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名琴,名揚四海,譽滿天下

2020-12-19 號外歷史之小亮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指的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蔡邕的「焦尾」。這四把琴被稱為「四大名琴」,雖然這四把琴已近消失,但它們對後世的影響卻一直深入,源遠流長。

「號鍾」是周代的名琴。這把琴音色洪亮,猶如鐘聲悠揚,號角長鳴,振聾發聵。傳說大名鼎鼎的彈琴好手伯牙曾經彈奏過此琴。後來此琴傳到善於音律的齊桓公手中。他尤其鍾愛這把琴。

現在我們常說的「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源於《列子》中的故事:周朝時,韓國女歌手韓娥去齊國,貧苦無食,只能賣唱,歌聲悽婉。她離去三日後,歌聲依舊盤旋迴蕩在屋梁上。此琴名為「繞梁」,課件琴的特色必是餘音不斷。此琴之後被楚莊王收藏。

」綠琦「是司馬相如的一把琴。"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結合的精華。相如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美妙的音色,使此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而且,在一次宴會上,有人勸說司馬相如用綠綺演奏一曲,當時卓文君也在場,他聽說卓文君精通音律,並對她極為仰慕,便彈奏了一曲《鳳求凰》,博得卓文君的歡心。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卓文君的故事便為人所知,成為一段佳話。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蔡文姬之父)親手製作的一把琴。蔡邕曾在烈火中搶救出一段沒有燒完,音色不同尋常的梧桐木。她根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了一把音色絕妙無比的七弦琴,因琴尾留有焦痕,遂取名為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

中國四大名琴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雖然現今它們已經消失,

但這警示我們要更好地保護現今存在的優秀文化遺產並把它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分別叫什麼 各有何傳奇故事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指的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張琴被人們譽為「四大名琴」。現在,這名揚四海的「四大名琴」已成為歷史的陳跡,但它們對後世的影響並沒有消失。
  •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
    在眾多古琴中,猶以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最為著名,享譽古今。齊恆公的「號鍾」。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鐘聲激蕩,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但又讓人慾罷不能,回味無窮,無疑是一種最高級享受。齊恆公通曉音律,他自已奏「號鍾」,令部下敲牛角,唱歌助樂。司馬相如的「綠綺」。"
  • 古代四大名琴都有哪些?
    史上所機記載的名琴眾多,明代史書《琴書大全·歷代琴式》中列有數十種琴,每種式樣的琴後面都敘述製作者和其來歷。如「師襄」琴,「衛師襄作,項直而深端,有亂紋如絲……(師襄)綴七十二調作八百九十曲,孔子師之」。又如「月琴」,「乃師曠所作也。於琴中作大月樣,背做圓池沼,有伏吟聲。
  •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嗎
    古琴文化是我們中華文明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音樂在古代是和禮、書等有同樣重要地位。君子四雅,琴棋書畫,琴居其首位。琴同樣可以說的上是樂之首,很多古代文學家、辭賦家都是詩琴雙絕。君子居其室,必左琴右劍,端坐堂下,左手捧書,右手品茶,這是我們印象中文人騷客的樣子。
  •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知道一個算你厲害
    說起中國古代樂器的巔峰,那就是四大名琴了。你知道四大名琴都是哪四個嗎?今天咱們來一個個了解~號鍾號鐘不知何人何時所造,不過水平極高。據說用這個琴演奏時,聲音如巨鍾一樣洪亮,震人心脾,故名號鍾。傳說中,俞伯牙曾用過號鍾演奏音樂。後來,號鐘被音樂發燒友齊桓公收藏。
  • 中國古代四大名琴,有一個你一定聽過
    「號鍾」、「繞梁」、「綠綺」、「焦尾」,被人們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琴」,在許多古琴當中,它們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不僅僅因為它們有著非常好聽的名字,還與它們神奇的傳說有關哦。「號鍾」是周代的名琴。音色洪亮,如鐘聲激蕩,讓人震耳欲聾。
  • 中國古代十大名琴,演繹繞梁餘音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古琴是中華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自古以來,古琴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被尊為「國樂之父」、「聖人之器」,亦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
  • 中國古代十大名琴,以及它們背後的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名琴由最為出名的「四大名琴」——號鍾、繞梁、綠綺、焦尾以及其他6款較為出名的古代名琴所組成。其中唐代的名琴較多,漢代的次之。以下所列舉的十大名琴均可以從歷史典故中考證。第一名:周代「號鍾」「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鐘聲激蕩,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
  • 古代的傳世名琴如今何在?其中一張更是價值不菲,高達1.36億元
    古琴又名瑤琴,有著三千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之一,自三皇五帝時開始,就有關於琴瑟的記載,在《詩經》的《關雎》中還說:「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遇見心儀的女孩,要用優美的琴聲來打動她。撫琴被歷代文人騷客視為修身的必備技能之一,位居「琴棋書畫」之首。
  • 中國古代四大古琴指是什麼,它們背後的故事鮮為人知
    那麼中國古代四大古琴指的是什麼呢?一、號鍾來歷:「號鍾」是周代的名琴,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 琴,後來歸齊桓公所有。齊桓公通曉音律,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號鍾」琴是他的最愛特點:音之宏亮,猶如鐘聲激蕩,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
  • 中國古代十大名琴,李師師卻一把都沒彈過!
    那麼在中國的古代,到底有哪些名琴呢?首先是號鍾。號鍾是周代的名琴。其次是春秋繞梁。三是漢代的綠綺。四是東漢焦尾五是唐代春雷。六是九霄環佩。七是大聖遺音。
  • 常識積累:中國四大古琴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中國四大古琴」。中國四大古琴古琴,又稱琴、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撥弦樂器,有3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居「四藝」之首,是古代文士必修之器。也是孔子辦學「六藝」之一。
  • 中國古代為何喜歡搞「四大」?橋、樓、亭、塔的四大,分別是什麼
    在中華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湧現出很多頗負盛名的「四大」。例如四大發明、四大古典文學名著、四大美女等等。這些榮膺「四大」的人或物,既彰顯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是我國留給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中國古代為什麼那麼多「四大」呢?這可能與中國古代大一統的方位說,有很大關係吧。因為有了東南西北四方,因而就顯得比較完滿。
  • 謗滿天下,譽滿天下——北洋軍閥吳佩孚跌宕起伏的一生
    他從給日本人當間諜起家,最後卻因為不願成為日本人的傀儡,被日本人殺害;他曾是最有實力的軍閥,一度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統一中國的人選,卻在達到權力巔峰時瞬間跌入谷底;他雙手沾滿人民鮮血,卻在國難當前不改操守,百姓在他死後自發為他送行;他作為一個封建軍閥,謗滿天下,也譽滿天下……
  • 古代名琴都有哪些
    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鐘聲激蕩,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後來「號鍾」傳到齊桓公的手中。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鍾」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悽切,「號鍾」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二、春秋時期繞梁
  • 曾經名揚四海的嶺蘭四大古琴,現在去哪兒了?
    廣東地處嶺南一隅,接受中原文化薰陶較晚,然而卻保存了中原文化的許多精粹,如中原古音、淵源於宋室宮廷音樂的嶺南派古琴等,而嶺南四大名琴則在琴界有甚高聲譽。所謂「四大名琴」,指的是四張公認為知名度最高的唐琴,他們是春雷、秋波、天蠁(響)與綠綺臺。這四張鴻寶在嶺南流落人間也有著許多動人的故事。
  • 仲夏雅意 古琴故事 四大名琴賞析(二)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它在中國歷史上流傳了三千餘年不曾中斷,本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是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臺上的古老樂器。
  •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歷史悠久影響深遠
    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是指應天書院(今河南商丘睢陽區南湖畔)、嶽麓書院(今湖南長沙嶽麓山)、嵩陽書院(今河南鄭州登封嵩山)、白鹿洞書院(今江西九江廬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1、應天書院應天府書院又稱應天書院、睢陽書院、南京書院、南都書院、南京國子監,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史載「州郡置學始於此」。
  • 22歲姑娘推廣 世界名琴收藏期待中國NO.1(圖)
    在中國,名琴收藏將從誰開始?誰將成為中國第一個購買義大利古典名琴的收藏人?或許不久答案就會揭曉。   五年前,當全世界三大琴行之一的「本恩&富什」名琴店總裁、「斯特拉迪瓦裡」協會主席傑夫裡·富什帶著總價值2500萬美元的6把小提琴來到北京時,名琴、名曲、大師和身材絕對稱得上「重量級」的富什先生,被眾多中國人認識。
  • 中國古代十大名琴
    中國古代十大名琴中國古代十大名琴中唐代的名琴較多,漢代的次之。以下所列舉的十大名琴均可以從歷史典故中考證。號鍾牛角聲聲,歌聲悽切「號鍾」傳到齊桓公的手中。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鍾」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