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拉華裔選民,印度人也太拼了…

2020-12-13 環球網

印度新一屆大選即將開跑,各路人馬摩拳擦掌。今年,有印度政黨把目光瞄準了向來遠離政治的華裔群體,罕見地在華人社區使用中文為自己拉票。

據《印度斯坦時報》、新德裡電臺(NDTV)等印媒4月3日報導,在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加爾各答的唐人街一帶,數十面牆上出現了「請投票給草根國大黨(All India Trinamool Congress,TMC)」的中文標語。

加爾各答市草根國大黨候選人馬拉·羅伊(Mala Roy),採取了中文競選標語策略,以獲得華裔印度人的支持。

草根國大黨的中文競選標語 圖自推特

草根國大黨是西孟加拉邦執政黨,唐人街位於加爾各答南部選區內,那片區域有約5000名華裔,其中2000人是符合資格的選民。

除了標語,草根國大黨也計劃散發中文傳單,甚至舉行中文競選集會。

草根國大黨的一名當地國會議員Faiz Ahmed Khan對《印度斯坦時報》表示:「如果我們的候選人有時間,我們還將組織一次街頭聚會,用中文傳達我們的信息。在加爾各答的這個地區,華裔選民約有2000人。」

報導稱,這是首次有政黨計劃在加爾各答用中文競選,雖然當地人絕大多數都懂印地語或孟加拉語,但草根國大黨的領導人認為,使用母語會讓華裔對競選活動更加熱情。

新德裡電臺則指出,印度唯一繁榮的唐人街正充斥著政治活動,這可能是首次有政治人物的塗鴉出現在唐人街的牆上。

報導稱:「以往,唐人街的居民在很大程度上遠離政治,但這一次,情況發生了變化。」

2018年2月16日,加爾各答的華人在唐人街舞獅慶祝春節 @東方IC

加爾各答與華裔的聯繫可以追溯到兩個半世紀前。1770年,中國人楊大釗(Yong Atchew)搭乘英國商船登陸印度東岸,並在加爾各答胡格利河邊辦起了甘蔗園,進而創建了印度首家製糖廠。他也吸引了大批中國移民前往當地發展,紮根繁衍。

新德裡電臺稱,加爾各答的華裔居民最多時曾達到兩萬人,但隨著很多人移民到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這裡的華人越來越少,目前主要從事皮革製品行業或經營中餐館。

南加爾各答地區的投票將在5月19日舉行,結果將於5月23日公布。

來源:觀察者網/王愷雯

相關焦點

  • 為吸引華裔選民,印度政黨罕見使用中文競選標語
    今年,有印度政黨把目光瞄準了向來遠離政治的華裔群體,罕見地在華人社區使用中文為自己拉票。 據《印度斯坦時報》、新德裡電臺(NDTV)等印媒4月3日報導,在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加爾各答的唐人街一帶,數十面牆上出現了「請投票給草根國大黨(All India Trinamool Congress,TMC)」的中文標語。
  • 印度華裔:我是印度人 不該為中國發生的一切"背鍋"
    今天,《印度快報》刊登了一位華裔印度媒體人撰寫的文章,希望印度人能夠把自己當成10億印度人的一員來看待,而不要因為自己是華裔就將自己視為敵人。在這篇名為「我是一名華裔印度人,你們能這樣看待我嗎?」的文章中,這位名叫Liu Chuen Chen的印度華裔媒體人先是寫到,她前幾天準備外出去商店購物時,她母親突然來電話問她是否清楚最近中印邊境發生的事情,並讓她務必遮住自己的臉龐、注意安全,並且不要搭理任何找麻煩的人。
  • 印度華裔怒了:我是印度人,不是中國人
    今天,《印度快報》刊登了一位華裔印度媒體人撰寫的文章,希望印度人能夠把自己當成10億印度人的一員來看待,而不要因為自己是華裔就將自己視為敵人。在這篇名為「我是一名華裔印度人,你們能這樣看待我嗎?」(截圖來自印度快報刊登的Liu Chuen Chen的文章)Liu Chuen Chen說,每次只要中印邊境發生點什麼事情,華裔就都會出現這種擔憂和害怕的情緒,而這種情況也令她很困惑,不清楚街頭普通的印度人清不清楚她其實是個印度人,不該為中國發生的一切「背鍋」。
  • 美華裔擔任投票站翻譯26年 見證華裔選民翻四倍
    美華裔擔任投票站翻譯26年 見證華裔選民翻四倍
  • 印尼華裔選民抉擇受關注
    中新網4月7日電 據印尼《星洲日報》報導,印尼政治改革開放以來,華裔對參政比較熱衷,而社群對政治的關心也比過去增加幾分;對於即將來臨的普選,有些華裔選民已決定全力支持參選的同胞,有些則認為沒有膚色之分,素質反而是候選人爭取票源的關鍵。
  • 舊金山選區重劃地圖出爐 華裔選民被指遭分化
    舊金山選區重劃地圖出爐 華裔選民被指遭分化   華裔選民教育委員會行政主任李志威17日對新地圖感到失望,指新選區將華裔移民聚居的肖化及訪谷兩區,分列第9區及第10區,未來10年將不能增強華裔選民的選舉力量。  舊金山市府重劃選區工作小組於上周六(15日)的截止日,投票通過未來10年舊金山市議員選區新界線。  在研究新選區期間,11個選區中最受爭議的是第10區(灣景區),華人聚居的肖化區應否納入第10區成為最主要焦點。
  • 美華裔江珍妮在伊州眾議員初選獲勝 盼華裔選民支持
    美華裔江珍妮在伊州眾議員初選獲勝 盼華裔選民支持
  • 在歐美國家,印度人普遍比華裔更優秀?現實其實另有隱情
    在歐美國家,生活著許多中國人和華裔。他們有些是在國外經商,有些是出國留學。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他們通常都具有踏實、勤奮、吃苦耐勞等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因此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國人的面孔就意味著奮鬥與勤奮。當然,也有一些歐美人因此而不歡迎中國人的到來,認為他們的競爭力太強。
  • 印度華裔發表怒了,聲稱:我不是中國人,我是印度人
    中國人口眾多,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有中國人的影子,我們國家又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在國外的居民們都被稱之為華人和華裔。就在我們國家落後的那個歲月裡面,很多人都為自己或者孩子能夠有個好前途,因此選擇舉家遷到國外。當時國外的條件確確實實挺好的,可是我們國家也並不是一直都停滯不前的。
  • 谷歌被印度人「統治」!精英教育讓華裔996讓印裔做高管?
    這個被中國人戲稱為「劈柴哥」的印度人,和陳勤背景很相似——谷歌新掌門「劈柴哥」出身於普通家庭,並非從小生長在美國,在印度本土一路從小學讀到大學,之後到美國攻讀碩士。加入谷歌時的職位也和陳勤一樣,都是軟體工程師,基本就是我們常說的程序猿或碼農。
  • 谷歌被印度人「統治」,是因為精英教育讓華裔996,讓印裔做高管?
    這個被中國人戲稱為「劈柴哥」的印度人,和陳勤背景很相似——谷歌新掌門「劈柴哥」出身於普通家庭,並非從小生長在美國,在印度本土一路從小學讀到大學,之後到美國攻讀碩士。加入谷歌時的職位也和陳勤一樣,都是軟體工程師,基本就是我們常說的程序猿或碼農。美國有句名言:矽谷是在印度人和中國人的背上建立起來的。
  • 馬媒:為了讓華裔孩子學好中文 馬來西亞的華小拼了
    中國僑網3月28日電題:為了讓華裔孩子學好中文 馬來西亞的華小拼了……馬來西亞華文小學(下文簡稱「華小」),顧名思義,是以中文作為主要教學媒介的小學,也是大馬華裔子弟接受基礎教育的地方。這些「微型華小」,有的只有幾十個甚至幾個學生,還有的甚至沒有華裔,一些擁有幾十年上百年歷史的華小因為招不到學生關門。但還有些學校始終堅守,為了保住學校,讓華裔孩子能學中文,這些「微型華小」拼了....。。
  • 華裔印度人講述在印華人故事—唐人街因何衰落?
    加爾各答華裔做的早點很受當地人的歡迎。 據《河北青年報》報導,在印度加爾各答,至今還居住著一個特殊的群體——華裔印度人,麗塔·陳便是其中的一位。 華裔在印度已經有二百多年歷史 麗塔·陳今年已經60歲了,她可以說是見證了加爾各答華人影響力逐漸消退的過程。 麗塔·陳從15歲起就開始跟別人學習理髮,後來成為了一名理髮師,在之後的40多年裡,她一直都從事這項職業。
  • 為了讓華裔孩子學好中文 馬來西亞的華小拼了……
    這些「微型華小」,有的只有幾十個甚至幾個學生,還有的甚至沒有華裔,一些擁有幾十年上百年歷史的華小因為招不到學生關門。但還有些學校始終堅守,為了保住學校,讓華裔孩子能學中文,這些「微型華小」拼了......
  • 美新澤西現種族主義明信片 華裔候選人被威脅遭驅逐
    明信片中寫道:「中國人和印度人佔據了我們的家園!」  這封明信片寄到了住在新澤西愛迪生(Edison)的居民家中,華裔候選人施景渭(Jingwei(Jerry) Shi,音譯)和印度裔候選人法爾古尼(Falguni Patel)的照片旁邊被打上了「驅逐出境」字樣的印章。  施景渭是現任愛迪生市學委,他在爭取下周繼續成功連任。
  • 希拉蕊推出中文競選廣告,與川普爭奪華裔選票
    有一種聲音認為,希拉蕊的這則廣告實際上針對的是黨內競爭對手伯尼•桑德斯,後者則表態仍要戰鬥到黨代表大會,並於本月初斥資150萬美元,在洛杉磯和舊金山等地的電視臺投放了面向加州華裔選民的競選廣告,以爭取加州華裔選民大票倉的選票——希望加州選民認清形勢,「選擇民主黨新方向」。不過,媒體和選民同樣投來了質疑的目光。一些華裔選民注意到,幾位在希拉蕊競選廣告中出鏡的民主黨人士都曾有過所謂的「黑歷史」。
  • 印度人快成美國副總統了,你卻只知道「阿三」​
    就英語水平而言,總體而言印裔要比華裔好,但二代移民的華裔與印裔差別不大。圖/皮尤研究中心印度人儘管說這一口「塑料英語」,但他們的英文能力其實是在華人之上的。在賀錦麗被拜登提名為競選搭檔後,美國將要出一個印裔/非裔副總統的新聞,讓人們開始關注起印裔的政治參與。和華裔相比,印裔大量進入美國社會的時間並不早。華裔在19末期就進入了美國,大量華人進入舊金山地區,造成了華人和其他種族的衝突。
  • 華裔人口超130萬 美國加州眾議院華裔選情看好
    中新網10月4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加州是全美華裔人口最多的州,相較於總統、國會和州長選舉,加州眾議院華裔候選人的選情,在華人小區中可能更受矚目,而今年選後,州眾議院華裔人數可能再創新高。  美國華裔選民傳統上對政治較不熱衷,但隨著華裔候選人逐漸增多,也提高了華裔選民投票的意願。
  • 美選舉亞裔選民仍受投票歧視 翻譯人員配備不足
    中新網11月10日電 據美國《明報》報導,亞美法律援助處在11月7日美國中期普選中分派625名義工,在美國8個州和華盛頓區的雙語服務投票點進行了監察和問卷,8日公布的報告指出,包括華裔及韓裔在內的亞裔選民仍然受到投票歧視。其不公平的待遇主要表現在:翻譯人員配備不足、無理要求亞裔出示身份證件,以及不提供翻譯指導文書等問題。
  • 印度裔美國人,為什麼比華裔、日裔、菲律賓裔都混得好?
    印度裔美國人族群在美國的影響力不斷上升,縱使他們只佔選民總數的1%,但身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他們已經使美國這個世界最古老民主國無法忽視其存在。印度裔美國人是美國第二大外來族群,也是增長最快速的族群之一:他們在過去10年間增長了約150%。他們也比其他族群更富裕、教育程度更高,並且所得中位數幾乎是美國平均水準的兩倍(2015年估計值為1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