嶺現象,成績下滑,老師道破原因教育界的朋友都聽過「三年級現象」,有家長會問:啥是「三年級現象」呢?家長對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它很可能出現在你家娃身上。
  • 同一個班上課,學渣和學霸的差距在哪裡?看課堂筆記就明白了
    而在同一個班上班,孩子之間差距也是相當大,一個是別人眼中的學霸,一個是別人眼中的學渣,究竟如何出現了這樣的差距呢?他們的差距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劉以恆和李明鎬因父母是好朋友,而且年齡都差不多,就決定在一起上小學,並且還分到了一個班,一二年級的時候,還沒什麼差距,劉以恆經常是滿分,而李明鎬則是98、99分。
  • 學霸與學渣之間的差距,從一二年級就開始了,父母要重視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學霸與學渣的差距究竟是怎麼拉開的呢?父母又該如何幫助學習不好的孩子?希望讀完這篇文章,能給父母們帶來一些啟迪和解決的方法,從此讓孩子踏上學霸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