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張熠如 文學報
月末月初,我們縱覽近一個月內全球文學期刊聚焦的話題,遴選其中有趣、新穎、觀點介紹給大家。
過去的10月,依然有許多新作面世緊扣當下,如唐·德裡羅筆下的世界失去能源以及瘟疫蔓延;線上舉辦的法蘭克福書展為全球出版商帶來了振奮與希望;喜歡村上春樹的讀者將在雜誌中看到他一周的生活軌跡,或許這也是一種「沉浸式」報導。
《出版家周刊》
法蘭克福書展在線上舉辦
10月14日至18日,法蘭克福書展於線上舉辦。據《出版家周刊》報導,今年共有4165位參與者加入最新的「法蘭克福版權」平臺,上傳了31000本可供購買版權的書籍。受疫情影響,今年世界各地的代理商必須調整作息,通過虛擬會議來參加書展。赫爾辛基Elina Ahlback出版社的創始人Elina Ahlback說,自己通過Zoom在多個國家完成了交易,而一些北美的出版人則需要午夜起床,在一周內開60多場會議。今年,國際出版商協會還啟動了新的《可持續發展出版商契約》,旨在激勵出版商使2020-2030年成為「行動的十年」。該契約鼓勵出版商在應對貧困、不平等、氣候變化和環境惡化等議題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出版更多有關這些主題的書籍,以及制定更加公平的商業條款。
《衛報》
唐·德裡羅推出新作
10月20日,唐·德裡羅推出第18部作品The Silence。在這部完成於今年三月的新作中,現年84歲的德裡羅構想了一個全球斷電、瘟疫蔓延的世界。在他看來,技術已經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非常普遍,媒體讓信息傳播變得永無止境。在1985年出版的後現代文學經典代表《白噪音》中,德裡羅筆下的毒霧正是電視的隱喻,而在The Silence中,斷電也是我們對技術成癮的隱喻:即使網際網路號稱能讓我們跟他人緊密相連,它也會使我們與世隔絕,使我們離開我們最愛的人和地方。
《聯合文學》
村上春樹的一周生活
不寫小說的時候,村上春樹說自己就是非常普通的人:規律的日常活動,早早起床,跑步和遊泳,晚上大概九點上床睡覺。本期《聯合文學》以村上春樹的行程安排為主題,還原村上春樹的生活樣貌。村上春樹不喜歡有人嘲諷他追求健康的行為,在他看來,熱愛健身的三島由紀夫跟他一定不合拍,運動對三島而言是為了展現,而自己的運動是為了節制。他與河合隼雄對談時也提到「身體即文體」的概念:有意義的生活方式和身體修養,都是文學寫作必不可少的養分,擁有什麼樣的身體,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文體。在村上心中,每一趟全程馬拉松,都讓他有信心完成小說,一步一步不斷跨出去,馬拉松和長篇小說似乎就變得越來越簡單。他努力告訴我們:人生和跑步其實都沒有所謂的失敗,只要你沒有停下來。
Pure Wow
角谷美智子推出新作
近日,普立茲獎得主、文學評論人角谷美智子推出新作ExLibris。在新作中,她以書迷而不是評論家的身份推薦了100多本書籍,其中包括兒童文學圖畫書作家、插畫家莫裡斯·桑達克的《野獸國》、馬丁·艾米斯的《經歷》等。在她看來,評論家的工作是對新書進行誠實的評估,為讀者解釋為什麼這些書值得或不值得一讀,或者把不同的書放在一起比較。但是,在ExLibris中,她只關注她真正熱愛的、對她來說非常重要的作品。
《金融時報》
馬丁·艾米斯推出長篇小說
10月27日,馬丁·艾米斯推出長篇小說Inside Stories。出生於1949年艾米斯著有《倫敦場地》《土星三號》等作品,被譽為戰後最傑出的英國小說家之一。作為一部有關愛、家庭和友誼的自傳體小說,Inside Stories以艾米斯最親密的朋友、無神論「天啟四騎士」克里斯多福·希欽斯的去世展開,回顧了他們深遠的友誼和文學圈的往事。在作品中,艾米斯討論了影響他寫作的人,其中包括索爾·貝婁、菲利普·拉金、艾麗絲·默多克女爵士和他的作家父親金斯利·艾米斯。
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配圖:相關媒體圖
2021·文學報40周年·訂閱有禮
原標題:《還原村上春樹一周生活,法蘭克福書展線上舉辦,多位名家出新作 | 10月文學外刊熱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