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詩壇詞壇上,王安石是怎樣的存在,他的詩詞有什麼特點

2021-01-08 小話詩詞

宋代是繼唐代之後又一個詩歌藝術最發達的朝代,就留存到今天的宋詩總量說,要遠遠超過唐詩。 宋代詩人很懂得唐詩的價值,很注意向唐代詩人學習,如李白、杜甫、韓愈、劉禹錫、李商隱以及晚唐一些詩人都曾是宋代一些詩人學習的對象。

宋代詩人在繼承了唐詩的精華基礎上,又有所創新,因而形成了自己獨具的特色。當代著名文學家繆鉞在《論宋詩》中說到:「就內容論,宋詩較唐詩更為廣闊。就技巧論,宋詩較唐詩更為精細。然此中各有利弊,故宋詩非能勝於唐詩,僅異於唐詩而已。」繆鉞對唐詩和宋詩的總體評價還是相當中肯的。

繆鉞編著的《宋詩鑑賞辭典》封面

而宋詞就更不用說了,雖然詞在唐代就以產生,但是詞到了宋代,才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也終成為「一代文學」。正如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開宗明義地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 

承接樓主的問題,宋代的文人不光是詩作高手,同時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詞作,如蘇軾,他甚至在詞的創作中加入了詩歌創作的手法正如後人評論的那樣是「以詩入詞」;如「江西詩派」的開創者黃庭堅,他也譜寫了大量優秀的詞作;再如女詞人李清照,她的詩也是很有特色的。

那麼王安石算一個嗎?在我們的認識中,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很有名,他寫的政論文是非常多的。但是王安石的詩詞創作如何呢?其實王安石在詩詞的創作上也是自成一家的。也寫出了許多優秀的詩詞。

王安石的詩

北宋蔡絛編著的《西清詩話》中記載了一件事情,說有一次蘇軾見到王安石的一首《題西太一宮壁》的六言詩,王安石如此寫道:「楊柳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三十六陂春水,白頭想見江南。」

大文豪蘇軾讀完王安石的這首詩後,注目良久,感嘆道:「此老,野狐精也。」王安石的這首六言詩,確實寫得很有神韻,在宋詩裡也可以算得上是一首清新之作,宋詩裡也很少有這樣的作品。

王安石的這首詩可以媲美唐代詩人王維王維《田園樂》了,王維的原詩是這樣的的:「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王安石的詩作要比王維的詩更有一些意境。

王安石繪像

王安石的文章偏重議論,質樸無華,但是政論性很強。如他的《遊褒禪山記》、《答司馬諫議書》等,都是這一類,即使是遊記作品,也包含著議論的成分,這與蘇軾的《前赤壁賦》等遊記文相比的話,給讀者的感染力方面就明顯沒有蘇軾的作品那樣強烈。

不過,王安石的詩寫得出神入化,宋詩選本中,王安石是不可或缺的,像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讀來就非常耐人尋味,而且這首詩還被選入了語文教科書;再如王安石詠梅詩中的名句「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就是宋詩中難得一見的好詩好句了。

王安石繪像

除此之外,像王安石《示長安君》中的「草草杯盤笑語,昏昏燈火話平生」兩句,不僅情感表達獨到,而且詩意情也很好,在宋詩中是難得一見的好句子,王安石的這兩句詩還被後來人化用,如李清照的詞作《蝶戀花·上巳召親族》中的「隨意杯盤雖草草」一句,明顯是承襲王安石的《示長安君》的兩句。

再如王安石的《江上》一詩,其中後兩句是「青山繚繞疑無路,忽間千帆隱映來」,而南宋著名詩人陸遊《遊山西村》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兩句,又很明顯是化用了王安石《江上》的後兩句。

王安石繪像

王安石學識淵博,他自稱:「某自百家諸子之書至於《難經》、《素經》、《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所以他筆下役使起諸般典故,自然揮灑自如,妙趣無窮。越是胸中典故多的行家,讀起王安石的詩來,越是由衷地欽佩不已。連大詩人黃庭堅也由衷的說到:「王荊公六藝學,妙處端不朽。」

比如他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二首》中的「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這兩句不但對仗精妙,而且其中暗藏典故,而且典故都是出自於班超《漢書》中的典故。(「護田」用《漢書·西域傳》中在新疆駐軍屯田的典故;「排闥」用《漢書·樊噲傳》中樊噲排闥入宮勸諫劉邦的典故)。

王安石還非常喜歡集句詩,如他的詩作《招葉致遠》就是一首集句詩,原詩如下:

山桃溪杏兩三栽,嫩蕊商量細細開。最是一年春好處,明朝有意抱琴來。

「山桃溪杏兩三栽」出自於雍陶《過舊宅看花》;「嫩蕊商量細細開」出自於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最是一年春好處」出自於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明朝有意抱琴來」出自於李白的《山中與幽人獨酌》。

王安石的這首集句詩全都是出自於前人詩句,別出心裁,渾若天成。如果不細加考量的話,很難相信這是一首集句詩,由於四句詩的詩意貫通,反而倒像是王安石的原創詩歌一樣。

這樣集句作詩,比自己創作一首詩,難度還要高。當然,如果僅僅是集個絕句,也不算非常難,像王安石寫《胡笳十八拍》那樣一連18首長詩都用集句方式寫成,那卻是千難萬難。

據王安石自己說,寫成這組詩,也是殫精竭慮,苦思良久,並向禪師學習坐禪後才得以「大功告成」的。我們一起看一下王安石的集句詩《胡笳十八拍》中的第一首(括號裡的詩人名字是原句的作者),王安石的集句詩《胡笳十八拍》如下:

中郎有女能傳業(韓愈),顏色如花命如葉(白居易)。命如葉薄將奈何(白居易),一生抱恨常諮嗟(杜甫)。良人持戟明光裡(張籍),所慕靈妃媲蕭史(韓愈)。空房寂寞施繐帷(王安石),棄我不待白頭時。(張籍)

也難怪南宋詩評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稱讚王安石的集句詩:「集句惟荊公王安石最長,《胡笳十八拍》渾然天成,絕無痕跡,如蔡文姬肺腑間流出。」

王安石的詞

王安石的詩詞作品中,詩作的數量佔比明顯多一些,詞的數量卻極少,但王安石的詞作《桂枝香》,卻是深得歷代詞家讚嘆,也是歷代宋詞選本中必不可少的一首: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裡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徵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這首詞境界高遠,有尺幅千裡,縱覽古今之氣概。通篇正如詞中所寫的時令一樣,透著晚秋時的清肅寥廓,此詞初看雄健,但靜靜體味,卻能感覺到,此時的王安石心中,浸染著秋涼葉落後的惆悵之情,無奈之情。此詞寫於王安石二次罷相後,正在閒居金陵時。他的心境正如詞中樣的蒼涼失落。

再如王安石的《浪淘沙令》,全詞通篇敘史論史,實則以史託今,蘊含王安石稱讚明君之情,詞作布局巧妙,令人回味無窮。原詞如下: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為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談笑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王安石在這首詞中歌詠了伊尹和呂尚「歷遍窮通」的人生遭際和名垂千載的豐功偉業,並嘆息君臣相遇之難,以抒發詞人獲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圖、春風得意的豪邁情懷。

王安石的詞作中出國這樣氣勢雄渾的作品之外,也不乏清新婉約之作,比如這首《漁家傲》:

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這首詞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的作品,在詞作的藝術錘鍊上比早年更為成熟。歷來的評論家,極推崇王安石晚年寫景抒情的小詩,而往往忽略這類風格的詞。其實,這首詞比其同類的詩還要出色。此詞的主要特色,是善於融詩入詞。

王安石晚年的這首山水詞所表現的是一種恬靜的美,詞中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臺後的生活情趣和心情:對世途感到厭倦,而對大自然則無限嚮往,動輒借自然景物以抒發自己的幽懷。

王安石書法《楞嚴經旨要》

小結

就王安石一生的文學作品來看,是有著突出的成就的。因為他在散文創作上取得的極高的成就,而入選「唐宋八大家」。他的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理性。他的短文簡潔峻切、精悍銳利,如《傷仲永》、《讀<讀孟嘗君傳>》往往能一筆切中要害。

王安石在詩歌創作上學習杜甫,長於說理與修辭,善用典,風格遒勁有力,警闢精絕,當然正像我在前面列舉的王安石的詩作,他的詩中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清代著名文藝評論家劉熙載在《藝概·詩概》中評價王安石的詩風:「學杜得其瘦硬。」這樣的評價只是說出了王安石詩中風格遒勁的一面。

由於王安石的詞作相對較少,他的詞作在數量上與宋代的一些數量高產的詞家無法相比,但是王安石的詞作也有其自身的特點。

所以綜合起來說的話,王安石的詩詞在有宋一代的詩詞巨擘中,雖然不能代表巔峰位置,但也是有一席之地的。

相關焦點

  • 宋代詩詞中的兒童觀
    他們注重家風家教,王安石每次吃完飯,剩菜也不會浪費。蘇東坡《和陶歸園田居六首(其四)》說他「君來坐樹下,飽食攜其餘。歸舍遺兒子,懷抱不可虛」。朱熹則眼前有一方池塘也能引出關於讀書的觀感。更多的宋代文人對於兒童卻是養其天性、放情童年。宋代人的這種兒童觀,通過詩詞得以流傳,並通過優美的意境、富有趣致的意象,讓人們喜聞樂見、沉吟回味。家庭是孩子遊戲的舞臺,田野是兒童學習的現場。
  • 宋代文學的主要成就,散文創作進入鼎盛時期
    散文沒有什麼固定的格式,寫作手法多種多樣。散文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北宋初年,為了和駢文進行區分,把不講究押韻對偶的文章,統稱為散文。在古代,除了詩詞歌賦以外的文體,都可以稱為散文。北宋中期文壇領袖歐陽修繼承了唐代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在他的示範下,當時的才子「三蘇」、王安石、曾鞏等人,都走上了散文的創作道路。由此,宋代散文和宋代詩詞,成為那個時代文學成就最高的文體。
  • 王安石詩詞,不是一般醉人
    ,也是改革家,王安石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短小精悍,邏輯嚴密;他的詩含蓄深沉,自成一家;他的詞詠懷弔古,淡遠純樸;他是一個特殊的文人,今天,我們欣賞王安石的十首詩詞隱娘說: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詩人王安石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裡時,途經杭州,寫下此詩。此時詩人只有三十歲,正值壯年,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一抒胸臆,表達寬闊情懷,可看作實行新法的前奏。這是一首非常有哲理的詩詞,不怕浮雲遮住我的眼睛,因為我站在最高一層。時至今日,這句名言依然被不斷引用。
  • 宋代的話本是怎樣產生的?小說話本的藝術表現有何顯著特點?
    宋代話本在宋代話本中,小說話本的內容題材更為廣泛,更有現實性,篇幅較短,形式活潑,表現技巧亦更為成熟,因而亦更為市民群眾喜愛。宋代小說話本的篇目本來是不少的,但因遭到封建統治階級的歧視和排斥,流傳下來約有四十餘篇,搜集在《京本通俗小說》、《清平山堂話本》和明人馮夢龍編寫的「三言」中,著名篇目有《碾玉觀音》、《鬧樊樓多情周勝仙》、《錯斬崔寧》等等。小說話本,作為敘事性的說唱表演藝術,為了適應普通市民聽眾的要求及「說話」這種藝術本身的商業性質,在藝術表現上便形成獨有的特點。主要的如下:第一,在情節安排上,特別顯得曲折生動。
  • 宋代詩詞中善待野生動物的理念和實踐
    到了宋代又有了新的表現和探索,這較好地體現在詩和詞這兩種當時最為流行的藝術形式之中。在宋代詩詞中,一方面有圍繞人類善待野生動物的方式方法進行的細緻描寫,另一方面還貫穿著一些具有強烈人文意識的獨到理念。這是肯定猛虎食用其他動物(包括人)是來自自然的本性和基本的生理需要,是上天賦予它的「權力」和無可改移的生物本性。這一理念在五代僧齊己《猛虎行》中早有論述:「橫行不怕日月明,皇天產爾為生獰。」黃庭堅《觀道二篇》言:「聖人用仁心,惻傷路傍兒。虎狼舐吻血,自哺胃與肌。同在天地閒,六鑿相識知。父母臨萬物,大道甚坦夷。百年修不善,一日許知非。虎狼有悛心,還與聖人齊。」
  • 「強迫症」患者王安石
    此時此景,令王安石詩性大發,提筆寫下了千古名篇《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寫完之後,王安石坐在船頭,總覺得意猶未盡,什麼地方不對勁兒。「春風又到江南岸」中的「到」字,太直白、死板、無詩意了。便把「到」字用紅筆劃了個圈兒,一路揣摩著用什麼字代替「到」呢?
  • 閒話鋪·宋代的那些學霸們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他 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但他的科舉之路相對來說就有些坎坷,遠不如他的同窗王拱辰考場運氣好。且說天聖七年(1029年)的春天,歐陽修就試開封府最高學府國子監。同年秋天,歐陽修參加了國子監的解試。
  • 蘇軾蘇轍兩兄弟開創的宋代蜀學到底是什麼學問?
    那麼,以文學見長的蘇軾、蘇轍兄弟的蜀學內容究竟有什麼內容?他們在儒家經典方面究竟有什麼獨到的觀點?由於絕大多數人們都只關注蘇軾、蘇轍的文學成就,顯然在學術創造方面長期被忽視,值得被重新梳理一番。
  • 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
    她不僅愛打牌、愛喝酒,而且還非常的狂,她究竟狂到什麼程度?李清照曾在南渡之前,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詞論》,這裡面,李清照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李清照評價柳永是:"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評價蘇軾是:"句讀不葺之詩,往往不協音律。"之後,有繼續評價:晏殊的詞只知平鋪直敘,賀鑄的詞不會引經據典,秦觀的詞太空太浮,等等。
  • 從王安石變法到元豐改制,宋代的稅務變革影響如何?
    自打有了等級制度和政府,稅收就一直伴隨著人類文明不斷的發展,成為人類社會經濟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項制度。在我國宋代,綜合國力雖然在我國歷代封建王朝之中不算強,但是經濟繁榮的程度卻是空前的,甚至超過了盛唐時期,而且在整個300餘年的歷史裡面,沒有出現嚴重的內亂和政變,在歷代封建王朝中也是絕無僅有的。這些都有賴於宋代一直堅持以加強中央集權為目的的政體改革。
  • 李清照有多狂?一篇文章罵遍北宋詞壇16人,把蘇軾批評得一無是處
    李清照曾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一篇文章罵遍北宋詞壇16人,把蘇軾批評得一無是處李清照曾寫過一篇叫《詞論》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用極為犀利的言語描述了北宋16位詞人的作品,她認為這些作品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 宋代詩詞中的茶盞
    文人墨客們在喝茶時也抒發自己的情懷,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詞,其中有黃庭堅有詩云:兔盞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在他的詩詞中提到兔毫盞,有詩云;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細參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
  • 他一生三起三落,登上文學史上寫月詩詞的巔峰,留下千古絕唱
    作品原名:《永遠的蘇軾》文/高飛他,一生三起三落,一首《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唱盡千古風流人物;他,中秋望月,《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登上文學史上寫月詩詞的巔峰,留下千古絕唱。如果說青年時期的蘇東坡的打擊均來自家庭的話,那麼,步入仕途的他,隨後接踵而來的打擊,應該說均是來自一個人。 這個人也是北宋文學界神一樣的存在,留有名作「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與他政治見解截然不同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
  • 王安石的變法為什麼會失敗?他的外號為啥叫拗相公?
    歷史就是如此殘酷,尤努斯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王安石的改革最後卻以失敗而告終。而王安石本人,在隨後的800多年裡,一直被當成宋代黨爭和北宋王朝滅亡的最大罪人,承受著來自官方和民間的雙重詆毀。中國古代的變法運動,幾乎都以失敗而告終。雖然王安石躲過了商鞅的車裂之刑和張居正死後被鞭屍的悲慘結局,但在他身後留下了完全相反的歷史評價。
  • 【雜談】司馬光政見不如王安石高明,為何他編的《資治通鑑》卻很有...
    司馬光作為一個學者、史學家絕對是稱職的,而從事政治工作與王安石相比就遜色多了。 每個人都有個人的強項,也有個人的弱點,歷史人物如此,現代人也是如此。
  • 一首《青玉案》橫空出世,讓他成為蘇軾與秦觀後北宋詞壇翹楚
    原創作品,侵權必究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歷史瑰寶,曾誕生過很多卓絕的詞人和璀璨的詞作,在宋代詞人中,要說最著名的詞人,我覺得非蘇軾和秦觀莫屬。蘇軾是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有「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也有「老夫聊發少年狂」的灑脫;秦觀則是宋詞婉約派的代表,有「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纏綿,也有「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的惆悵。
  • 宋安華 :王安石
    仁宗皇帝當然不知道王安石有「吃眼前食」的毛病,同時他也不知道,王安石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為了保持思維的持久,他有咀嚼硬物的習慣,有時候沒啥可嚼的,甚至會啃自己的手指直至出血。天知道那日進宮觀魚時,王安石又在思考什麼相對論或絕對論,把眼前的魚食當做某種硬物咀嚼,以致讓皇帝大人覺得他在作秀。 王安石還很執拗。他總是自己讀書想問題,自以為想明白了他就堅持,別人說什麼他都不聽。
  • 王安石經典詩詞:實用的詩,參禪的詞
    王安石以變法聞名天下,留名青史,與此同時他還是偉大的文學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留有作品《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王安石在詩、文、詞方面都有傑出的成就。這首詩寫於1050年,詩人剛剛三十歲,在地方上為官八年,深知非變法不能改變當前局面,變法又勢必會遇到阻力,但是他一向抱負遠大,此時已經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期待與憧憬。在途經飛來峰時,塔高景美,旭日初升,詩人不禁借景抒情,表達了自己胸懷開闊、無所畏懼的勇氣和決心。
  • 蘇軾是千古第一文人,連政敵王安石都稱讚他
    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上,文人爛若繁星,不過,要論起才華和人格魅力,蘇軾才是我心中的千古第一文人。他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上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連他曾經的政敵王安石都,不知要過幾百年,才會再有這樣的人物。事實上,千年已過,卻再未見蘇軾這樣的人物。
  • 別被王安石騙了,宋朝人其實很講衛生,他只是朵奇葩
    (這裡的王荊公就是王安石)這些宋代典籍裡的記載似乎在告訴我們,當時的古人是十分不愛洗澡的。畢竟連力主變法的革新派領袖王安石都邋裡邋遢,其他人又能好到哪裡去呢?其實不然,以上兩例只是個例,並不能反映宋代古人的真實衛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