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裡的瓶子,是一個叫牛牛的自閉症男孩撿的。每天一有時間,他就會拿著袋子去街上找瓶子,日積月累,家裡已經堆出了一座小山。
牛牛撿瓶子並不是因為他喜歡這樣做,而是因為他的媽媽曾說過一句話:以後爸爸媽媽不在了,你餓死可怎麼辦?
這句話一直放在牛牛心裡,除了撿瓶子,牛牛還在村裡到處找活幹,燒火,挖地,攪拌水泥,搬磚,劈柴……只為換來一碗飯。
回憶起曾經對兒子的打罵教育、帶孩子去做電療等種種經歷,牛牛媽媽看著眼前這個奮力生存的小孩,既感動又心酸。
「兒子知道要掙錢養活自己了,但這份『長大』,讓我這個做媽媽的內心不忍,因為他才9歲呀。」
在牛牛媽媽眼裡,上帝給兒子關上了門,讓他一路走來歷經坎坷無奈,但生活總會透出光亮,指引著他們堅持去尋找一扇可以開的窗。
✦
今天,就由牛牛媽媽就來和我們分享她陪伴自閉症兒子長大的故事,她一邊說,一邊把牛牛的照片發了過來,關於兒子成長的點滴,都已深深印在她的腦海裡......
01 只顧打罵,忽視了自閉症
2019年,我的兒子牛牛確診,那時他已經8歲了。讓我心痛的是,之前有很多機會可以發現他的異常,但都被我忽視,甚至用打罵的方式掩蓋了。
記得2018年,有一次我帶著兒子坐火車回老家,車廂裡的溫度越來越高,他突然開始大聲吼叫,不僅如此,還把其他乘客的東西仍得到處都是。
那是牛牛第一次表現出異常,但當時我以為孩子只是受高溫的刺激,並沒有多想。
隨後牛牛上了一年級,剛去沒多久,老師就告訴我他在班裡坐不住、不聽話、還撕同學的課本。我不斷和學校還有家長道歉,認為孩子調皮,打罵了他很多次。
牛牛
那時候我的脾氣確實不好,由於我老公在外地工作,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幾次家,孩子的事只能是我一個人全權負責。每天做洗碗工早出晚歸,回來看到兒子不聽話,沒有心情去耐心教育,只能用「暴力」震懾他。
誰知牛牛變得越來越難管教,我也因此深感疲憊。後來在網上看到和他表現差不多的孩子去醫院診斷的報導,趁放暑假,我也帶兒子去了醫院檢查。當醫生告訴我牛牛有自閉症時,我心底一沉。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牛牛平常多動、愛長時間觀察一個東西、不能控制情緒等這些問題都只是因為男孩子頑皮了些,況且他會說話,我壓根沒有往自閉症上想過。
所以當他犯錯時,我就抱著「不打不成器」、「棍棒下出孝子」這些想法來處理,現在回想起來,心裡只剩自責和悔恨。
如果當初能耐心一點、溫柔一點、對兒子多關注一點,情況可能也會好一點吧。很多父母面對不聽話的孩子都免難暴躁,但孩子可能正在受疾病所困,身為父母,千萬不要只把笑臉和耐心留給老闆和客戶,也要儘可能多的留給我們的孩子。
牛牛確診帶給我的打擊很大,但顧不得悲傷,一心只想著給孩子治病。很快,我在當地找到了一個康復機構,為了方便還在附近租了房子。本來是抱著希望去的,但不料卻是我們母子倆的噩夢的開端。
02 電療,母子倆的噩夢
在康復機構,牛牛需要每天做一個小時的電療課,每次開始前他都大喊大叫很不配合,直到現在,他帶上電療帽子後那雙無神的眼睛還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裡。
牛牛做電療
現在想想,我反而慶幸當時兒子因為反抗中止了幾次治療。
在那裡,隨處可見不會說話的大齡自閉症兒童隨地大小便、大吼大叫、不配合電療橫衝直撞瞎跑、被父母打罵、無盡的哭喊……
還有家長當眾給女孩子換屎尿片,亂丟一地並自豪地說她的孩子很聰明,從不在自己家裡拉屎。有個孩子從3歲到10歲都在這個中心做電療,沒什麼改善,家長說是因為沒有地方接收,只能在這裡耗著時間。
我每天和兒子在這樣的環境裡堅持著,更糟糕的是,牛牛開始模仿他們瞎跑亂叫甚至在公路上小便。
這是我的噩夢,我沒有想到滿懷的希望會在這裡被逐漸消磨,讓兒子不好反壞。同樣,牛牛的噩夢也在這裡開始。
在康復機構期間,有一天,牛牛調皮要把別的小孩放在水池裡,被對方母親看到,一直操著棍子追著他打。我覺得兒子確實做錯了,不能護短,就沒有阻止,事後我還說了牛牛兩句。
我想這下這個母親氣該消了,但沒想到她卻變本加厲,辱罵我們母子的同時還讓她小孩把屎拉在我家門口,房東也因此多次催我搬家。
事發後,牛牛每天晚上都做噩夢,有時大白天會無緣故大哭起來說道:不要打我,不要打我……他還問我,為什麼不讓警察抓那個阿姨?
每次我都是含淚回答孩子的問題,邊說邊聯想到自己曾經和機構裡那些打孩子的父母如此相似,不能理解孩子的無助,想到自己身為母親的懦弱,在兒子被欺負時沒有保護好他,又想到只顧盲目治病,差點把兒子給耽誤。
我心裡特別愧疚,只能把兒子抱在懷裡不停地安撫。
最終,在機構治療73天後,我果斷帶兒子離開。隨後我們來到了市中心居住,牛牛慢慢不再做噩夢,生活也開始出現轉折。
03 在市場上學會擺攤技能
我們新找的住處離市場很近,這裡做生意的人雖然大部分來自農村,但他們懂得和氣生財與人為善。他們也對牛牛很好,並沒有因為自閉症而歧視他。
原來一個好的環境,真的會對孩子產生很大影響,牛牛在這裡的狀態和當初在康復中心完全是兩個樣子。
牛牛從小就對水電方面的事物很感興趣,恰巧市場裡有修家電的老闆,他平常就會教牛牛用電安全這些知識。
牛牛可以安全操作電器
除此以外,服裝店的老闆娘還教牛牛認字和做人的道理、配鑰匙的大爺和他聊天、交警幫忙拉住牛牛的小手不讓他跑進車流……那段時間牛牛變化很大,慢慢熟悉了買菜做飯,和人打交道,還學會和老闆們一樣擺攤賺錢。
牛牛很會模仿,他讓我去批發礦泉水,然後在路邊賣給經過的小孩。一瓶水批發7毛錢,他賣1塊錢。賺的不多,但能讓他高興半天。
每天我兒子都會和路過的城管打招呼,叫叔叔,所以城管不忍心趕走他,還提醒他不要亂跑注意車。
牛牛在市場的這些日子,我能感到他很快樂。但由於我也要工作掙錢,不能全天帶著他,而且牛牛年紀還小,總要嘗試去上學。思來想去,最終決定帶孩子回我老家,畢竟那裡有我爸媽可以幫忙照看。
牛牛能把擺攤的活幹得這麼起勁,一方面是因為周邊的環境帶著他做,一方面是因為我曾對他說過:以後爸爸媽媽不在了,你餓死可怎麼辦?
我不是故意要對孩子說這麼喪氣的話,是因為一想到孩子以後要獨自面對世界真的有些擔心和絕望。
孩子能康復到什麼地步?受社會歧視怎麼辦?沒辦法就業誰來管?我想,每一位自閉症孩子的父母都會受這些問題困擾和煎熬吧。
一開始我認為,牛牛能有意識和能力去模仿別人做生意已經很好了,不求他能掙多少錢,也不求他能理解生存的意義。但沒想到,直到我們離開市中心,回到我的老家,這句話仍被他深深記在心上。
04 「媽媽不用擔心我餓死了」
回老家確實是個正確的決定。
家附近的一個小學可以接收牛牛,一開始遭到了一些家長的反對,但校長說,只要牛牛沒有威脅到其他孩子的安全,學校不會拒絕任何一個孩子上學。
記得在去學校報名那天,牛牛天不亮就開始催促我。我故意逗他學費不夠了,他就把口袋裡攢下的零零碎碎的幾塊錢給我,著急地問我:夠了嗎?夠了嗎?
相比之前,牛牛現在的一些行為問題也確實好很多了。他不會去主動去碰別人東西,也不會傷害別人,雖然還和同學處不好,門門功課不及格,但至少可以每天快樂地背著書包去學校。
牛牛準備去上學
我本以為他已經對擺攤掙錢不感興趣了,但有一天放學後,牛牛拖著一個裝滿瓶子的蛇皮袋子。他拉了拉袋子和我說:「媽媽,賣錢,我不會餓死了。」
那一瞬間我真的既感動又心酸。兒子知道要掙錢養活自己了,但這份「長大」,讓我這個做媽媽的內心不忍,因為他才9歲呀。
牛牛幾乎一有時間就去撿瓶子,有一次一個警察見他撿瓶子可憐,就問:小朋友,你為什麼來撿瓶子?
牛牛回答說:為了生活啊!
我經常在他耳邊念叨這句話,他就記住了,他自己可能根本不知道什麼意思。
警察叔叔後來要給他十塊錢,牛牛沒要,還有一個開三馬仔的阿姨硬塞了牛牛六塊錢和一包瓜子,一個賣包子的老闆給牛牛幾個麵粉袋子,讓他撿瓶子……
我真心謝謝這些善待自閉症孩子的人們,讓他感受到了人世間的溫暖,讓我們不再絕望。
除了撿瓶子,牛牛還在村裡到處找活幹。看見人家燒火,他就主動和大媽說他來燒,只是需要一碗飯吃。人家覺得這個小孩有意思就答應他了。
牛牛在幹活
燒火,挖地,攪拌水泥,搬磚,劈柴……他這些活都會幹,幹完活拿著人家給的飯回來又會自豪地說:媽媽,我不會餓死了。
牛牛在幹活
「媽媽,我不會餓死了。」我兒子每次說完這句話,我表面微笑,內心卻在滴血。
看著兒子滿足地吃著掙回來的那碗飯,只有當媽的知道,未來的路還有很遠,挑戰還有很多,上帝給自閉症孩子關山了門,究竟有幾個可以打開一扇窗呢?
牛牛現在得不到滿足依然還大哭大鬧,而且會不停地轉圈圈,或者心情不好,騎著車去轉圈圈,10以內的加減法還不會,社交也存在障礙……
這些問題時時刻刻讓我擔憂著,但我們確實不能在漫長的等待中絕望。就像前幾天,牛牛第一次在手機上用文字發信息給我,一開始他連5以上的數字還都不認識呢。就這一件小事,讓我陪兒子共克難關的心再次堅定了起來。
牛牛第一次用文字給媽媽發信息
我不知道我的兒子到底能不能打開一扇窗,但至少目前,我想他在努力尋找著人生的窗。
————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