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園的辦園理念從何而來

2020-12-25 中國教育新聞網

辦園理念是幼兒園的總體指導思想,是幼兒園獨有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幼兒園的精神之所在、文化之根基,是引領幼兒園發展的靈魂。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中國幼教已經走過了百餘年的歷史,湧現出了很多歷史名園,這些歷史名園的辦學理念是中國幼兒教育發展的寶貴資源和財富。在研究繼承歷史名園辦園理念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歷史名園代代相傳的幼教文脈及生生不息的慈幼精神,樹立中國幼教發展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學習借鑑歷史名園的根基、印記、信念、精神的過程中,能夠豐富拓展我國幼教事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思想、新理念,為當今我國幼教改革發展提供借鑑和參考;在深化凝練歷史名園的時代精神與價值追求的過程中,能夠激發現代幼教人的責任與擔當,譜寫新時代中國幼教的精彩篇章。那麼歷史名園的辦園理念從何而來呢?守正出新是歷史名園辦園理念的共同特點和追求。

傳統積澱:傳承幼兒園歷史文化基因

辦園理念是幼兒園發展歷程的反映與總結,是幼兒園深厚文化底蘊和辦學精髓的積澱與升華,幼兒園的歷史積澱是辦園理念形成與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幼兒園的辦園理念,應該植根於自身歷史的土壤,在回顧幼兒園發展的歷史中,篩選適宜幼兒園發展的經驗,在反思幼兒園發展問題的基礎上去總結和發掘,實現辦園理念的繼承與發展。離開自身的發展歷史,辦園理念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百年歷史名園都十分注重對辦園歷史的尊重與傳承,辦園理念都是在對幼兒園歷史文化沉澱的基礎上,經過不斷培育,在幼兒園特定的歷史文化土壤上逐漸形成的。

南京市鼓樓幼兒園始終將陳鶴琴先生「活教育」作為文化之根,堅持「幼童本位」的兒童立場,以「做人、做中國人、做現代中國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為目標,致力於探尋適合中國國情的、科學化、大眾化的幼兒教育之路。發軔於香山慈幼院的北京實驗學校幼兒園,始終秉持熊希齡先生「面向社會,全面育人,追求高水平教育」的教育思想,繼承慈幼院「蒙以養正」「生生如己所生,幼幼及人之幼」的育人傳統,傳承著「健康成長、快樂生活、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

以古為鑑,可以知興衰;以史為鏡,可以明事理。豐厚的歷史是幼兒園發展的寶貴財富,幼兒園辦園理念的梳理與提煉要尊重歷史,注重傳承幼兒園優秀文化基因,要通過幼兒園歷史資料的查證與分析、園所發展歷史見證者的交流與對話等方式,重點對幼兒園的創建與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家或園長、幼兒園的辦園思想與理念等教育主張、幼兒園教師隊伍狀況、辦園體制與管理機制、幼兒園課程等歷史積澱、研究基礎、實踐經驗等進行仔細的盤點和深入的分析與論證,梳理篩選幼兒園的核心價值觀、教育哲學、思想理念等,使辦園理念具有延續性和傳承性。

經驗借鑑:吸收國內外先進教育思想

任何一種理念都不可能與世隔絕,都需要從其他思想中汲取養分。幼兒園的辦園理念,不僅要符合國家教育方針、政策,還要學習吸收中國優秀教育思想精髓,使其成為涵養幼兒園辦園理念的重要源泉;也要借鑑參考國外優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育哲學等,博採眾長,使幼兒園辦園理念能夠因互鑑而繁榮,因交融而生輝。不注重學習借鑑國內外先進教育思想,辦園理念就會故步自封,缺乏深度與寬度。百年歷史名園的辦園理念都是在學習發展中華優秀教育思想基因,借鑑吸收國外有益的優秀教育思想基礎上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廈門日光幼兒園的前身是由英國教會在廈門鼓浪嶼島上創辦的私立懷德幼稚園,幼稚園一方面以德國兒童教育家福祿貝爾和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的教育理論為基礎,福氏的「恩物」、蒙氏的教玩具,在教育教學中佔有重要位置;同時幼稚園也很重視本土自然環境及中國文化資源的課程內容,使懷德幼稚園成為中西合璧、中西教育思想並行不悖、相互融合的樂園。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幼兒園的前身是北京女子師範學校附屬蒙養園。建園初期,該園對杜威、福祿貝爾、蒙臺梭利等西方教育思想進行了研究,提出「調護兒童之身心,培養其三育,以造就健全之國民而為國民教育之基礎」的辦園宗旨。解放後,幼兒園教育理念受到蘇聯、美國等教育思想的影響,注重本土化吸收,提出「樂愛禮智美」的兒童培養目標,形成「蒙養百年,倡導開新」的文化理念和「以兒童為本」的教育理念。

幼兒園辦園理念的提煉需要保持一種開放的視野、開放的態度和開放的胸襟,要認真學習國家教育方針和政策法規,主動研究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理論和經驗,積極借鑑其他中小學、幼兒園甚至企業的思想理念,要重點學習研究那些辦學歷史悠久、文化沉澱深厚、辦學特色鮮明、社會美譽度較高的幼兒園的優點和長處,摒棄缺點和不足。只有廣泛吸收中國教育思想文化的精髓,積極借鑑國外辦學理念的成功經驗,努力做到博採眾長,才能形成開放包容、獨具特色的幼兒園辦園理念。

開拓創新:深化幼兒園核心價值追求

辦學理念一旦形成,應在一段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但是時代又是不斷前進的,不同歷史階段的教育理念體現著不同的時代精神。幼兒園辦園理念也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體現時代的精神,不斷發展、創新,才不會落在時代的後面,失去它應有的指導性和生命力。歷史名園辦園理念都非常注重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成都市第三幼兒園原為私立成都樹基幼兒園,開辦之初是一所典型的教會幼稚園,教育理念和內容帶有明顯的西方文化特色。新中國成立前,該園逐漸形成了「樹人之基礎,樹民族之基礎」的辦園宗旨。新中國成立後,幼兒園貫徹「從兒童生活中來、到兒童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還原兒童真實生活,讓兒童真切地體驗生活。新世紀以來,幼兒園提出了「追隨兒童,接納兒童,回歸生活,首席玩伴」的教育追求,傳承著「為兒童成長培根,為民族復興樹人」的樹基精神。湖北省實驗幼兒園的前身是中國最早的公立幼兒園——湖北幼稚園,建園之初就秉承普惠大眾的原則,開蒙啟智,堅持為平民子女服務,堅守張之洞先生提出的「保全身體之健旺,培養天賦之美材,習慣善良之言行」的辦園宗旨。新時代,幼兒園秉承「釋放天性、回歸本真、淬礪教育、健康身心」的教育思想,續寫了「蒙學養正,普惠大眾」的辦園宗旨。

思想活則觀念新,觀念新則思路寬。幼兒園辦園理念的提煉不能脫離兒童發展、教師發展、幼兒園發展和社會發展對教育提出的時代要求,因此需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必須在新形勢下,以創新的意識、精神、思路,研究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借鑑新成果,不斷豐富和完善幼兒園辦學理念的新內涵、新視野、新境界。需要指出的是,開拓創新不是推倒重來,開拓創新同樣需要尊重歷史,需要深入挖掘幼兒園發展過程中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當代中國社會相適應、同現代社會相協調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激活其內在的強大生命力,讓辦園理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深化。

歷史名園的辦園理念是在傳承幼兒園歷史文化基因,借鑑國內外先進教育經驗,深化幼兒園核心價值追求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只有尊重歷史,不忘本來,才能傳承幼兒園的文化基因;只有博採眾長,吸收外來,才能豐富幼兒園的思想內涵;只有與時俱進,面向未來,才能延續幼兒園的精神血脈。

(作者單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

本研究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中國百年老園的發展樣態研究」(課題批准號:GYC2016001)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11日第2版 

相關焦點

  • 「名園+分園」!佛山禪城再添一所公辦幼兒園,提供約460個公辦學位
    據悉,惠怡幼兒園是經禪城區政府批覆同意,將原金色睿德幼兒園回收,由惠景幼兒園採用「名園+分園」模式舉辦的公辦園,可提供約460個優質公辦學位。禪城區教育局為惠怡幼兒園頒發辦學許可證惠景幼兒園作為佛山知名幼兒園,一直備受家長青睞。
  • 石獅市龍淵中心幼兒園投用「名園帶新園」打造優質學前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這所幼兒園採用「名園帶新園」融合發展模式,為孩子們創造優質的學前教育。  市教育局、寶蓋鎮、市教師進修學校、城建國投集團、土地整理開發有限公司、寶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塘邊村、龍淵學校董事會、寶蓋轄區部分幼兒園負責人等與首批入園學員的家長共同見證了這一喜人的時刻。
  • 「名師帶動工程」系列報導之四:「名園帶分園」提質增效促發展
    三年來,我園開展「名園帶分園」,以「緊密型」模式帶動蓮東分園、以「協作型」模式帶動龍巖學院附屬幼兒園,充分發揮名園、名師的示範引領作用,激發教育共同體的智慧,助推龍巖市直機關幼兒園蓮東分園、龍巖學院附屬幼兒園辦園質量穩步提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
  • 南京市資訊|被譽為「金陵第一園」的江南名園瞻園,在南京的哪裡?
    南京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被譽為「金陵第一園」的江南名園瞻園,在南京的哪裡?當然,相比另外三座江南名園,瞻園佔地面積要小一些,佔地約8畝,但園林內的布局十分的典雅精緻,既有宏偉壯觀的明清古建築、亭臺樓閣,又有陡峭峻拔的太湖石假山。瞻園素有「金陵第一園」、「南都第一園」的美譽,距今600多年歷史,歷史上不乏文人墨客、帝王將相來此遊歷,乾隆帝南下巡遊時,就曾駐蹕瞻園,還御題了「瞻園」的匾額。瞻園位於古都南京夫子廟西行約百米位置。
  • 幼兒園辦園理念和發展目標
    辦園理念:讓教師成為幼兒園的主人,讓孩子成為幼兒園的主體。教師教什麼,孩子學什麼都要有自主權。 辦園宗旨:培養生活於國際社會的現代化兒童。辦園工作思路是:一抓教育理論學習,促進教師觀念轉變;二抓課程教材改革,促進教育行為更新。
  • 薄弱園打了「翻身仗」
    近年來,雙流區以打破學前教育發展「木桶效應」為突破口,著力「補短板」「強弱項」,通過創新管理體制,深入實施「名園領航」「街鎮指導」和「集團引領」,讓薄弱幼兒園的保教質量迅速提升,全區學前教育發展朝著優質均衡大步邁進。管理體制創新攪活「一池春水」在實施新的管理體制之前,像欣欣幼兒園一類的鄉鎮民辦園,與當地優質公辦園絕少交流,普遍辦園能力薄弱。
  • 信息化助力「名園+新園」模式 青島市實驗幼兒園全市分享經驗
    作為島城擁有7所分園的省級實驗示範幼兒園,青島市實驗幼兒園不斷深化現代信息技術在「名園+分園」和集團化辦學模式下教育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構建起適應資訊時代要求的新型「辦公管理信息化、教育教學管理現代化、家園共育管理網絡化」三級基於信息化管理的幼兒園集團化辦學模式,以教育信息化促進了園區內、園區間管理的高效運行。
  • 辦實事 解難題 順民心 東營市河口區開創「聯合辦園」新模式
    東營市河口區教育局將公辦幼兒園與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進行深度融合,將優質教育教學理念「帶出去」發揚光大,把社會辦園資源優勢「帶回來」用好用活,以優帶強、強優互補。「聯合辦園」模式堅持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根本,滿足每一個家庭對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
  • 薄弱園打了「翻身仗」-中國教育新聞網
    管理體制創新攪活「一池春水」在實施新的管理體制之前,像欣欣幼兒園一類的鄉鎮民辦園,與當地優質公辦園絕少交流,普遍辦園能力薄弱。教育行政部門對其的管理和督導,也主要以規範辦園和保障安全為主,鄉鎮民辦園專業發展遲緩乏力。
  • 北京東城區嘗試名園託管升級街道幼兒園
    北京東城區嘗試名園託管升級街道幼兒園 2014-09-24 08:57:56如今,東城區正在嘗試通過名園託管街道幼兒園的方式,將名園的師資力量、硬體設施投入到街道幼兒園裡,孩子在家門口就近上優質幼兒園。  「誰都想讓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東城區教委副主任張志萍很理解家長扎堆上名園的心態。
  • 看1905年荷蘭畫家筆下的慈禧,首博「園說」展名園文物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園說——北京古典名園文物展」當天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幕,190件/套來自頤和園、天壇、北海等市屬11家公園的園藏文物集體亮相首都博物館。這是近年來市屬公園園藏文物首次集中對公眾展示。其中,頤和園送展的《無量壽尊佛像》緙絲圖、頤和園的《華士·胡博繪慈禧油畫像》都是首次公開展覽。
  • 見賢思齊 打造名園 | 諾亞舟元迪繡川幼兒園喜迎專家入園指導
    見賢思齊 打造名園 | 諾亞舟元迪繡川幼兒園喜迎專家入園指導細雨紛紛秋意濃專家入園茅塞開今年的秋季來得格外的快,小朋友們早早的換上了秋裝。老師們也隨著天氣,褪去了夏日假期的浮躁,更加沉著冷靜地投入到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
  • 【臺灣遊學】解密臺灣早幼教,開啟辦園新思路
    北京學為師教育於2020年1月12日至19日舉辦「解密臺灣早幼教,開啟辦園新思路」考察活動。考察目標:1.考察臺灣高端精緻幼兒園代表園所,了解最新的幼兒教育理念,教科研的動向與成果2.考察臺灣最具規模託育園,解密臺灣嬰幼兒早教,學習其辦園經驗3.共同研討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面對挑戰、適應轉變,提升辦園水平4.與臺灣早幼教同仁深度交流,開闊思路,提供廣闊學習、合作交流平臺
  • 廣西平樂縣探索學前教育集團化辦園模式
    大班小朋友在做放鬆運動《有你就幸福》蘇桂 攝  近年來,該縣以「環境提檔、教學提質、教師提升」,實現「因地制宜辦園、多元化辦園」為目標,積極探索學前教育集團化辦園模式,通過搭建全縣學前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加大幼兒園結對幫扶力度,通過名園、優質園幫帶和扶持弱園、小園,在集團內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強帶弱,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 鹽城大豐保障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規範辦園資質
    「申報成為『普惠性幼兒園』對我園來講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把普惠性工作各項措施落在實處,努力為幼兒創設更加和諧、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在日前舉辦的全區普惠性幼兒園籤約儀式上,我區與三龍中心幼兒園等11家幼兒園籤訂了協議,幫助各幼兒園改善辦園條件,提高保教質量,讓在園幼兒真正享受到普惠優質的學前教育,促進我區學前教育健康發展。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係到幼兒的健康成長,關係到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 上海10所幼兒園被名園託管了!中福會、世外、平和資源共享...
    上海10所幼兒園被名園託管了!中福會、世外、平和資源共享,上升勢頭猛 園所樹立「慧生活,悅成長」的辦園目標,堅持教育回歸生活,注重孩子的自主成長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幼兒園地處臨港松江科技城,園舍總建築面積5000㎡,規模為12個班。 幼兒園加入世外系後,將接受上海世外教育、上海青浦區世界外國語幼兒園委託管理,並引入世外體系教學理念和特色課程,資源極大升級!對於青浦區的家長們無疑是個好消息!
  • 歸仁園:名園風光歷七代 文人筆墨添意蘊
    自唐至北宋,朝歷七代,歸仁園更換了諸多主人,但名園風光依舊。北宋文學家李格非所著的《洛陽名園記》對歸仁園有所描述:「歸仁,其坊名也。園盡此一坊,廣輪皆裡餘。北有牡丹、芍藥千株,中有竹百畝,南有桃李彌望……河南(洛陽)城方五十餘裡,中多大園池,而此為冠。」
  • 玄武區多所名校名園 要增開「分號」
    5月22日下午,南京市玄武區召開教育工作會議,會上傳出不少好消息:到「十三五」末,將完成改擴建3所中學、3所小學,玄武中專、逸仙小學異地新建;未來五年,新建名校分校5所、名園分園5所等;應對二寶等原因可能產生的生源超員,已做預案。
  • 北京:歷史建築將可化身圖書館博物館,歷史名園可貼近百姓生活對外...
    歷史建築可化身圖書館、博物館,歷史名園則可以貼近百姓生活對外開放,活化利用將大有可為。今天上午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對《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修訂草案)》進行了第二次審議。保護與利用,是一對矛盾嗎?
  • 諾亞舟國際幼教聚焦:西安5大名園觀摩活動
    其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孕育出了一大批傑出的幼兒園與幼教領域帶頭人。此次活動5所名園不僅是西安的優質名園,而且環創、教育理念、園所管理經驗等都別具特色。為了幫助園長老師們快速的提高幼兒園師資隊伍質量和教學質量,西部幼教論壇組織委員會定於2018年9月19日-21日在西安舉辦「2018西安名園環境創設與現場交流高級實務研修班」(第二期)參訪考察活動。今天就為大家具體介紹下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