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店長講述保供故事 或成門店數位化轉型「風向標」

2020-12-19 中國青年報

早上5點,天還沒亮,蔣楠的鬧鐘就準時響了起來,他關掉鬧鐘,輕手輕腳地爬了起來,收拾妥當,戴好口罩出門。剛7點,他就到了家樂福北京馬連道門店,一天的工作就這麼開始了。

蔣楠是家樂福北京馬連道門店的店長,從疫情暴發前到現在,他堅守戰疫保供一線,已經兩個多月沒有休息過了。「貨架消過毒了吧,購物車也得2小時一次哈!」「今天的菜不錯啊,到了多少?」「今天周末可能會爆單,做好準備!」一進超市,蔣楠就開始一邊巡店,一邊跟同事們打招呼。

疫情期間家樂福門店供應充足

受疫情「黑天鵝」的影響,家樂福的線上訂單自春節以來成倍增長。為應對突如其來的消費需求變化,家樂福到家小程序緊急上線蘇寧易購APP、蘇寧小店APP、蘇寧推客等線上渠道,平時過年店裡日供也就2、3噸的蔬菜,驟然增加到了7噸多,分單、揀貨、取貨、送貨的工作量都成倍攀升。蔣楠坦言:「這架勢可是頭一回見到。」

到家業務爆單,恰逢假期,疫情期間人員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對此,依託蘇寧科技的研發力量,家樂福迅速行動,開啟了後端數位化、精細化運營的新舉措。「以前我們只是單純的補齊貨架排面上的商品,現在不同了,我們在這旁邊又專門開闢了快揀區,『系統』會告訴我,哪些商品是線上最高頻的,哪些商品接下來可能會爆單,需要提前多準備一些『預包裝』。」蔣楠說道。

蔣楠所說的「系統」,其實是疫情期間蘇寧科技O2O團隊針對家樂福迅速開發並上線的「家樂福管理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店長和員工可以實時查詢商品庫存、及時進行庫存調整。「以前的系統基本上只支持線下庫存,現在這個系統把線上庫存也接入進來了,尤其是疫情期間線上訂單非常多,更好用。」 蔣楠稱,「我自己算了一下,現在這種模式能幫我節約80%以上的復盤和決策時間。」

同時,「家樂福管理平臺」還涵蓋實時的銷售大數據,這給家樂福北京馬連道店的採購、上架和調整提供了更為充足的決策依據。說著,蔣楠打開「慧眼」APP,看到截至中午1點,北京各個家樂福門店的各種品類銷售數據,「你看這幾天我們店、中關村店的綠葉菜賣得都很好,說明返京復工的人明顯增多,這也提醒我要加大蔬菜採購和儲備了。」

蔣楠為到家業務的生鮮產品備貨

剛剛蔣楠所說的「快揀區」,則是蘇寧科技針對疫情期間激增的到家服務需求,緊急開發並上線的「全場揀貨系統」功能之一,即按區域分配揀貨任務,保障各區域揀貨人員快速、準確揀選商品,打包交給快遞員配送至消費者家中。

「以前的到家訂單,我們都是滿超市跑,忙的時候微信步數天天30000以上,現在設置了快揀區,按照系統提示精選最熱銷的產品,尤其是生鮮商品,我們還會提前進行預包裝,滿足很多年輕人喜歡標品蔬菜、淨菜的需求,同時這樣揀貨很方便,基本上跑兩三個區域,就能把一單甚至幾單湊齊。」蔣楠說,「算下來一天我們每人可以多揀30多單,效率提升了40%以上。」

據了解,在智能供應鏈方面,家樂福基於蘇寧的全場景零售,目前已在商品、物流等環節完成了基於成本管控的採供智能模型、基於經營效益管控的大數據分析模式,從中獲取到的海量商品的進銷存等大數據,是家樂福智能供應鏈的有力土壤。

事實上,作為家樂福的一名老店員,蔣楠見證了家樂福為了打入中國市場做出的一系列嘗試,尤其是自去年加入蘇寧以來,家樂福大大加快了數位化、在線化進程。

2019年11月,家樂福以蘇寧「一小時場景生活圈」新成員的身份,首次參戰蘇寧雙十一,在此期間升級版的快揀倉悄然在南京、上海試點上線,加快了到家業務升級變革的步伐。而隨著2019年底蘇寧金融旗下蘇寧支付全面接入家樂福、家樂福旗艦店在蘇寧易購上線等動作,家樂福這座傳統商超的「巨輪」已經在蘇寧產業融合的賦能下更換了新的「引擎」。

圖:家樂福門店

蘇寧的入駐加速了家樂福的數位化轉型進程,在疫情中蔣楠的這種感覺更加明顯了。疫情之下,家樂福3公裡內「即時配」先是接入蘇寧易購APP、蘇寧小店APP,隨後又升級推出10公裡內的「同城配」。數據顯示,2月份家樂福到家業務訂單增長412%,其中九成以上的訂單都包含生鮮果蔬,家樂福同城配(半日達)也單周環比訂單增長296%。

「家樂福在轉型、在進步,現在門店的數位化和到家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我覺得我們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疫情是『黑天鵝』,也是數位化轉型的『風向標』。」在蔣楠看來,如今,在智慧零售賦能下,家樂福正持續推進O2O轉型,開啟新時代。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家樂福保利店店長石金榮:「保供」零售人平凡有擔當
    昨日早上8點半,記者在家樂福保利店生鮮區見到店長石金榮時,她正忙著按成熟程度整理擺放榴槤。「五一」5天假期,她的安排是上班、上班、上班。「特價豬肉裡面還有多少貨,先歸放成兩盤吧,空出來的位置先排上其他的。」在生鮮區巡場時,石金榮事無巨細,發現問題馬上安排處理,甚至自己上手協助整理貨架、補貨。生鮮區妥當了,她馬上直奔糧油米麵區查看供應情況。接著,再查看前一天向公司華南大倉下的補貨商品是否到位。門店收銀處、後場的蔬菜包裝處、倉庫、凍庫、烘焙房等各個區域,石金榮巡場時基本都會去查看一下情況。
  • 專訪蘇寧荊偉:家樂福中國數位化轉型的「蝶變」之路
    有分析人士表示,疫情必將倒逼中國企業整體加速數位化轉型,同時也加深了大眾對數位化、高質量發展的認知和體驗,進而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躍入新的發展階段。近日,記者對蘇寧科技集團常務副總裁荊偉進行了專訪,探討家樂福中國數位化轉型「蝶變」過程及其背後的轉型經驗。荊偉表示,「如何通過數位化手段提高服務能力和效率、效益,實現穩健、長期發展,是家樂福中國數位化轉型的基本訴求。」
  • 疫情加速傳統賣場數位化,央視點讚蘇寧家樂福轉型
    受疫情影響,我國零售行業發生深刻變革,有的傳統商場超市到店客流急劇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寧家樂福等傳統賣場抓住機會加速推進數位化,大幅提升到家服務能力,疫情之中逆勢上揚,在實現自身蛻變的同時也給整個行業帶來啟示。4月27日,央視《經濟半小時》以蘇寧家樂福和物美為樣本,對我國傳統賣場的數位化轉型做了深度解析。
  • 蘇寧家樂福到家服務爆發背後,是中國經濟的數位化轉型
    在被收購半年後,家樂福已經全面融入蘇寧構建的「1小時場景生活圈」,悄然蛻變成一個線上線下融合、到家到店兼長的智慧零售服務商,而不再是那個等在「十字街頭」(Carrefour在法語中意為十字街頭、十字路口)待客來的傳統賣場。
  • 家樂福牽手京東到家加碼數位化轉型 年內覆蓋31城近200家門店
    中新網10月18日電 「網際網路+」時代下,線上線下一體化已成必然之勢。法國零售業巨頭家樂福近年來在全球秉承「多業態、多渠道、多平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夯實線下業務的同時,也在持續加力擴充電商版圖,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
  • 店長集體出走?家樂福改革求變背後
    因為家樂福的區域經理和店長擁有高於其他同行們的權限,可以快速而靈活地應對市場變化。1997年,家樂福華東區總經理杜博華在總部尚未知情時就籤下了武寧店的場地,這座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廠房不僅需要大量改建成本,還要支付一大筆土地轉型費用。而杜博華的大膽換來了當時武寧店高達4億多元的年銷售額。
  • 家樂福高層致信店長 價籤管理與考核掛鈎
    昨天,家樂福中國區總裁兼CEO羅國偉給公司旗下所有店長級別的200多名員工發了一封內部信,信中專門提到了最近廣受關注的家樂福價籤問題和零供關係問題,表示將價籤管理與員工業績考核掛鈎,同時邀請社會各界監督公司改進效果。價籤管理與業績考核掛鈎昨天,家樂福方面向記者提供了這封英文原版信件。
  • 家樂福店長變身揀貨員「盤」訂單
    然而,對北京家樂福馬連道店店長蔣楠來說,他每日行走的步數長達43562步!走的多,是因為扛的責任重,僅僅是生鮮蔬菜,春節期間他們每天就要負責10噸左右的產品收貨、補貨、銷售等工作。蔣楠以及千千萬萬家樂福中國的員工,在疫情爆發後,堅持奮戰在零售一線,保供應、穩價格、不打烊,服務消費者。
  • 封城10天,我在武漢家樂福當店長
    初升的太陽夾雜著清冷的風,快跑幾步,戴著口罩的方超走進了家樂福鍾家村店的大門,開始了作為家樂福鍾家村店店長平常的一天。今年的春節不一般,對於武漢的市民來說感受尤為強烈。1月23日,一紙「封城令」阻斷了歸鄉的路,也把方超留在了這個城市。「去年忙雙十一,雙十二,元旦,然後是年貨節,特別忙, 一直沒有時間回家」。
  • 春節保供|家樂福北京23家門店嚴防控、不漲價
    1月28日,家樂福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表示,北京23家家樂福門店,持續保障供貨穩定,盡全力保障不斷供、不打烊。據了解,目前家樂福各門店運營正常,米糧油等基本民生商品供應穩定,每天按門店所需積極多次調貨,全力保障平穩運營。「我們會持續增派車輛、增派人員,保證門店有充足供應量,今日北京到貨160噸蔬菜,我們還會繼續加大採購量,確保顧客能買到可心的蔬菜」。
  • 一名家樂福店長的「雙十一時刻」:二十年零售老兵踏上新徵程
    自1999年加入家樂福這一龐大零售品牌以來,20年的時間裡,嶽曉燕從收銀員一路做到多個部門的管理者,再做到家樂福南京大橋店店長,管控著店裡每天幾千單甚至上萬單的流水,白天整個人都是緊繃的。同事們開玩笑,叫她「女強人」,她聽到後也不著惱,附和著笑兩聲。只有晚上結束一天的工作躺在床上,接到女兒的電話,她才想起這麼多年虧欠了家裡不少。
  • 家樂福擬收購中國臺灣頂好門店,捲土重來未可知
    儘管去年,蘇寧國際以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實現控股,但家樂福集團仍持股家樂福中國的20%股份,據悉該部分募集資金將用於家樂福全球業務的轉型。不破不立,家樂福雖然錯過了電商第一波紅利,卻沒有錯過第二波移動網際網路機會。
  • 每天銷售10噸生鮮 北京家樂福春節期間保供應
    然而,對北京家樂福馬連道店店長蔣楠來說,他每日行走的步數長達43562步!走的多,是因為扛的責任重,僅僅是生鮮蔬菜,春節期間他們每天就要負責10噸左右的產品收貨、補貨、銷售等工作。蔣楠以及千千萬萬家樂福中國的員工,在疫情爆發後,堅持奮戰在零售一線,保供應、穩價格、不打烊,服務消費者。
  • 昆明家樂福龍泉店店長楊燕賓 平凡工作崗位的堅守
    每年春節,都是超市人最辛苦的時候,很多同事放棄了和家人、朋友團聚的機會奮戰在工作崗位上,尤其門店的工作人員,都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真誠的待客、給每一位顧客提供細心幫助是每一位蘇寧易購家樂福人是服務理念!同事之間團結互助、和善友愛使我感動;能在公司領導的帶領下,團隊協同作戰,看著一位位顧客滿意離開,每一個人的自豪感和榮譽感都油然而生:雖然我們做的都是平凡的工作,但是同樣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貢獻。昆明龍泉店店長楊燕賓認為,作為一名店長,理所應當在關鍵時刻要和自己的團隊戰鬥在一起。
  • 舍小家才能有大家——記武漢家樂福鍾家村店店長 方超
    初升的太陽夾雜著清冷的風,快跑幾步,戴著口罩的方超走進了家樂福鍾家村店的大門,開始了作為家樂福鍾家村店店長平常的一天。今年的春節不一般,對於武漢的市民來說感受尤為強烈。1月23日,一紙「封城令」阻斷了歸鄉的路,也把方超留在了這個城市。「去年忙雙十一,雙十二,元旦,然後是年貨節,特別忙, 一直沒有時間回家」。
  • 每天銷售10噸生鮮,北京家樂福馬連道店春節期間保供應
    然而,對北京家樂福馬連道店店長蔣楠來說,他每日行走的步數長達43562步!走的多,是因為扛的責任重,僅僅是生鮮蔬菜,春節期間他們每天就要負責10噸左右的產品收貨、補貨、銷售等工作。蔣楠以及千千萬萬家樂福中國的員工,在疫情爆發後,堅持奮戰在零售一線,保供應、穩價格、不打烊,服務消費者。
  • 星巴克、優衣庫、蘇寧 明星店長工程到底香不香
    而且,不同於傳統的人才培養路徑,星巴克、優衣庫、蘇寧的店長計劃,都是一線廝殺成長起來的實力派。數字創新培養網際網路化的店長面對日新月異的零售市場,門店管理的數位化運營日益重要。星巴克去年對中國管理團隊架構進行了調整,其中,「數字創新」作為新設立的業務單元,顯示了星巴克對數位化建設的重視。而優衣庫早在2017年便向「數字消費零售公司」轉型,通過與科技公司合作,從設計、生產、製造、銷售到全員的工作方式都導入數位化。無獨有偶,蘇寧在門店管理上也朝著「數位化」大舉進軍。
  • 門店到家服務哪家強?蘇寧家樂福10公裡送貨上門
    一些本受衝擊較為嚴重的實體零售,通過數位化轉型,推出到家服務,獲得新的成長機會。以蘇寧家樂福為例,基於「一小時場景生活圈」的打造,疫情期間其到家訂單增長412%,其中九成以上訂單包含生鮮果蔬。為此,蘇寧從各產業調派上千名員工增援家樂福,重點支持各門店到家業務的揀配服務。
  • 家樂福:用數位化科技打造智慧零售
    為迎合「消費年輕化」的升級趨勢,家樂福線下門店正變得越來越「時尚」,場景化、個性化和體驗化的特性愈加突出。現在走進任何一家家樂福門店,消費者便能輕而易舉地感受到這種改變。隨著技術的不斷更迭,傳統零售商在探索轉型升級之路的同時,不約而同選擇加碼數位化,家樂福便是當中的先行者。
  • 家樂福公布2022計劃:嚴控成本、轉新業態、加碼數位化
    在騰訊和永輝攜手投資家樂福中國業務後,家樂福集團又有新舉措。家樂福集團今天公開其轉型計劃「家樂福2022」,目的旨在調整經營模式和管理組織,該計劃由四大支柱構成:包括推行一個簡化、開放的企業組織框架、打造全渠道、縮減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