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裔創作現代舞再現百年前移民與命運抗爭故事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美華裔創作現代舞再現百年前移民與命運抗爭故事

圖為李小玉(右)與演員們在彩排。中新社發 陳鋼 攝

  中新社舊金山5月17日電 (記者 劉丹)17日晚,由美國華裔舞蹈家和作曲家攜手創作的現代舞《逃離》在舊金山迪·楊博物館首演,真實再現100多年前中國城受屈辱的華裔女性與命運抗爭爭取自由的故事。

  這也是迪·楊博物館本年度駐館舞蹈家李小玉和作曲家王世明再次合作,用音樂和舞蹈講述華裔移民的歷史。他們此前曾共同創作了《旅客》、《倒影》等,分別在美國東西兩岸舞臺及大學校園表演。

  李小玉對中新社記者介紹說,1874年誕生的金美倫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是舊金山華裔移民女子的庇護天堂。那些從廣東等地被拐賣到舊金山的華裔女子,被迫從事性交易,被人販子和黑社會操縱,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

  紐西蘭裔女教士堂娜迪娜·金美倫在中國城沙加緬度街920號創辦了庇護所,收留保護華裔女性,教會她們英文及生活技能。金美倫以98歲高齡過世,她一生庇護了兩千多名華裔女子。

  新時期的金美倫堂成為舊金山華裔移民的社區中心,不僅為女性移民提供各種服務,還有青少年課外教育以及家庭主婦的生活技能輔導等。從小在這裡參加多種活動的李小玉對金美倫堂有一種親近感,前年,她無意從許多檔案文件閱讀了金美倫堂的歷史,頓生感悟,創作了這部作品。

  李小玉的祖父母來自廣東臺山,在舊金山長大的她自幼習舞,也曾跟隨王世明學吹薩克斯風。大學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主修生物醫學,對舞蹈的熱愛讓她3年級時放棄專業,轉入舞蹈系。

  李小玉畢業後先後在紐約和舊金山從事舞蹈表演,創辦自己的舞蹈團,以舊金山中國城為基地,與王世明合作創作了反映華裔後代尋找自我的現代舞《倒影》,以自己祖父母移民故事為背景的《旅客》。

  醉心於舞蹈創作和表演的李小玉說,「我的創作源於華裔移民的豐富歷史,語言永遠都顯貧乏,唯有舞蹈才能最生動形象地表達我思我想。」

  在舊金山出生的王世明1985年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經濟系,父母分別來自上海和廣東。和李小玉一樣,王世民熱愛音樂,最擅長薩克斯風和作曲。大學畢業時把文憑交給父母即創辦自己的樂隊,是舊金山華人社區爵士樂的推動者。

  王世明告訴記者,在大學時期,他就是亞裔民權運動的積極參與者。與李小玉的數度合作,「不僅因為她曾是我的學生,更因為我喜歡她的故事,我們的音樂和舞蹈都根植於社區,用我們的語言講述社區故事。」(完)

相關焦點

  • 回望與自塑:華裔美國作家的小說創作
    華裔美國文學創作是觀照當代中國文學的一個重要而獨特的視角。華裔美國作家具有雙重文化身份和視野,他們生長於中美兩國文化土壤之中,具有更強烈的文化感受力。他們選擇以華裔身份進行寫作,大量運用東方元素,以中美文化的碰撞與交流為主題。與美國本土作家相比,華裔作家隨父輩移民,但中國文化卻深入其血脈,因而他們對中國有著更直觀的感受、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真摯的情感。
  • 美國休斯敦芭蕾舞團50周年慶 中國編舞師受邀創作現代舞
    休斯敦芭蕾舞團供圖中新網休斯敦9月18日電 (記者 曾靜寧)時值美國休斯敦芭蕾舞團慶祝建團50周年之際,中國編舞師張帝莎受邀與舞團演員合作,其現代舞作品《流逝》(Elapse)將於19日在休斯敦公演。日前,張帝莎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一支融合了中西方元素的舞蹈,飽含對萬物流逝的感慨。
  • 《漂在紐約》真實再現海外華人新移民生存現狀
    優秀的名人傳記能夠真實地再現主人公的生平,但能成為這些傳記主人公的只是極個別名人,其生平對海外廣大普通華人的生活現狀未必具有代表性。  海外普通華人新移民的生活現狀究竟如何?  立玉女士的《漂在紐約—美國華人新移民生存狀況實錄》一書填補了這一空白。該書記錄了從事20多個不同行業的23位華人新移民在美國最大的都市紐約的真實生存狀況。
  • 美國黑人的抗爭與宿命
    在白人奴隸主的血腥壓迫之下,大量黑奴奮力抗爭,在美國獨立戰爭之前,發生過五十多起黑奴起義事件,其中最知名的當屬1739年南卡羅來納州的卡託起義,在種植園中不堪暴力奴役的黑奴攻佔了武器庫,並與白人軍隊發生激戰。但是,這些抗爭全部失敗了,不僅沒有改變黑奴群體的命運,反而遭到了白人奴隸主更殘酷的報復與壓迫。很多黑奴不堪壓迫,也無法反抗,只能選擇逃命。
  • 胡沈員攜現代舞作品《流浪》與涪陵觀眾見面,講述「身體」故事
    11月4日,青年舞蹈藝術家胡沈員攜編導處女作現代舞作品《流浪》在涪陵大劇院與涪陵觀眾見面,暢談作品的創作歷程,講述關於「身體」的故事,並與大家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主創見面會上,胡沈員現代舞作品《流浪》的6位主要演員登上舞臺,與涪陵市民分享了該作品創作的初衷、各自對「流浪」的理解和詮釋、如何用「身體」講好故事,以及通過這部舞劇想要表達的主要思想等。
  • 美國華裔移民的文化認同
    人是群居的動物,需要有認同感才能有歸屬感有安全感,是安身立命的後盾,孔老夫子也說﹕「吾從眾」,而文化認同始終是維繫社會秩序的黏合劑,黏合起相同的價值觀念,相似的理想,過的才是有夢想的未來,華裔美國人卻遇上了認同的困境。  黃皮膚黑頭髮雖是美國生美國長,有一位女士被選為陪審團法官竟然對她說:「你英文講得很好。」
  • 美媒:美華裔學生創辦在線家教平臺 免費輔導新移民子女
    來源:中國僑網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新冠疫情期間,紐約的公校開展在線教學,這一舉措給許多學生帶來挑戰,尤其許多英文不好的新移民學生更難聽懂課程,三名華裔高中生創辦免費在線家教計劃,為低年級學生提供免費的課後輔導,讓他們不因疫情而落後學業。
  • 現代舞尊重和欣賞每個生命的不同
    當她帶著它們走向世界的舞臺,她講述的就是中國故事、東方情感和東方哲學,具有東方文化的神秘和美。她被稱為「中國現代舞的開拓者」 ,帶領北京現代舞團已走過25年。這25年,舞團長途跋涉、披荊斬棘,經歷過生存之困,卻憑多部舞劇作品在世界舞臺收穫諸多榮譽。這25年,她讓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認識和了解了現代舞,也在持續的創作中尋找和感受到了生命的開闊和自由。
  • 美華裔學生創辦在線家教平臺 免費輔導新移民子女
    中新網8月2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新冠疫情期間,紐約的公校開展在線教學,這一舉措給許多學生帶來挑戰,尤其許多英文不好的新移民學生更難聽懂課程,三名華裔高中生創辦免費在線家教計劃,為低年級學生提供免費的課後輔導,讓他們不因疫情而落後學業。
  • 祖輩赴美後改姓 華裔移民後代尋找族譜還原中文姓
    原標題:祖輩赴美後改姓 華裔移民後代尋找族譜還原中文姓氏中新網6月1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祖輩來自中國臺山,並在赴美後將本姓「溫」改為King的第四代華裔移民溫佑華(Tony King),從8年前對家族歷史產生興趣,自學掌握了諸多搜尋家族歷史和材料的技巧,在無法讀寫中文的情況下
  • 美華裔新移民因發音不標準頻鬧笑話 紛紛曬趣事
    美華裔新移民因發音不標準頻鬧笑話 紛紛曬趣事   許多新移民初來美國時,都有在外面點餐吃喝,因英文發音不標準而被人誤會的經歷。有網友提到,曾在便利店買瓶Coke (可樂),脫口而出竟然說成Cock(男性生殖器)。與營業員面面相覷時,尷尬得想掉頭就走。   網友美國客回憶自己剛來美國時,去麥當勞買Cone(甜筒冰淇淋),說成了Corn(玉米),被店員嘲笑Are you chicken(你是小雞嗎)?
  • 青年舞蹈家謝欣與歐洲藝術家「共譜」《九重奏》,中國現代舞創作...
    謝欣是世界現代舞壇正處於上升期的編舞家,她創作的《一撇一捺》《UNKNOWN未·知》等作品曾受邀在許多重量級藝術節上亮相,以舒展的線條、柔順的技術「俘獲」了大批中外粉絲。這一回,她卻挑戰了與之前截然不同的舞蹈風格。  《九重奏》以謝欣在靜默中孤獨轉圈為發端,八位舞者漸次加入,節奏不斷加快,在充滿「危險」的拋接和旋轉中衝到高潮,最終舞者一一退場,舞臺在謝欣的獨舞中重歸於沉寂。
  • 不諳英文華裔新移民抵美:成衣廠打工仍為落腳點
    但在芝加哥華埠附近、製作制服的成衣工廠,仍吸引了很多不諳英文、又不會開車的華裔新移民,前往從事車衣、包裝等工作。  據北美世界日報報導,曾經經營時裝成衣工廠十多年的黃懷德指出,大約在1987年,猶太友人找他做成衣,於是他開設了一間成衣工廠,專做高級時裝;到了2001年時,因為客戶都轉向工資低廉的中國大陸下單,他於是收了工廠。
  • 《白髮》定檔,張雪迎李治廷熱血抗爭誓為命運而戰
    同時,該劇發布了「命運版」版主題預告、「亂世情」版雙人橫版海報,容樂、無憂、傅籌、容齊等人的命運被一雙無形的手所掌控,以容樂為首率先發出抗爭,為掌控自己的命運而戰。電視劇《白髮》是演員張萌轉型擔任製片人的首部作品,為觀眾留下眾多經典角色的她從臺前走到幕後,為觀眾打造了一部「不願活在謊言和騙局中」,勇於抗爭,不斷逃出命運樊籠的正能量「女性勵志傳奇」故事。預告片以劇中容樂(張雪迎 飾)的身世懸念為主軸,對過去一無所知的她,在找尋記憶的過程中察覺到自己的身份似乎並不簡單。
  • 美國約半數新移民英語熟練 超三成華裔英語欠佳
    而華裔新移民中約1/3的人英語欠佳或壓根不會講英語。  美國人口普查局(The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10日公布了《2012年美國新移民英語水平報告》(English-Speaking Ability of the Foreign-Born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2)。
  • 《白髮》定檔 張雪迎李治廷熱血抗爭誓為命運而戰
    同時,該劇發布了「命運版」版主題預告、「亂世情」版雙人橫版海報,容樂、無憂、傅籌、容齊等人的命運被一雙無形的手所掌控,以容樂為首率先發出抗爭,為掌控自己的命運而戰。我命由我懸念迭起 喋血抗爭為自己而活電視劇《白髮》今日正式宣布定檔5月15日網絡播出。
  • 首部亞裔生活電視劇將在美播映 講述華裔美國夢
    首部亞裔生活電視劇將在美播映 講述華裔美國夢 2015-01-23 14:44:00  電視劇《初來乍到》(Fresh Off the Boat)根據美國華裔廚師黃頤銘(Eddie Huang)的同名回憶錄改編,主要講述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個移民家庭來到美國定居的故事。  劇中人物原型黃頤銘就出生在華盛頓,他的父親後來帶全家遷往佛羅裡達,經營餐館生意,電視劇情就從黃頤銘12歲時和家人從華盛頓中國城舉家搬遷到奧蘭多開始。
  • 美華人最新分布圖出爐!加州華裔人口最多(圖)
    美華人最新分布圖出爐!圖片來源:美國僑報網  在美國純中國血統的中國大陸移民312萬多人中,第一代移民的人數為169萬多人,佔華裔移民總數的54.2%,他們很多仍按較傳統方式生活。  第一代移民的人數為51萬多人,佔華裔移民總數的16.4%。第二代以上移民人數為91萬多人,佔華裔移民總數的29.4%。  第二代華裔的生活方式較為美國化,多用英文溝通和社交,與主流社會接觸比較多。
  • 美華裔江珍妮在伊州眾議員初選獲勝 盼華裔選民支持
    美華裔江珍妮在伊州眾議員初選獲勝 盼華裔選民支持
  • 影評《別告訴她》:不一樣的華裔片
    雖然表面上看黑人和白人的衝突更激烈,既有《喜新不厭舊》這種聚焦文化衝突的劇集,也有《綠皮書》、《黑色黨徒》這種聚焦種族歧視問題的電影,但畢竟也有很多雖然是黑人主演、但只是講述普通故事的影片,比如《雙子殺手》、《絕地戰警3》等等。 但是一旦扯到華裔,甚至亞裔主題,所有影視劇千篇一律的只有一個主題——文化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