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 《毛澤東的讀書生涯和文章藝術》

2021-01-11 騰訊網

來源:北京青年報

青年時代的毛澤東,職業理想有兩個:教師和記者,立志通過稿費謀生。

1921年1月初,他已經是中國共產黨長沙早期組織的負責人,在新民學會的新年大會上,還明確表示:「我可願做的工作,一教書,一新聞記者,將來多半要賴這兩項工作的月薪來生活。」

這年秋天,在參加中共一大後,毛澤東補填《少年中國學會會員終生志業調查表》,在「終身欲研究之學術」欄中,鄭重填寫「教育學」,在「終身欲從事之事業」欄中,填寫的是「教育事業」,在「將來終身維持生活之方法」欄中,填寫的依然是「『教育事業之月薪酬報』及『文字稿費』」。

儘管後來經人勸說毛澤東打消了從湖南一師退學的念頭,儘管歷史沒有讓毛澤東去當一名教師或記者,但終其一生,對閱讀的痴迷、對作文的熱愛,始終未改。

毛澤東是政治領袖,不是一般的文人或專業作家。依其公務之身和領袖之責,文章內容總脫不了談工作、談政治,但是毛澤東骨子裡有文人的一面,有追求文章審美的情懷。

毛澤東的文章源於他的政治生活。一般來講,政治家的文章天生的高屋建瓴,有雄霸之氣;另一方面又理多情少,易生枯燥之感。但毛澤東巧妙地揚長避短,他假文學之手來行政治之責,在工作之時不自覺地創作政治美文。

政治美文要能寫出美感,能將政治理念表達為美好的可欣賞的東西,這是一門學問,是一門跨界的綜合藝術。純文人或單純的政治家都幹不了。

一篇文章美不美有三個標準:描述的美、抒情的美和哲理的美。在一般專業文人的作品中大都止於前兩個層次的美;而一般政治家的文章大都沒有前兩個層次的美,哲理倒是有一點但常常表達笨拙、枯燥,也不甚美。我們在毛澤東的文章中除了可以讀到深刻的思想,經常能同時欣賞到描述的、抒情的和哲理的美。

這是毛澤東文章的一大特點,是毛澤東的過人之處。毛澤東從政治跨入了文學,古典文學、民間文學、詩詞賦等抒情文學、小說筆記等敘事文學,無所不通。

歷史上能為政治美文的大家不多。毛澤東曾說:「在中國歷史上,不乏建功立業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響後世的人,前者如諸葛亮、範仲淹,後者如孔孟等人。但二者兼有,即『辦事兼傳教』之人,歷史上只有兩位,即宋代的範仲淹和清代的曾國藩。」

這也可以看出毛澤東心中的文章觀和偉人觀。造就這種人大概有三個條件:一是有非凡的政治閱歷和政治眼光二是有嚴格的文章訓練,特別是要有童子功的基礎三是能將政治轉化文學,有藝術的天賦。可見一個政治領袖的美文是時代鑄就,天生其才。

毛澤東由於正當新舊時代之交,既有舊學的功底,又有新學的思想。他一生處於戰爭和政治漩渦中,形格勢逼,以文章打天下,不得不搜盡平生所學,拿出十八般武藝,來應酬這複雜的局面。但正是這種實踐造就了他文章的多樣性。

從大會的報告、講話到新聞稿的消息、評論,及署名文章、電報、命令、公告、書信,直到祝詞、祭文等等,無所不用。這在古今作家、政治家中是絕無僅有的。檢點中國政治文庫,貴為皇帝,只用詔書、批奏;權臣重相也只有些諫、表、書、奏之類;八大家文人也不過是些記、賦、辭、說。就是近現代的中外政治家也不過再加上演講、報告。而毛澤東幾乎用盡了中國古今文庫中的所有文體,隨手拈來,指東打西,揮灑自如。

亦文亦政,亦古亦新,古今領袖唯此一人。

覺得好看,感謝轉發點讚

相關焦點

  • 書海掣鯨毛澤東——讀《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有感
    但讀了陳晉主編的《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還是有振聾發聵、醍醐灌頂之感。一個忙於各種事務的黨的最高領導人,讀書多到如此地步,沒有想到。四卷《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的頭一張插圖就是毛澤東讀英文版《共產黨宣言》筆記,為之一震。
  • 怎樣把書讀活——談談毛澤東的讀書方法
    因為書本知識不能代替人們在實踐活動中的複雜判斷和困難選擇。同一部兵書,馬謖的用法是背本本,諸葛亮的用法就不是。王明和毛澤東都讀馬列著作,王明讀的甚至更多,但他是教條主義,毛澤東則強調實事求是。可見,讀書效果的好壞,關鍵在於讀法和用法,在於是不是擁有從書本到實踐,從主觀到客觀進出自如、出神入化的本事。 毛澤東擁有這樣一種大本事。他能夠把書讀活,得益於他別具一格的讀書方法。
  • 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向毛澤東學習
    延安時期,他主動與外國友人交流,向外部世界介紹中國革命;新中國成立後,他順應世界局勢發展變化趨勢,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三個世界」劃分理論。  向毛澤東學哲學頭腦。作為舉世公認的思想家,毛澤東酷愛哲學,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國家建設生涯中,他善於運用哲學這一思想武器,從實際出發,辯證分析事物,抓住主要矛盾,成功解決問題。  向毛澤東學調查研究。
  • 毛澤東「三先三後」的讀書之法
    中國出版的書讀了很多,西方著作的中譯本也讀了不少,特別是西方各國領導人的傳記作品、回憶錄及回憶文章、講話、講演等書,還有西方各國出版的名家名著。這一時期,毛澤東對讀邏輯學著作很有興致,非常關心邏輯問題的學術討論,潛心閱讀和研究邏輯學方面的論文和專著,這是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後讀書生活的一個重要側面。 上世紀 50年代後期學術界關於邏輯問題的討論,是從對 1956年《新建設》上發表周谷城《形式邏輯與辯證法》文章觀點的不同看法展開的。周谷城在這篇文章中提出「辯證法是主,形式邏輯是從;主從雖有別,卻時刻不能分離」的「主從」說。
  • 毛澤東:既讀好書又讀「無字之書」
    原標題:毛澤東:既讀好書又讀「無字之書」 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其讀書治學也經歷了漫長歲月的不斷發展,最終形成了一條獨特的治學之道。 求學要明方向 俗語曰:「有志者事竟成。」凡心懷大志且做事認真的人,往往能夠達成目的。
  • 金剛簡:看《向毛澤東學讀書》的讀後感
    我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是從學習李才文老師的超常規營銷開始的。剛開始我只是讀,但是不能掌握和記憶,然後我就開始寫筆記,主要是為了加深理解。但我只是寫一些筆記,記到有道雲裡面沒有發表出去。學習筆記也是有價值的,特別是這個自媒體時代,你把你的學習筆記寫成文章發到公眾號上面也可以吸引讀者。比較長時間我寫的學習筆記都是關於學習營銷的。但是我單獨寫完原創文章,比如關於跑步的經驗心得,還有一些其他的分析類文章,我總感覺我的見識不夠深刻,寫出的文章有些淺顯。名人就是成功的導師。
  • 「文章群山中一座巍峨的險峰」———讀梁衡《毛澤東怎樣寫文章》
    正因如此,假如有人對此作一專門、深入而又系統的研究,深挖這一蘊藏無窮的富礦,而且做這種研究的人本身就是一位名滿海內的文章大家,也就是說,由一位人們公認的「文章大家」來寫毛澤東這樣一位特殊意義上的「文章大家」,我們怎能抑制住熱切期待,恨不能儘早讀到他的這種研究成果?    幾日來我如獲至寶如饑似渴夜以繼日閱讀的《毛澤東怎樣寫文章》,正是這樣一本書。
  • 怎樣把書讀活:談談毛澤東的讀書方法
    可見,讀書效果的好壞,關鍵在於讀法和用法,在於是不是擁有從書本到實踐,從主觀到客觀進出自如、出神入化的本事。毛澤東擁有這樣一種大本事。他能夠把書讀活,得益於他別具一格的讀書方法。他的讀書方法,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值得體會。把讀書學習當作一種調查研究人們的知識來自三個方面: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向書本學習。
  • 毛澤東與他生命中的「二十七個書目」
    此後,「開展全民閱讀活動」被寫進黨的十八大報告,「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兩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讀書、學習正在成為這個時代最顯著、最重要的社會風氣。 毛澤東同志是我黨歷史上愛讀書、會讀書,並且善於把讀書、薦書作為一種有效工作方法的領導人,他對於讀書、學習的見解可以帶給我們諸多啟發。
  • 毛澤東讀《共產黨宣言》的啟示
    它是共產主義信仰者和廣大進步人士的行動指南,是闡述人類無產階級所追求的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最進步、最新的世界觀和最具唯物辯證法思想理念的科學著作。所以,毛澤東同志一直把它放在身邊,放在案頭,在疾病纏身、生命垂危的最後歲月,他還時常翻閱,讀而不倦,讀而不厭。領導幹部讀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讀重點,多讀經典。重點的書,經典的書,要讀一輩子,要一輩子下功夫讀。
  • 毛澤東一生開27個書單都列有哪些書?
    核心提示:毛澤東同志是我黨歷史上愛讀書、會讀書,並且善於把讀書、薦書作為一種有效工作方法的領導人,他對於讀書、學習的見解可以帶給我們諸多啟發。   毛澤東同志是我黨歷史上愛讀書、會讀書,並且善於把讀書、薦書作為一種有效工作方法的領導人,他對於讀書、學習的見解可以帶給我們諸多啟發。今年9月9日是毛澤東同志逝世39周年紀念日,我們特約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撰文,與讀者分享毛澤東關於讀書、學習的思考。
  • 學用之道──毛澤東書山路上的風景
    歷史是人類過去經歷的百科全書,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哲學、科技、文學、藝術各方面的內容。因此,讀歷史其實是個大概念。毛澤東讀史,對各方面的內容均不偏廢,很注意史書所載的理政之道、軍事戰例、經濟政策、治亂規律等。他還閱讀了不少「五四」以來的學者們寫的中國通史、思想史、哲學史、文學史作品。
  • 毛澤東談文章寫作之道
    毛澤東告誡人們:寫文章要處理好材料和觀點的關係,強調「材料應與觀點統一」,形成自己的看法。 材料是血肉,是觀點的基礎。毛澤東說:「不熟悉生活,對於所論的矛盾不真正了解,就不可能有中肯的分析。」在延安時期,他就號召真正的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到火熱的鬥爭中去,觀察、體驗、研究一切生動的生活形式和鬥爭形式、一切文學和藝術的原始材料。 然而單有材料還不行,還要加工、消化。
  • 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
    本書不僅文獻史料豐富,更反映出毛澤東讀書和實踐的關係,是領導幹部提升學習力領導力的生動教材,也是廣大普通讀者提升素養,以達學以致用的最佳讀本。    【部分章節】   不嚴格要求,他們也會變質  〔讀劉向編《戰國策·趙策·觸讋說趙太后》〕   [原文]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於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 薦讀榜樣力量 滋養工會時尚 鼎城區郭家鋪街道舉辦讀書分享活動
    紅網時刻常德8月1日訊(通訊員 陳陽)「願你讀書三春暖,願你感悟二月花;閱讀名著,感悟人生!今天的 『湘悅讀工力量』2020年工會會員薦讀分享活動,現在開始……」 7月31日下午,鼎城區郭家鋪街道辦事處工會會員薦讀分享活動的現場掌聲不斷。
  • 【院長「薦書」我來讀】《裁判的方法》讀書札記
    【院長「薦書」我來讀】《裁判的方法》讀書札記 2020-05-14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毛澤東晚年讀書生活可概括為十個特點
    幾十年裡,毛澤東每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用筆在書上畫上豎線、橫路線曲線、斜線、三角、方框、問號和圈、點勾、叉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了許多批語。許多書,反覆讀了很多遍,勾畫了很多很多,這些筆記、批註、批畫是毛澤東讀書時頭腦的一種活動,思考的真實記錄,也是他和作者思想認識、觀點、想法、看法、感情的互動與交流。
  • 十名官員薦書單引發媒體關注
    2009年7月31日,廣東省委辦公廳和省政府辦公廳還聯合發出倡議書全省各級領導幹部行動起來,率先垂範,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掀起南粵讀書新熱潮。  2011年,汪洋致信省直機關幹部和各市黨政主要領導同志,推薦閱讀兩本闡述幸福的書籍:《幸福的方法》和《對我們生活的誤測為什麼GDP增長不等於社會進步》。為此,廣東省出版部門專門加印兩本書。
  • 韓毓海再推《偉大也要有人懂:一起來讀毛澤東》
    本報訊(實習記者賈驕陽)近日,伴著2016世界讀書日北京閱讀季活動的啟幕,「毛澤東與北大暨《偉大也要有人懂:一起來讀毛澤東》新書分享會」在北京大學舉行,活動由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京東圖書等五家單位聯合舉辦。
  • 毛澤東詩詞的歷史蘊涵、藝術特徵和精神境界
    一、關於井岡山和中央革命根據地時期毛澤東詩詞的歷史蘊涵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毛澤東在井岡山和中央革命根據地時期創作的詩詞,是中國革命歷程的藝術再現,是井岡山鬥爭和開闢中國革命道路的史詩。然而,毛澤東畢竟是一位早已將「小我」奉獻於「大我」之人,早已是將生死榮辱置之度外之人,因而方能「愈挫愈奮」,「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二、關於這一時期毛澤東詩詞的藝術特徵  在研討會上,大家概括了這一時期毛澤東詩詞的藝術特徵,主要有:「馬背上哼成的詩」、「破圍和開闢」、「毛澤東詩詞凸顯了一種文化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