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閉症兒子今年40歲,做他媽媽很幸福

2020-09-16 大米和小米

自閉症孩子逐漸長大,成熟,甚至變老,他們及其父母會有怎樣的生活?


很多家長對此都非常好奇,一位自閉症孩子的媽媽夏天近日在YOUTUBE上發現了一則名為《當你兒子40歲並患有自閉症,而你也上了年紀》的視頻,一對74歲的老夫婦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出了一份答案。


該視頻一經推出便走紅網絡,截至目前累計播放了479萬餘次,十餘萬網友點讚支持。



養一個40歲的自閉症兒子是什麼體驗?


74歲的爸爸媽媽這樣答:「在我們這麼大的年紀,有個像他一樣的兒子也是一種幸福!



新加坡的夫妻Ang Hwee Chin和Goh Kim Joo今年雙雙74歲,他們擁有一棟雙層排屋(連排別墅),本該安享晚年的年齡卻依舊做著兼職,這是因為他們的兒子Duane Goh是一名自閉症患者,今年40歲。


據爸爸媽媽回憶,Duane Goh從小就跟普通孩子不一樣,他三四歲都不能講出一個字。在那個年代,父母帶他看了很多醫生,花了很多錢,依舊沒能找到原因。



很多人認為Duane發育遲緩,也有人認為他智力有問題,是個傻子、瘋子。直到有一天,一家人看了電影《雨人》。


從此,「自閉症」這個詞走進他們的世界!


「有一天,我們在看電影《雨人》時,突然感覺這就是Duane樣子!雖然他不說話,但卻清楚知道路線,即使沒去過的地方,也能給爸爸帶路。」


「至少,我們知道了Duane到底得了什麼樣的病。從那時開始,我們逐漸接受了他。」



在那個對自閉症認識很少的年代,在Duane的成長過程中,一家人經歷了無數的挑戰!


「他常常會隨機重複曾聽到過的單詞和短句。」


「我們知道他得了什麼病,但有時我們真的很難控制局面。」


「最痛苦的就是帶他外出的時候。」


「有一次Duane當眾發脾氣,當時周圍每個人都在圍觀。我發怒了,我大聲說:他沒有任何毛病,他只是特別一點!然後,我就忍不住哭了出來。」


「那時候我們總是很沮喪,經常絕望地哭著想:上帝呀,既然你賜予我一個特殊的孩子,那請你至少幫幫我啊!」



即使談論這些痛苦的回憶,Duane的媽媽也一直面帶微笑,毫無抱怨命運的不公,始終堅定、從容、樂觀。


在不斷幹預下,Duane在20多歲時終於可以順暢地講話,後來甚至還在快餐店找到一份工作。不過,工作兩年後,因為不明白情況的顧客投訴說被Duane「嚇到」,父母考慮再三後決定讓Duane辭職了……


那麼,今年40歲Duane 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他依舊會情緒激動,當一家人在早餐時討論出行工具時,Duane有時會突然情緒激動。那時,爸爸就需要像面對一個鬧脾氣的小男孩一樣牽起他的手,摟住他的肩膀,讓他安靜下來。



縱然Duane有時會情緒激烈,不過整體而言,爸爸媽媽對他現在的狀態依舊滿意。


現在的Duane基本可以做到生活自理,而且可以一個人獨自出門,獨自坐公交。工作日時,他還常常去聖安德烈自閉症中心參與日常活動。


同時,Duane還學會了一些園藝技巧。



最令父母驕傲的是,他可以主動分擔一些家務。


「在家務方面,兒子可以做很多事情,掛衣服、收衣服等,他都可以自己做。」



「Duane以自己的方式在生活,他很獨立。」


「兒子很關心我們,他會把好東西都留給我們,比如一起吃飯時,他會把好吃的都留給我們。他是一個會照顧父母的孩子。「



現在,父母唯一的擔心是他們去世後Duane的生活。


儘管夫妻倆一共有三個孩子,女兒現在長居美國,大兒子在新加坡從事教育行業。但媽媽認為,照顧Duane很艱難,因此不能把這種負擔強加於其他孩子,讓他們照顧弟弟,這不公平。



雖然,撫養一名特殊需要孩子會遇到數不清的煩惱,比如,他人的謾罵、不理解、公共場所的尷尬、以及對自我的否定與懷疑。但是,這對74歲的夫妻卻表示,這段經歷他們不會用任何東西交換。


爸爸媽媽認為,這個自閉症兒子對他們來說,既是兒子,也像孫子,他們仿佛身邊一直養了一個小男孩。他們經常會拍拍他的頭,也可以隨時跟他來一個熱情的擁抱。


媽媽說:「他不是一個包袱,對我來說,永遠都不是!將他養育成人是一種快樂。」


爸爸也驕傲地說:「我的兒子從不會抱怨,這是他性格的魅力所在。」



可能在很多人眼裡,70多歲的年紀依然需要照顧40歲自閉症兒子,簡直是一種折磨。


但Duane父母在採訪中,沒有絲毫抱怨。


親子一場,相遇就是緣分,一路走來,酸、甜、苦、辣、鹹,各種滋味最終化為一個「愛」字!


父母跟自閉症孩子,對彼此都愛意滿滿,只不過表達方式不同罷了!


就像Duane父母說的,「一旦你了解他,你就會知道他也是很有愛的。」



最後,原視頻奉上:

https://v.qq.com/x/page/t3150w5s21h.html

-END-


作者 | 夏天,我相信只要內心充滿陽光,成長的路即使艱辛也會暖意洋洋!

編輯 | 噹噹

主編 | 潘採夫

圖片 | 視頻截圖,CNA報導截圖

原視頻連結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0ozTH5t-7o

相關焦點

  • 有一個40歲的自閉症兒子是一種什麼體驗?
    「媽媽和杜安坐公交車去。」杜安重複了一遍,緊接著他就說:「借車,我沒懂,我知道必須得是本田飛度!我喜歡,一定得是本田爵士,我知道一定得是本田爵士。」杜安越說越激動。爸爸趕忙牽起他的手,摟住杜安的肩膀,一邊輕拍一邊安慰,就像安慰一個鬧情緒的小朋友。爸爸安慰杜安杜安是一名自閉症患者,40歲。而他的父母,都已經年過70。
  • 媽媽十餘年同桌陪讀,18歲自閉症兒子考上本科院校
    圖為龐芝華和兒子包涵,在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的校園裡看書複習。快3歲的時候,包涵被確診為患有自閉症,「我當時死的心都有了,天天哭啊,一閉眼睛就想兒子怎麼辦。」包涵的爸爸勸龐芝華,孩子既然來到我們身邊,就有來到我們身邊的理由。他們諮詢醫生,得知自閉症患者沒有特殊治療方法,只能通過耐心陪伴、引導才能慢慢變好,甚至有的孩子,能夠恢復到接近正常人的狀態。
  • 當你的兒子40歲,患有自閉症,該拿什麼想像我們的七老八十生活
    當你的兒子40歲,患有自閉症,而你也上了年紀,你能想像那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嗎?對於很多小齡的家長來說,可能想都不敢想。有人曾經這樣總結過,當得知自己的孩子有自閉症,家長需要經歷的三段式心路歷程:從最初的迴避否認、到承認面對,最後逐漸適應、成長。也有人這樣形容過「有一個自閉症孩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它就像你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滿懷期待地飛往義大利,卻被迫降落在荷蘭。
  • 媽媽成就自閉症兒子:10歲鋼琴10級 手風琴8級
    媽媽成就自閉症兒子:10歲鋼琴10級 手風琴8級時間:2016-10-21 10:57:40來源:華西都市報作者:沈悅編輯:記者 沈悅實習生崔小靜攝影報導  3歲半被確診為自閉症;  10歲鋼琴過十級,手風琴僅學習兩年,就過八級;  12歲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四川音樂學院附屬中學;  15歲以全年級前三的成績升入高中。  這是一個自閉症患者的成績單,他的名字叫包涵。從2006年到2016年,龐芝華做了10年的「同桌媽媽」。
  • 被遺忘的天使:我的自閉症兒子,你是怎麼找到回家的路的?
    1)我有一個特殊的兒子我今年43歲,大學畢業於北京某名校,有姣好的相貌,在一線城市有一份收入較好的工作,曾經是周圍的親戚朋友拿來教育自己孩子好好學習的榜樣,可是,現在我卻把自己的生活過得一地雞毛,痛苦不堪。
  • 養育自閉症兒子15年,媽媽呼籲關愛自閉症從來就不是英雄壯舉
    備註:口述|Carina Morillo15歲自閉症青年的母親自閉症人士社會融入倡導者我和兒子的眼神對視是這樣開始的這句話把我變成了眼神交流方面的專家。我是伊萬的母親,他今年15歲,患有自閉症,至今不會說話,不過可以用一個ipad來跟人交流,而他的語言由不同的圖像組成。伊萬在兩歲半時,就被診斷患有自閉症,老實說,十多年過去了,那天的記憶依舊刺痛我心。
  • 11歲中重度自閉症兒子獨立上小學了,媽媽把真實經歷拍成微電影
    當「確定自閉症,目前不可治癒!」從醫生口中說出時,這個家的幸福戛然而止。媽媽對此,根本無法接受,在她心裡,會背唐詩,會加減乘除的兒子根本不可能是自閉症。,責怪著他們沒教好……一次又一次的經歷,讓本來就無法接受兒子有病的媽媽更加絕望,在帶著兒子自殺未果後
  • 世界上第一個被確診為自閉症的「幸福人」
    今天跟大家分享——世界上第一個被確診為自閉症的「幸福人」。今年已經86歲的唐納德,他生在美國,1933年9月份。唐納德的媽媽瑪麗最終的心願就是讓自己的兒子生活漸漸好起來,瑪麗的願望也算成真了,因為唐納德上了高中,也上了大學,並且有了工作,現在很安逸的在一個小鎮上生活,這個是凱納醫生在說出Autism這個詞之後,她確診的第一例自閉症患者。
  • 南京媽媽為自閉症兒子創辦小學
    為自閉症兒子辦了這所小學彩虹橋小學位於園區西側的6號院。推開院門,入眼的是一片綠色的草坪,入耳的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院內有鞦韆、滑梯、沙坑,旁邊是一座兩層小樓,孩子們上課的地方。學校的創辦人叫袁開弘,她有一個10歲的自閉症兒子,叫貝貝。貝貝3歲時確診為自閉症。「他不願與人溝通,總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待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 34歲自閉症人的媽媽告訴你:成年自閉症的生活是這樣的
    田惠萍老師說:「我的生活因為孩子有了更多的色彩,屬於我的色彩,自閉症母親的色彩,現在我很感謝他,因為有他,我才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美好的東西。」左為田惠萍,34歲自閉症人的媽媽,中國第一家自閉症服務機構——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的創始人;右為孫忠凱有遺憾也有驚喜,由孫忠凱先生代替未能到場的田老師為我們分享她和兒子的日常、旅行、身後事。一切要先從「大福」和星星雨開始說起。
  • 關注自閉症|自述:我孫子有自閉症,但他的父母都不相信
    以下為一位自閉症兒童的奶奶自述的家庭經歷:今年3月份,我剛剛滿55歲,孫子4歲1個月。我從17歲開始工作,做過工廠的工人、做過銷售、做過清潔人員,一直做到我孫子出生的前一天。兒媳婦進醫院待產那天,我交接好手頭的工作,去另一個城市的醫院照顧她。
  • 兒子確診自閉症後,媽媽開始跟時間賽跑
    2018年,李美玲覺得當時一歲半的圓寶一定是出了問題。跟他說話的時候,圓寶根本不跟人對視。不僅如此,他寧願一整天玩一根棍子,也不跟人互動。圓寶還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每天不停地哭鬧,問題行為多,有時候手裡一片餅乾斷了就能哭上半個小時。還有些奇怪的偏執,比如一定要走某條固定的路線。
  • 自閉症日 | 媽媽的願望:來生還要找到我,我怕別人不愛他
    連醫生也嫌她一驚一乍:「哪有你這樣懷疑小孩的媽媽,這孩子就是被你們保護得太好了,缺少鍛鍊!」於是父母趕緊帶瑋瑋去做感統訓練,每個星期兩三百塊扔進去,一年下來卻幾乎沒有看到任何進步。直到五歲時,瑋瑋最終被確診為自閉症。
  • 「自閉症兒子一開口,我就擔心他挨揍」譜系爸媽日常語言教學實錄
    ,目前18歲,在普校讀高二我的兒子龍仔4歲時被診斷為重度自閉症,從小說話特別直白,直白到他一開口,我就擔心他挨揍。月時被確診自閉症目前5歲8個月,就讀普通幼兒園最近我有一個困惑,是不是兒子經常和姥爺待在一起,所以說話語調好像個老大爺。
  • 9歲自閉症男孩搬磚養自己:媽媽不用擔心我餓死了
    回憶起曾經對兒子的打罵教育、帶孩子去做電療等種種經歷,牛牛媽媽看著眼前這個奮力生存的小孩,既感動又心酸。「兒子知道要掙錢養活自己了,但這份『長大』,讓我這個做媽媽的內心不忍,因為他才9歲呀。」在牛牛媽媽眼裡,上帝給兒子關上了門,讓他一路走來歷經坎坷無奈,但生活總會透出光亮,指引著他們堅持去尋找一扇可以開的窗。
  • 自閉症兒子18歲了精力超旺盛 母親心酸求助
    「我不能把他一個人孤零零留在世界上,我會死不瞑目的……」眼前,這個剛過了49歲生日的女人一臉愁容。她的兒子燦燦坐在窗臺上,正有一搭沒一搭地剝豌豆,18歲了,一直是個自閉症患者,智力水平3歲。母親反覆表達的意思,我明白,就是父母不能死在這個孩子的前頭,不然怎麼才放得下心。
  • 她用十年時間等來了自閉症兒子的一聲「媽媽」
    2003年,我有了康康,看著孩子白嫩的小臉,感受著內心充盈的幸福,我終於知道了一個孩子在母親心中的分量。康康性格活潑可愛,喜歡玩積木,排列撲克牌,配對相同的象棋。除了一直不會說話,其他方面都顯示了他是一個聰明的孩子。鄰居說:「貴人語遲,康康以後一定是個天才。」
  • 女子把6歲自閉症兒子丟在車站快餐店:實在走投無路
    (原標題:把自閉症兒子丟在肯德基的媽媽找到了!她哭著說:我真的很努力,實在走投無路了)5月13日傍晚,6歲疑似自閉症的男孩被遺棄在杭州城站肯德基。她今年28歲,老家在江西上饒一個縣城,在老家的網絡商家做客服。警察找到她的時候,她在蕭山同學家。15日晚,民警在蕭山找到了男孩的媽媽。本文圖片均來自「錢江晚報」從丟下孩子那一刻起直到被警察找到,她一直沒離開過杭州。
  • 被丈夫拋棄,單親媽媽遺棄自閉症兒子被抓:這些年,我真的努力了
    很多人有時候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近日,有一個單親媽媽的故事讓人唏噓不已。江西上饒的小葉今年28歲,長的瘦瘦小小的,一雙眼睛很大卻充滿了憂愁。她在老家做網店客服,一個月能收入3000元,丈夫偶爾幫人打工,收入並不固定。2010年,19歲的小葉在KTV認識了比自己還小2歲的丈夫。兩人在2013年結婚,1年後有了兒子樂樂。
  • 男子勒死自閉症兒子 自閉症是如何造成的?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劉某是赤壁神山鎮人,定居在廣西玉林,老婆李某是當地人,有一個5歲多的兒子靈靈和一個4個月大的女兒。靈靈3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別人說一句,他就跟著說一句。1月3日,劉某帶著靈靈坐上了返回赤壁的火車,他對老婆說:我帶孩子去辦殘疾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