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確診,22歲籤下就業合同,這個自閉症男孩能養活自己了

2021-01-08 大米和小米平臺

近期,大米和小米推送了多篇上學相關的稿件,引發不少家長討論:

自閉症孩子上學,成績有意義嗎?

他們從學校出來又該何去何從?

他們能夠靠自己在社會上工作嗎?

在上周推送的《結伴而行!今年,廣州兩名自閉症男孩考入同一所大學!》一文下,有位自閉症大學生家長留言告訴「大米和小米」,自己孩子今年剛剛大專畢業,已經開始工作了。

大米和小米聯繫了這位家長,希望他們的故事和經驗為家長們帶來一些啟發。

1

3歲收到自閉症診斷書

今年22歲的他籤下就業合同

「最好最新鮮的菜,不要論斤稱,要紮成把賣;賣相不好的菜放在專門的打折貨架;葉子菜不能讓顧客看到一點爛葉……」

3歲確診自閉症,今年22歲的虎仔,7月1日正式從大學畢業,7月底成為了當地一所連鎖超市的生鮮區理貨員。

8月1日,正當虎仔一邊念叨著超市擺貨「潛規則」,一邊認認真真工作時,一封從學校發出的文件寄到了小虎家裡。

下班後,虎仔和媽媽打開一看,原來是虎仔的報到證,報到證是由學校發出,應屆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的憑證,畢業生憑報到證報到後,可開始計算工齡。

這薄薄一張紙,對虎仔來說意義重大,這不僅標誌著虎仔正式從學校畢業,也意味著他也已經找到下一步的去處。

當孩子確診自閉症,很多家長為孩子的未來焦慮不已,擔心孩子能不能找到工作,擔心他們能不能在社會上獨立生存......

關於這個問題,接觸過數萬自閉症案例的鄒小兵教授早就給出了答案:不少自閉症孩子經過良好的幹預,可以像普通人一樣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甚至組建家庭、自食其力。

而虎仔的成長經歷,就是支持鄒教授觀點的一個有力實證。

3歲確診自閉症的小虎症狀特別典型,自閉症家長面臨的難題,小虎媽其實都經歷過。

2

這個孩子有點「怪」

三顧醫院卻找不到原因

虎仔從小就是個「怪」小孩。

1歲多還不會爬不會走路,去醫院做腦部CT,檢查結果顯示一切正常;

總不理人,呼名不應,家人以為他有聽力障礙,可醫生檢查後發現也一切正常;

2歲多還不會說話,爸媽帶他跑了好幾家醫院,也沒找到背後原因;

隨著慢慢長大,他的古怪行為越來越多:

每天吃完晚飯,不論颳風下雨下雪,一定出去散步,不去就不睡;

那時虎爸虎媽白天要工作,就把虎仔送去奶奶家,小虎只能接受走固定的一條路,不允許突然拐彎換方向,否則就會大哭大鬧;

......

在虎仔3歲的某一天,虎媽在家看電視,碰巧看到了自閉症兒童的介紹,虎媽驚訝地發現虎仔的表現和自閉症症狀太像了。

於是,虎媽和家人商量後,立刻去了北京,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賈美香醫生觀察過虎仔種種表現後,給了長期困惑的虎媽一個明確的診斷結果:孩子患有自閉症,狀態很典型。

當時,賈美香醫生的一句「孩子需要終身的監護,一輩子都離不了人」讓虎媽記憶特別深刻。

孩子需要幹預,可家裡的經濟情況不允許虎爸虎媽帶著孩子在北京康復,參加過北醫六院的家長培訓班,摸到了一些教自閉症孩子的門道後,他們便回了河南濮陽老家,虎爸負責賺錢養家,虎媽全職帶娃。

回家後,小虎媽開始嘗試改變和孩子的互動方式,教孩子用識字卡片溝通,例如虎仔想要喝水,那需要主動出示代表「喝水」的卡片,媽媽才會提供水;

虎仔行為刻板,只走固定路線,媽媽就故意把他的小皮球拍到其他方向,喊他去撿;

在家教認知,教孩子認識「床、窗、衣櫃」,「紅色、藍色、綠色」;在公園陪孩子滑滑梯,做遊戲,促進親子關係;

教虎仔如何正確表達自己需求時,小虎媽絕不會因為小虎哭鬧而妥協。

家裡老人看不下去,勸她說「你就給他吧,讓孩子哭啥!」

但虎媽回應,「他現在不哭,將來哭得就是我們了。」她知道只有自己狠下心來,才能讓兒子未來的路更好走。

虎媽這樣形容自己的陪娃時間,除了睡覺和做家務,基本都陪著孩子幹預,並且為此買了不少相關書籍,經常聽講座、線上課程充電,不知不覺把自己活成了半個特教老師。

終於,虎仔3歲多時第一次開口叫了「媽媽」,那一刻虎媽熱淚盈眶,對兒子的未來也有了更高的期待。

4歲的虎仔

3

無論多委屈

老母親憋著一口氣

一定要讓孩子在學校待下去

虎媽是一個不信命的人,她不相信孩子只能滯留家中,所以在虎仔幼年,虎媽的幹預目標很明確,一定要讓孩子上學,走出家門去學習。

虎媽幫虎仔推遲了一年入學,在家教會他一年級全部課程,於是,7歲多的虎仔順利「潛入」小學。

可送虎仔上學那天,虎媽特別忐忑,擔心孩子「露餡」,隔著學校鐵門,虎媽有心為孩子提供支持,卻鞭長莫及。

正式入學後,虎仔果然出了問題,在位置上坐不住,到處亂走,自言自語,不停晃手玩,行為散漫的虎仔不僅影響了課堂紀律,還影響了其他同學學習。

為此,虎媽頻繁被叫到學校溝通,多次被其他家長要求退學。

虎媽只能厚著臉皮賠禮道歉,爭取其他家長的理解,爭取老師對虎仔的支持。

為了老師能夠接受虎仔,虎媽「大度」跟老師說,該罰罰,該罵罵,自己會儘量配合。

虎媽雖然心疼孩子,但她不願與其他家長或學校發生爭執。多少委屈虎媽都可以忍,只是虎仔必須在學校裡待下去,仿佛這樣便離醫生對兒子命運的預言更遠了一些。

兒子被說傻,被說笨,虎媽忍了;

有人借小虎的橡皮紙,鉛筆不還,虎媽會對兒子說不要在意,沒關係;

兒子搬椅子不小心把一個女同學的鼻子碰出血,女孩媽媽在醫院指著虎爸虎媽破口大罵,讓小虎不要上學了,他們一句不敢反駁;

在不斷引導和磨合下,小虎逐漸適應了小學的生活,三年級時,還憑藉自己出眾的記憶力,贏得了學校的古詩詞大賽的年級冠軍,讓老師和同學刮目相看。漸漸地,再沒家長要求小虎退學。

4

好不容易適應學校生活

但上學對自閉症孩子真的重要嗎?

虎爸和虎媽爭吵不斷

經過小學,虎仔適應了學校生活。

可到了初中,虎爸虎母卻因要不要讓孩子上學開始吵架。

虎仔小學成績一直處在班級中遊,初中學業壓力加重。虎爸和虎媽發現,虎仔要想繼續保持這個班級名次,就需要花費大量課餘時間學習,別人一個小時寫完的作業,他可能需要3個小時。那他就沒有時間和同學出去玩,也沒有時間做幹預。

虎仔的教育走到了一個岔路口。

該不該讓虎仔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不擅長的課程學習上?

學業對自閉症孩子的未來是不是最重要?

因為這件事,虎爸和虎媽吵過很多次。

最後雙方達成一致,學習不是不重要,但對小虎的未來發展來說,不是唯一的。虎媽認為,虎仔不可能考入清華北大,憑學術能力回報社會,那就從實際生活所需能力出發,在社交和獨立生活方面多下些工夫。

隨後,虎爸虎媽放鬆了虎仔學業成績的要求。放學後如果沒人叫他玩,虎媽就在家給他講課,如果有人在樓下喊他出去打球,虎爸會說跟他說,你玩去吧,作業回來再寫。

如果說虎媽是虎仔的特教老師和學業輔導老師,那虎爸就是他的興趣老師加社交老師。

虎爸興趣廣泛,在虎仔3歲多時,爸爸就開始教他踢足球,後因虎仔不感興趣放棄,改教他打籃球。

3歲多的虎仔抱不動球卻玩得很開心,於是一家三口有時間就會抱上籃球去家附近籃球場玩。另外,在爸爸的指導下,虎仔虎還學會了圍棋象棋。

憑藉打籃球、下象棋,上了初中的虎仔和不少同齡孩子玩到一起。

虎仔近照

5

虎仔第一次就業嘗試

從說謊開始

放鬆了學業要求 ,虎仔的成績直線下落。

虎爸虎媽沒事就會湊在一起閒聊聊孩子未來可以做什麼。

考慮到虎仔成績不夠突出,也不夠機靈,幹活不快,虎爸提議,虎仔以後可以開計程車,但很快虎媽質疑道,虎仔注意力不行,不會開出去連人帶車都沒了吧?

虎爸又提議,當個廚師也可以。虎媽卻說,可惜孩子對刀呀火呀不感興趣。

虎爸接著說,虎仔高高大大,可以去4S店換個輪胎,出出力氣;

......

從初中開始,虎媽虎爸就開始和虎仔強調,自己無法照顧虎仔一輩子,虎仔需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工作賺錢養活自己。

虎爸虎媽也開始教虎仔學做飯、學洗碗、學洗衣服......

虎仔做不到的事情,虎媽就通過輔助幫他做到,虎仔能做到60分的事情,虎媽就想著如何幫他做到80分……

另一邊,虎爸虎媽也希望虎仔能夠儘可能多在學校待一些日子。學校的人際關係更為單純,虎仔可以藉此機會多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還可以通過參加集體活動,配合完成任務,與人合作的能力,為今後走向社會打下更牢靠的基礎。

因當地職高成績要求低,虎仔初中畢業後轉入職高就讀,在這裡,虎仔成績又重新回到了中上遊,隨後虎仔考上了當地濮陽職業技術學校就讀園林技術專業。

大學的第一個暑假,虎媽正式帶領虎仔開始工作實踐鍛鍊。

虎媽在家周圍的商業街看到,不少餐館超市都貼出了招聘啟事,於是就喊虎仔出門試試看。

沒等過一會,虎仔就回了家說,「沒有合適的。」

虎媽說,「人家不是好多地方都寫著招暑期工嗎?」

虎仔回復,「人家現在都招滿了。」

虎媽猜測虎仔根本沒去問,只是為逃避主動與人溝通而撒謊了,便親自去家旁邊超市找店長核實是否還在招聘暑期工。

果不其然,超市還在招聘。

虎媽和超市店長是朋友,直接談妥了虎仔的暑期工作,可虎媽還特意又為虎仔安排了一場面試。虎媽從超市出來,要求虎仔自己去找店長面試,叮囑他可以先去找前臺詢問店長在哪裡,然後和店長說明自己是來面試的。

虎仔面試出來,興奮得臉色發紅。

媽媽問他,面試中,店長問了啥問題?

虎仔說,人家問了他兩個問題:

1. 他能做什麼?虎仔回答,啥都行。

2. 一天60(塊錢)能不能幹,虎仔說,「行」。

就這樣,虎仔的第一份工作定了下來,第二天他就興衝衝地一大早跑去超市報到。

虎仔的主要工作內容為搬運貨物, 把商品拆包,放到指定貨架。媽媽沒有專門向他的同事解釋虎仔有自閉症,在老員工的引導下,虎仔勝任了自己的工作。

暑假結束後,虎仔還用打工賺到的錢,為自己買了一部新手機,虎仔特別開心,第二年暑假又來了這所超市工作。

虎仔目前負責的超市生鮮貨架

6

第一份正式工作

虎仔完成得如何?

今年7月1日,虎仔從大學畢業,要正兒八經地工作了。

他先是通過從網上投簡歷找到了一份保安的工作,但虎仔發現在工作中經常會有人來問路,或者諮詢停車位,虎仔應付不來剛去了兩天選擇了放棄。

幾天後,虎仔找了一份超市生鮮區理貨員的工作,每天負責蔬菜區的卸貨、分包、上貨、上稱和衛生工作。

虎媽描述,在工作中,虎仔既要按照超市要求,分裝,擺放好蔬菜,還要記住蔬菜價格;和顧客交流時,注意要微笑要熱情,要使用禮貌用語,工作難度比做暑假臨時工時增大不少。

這時虎仔的超凡記憶力就派上了用場,他工作第一天就準確記下了所有菜的菜名、菜價、貨號和打包方式,沒幾天就又掌握了給顧客稱重的工作。

因為擔心虎仔上班出問題,虎媽在虎仔第一天上班的時候,特意跑去探望,結果虎仔沉迷工作根本沒發現媽媽的到來。

一個月的實習期轉瞬即逝,虎仔很快迎來了轉正考核,考核分三部分,一是理論部分,主要內容為公司文化和貨品擺放規則,二是實操考核,三是綜合測試。

在前兩次測試中,記憶力出眾,做事又一板一眼,特別認真的虎仔,都取得了90多分的高分,只需等待通過綜合測試,虎仔就可以成為一名正式員工了。

現在,虎仔終於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

既然工作有了,對象會不會不遠了?

虎爸虎媽有時會和他開玩笑說,你們超市小姑娘多嗎?結沒結婚呀?虎哥你要努力呀!

這時,一心痴迷籃球的虎仔就會一臉困惑地反問道,「咋努力呀?」

虎爸虎媽就會被一本正經的虎哥逗得哈哈大笑。

其實虎爸虎媽也沒有特別焦慮給虎仔找對象,在虎媽看來,未來的生活,誰也說不定,走一步看一步吧。

寫在後面:

從虎仔的成長之路上,我們可以看出自閉症孩子的教育最好要忠於孩子本身,從孩子自身需求出發,學校成績也許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父母要看到孩子自身價值,並願意付出百分之兩百的努力,我們也期待每位自閉症孩子都能在合適的位置發光發熱。

相關焦點

  • 3歲確診,22歲籤下就業合同,這個自閉症男孩能養活自己了
    一文下,有位自閉症大學生家長留言告訴「大米和小米」,自己孩子今年剛剛大專畢業,已經開始工作了。13歲收到自閉症診斷書今年22歲的他籤下就業合同 「最好最新鮮的菜,不要論斤稱,要紮成把賣;賣相不好的菜放在專門的打折貨架;葉子菜不能讓顧客看到一點爛葉……」
  • 9歲自閉症男孩搬磚養自己:媽媽不用擔心我餓死了
    回憶起曾經對兒子的打罵教育、帶孩子去做電療等種種經歷,牛牛媽媽看著眼前這個奮力生存的小孩,既感動又心酸。「兒子知道要掙錢養活自己了,但這份『長大』,讓我這個做媽媽的內心不忍,因為他才9歲呀。」在牛牛媽媽眼裡,上帝給兒子關上了門,讓他一路走來歷經坎坷無奈,但生活總會透出光亮,指引著他們堅持去尋找一扇可以開的窗。
  • 28歲自閉症男孩曾被聯名要求退學,今天他自己坐地鐵去上班
    即便在確診為自閉症後,她依然認為兒子的病情能夠自然恢復。但她低估了自閉症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夫妻倆帶著一直鬧騰,卻無法正常表達自己的寶寶,去過東北的許多醫院,卻無法確切得知孩子的病情。直到2008年,寶寶才被確診為自閉症。
  • 3歲時被確診為自閉症卻表現出驚人天賦
    &nbsp&nbsp&nbsp&nbsp3歲時被確診為自閉症卻表現出驚人天賦&nbsp&nbsp&nbsp&nbsp錯過「出彩中國人」舞臺 他四戰泳道頻頻出彩&
  • 鄭州9歲自閉症男孩分享小秘密:想娶個anglebaby這樣的女孩
    30日上午,近200名大朋友、小朋友聚在一起,參加鄭州利世義工互助中心與精誠兒童康復之家聯合舉辦的「做一天百分之一」世界自閉症日宣傳倡導活動。 孩子確診自閉症,全家人都崩潰了有數據顯示,我國兒童自閉症的人數已達到200萬,他們在自己的世界中沉默不語、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 16歲自閉症男孩手寫「印刷體」,字跡堪比複印機?這個男孩是誰?
    譬如說,曾經走紅網絡的16歲少年,雖然他患有高功能自閉症,被上帝關上了一扇「大門」,但是他卻在寫字畫畫方面有著一般人不具有的天賦。 那麼,這個16歲的男孩為何能走紅網絡呢? 其實,這就要從男孩的身份和天賦來說了。
  • 6歲自閉症男孩被母遺棄肯德基,是什麼讓愛變成了拋棄
    KFC裡安靜的男孩5月13日下午,杭州城站火車站2樓的肯德基店裡,一個看上去五六歲的男孩正在撿食別人吃剩的薯條。他穿戴整齊,但卻無人照管。有食客問孩子是不是餓了,孩子沒有回答,隨後,該食客為男孩點了一份餐,孩子接過去就吃,還是不肯說話。下午五點左右,照管男孩的人依舊沒有出現,肯德基的工作人員猜測,孩子可能遭到了遺棄,隨即報了警。
  • 同一屋簷下:愛情觀與年齡無關,22歲女孩比27歲男孩更成熟
    《同一屋簷下》作為一部生活蒙太奇劇式化綜藝慢綜藝(這個標籤取自百科全書),其實是一個情感類的愛綜合,因為觀察嘉賓陣容非常多樣有趣,吸引了部分觀眾的關注。在鄧紫棋,陳建斌,魏大勳,李誕,曾可妮和楊笠,的密切注視下,三男三女三個月的同居生活在第三階段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潮牌店一名27歲男店員向一名仍在學習影視表演的22歲女生表白。
  • 「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是天生的嗎?抓住0-3歲這個「黃金時間」
    朋友的孩子確診自閉症,原來就在我身邊一直以為,這種病只有在電視裡才能看得到,但去年朋友說,自己剛上幼兒園的女兒被確診為輕度自閉症,需要到專業機構上幹預課。瑩瑩性格很活潑,古靈精怪的,我真的無法將這樣的孩子跟自閉症聯想到一起。從未想過自閉症竟然離我這麼近,就在我身邊。
  • 6歲開畫展、10歲出書,這個自閉症天才畫出了另一個世界
    3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3歲時他還不會說流利的話也不能跟父母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他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默不作聲周圍不僅沒有任何人願意跟他玩耍在這本書中,媽媽講故事,David運用自己的繪畫天賦在媽媽的幫助下向讀者解釋患自閉症對他而言是什麼感覺
  • 通訊:江西18歲「自閉症男孩」的個人音樂會
    通訊:江西18歲「自閉症男孩」的個人音樂會   中新社南昌2月10日電 題:江西18歲「自閉症男孩」的個人音樂會  中新社記者 劉佔昆 華山  二胡、架子鼓、話筒,2月10日晚,患有先天性自閉症的18歲南昌男孩魏俊,用這三樣東西為大家表演了一場特殊的音樂會。
  • 7歲確診自閉症,多次被退學,26歲他終靠這點打開了與外界的溝通
    這時候我才知道,這位大男孩是自閉症人士。渴望溝通,卻不被理解,跟普普通通的我們,一模一樣。自閉症人士都是天才嗎?一些用力過猛的行為,是攻擊嗎?到底該怎樣溝通呢?我們借著了解自閉症的機會,也能更多了解自己。
  • 10歲上大學15歲考上碩士,自閉症男孩創造奇蹟:人生不被限定
    10歲上大學15歲考上碩士,自閉症男孩創造奇蹟:人生不被限定偉人往往與眾不同,像愛因斯坦,牛頓等偉大的科學家們,在小的時候經常被人們認為行為與常人不同在父母的精心撫養之下,雅各布一天天長大,在6個月大的時候,雅各布的母親發現雅各布有些不對勁,她很難對外界的事物發生反應,他從來不會看著別人的眼睛,被人逗他的時候他也不會做出什麼反應,擔憂不已的母親將雅各布送往醫院,經過醫生的檢查,雅各布被確診為自閉症。
  • 同一屋簷下:戀愛觀無關年齡,22歲的女孩比27歲的男孩更成熟
    《同一屋簷下》作為一款生活蒙太奇劇式化綜藝慢綜藝(這個標籤摘自百科),實則就是一款感情類"戀綜",因為觀察嘉賓的陣容非常的多元和有看點而受到了一部分觀眾的關注。
  • 14歲自閉症考鋼琴級別 自閉症的驚人天賦從何而來
    自閉症男孩考鋼琴級別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一般正常生活都很難自理,然而在山東,竟有一名自閉症考鋼琴級別,據悉,這名小男孩在兩歲的時候就被確診為自閉症患者,但是小男孩接觸到鋼琴卻仿佛變了一個人,從未彈過琴的他竟然能識譜彈琴,天賦驚人。
  • 患有自閉症的8歲男孩溺水,63歲大爺豁出命救起,網友:感動中國
    患有自閉症的8歲男孩輕生溺水, 63歲大爺跳進水裡奮力救起, 網友: 人老心善九月4號的早上,在瀋陽的河邊發生了一起讓人提心弔膽的一幕。一個七八歲的男孩慢慢走向河道的中央,之後在河裡不斷的掙扎,這個時候63歲的大爺,奮不顧身的跳進水裡。目擊者:「當時就是一個走路的男子,看到了那個男孩在水裡,他一猛子就跳水裡去救孩子了,衣服都沒脫。到裡邊鑽進去把孩子舉起來」救人的男子快速的把孩子拖出水面,穩穩的走向岸邊。
  • 8歲自閉男孩秒殺計算器 一口算出87÷129你能嗎?
    8歲自閉男孩秒殺計算器 一口算出87÷129你能嗎?  加減乘除不是小兒科,一口算出87÷129等於多少?這可就難了。昨日,安徽省第一家全託式自閉症康復訓練機構「夢之橋」,在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六一」文藝匯演。數十名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和家長、老師同臺演出,展示才藝。其中,一名8歲男孩上臺表演「神算」,挑戰「最強大腦」。
  • 15歲自閉症男孩廣州舉辦鋼琴獨奏會 家人:兒子感謝大家的聆聽
    15歲自閉症男孩的鋼琴獨奏會(圖)  「看到《華商報》報導高位截癱女孩的古箏演奏報導,我很是感動,也很受觸動,所以想和你們聊聊我自閉症兒子鐵蛋兒的事兒。7月7日,他剛舉辦了專場獨奏會。」順風順水的夫妻倆,直到兒子8歲被確診為「高功能自閉症」後,陷入「低谷」。  「兒子長得清秀,2、3歲時,認字、背古詩、學英語和其他小朋友沒差。直到一年級,我發現他不懂老師上課內容、也不知完成作業。老師也告知,兒子上課時,常在教室亂走,甚至把水彩筆掛在桌子腿兒,中午吃飯時,也從不等同學們一起來吃飯。老師建議檢查,直到8歲多次檢查後才確診。」曹玉翠回憶說。
  • 一個四歲男孩被「瓦解」的童年
    每10萬名兒童中,只有1-2名,發病時間從2-10歲不等,有的人在數天或數周內急劇爆發,有的在更長時間緩慢發作。據美國華盛頓郵報旗下雜誌Slate報導,在發生猛烈的反轉之前,超過75%的兒童會經歷嚴重的焦慮和恐懼:整夜的噩夢和惴惴不安。這是大腦的「恐懼中心」——兩個半球深處的杏仁核受到強烈刺激時的情緒反應。有時候,連孩子自己都能感知到童年正在「瓦解」。
  • 10歲自閉症男孩與武警合照
    在上海武警的國慶執勤照片中,有一張特殊的照片:一名小男孩背著書包站在武警戰士身邊,笑得很開心。照片背後藏著一個暖心故事。國慶節10月1日傍晚17:40,上海南京東路步行街上,一名奶奶帶著一名10歲左右的男孩,向正在執勤的排長走去。小男孩躲在奶奶的身後,眼神中既有一絲興奮,又有一些膽怯。奶奶對排長說:「小同志,我娃娃能和你們合張影嗎?就是那邊那個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