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裔江珍妮在伊州眾議員初選獲勝 盼華裔選民支持

2020-12-27 中國僑網

美華裔江珍妮在伊州眾議員初選獲勝 盼華裔選民支持

  中國僑網3月2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華裔江珍妮(Jennifer Gong-Gershowitz)當地時間20日於民主黨伊利諾州17區州眾議員初選中險勝,她將在11月的普選中,與韓裔的共和黨候選人李彼得(Peter Lee)一決勝負。由於該選區向來傾向民主黨候選人,因此江珍妮有不錯機會出線,如順利贏得11月選戰,她將成為伊州史上第二位華裔州眾議員。

獲得初選勝利,取得民主黨參選伊州17區州眾議員的江珍妮(中),感謝父親(左)與母親(右)的支持。(美國《世界日報》/江珍妮競選辦公室)

  17區州眾議員在原任的民主黨籍議員法恩(Laura Fine)轉投參加州參議員選舉後,就先後有五位候選人加入爭取民主黨初選行列,20日的選舉結果,江珍妮以7620票,險勝華人媳婦肯丹斯·周(Candance Chow)的7023票。

  江珍妮所在的選區,居民超過10萬名,範圍包括艾文斯頓市(Evanston)、史考基市(Skokie)、偉而美市(Wilmette)、葛仁景市(Glenview)等,亞裔選民比率高達15%,其中在海外出生的居民,韓裔約佔15%,華裔約4%。在11月的普選中,江珍妮很希望可以獲得華裔選民的全力支持。

  48歲的江珍妮說,她的祖父母1920年代從廣東臺山移居到美國,經歷「排華法案」差點被遞解出境的艱困,開啟她對移民權益的關注,在從事多年移民律師工作後,她決定投入參選。

  江珍妮說,由於祖父母的千辛萬苦的移民經歷,讓她從很年輕時,就立定志願要成為幫助移民兒童的律師。她先後擔任了伊州無成人陪伴兒童工作小組的共同主席,也是海嵐公園高林法律扶助所(Highland Park-Highwood Legal Aid Clinic)的首位主任。

  擁有印第安納大學新聞學士、羅耀拉大學法學博士的江珍妮,也是西北大學國際人權法律的碩士,如果當選,江珍妮說,她將推動「累進式所得稅」,取代現行的齊頭式徵收,確保百萬與千萬富翁支付「合理」稅賦。

  育有三個兒子的江珍妮,對於教育議題也相當重視,她說,出來競選州眾議員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善現在公立學校系統的經費分配,她表示,現在伊利諾州公校資金,絕大部分仰賴民眾繳交房地產稅,江珍妮認為,應該加重州府負擔教育經費的比例。(黃惠玲)

【責任編輯:陸春豔】

相關焦點

  • 美華裔擔任投票站翻譯26年 見證華裔選民翻四倍
    美華裔擔任投票站翻譯26年 見證華裔選民翻四倍
  • 華裔人口超130萬 美國加州眾議院華裔選情看好
    中新網10月4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加州是全美華裔人口最多的州,相較於總統、國會和州長選舉,加州眾議院華裔候選人的選情,在華人小區中可能更受矚目,而今年選後,州眾議院華裔人數可能再創新高。  美國華裔選民傳統上對政治較不熱衷,但隨著華裔候選人逐漸增多,也提高了華裔選民投票的意願。
  • 支持同胞或注重素質?印尼華裔選民抉擇受關注
    中新網4月7日電 據印尼《星洲日報》報導,印尼政治改革開放以來,華裔對參政比較熱衷,而社群對政治的關心也比過去增加幾分;對於即將來臨的普選,有些華裔選民已決定全力支持參選的同胞,有些則認為沒有膚色之分,素質反而是候選人爭取票源的關鍵。
  • 澳首次進行中文大選辯論 或選出首名華裔女眾議員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4月16日電據澳大利亞《星島日報》報導,當地時間14日,澳大利亞史上首次以中文進行的聯邦大選辯論舉行,自由黨和工黨兩名同樣具有華裔背景的女候選人,為爭奪墨爾本Chisholm選區的議席,以普通話針鋒相對
  • 希拉蕊推出中文競選廣告,與川普爭奪華裔選票
    ——希拉蕊首條中文競選廣告紐約時間6月7日,2016美國大選的最後一個超級周二,希拉蕊•柯林頓初選完美收官,以2497張選舉人票獲得民主黨提名,桑德斯遺憾出局。數十秒的普通話和粵語版本中,加州華裔議員趙美心(Judy Chu)、加州國會眾議員劉雲平(Ted Lieu)、舊金山市長李孟賢(Ed Lee)和加州主計長餘舒婷(Betty Yee)分別發聲,為希拉蕊競選站臺。希拉蕊的競選廣告一經播出,就引來各方關注。
  • 紀念華裔貢獻 三位華裔發起「美國華裔日」提案
    中新網10月8日電據美國僑報網報導,近日,美國國會第39區眾議員羅伊斯(Ed Royce)協同幾位將在11月中競選連任的加州眾議員與華裔政商界人士舉行了一個小型聚會。除為選舉拉票外,此次活動組織者之一、川普亞太裔顧問委員會委員王湉,席間宣布正在加州提案「美國華裔日」。國會眾議員羅伊斯與加州第38區眾議員阿科斯塔(Dante Acosta)、第36區眾議員拉齊(Tom Lackey)4日晚共同參與了由川普亞太裔委員會委員之一王湉舉辦的與華裔居民溝通的活動。
  • 美國伊利諾州福利廳首位華裔廳長訪華社
    美國伊利諾州福利廳首位華裔廳長侯炳文(中)訪問曾服務過的華人互助會。(美國《世界日報》/黃惠玲 攝)中新網8月2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日前,美國伊利諾州政府部門福利廳首位華裔廳長侯炳文(Grace Hou),到訪芝加哥北華埠的華人互助會,互助會共同創辦人黃於紋及多位當年曾與她共事的同仁,都對侯炳文熱情歡迎。
  • 調查顯示:2050年美亞裔人口翻倍 華裔數量居首
    這份通過隨機調查產生的報告,打破了以往人們認為在美亞裔大多富足的固有觀念。亞裔紐約客的失業率雖然遠低於紐約市平均水平,但他們辛勤工作換來的結果,卻是有近半(41%)人口為低收入戶,而差不多20%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兩份調查報告結果大相逕庭,實際上反應了一個現實,即兩極分化。這個在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問題,在美國亞裔中同樣存在,甚至更甚。
  • 美國華裔黃敏儀宣布參選紐約市議員
    中國僑網7月8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紐約華裔黃敏儀(Sandra Ung)於當地時間7月6日宣布,將正式投入2021年法拉盛第20選區市議員競選,她表示,「我會為選區所有人在市議會發聲、爭取利益」。若當選,她將成為法拉盛首位亞裔女市議員。
  • 6月美國初選即將到來 聖地牙哥華人參與度不高
    第49區聯邦眾議員16搶1,前聖市檢察長杜馬尼斯(Bonnie Dumanis)則辭官角逐縣政委員,而聖市市議員二、四、六、八選區也面臨改選。不過多數華人仍在狀況外,對美國選情毫不關心。  聖地牙哥選民登記處數據顯示,2016年選舉華人投票率雖高達78%,但註冊選民僅有22043人,對於號稱擁有10萬華人的聖地牙哥,投票人數竟只有五分之一多,無疑選擇漠視自身權利與義務。
  • 2012美國華裔遇政治繁忙年 總統大選牽動華人心
    先是春季選區重劃的結果即將出臺,按照人口普查的最新數字,紐約很可能多出四個以亞裔選民為主的州參、眾議員選區。  如果結果盡如人願,州府奧本尼將很可能出現更多的華人民意代表,華人的政治力量也將大大加強。但選區重劃往往是在任官員和兩黨保權、爭權的必爭之地,雖然州長柯謨曾經許諾這次選區重劃將做到「去政治化」,實事求是按照人口增長來考慮,但實際操作能否做到卻又是一回事。
  • 為拉華裔選民,印度人也太拼了…
    今年,有印度政黨把目光瞄準了向來遠離政治的華裔群體,罕見地在華人社區使用中文為自己拉票。據《印度斯坦時報》、新德裡電臺(NDTV)等印媒4月3日報導,在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加爾各答的唐人街一帶,數十面牆上出現了「請投票給草根國大黨(All India Trinamool Congress,TMC)」的中文標語。
  • 舊金山選區重劃地圖出爐 華裔選民被指遭分化
    華裔選民教育委員會行政主任李志威17日對新地圖感到失望,指新選區將華裔移民聚居的肖化及訪谷兩區,分列第9區及第10區,未來10年將不能增強華裔選民的選舉力量。  舊金山市府重劃選區工作小組於上周六(15日)的截止日,投票通過未來10年舊金山市議員選區新界線。  在研究新選區期間,11個選區中最受爭議的是第10區(灣景區),華人聚居的肖化區應否納入第10區成為最主要焦點。
  • 美國華裔競選加州爾灣市市長 面對諸多挑戰
    (美國《僑報》)   中國僑網7月27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近日,由美國加州爾灣居民組織的「爾灣華人美國時政沙龍」本著「不再停留於紙上談兵,以實際行動推動華裔參政議政進程」的原則,舉行了首次爾灣市長候選人——陳剛見面會活動,並開始籌劃下一步助選,鼎立支持陳剛競選市長。
  • 護百年海堤 美舊金山華裔居民籲挺A提案
    日前,加州眾議員丁右立、金山港口委員會主席何吳筱英(Doreen Woo Ho)和當地華裔居民在5號碼頭集會,呼籲民眾關注濱海大道海堤安全,鼓勵投票支持11月6日選票上的A提案「濱海大道海堤地震安全債券」(Embarcadero Seawall Earthquake Safety Bond)。
  • 曾與拜登爭總統提名,美媒:華裔楊安澤或任商務部長
    文章導語:曾與拜登爭總統提名,美媒:華裔楊安澤或任商務部長美國傳媒周五(20日)預測宣稱勝出美國總統選舉的拜登內閣名單,曾與他競逐民主黨黨內總統提名資格的美籍華裔企業家楊安澤(Andrew Yang)是商務部長可能人選。
  • 全美亞裔人口已逾1700萬 華裔政壇影響力將增大
    專家認為,10年後華裔人口有望超越猶太裔,成為美國第三大少數族裔。2010年華裔人口可達到400萬左右,並很有可能在2020年突破600萬,華裔選民數量也會不斷增長。華裔在美國政壇的影響力將會隨之越來越大。
  • 為吸引華裔選民,印度政黨罕見使用中文競選標語
    今年,有印度政黨把目光瞄準了向來遠離政治的華裔群體,罕見地在華人社區使用中文為自己拉票。 據《印度斯坦時報》、新德裡電臺(NDTV)等印媒4月3日報導,在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加爾各答的唐人街一帶,數十面牆上出現了「請投票給草根國大黨(All India Trinamool Congress,TMC)」的中文標語。
  • 華裔對美國大選的選擇
    民主黨選情撲朔迷離,初選開局歐巴馬拔得頭籌;「超級星期二」希拉蕊大勝,壓過歐巴馬;「準超級星期六」歐巴馬連續拿下緬因州等5個州,與希拉蕊所得席位只差20幾席,二人競爭勝負難分。  美國華人對此次大選的熱情是空前的。
  • 美國選舉候選人姓名使用英文音譯 華裔遭不公待遇
    美國選舉候選人姓名使用英文音譯 華裔遭不公待遇 原標題:   中國僑網10月18日電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導,2018年11月6日選舉中,熟悉舊金山政壇的華裔選民可能會發現,競選州財長(Treasurer)的華裔候選人的中文名字是大家不太熟悉的「菲奧娜•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