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政意識提高 紐約華裔報名選務及翻譯者漸增
參政意識提高 紐約華裔報名選務及翻譯者漸增
-
美華裔江珍妮在伊州眾議員初選獲勝 盼華裔選民支持
美華裔江珍妮在伊州眾議員初選獲勝 盼華裔選民支持
-
美選舉亞裔選民仍受投票歧視 翻譯人員配備不足
中新網11月10日電 據美國《明報》報導,亞美法律援助處在11月7日美國中期普選中分派625名義工,在美國8個州和華盛頓區的雙語服務投票點進行了監察和問卷,8日公布的報告指出,包括華裔及韓裔在內的亞裔選民仍然受到投票歧視。其不公平的待遇主要表現在:翻譯人員配備不足、無理要求亞裔出示身份證件,以及不提供翻譯指導文書等問題。
-
翻譯不足無理要求 美中期普選亞裔選民仍受歧視
華聲報紐約消息:據北美明報報導,亞美法律援助處在11月7日美國中期普選中分派625名義工,在美國8個州和華盛頓區的雙語服務投票點進行了監察和問卷,8日公布的報告指出,亞裔選民仍然受到投票歧視。其不公平的待遇主要表現在:翻譯人員配備不足、無理要求亞裔出示身份證件,以及不提供翻譯指導文書等問題。
-
北卡現首位華人市議員 彰顯美社會對華裔參政認可
她的當選不但見證華人小區的努力,也顯示主流社會對華裔參政的接受和肯定。學者出身的顧泓彬赴美20多年,眼見華人的經濟實力日漸強大,但政治地位和話語權卻依然低落。她表示,為了維護華裔權益、提高華裔在小區的決策權、激勵華人更多參與社會,也希望能促使下一代破除刻板印象,在社會建立領導力,毅然決定參選。這不是顧泓彬第一次想到為華人服務。
-
在美國投票選總統的華裔
2020年9月15日,AAPI Data等發布了一份名為「2020亞裔美國選民投票調查」的報告,報告調查包括華裔、菲律賓裔、印度裔、韓國裔等1569名註冊亞裔選民後發現,47%的受訪華裔選民對本屆大選有更高的投票熱情,經濟、醫療、教育和種族歧視是他們最為關注的話題。
-
為拉華裔選民,印度人也太拼了…
今年,有印度政黨把目光瞄準了向來遠離政治的華裔群體,罕見地在華人社區使用中文為自己拉票。據《印度斯坦時報》、新德裡電臺(NDTV)等印媒4月3日報導,在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加爾各答的唐人街一帶,數十面牆上出現了「請投票給草根國大黨(All India Trinamool Congress,TMC)」的中文標語。
-
印尼華裔選民抉擇受關注
這次普選的華裔候選人,除了有不少新臉孔之外,也有一些是尋求蟬聯,或上次敗北後準備一洗前恥者。不管哪一類別,他們極力爭取友族支持之外,更希望得到同胞的擁護。 然而,對普選持著不同看法的華裔選民,是否會如華裔候選人所期待般,把神聖的一票投向他們呢?
-
舊金山選區重劃地圖出爐 華裔選民被指遭分化
中新網4月19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根據2010年最新人口普查數據而重新規劃的舊金山選區地圖已經出爐,新地圖由今年11月選舉開始生效,有效期10年。華裔選民教育委員會行政主任李志威17日對新地圖感到失望,指新選區將華裔移民聚居的肖化及訪谷兩區,分列第9區及第10區,未來10年將不能增強華裔選民的選舉力量。 舊金山市府重劃選區工作小組於上周六(15日)的截止日,投票通過未來10年舊金山市議員選區新界線。 在研究新選區期間,11個選區中最受爭議的是第10區(灣景區),華人聚居的肖化區應否納入第10區成為最主要焦點。
-
華裔人口超130萬 美國加州眾議院華裔選情看好
中新網10月4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加州是全美華裔人口最多的州,相較於總統、國會和州長選舉,加州眾議院華裔候選人的選情,在華人小區中可能更受矚目,而今年選後,州眾議院華裔人數可能再創新高。 美國華裔選民傳統上對政治較不熱衷,但隨著華裔候選人逐漸增多,也提高了華裔選民投票的意願。
-
為吸引華裔選民,印度政黨罕見使用中文競選標語
加爾各答市草根國大黨候選人馬拉·羅伊(Mala Roy),採取了中文競選標語策略,以獲得華裔印度人的支持。 其中2000人是符合資格的選民。在加爾各答的這個地區,華裔選民約有2000人。」 報導稱,這是首次有政黨計劃在加爾各答用中文競選,雖然當地人絕大多數都懂印地語或孟加拉語,但草根國大黨的領導人認為,使用母語會讓華裔對競選活動更加熱情。
-
美媒憑「推論」指紐約華裔主計長助理用黑幫語言
美媒憑「推論」指紐約華裔主計長助理用黑幫語言 2013年01月23日15: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美媒:拜登將提名美籍華裔凱薩琳·戴擔任美國貿易代表
海外網12月10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9日報導,拜登將提名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首席貿易法律顧問、華裔美國人凱薩琳·戴(Katherine Tai)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官網資料顯示,凱薩琳·戴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在華盛頓特區長大,畢業於耶魯大學和哈佛法學院,曾在華盛頓特區多家律師事務所的國際貿易部門工作。她於1996年至1998年曾代表耶魯大學前往中國,在中山大學教授英語。凱薩琳·戴在擔任眾議院籌款委員會的首席貿易顧問前,曾任美國貿易辦公室(USTR)法律總顧問。
-
顧泓彬當選美國北卡首位華人市議員 冀維護華裔權益
顧泓彬當選美國北卡首位華人市議員 冀維護華裔權益
-
希拉蕊推出中文競選廣告,與川普爭奪華裔選票
在上月26號,希拉蕊為準備加州的收官之戰、提前鎖定勝局,推出了她的首支中文競選廣告「我們的社群」(Our Community),廣告包含漢語普通話、粵語、韓語和越南語四個版本,每個版本時長均等,除越南語和韓語部分分別有越南裔和韓裔議員出鏡外,其餘部分的內容大抵相同。
-
全美亞裔人口已逾1700萬 華裔政壇影響力將增大
中新網3月26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人口普查局當地時間24日宣布2010年人口普查的分區和族裔數據。全美人口中,有亞裔血統的已達1732萬,比10年前增加4成6,是過去10年人口增長最快的族裔。專家認為,10年後華裔人口有望超越猶太裔,成為美國第三大少數族裔。
-
華裔政治家任雅加達市長 實幹態度受當地人讚賞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 美媒稱,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有1000萬人口,這個不斷擴展的大城市有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新領導人。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1月25日報導,鍾萬學與前任的區別不僅在於他的強硬風格,還在於他是一名基督徒,一名華裔。
-
華裔對美國大選的選擇
華裔對美國大選的選擇 2008年02月14日 16: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因有四:中國國勢空前強大,中美關係大勢良好,華裔在美國的社會地位隨之提高;華裔人口增多,入美國籍者大增,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票源;近些年來華裔參政有成就,鼓舞了華裔的政治熱情,也增強了各族裔對華裔參政的信任和歡迎程度;美國深陷伊拉克戰爭泥潭和經濟衰退、物價高漲,使華裔和其他族裔一樣,渴望美國政局改變。
-
華裔在美國150年:回顧華人在美創業之甘苦今昔
美國華人概況:為美國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華裔屬於最早移民美國的族裔之一,華人大批移民美國的歷史至今橫跨了一個半世紀。這150年的歷史見證了華裔移民在新大陸頑強求生、艱辛創業,尋求新生活的不懈努力。
-
華裔候選人鄭博仁當選美國亞凱迪亞市議員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亞凱迪亞市地方選舉4月27日正式結束計票,儘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華裔候選人鄭博仁( Paul P Cheng)最終獲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