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和學渣形成差距的真正原因,是「成長型思維」,並不是智商

2020-12-11 騰訊網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人說生娃就像開盲盒,生出一個學霸的概率就相當於從卡池中抽出ssr的概率,簡直低到不行。但父母會輕易認輸嗎?顯然並不是,所以在孩子還在子宮裡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了。天生的不行,後天培養也一定要成才。不過即便是相同的教育資源,兩個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出現很大的差距,學霸學渣的差距更是明顯。

到這裡,很多人會把差距的原因歸結於智商,要麼就是不努力。但也有很多智商相同,努力程度也一樣的孩子,學習成績就是天差地別。但斯坦福教授羅爾·德偉克卻認為: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她將人的思維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成長型思維,一種是固定型思維。所謂成長型思維,就是樂於挑戰,並積極地去提升自己。在這一類人看來,世界上的困難和應對,都是對自己的考驗,而所有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努力。完成那些挑戰,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但固定型思維認為自己的能力和智商都是一成不變的,世界則是為了考察我們的智商而組成的。所以,當智商和能力不如其他人時,自己就會被淘汰。

這兩種思想,相當於直白地剖析了孩子學習的內驅力,也就是動機和態度。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容易固步自封,窩在自己的舒適區,不願意做其他的嘗試。但成長型思維的孩子,經常會打破原有桎梏,敢於努力和創造,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是以,後者更容易成為學霸,並越來越強。而前者即便成了學霸也只是暫時的,一碰到問題就很容易崩潰失敗。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呢?

1、挫折和困難不可少

不要以孩子年紀小,就去為他蕩平一切困難和挫折。德韋克教授說一些很小的幹預,能夠幫助塑造成長型思維模式。那是因為孩子不僅能從挫折、困難中總結經驗,還能過得成就感,讓他享受徵服困難的快感。

2、正確的讚揚和肯定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讚揚,實際上都是在扼殺他的成長型思維。比如肯定他的智商和能力,卻不肯定他的努力。這就相當於給予他一個暗示:你很聰明,你能力很強,所以才能解決這些問題,跟努力不努力沒什麼關係。這會讓他們以為「恃才傲物」,認為自己很聰明,什麼都能迎刃而解,就會躲在自己的舒適圈不願意出去了。

父母應當誇讚他的努力、策略和選擇,而不是天賦、智力。比如當他做出一道很難的數學題時,家長不應該用「你真聰明!你太棒了!」來誇獎他。而應該這麼誇獎:

「你碰到難題繼續鑽研的精神太棒了!」

「碰到困難不退縮,寶寶真厲害!」

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在智力上並沒有太大差距。他們差的東西,僅僅是思維而已。所以父母不一定要糾結於他們的智商,轉而去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更容易培養出一個學霸!

相關焦點

  • 學渣和學霸的差距不是智商
    有時候,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態度。一位班主任說道: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班上第一,但是卻不知道怎麼培養一個學霸出來,在我看來,學霸和學渣的差距,就在這四個習慣上。一、規劃時間的習慣總有家長抱怨,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一個小時的作業能拖三個小時,假期更是喜歡拖延,不到最後一天不動筆。有的孩子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整天都忙著學習,可是成績卻不見起色。這都是對時間缺少規劃的表現。
  • 別再讓智商「背鍋」,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體現在這些細節上
    在學校每個班級當中,都會有學習好的學生和學習差的學生,而學習的好壞,很多家長都將原因歸結到了智商上面,覺得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智商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其實,不得不否認學習是和智商有著一定的關係,但是,其實並不是每個學生生下來就非常聰明的,都是通過後天的努力才形成的。
  • TED演講精選:學渣和學霸的真正差距原來是這個
    對於學渣和學霸的區別,很多人往往存在一些思維定勢:學霸的智商甩我們幾條街...學渣就是智商堪憂?學霸就是智商逆天?Grit 告訴你學渣和學霸真正的差距究竟是什麼。所以,成長型思維模式是一種鍛鍊意志力的好方法。但我們還需要更多這樣的理念。而今天我的演講就到此為止, 因為這就是我們當下的認知。這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我們需要拿出我們最好的想法、最強的直覺對他們進行檢驗。我們需要衡量我們是否取得了成功,我們必須願意失敗、願意犯錯、願意吸取教訓並從頭開始。
  • 學渣和學霸,拉開差距的就這5個關鍵詞,別再甩鍋給智商
    學霸不是一蹴而就,學渣和學霸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差得不是一星半點,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都是智商的鍋?面對這樣的挑戰,孩子們的態度也有所變化,很多三年級的小朋友覺得自己長大了,對老師和家長的話不再重視,自我意識逐漸崛起。學渣和學霸的差距一般在這一年悄悄拉開。
  • 「學渣」和「學霸」的真實差距,不在於智商,老師:家長別不信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渣」和「學霸」這兩個詞成了我們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而學霸作為尖子生的代名詞,自然是全身充滿了主角光環,但學渣作為差生的代名詞,難免會被作為負面教材,例如:你可別跟某家的學渣天天在一起玩,要多和學霸交朋友。在一些人的眼中,學渣不但會帶壞自家孩子,也根本不是學習這塊料,換句話說,他們認為學渣智商不如學霸高。
  • 斯坦福教授最新發現:原來普通孩子和學霸的真正差距是因為這些
    一些家長認為,學渣和學霸之間的差距是由於智商不同造成的,但真正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是思維方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學習態度。思維方式是我們性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了我們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以及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自己、探索世界。其實生活和學習上的很多小事都體現了孩子思維上的缺乏。
  • 學渣和學霸間的差距,有時候不在智商,這些細節就可以看出
    其實,家長們一直都對學習跟智商這件事情上有很深的誤解,智商並不是用來衡量學習好壞的一個標準。很多時候,優秀生跟差生之間的差距,沒有家長們想的大,只要在某些細節上好好培養,學渣也是可以逆襲成學霸的。但其實,智商並不是劃分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好的差距,對於學習好跟不好的人來說,有的時候,他們的差距更多的是因為一些學習細節。
  • 班主任: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不在於智商,家長別不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用學霸和學渣來形容了,一些家長還會認為,誰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是因為基因好,智商高,而那些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則是因為智商沒有別的孩子高而導致的。但是作為學校的班主任,卻發現,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不在於智商,而是在於其它方面,家長看完可別不信。
  • 別再讓智商「背鍋」,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在於平時的細節
    上學的時候,總是有你想不到的學霸,也總是有你想不到的學渣。差距的確很明顯。大多數的老師、家長、學生都會喜歡這樣的學霸。而這些學霸是我們永遠崇拜的榜樣。但是我們只能看到學霸面前的光鮮亮麗。卻看不到私底下點燈熬油的學習。所以每個人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必須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和辛苦。這就是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
  • 學神學渣還有學霸,差的只有智商嗎?
    學霸?學渣? 差的只有智商嗎? 有人說三者差距完完全全的體現在了智商上,學神和學霸的智商一定很高。 但是據研究表明,其實常人智商差別並不大。
  • 未來,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不是財富,而是成長型思維
    很多想法,只要努力和堅持,其實就可以實現。而史丹福大學的卡羅爾·德韋克教授,提出了一個「成長型思維」,她說,具備成長性思維的人,會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可以通過努力不斷去提升,這樣的想法就會積極地改變現實。
  • 老師:學霸和學霸比語文,學霸和學渣比數學,學渣和學渣比英語
    一、學霸和學渣之間,比拼的是數學! 對於多數學生而言,數學都是邁不過去的一道坎,但是作為一門主科,數學又不得不學,所以數學就成了學生的一個「分水嶺」。 對於那些成績優秀的學霸而言,數學並不是很難,他們能夠輕鬆考到130分以上,考140分甚至是150分,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 學霸和學渣,課桌裡面分別是啥?老師:對比太強烈,差距一目了然
    從小學到大學,班級裡總會有學習好的和學習差的學生,前者是全班同學羨慕的對象,被大家稱為學霸,而後者也有一個稱呼叫「學渣」。學霸和學渣的區別不僅體現在成績上,有經驗的老師看一眼課桌裡面就能分辨出來誰是「考神」,誰是「考渣」,非常準。學霸和學渣,課桌裡面分別是啥?
  • 班級座位分布圖火了,學霸和學渣間最大的差距是這五個詞,別忽視
    學霸不是一蹴而就,學渣和學霸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差得不是一星半點,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都是智商的鍋?小學生遭遇三年級分水嶺現象,成績下滑,老師道破原因教育界的朋友都聽過「三年級現象」,有家長會問:啥是「三年級現象」呢?家長對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它很可能出現在你家娃身上。
  • 學霸和學霸比語文,學霸和學渣比數學,學渣和學渣的是哪一科?
    一、學霸和學渣之間,比拼的是數學!對於多數學生而言,數學都是邁不過去的一道坎,但是作為一門主科,數學又不得不學,所以數學就成了學生的一個「分水嶺」。學好高中數學,既要努力,又要有思維,像初中那樣單純靠努力,已經很難考高分了。數學一科就能差距幾十分甚至上百分,數學成為區分學霸和學渣的最主要學科。二、學霸和學霸之間,比拼的是語文!
  • 學霸與學渣之間的差距,從一二年級就開始了,父母要重視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學霸與學渣的差距究竟是怎麼拉開的呢?父母又該如何幫助學習不好的孩子?希望讀完這篇文章,能給父母們帶來一些啟迪和解決的方法,從此讓孩子踏上學霸的階梯......
  • 學霸和學渣的差距到底在哪?無關智商,體現在這3個能力上!
    成為一名「學霸」,是很多「學渣」苦苦追求而不得的目標,那麼「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到底在哪呢?很多同學的回答是智商。但我認為,除了國家頂尖科研人才有著常人所不及的天賦和智商以外,普通人眼中的「學霸」,在智商方面與常人無異,他們只是在某些能力上方面更勝一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學渣與學霸不差在智商,關鍵是差在思維
    今天為大家解釋一下學霸與學渣的區別:學霸之所以那麼條理清晰,思路準確,關鍵是他的思維以及特性。學霸的思維具備以下四個特徵:1學霸思維:知識結構化當學霸重新講解的時候,對於概念與概念的關係,對於概念內在機構很清楚。
  • 差生和尖子生之間的差距,真不在於智商,而在於這些關鍵細節
    如今,「學霸」作為一個自帶光環的群體,成為許多人羨慕的對象。很多家長表示,自己家娃是個學渣,只能「認命」,做父母的智商就不行,孩子也高不到哪兒去,一切都是由智商決定的。認為學習好的孩子一定智商高,學習差的孩子一定智商差,這是家長對學習這件事最深的誤解。
  • 孩子是學霸還是學渣,差距不在於智力,兩個小細節才是決定性因素
    而反觀學渣,無論再怎麼努力考試成績依舊不理想,於是大部分人將「學霸」與「學渣」的差距歸結到智商上,事實真是如此嗎?「背鍋,「學霸」與「學渣」的差距在於兩個細節1、學習習慣正所謂習慣成自然,一個人如果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往往會在潛意識中做好相應的規劃,而這種秉性一旦得以形成,將有利於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學習的效率會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