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檢數據揭網絡食品問題四宗「最」:蜜餞成重災區

2020-12-20 中國網財經

  據新京報不完全統計,2016年1-11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共抽檢出86批次存在風險的網絡食品。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攝

  今年以來,網售食品被納入食藥監部門的日常抽檢範圍,檢測頻率加大。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6年1-11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的食品抽檢公告中,具有食品安全風險的網售不合格食品共計86批次,涉及淘寶、天貓、京東、1號店等知名電商平臺。

  在這些不合格網售食品中,水果及其製品以14批次居「黑榜」之首,佔比超過16%;二氧化硫為違規添加最多的項目,共涉及8批次產品;在電商渠道方面,超九成問題食品來自綜合類電商平臺,其中中糧我買網的自營食品也有上榜;而在今年6月抽檢上榜的雅貝氏嬰兒配方奶粉有10項不合格,居單一產品上榜問題數量之首。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網售食品監管不允許出現任何盲區和漏洞,新食品安全法、網絡食品管理辦法等系列新政將倒逼食品生產企業及第三方平臺履行監督管理責任。而只有監管部門、食品企業、電商平臺攜手,才能搭建起完善的網絡食品安全體系。

  品類不合格之最

  蜜餞上榜14批次成「重災區」

  在國家食藥監總局通報的86批次不合格網售食品中,水果及其製品共有14批次,佔比超過16%,幾乎全部被蜜餞類食品佔據,主要在京東、天貓、1號店、蘇寧易購、順豐優選銷售。具體不合格項主要為黴菌、二氧化硫殘留、胭脂紅、苯甲酸、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甜蜜素)、鉛、菌落總數等超標或違規添加。

  今年8月,廣州酒家集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順豐優選銷售的高州桂圓肉,黴菌檢出值比標準規定(不超過50 CFU/g)高出17.2倍。10月,清之坊旗艦店在天貓銷售的聖女果(分裝),二氧化硫殘留量(標準值不超過0.35g/kg)高出12.8倍。

  蜜餞類食品外,食糖以9批次位列網售不合格食品榜單第二位;調味品及烘烤食品分別有7批次上榜;水產製品、蔬菜製品、食用油、肉製品、炒貨等品類的不合格數量也均達到了6個批次。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對網售嬰幼兒奶粉也加大了抽檢力度,有2批次嬰幼兒配方乳粉上榜。但在今年6月份的抽檢中,雅貝氏(深圳)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雅貝氏嬰兒配方奶粉(1段)卻有多達10個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具體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1、維生素B1、維生素B6、煙醯胺、葉酸、泛酸、碘、硒等,居單一產品上榜問題數量之首。

  分析認為,此次雅貝氏被曝不合格顯示出其檢驗環節存在嚴重問題。而檢驗能力是奶粉註冊制新政對企業的硬性要求之一,不排除相關部門直接停止其註冊資格的可能。目前,經雅貝氏官方客服證實,其奶粉已不在淘寶及天貓平臺銷售。不過對於「停售」是否為受抽檢影響,客服稱「並不清楚」。

  項目不合格之最

  違規添加佔近三成 二氧化硫問題最多

  在所有86批次不合格網售食品中,共有8批次涉及二氧化硫違規添加,為上榜最多的不合格項目,具體涉及食糖、蜜餞和炒貨堅果等種類。其中,有7批次食品為二氧化硫超標,果真了得旗艦店在1號店銷售、標稱河南省老棗農棗業有限公司分裝的番茄幹,二氧化硫殘留量檢出值比標準(不超過0.35g/kg)高出94.3%。

  此外,還有1批次是違規超範圍添加,為標稱寧安市北域珍奇山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巴旦木,檢出了「不得使用」的二氧化硫。

  除二氧化硫外,防腐劑、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超標的食品分別有7批次上榜,位列不合格項目數量第二位;糖精鈉、檸檬黃、苯甲酸(及其鈉鹽)分別涉及5批次不合格食品;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甜蜜素、山梨酸及其鉀鹽、穀氨酸鈉、苯並[a]芘項也各有4批次食品上榜。

  另據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在86批次不合格食品名單中,共有23批次網售食品被檢出「不得使用」或「不得檢出」項,佔比近27%,涉及蜜餞、茶葉、蜂蜜、炒貨等品類。如當當網花香四季專營店銷售的森林黃柏蜜、京東小樹家銷售的雷允上蜂蜜,均檢出了違禁獸藥氯黴素。京東潤虎茶葉官方旗艦店銷售的標稱福建省安溪縣南洋茶廠生產的工夫紅茶,則被通報同時檢出了「不得使用」的檸檬黃、日落黃和胭脂紅。

  野娃食品天貓旗艦店銷售的西瓜子(話梅味),糖精鈉超標18.3%;滑石粉檢出0.6g/100g,而標準規定「不得使用」。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野娃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官網「召回公告」稱,正針對不合格產品進行二次復檢。但對復檢情況,該公司客服以「很忙」、「還有事」為由未回復記者。

  渠道不合格之最

  綜合類電商查出問題超九成

  在86批次不合格網售食品中,有82批次來自天貓、京東、淘寶、1號店、蘇寧易購、順豐優選、當當網、卓越亞馬遜等綜合類電商平臺,佔比約95%。另有1批次不合格食品來自酒仙網。其中,天貓有32批次上榜,排在其後的為京東商城,共涉及15批次不合格食品。淘寶網和1號店則分別有12批次不合格食品上榜。

  對此,天貓公關部轉述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鄭俊芳的公開表述稱,阿里巴巴早在2011年就已成立專門團隊管控食品安全。平臺治理部曾經做過專項數據分析,發現超過90%的「不合格食品」存在源頭問題,即食品的原材料、添加劑或製造工藝不符合規定。然而,電商平臺除在履行法規下的審核資質證照、全面排查、發現問題主動處理外,難以介入企業的生產鏈。

  京東相關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對專項抽查結果,公司會在第一時間排查網站相關產品,將不合格產品立刻下架,通知供應商整改,整改合格之前不允許進行銷售。

  而蘇寧易購表示,公司擁有產品監管與審核資質的獨立部門,對於不符合安全標準或在新一輪資質認證中出現問題的商品進行下架處理,對商戶也將問責甚至清理。

  順豐優選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公司對每批商品都會檢測,通報的問題食品此前檢測了1批次,是合格的,而食藥監檢出問題的是另一個批次。企業嚴格把關,下架處理。

  業內人士分析,諸如天貓、京東等電商因為平臺銷量大,被抽檢的品類和數量會更多,因此出現的問題批次也會相對較多。

  自營不合格之最

  自營食品頻出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在品控相對容易的電商自營食品中,也有5批次上榜。其中,中糧我買網自營的時怡中糧優選美國開心果,黴菌檢出值比標準規定高1.8倍。1號店自營的「金怡神」綿白糖、單晶體冰糖,二氧化硫、還原糖比標準規定分別高出52%和1.5倍。

  11月28日,上海市食藥監局表示,1號店自營涉事綿白糖、單晶體冰糖不合格產品分別進貨90件、32件,已全部售出,案件正辦理中。1號店12月5日回應稱,當監測到食藥監局通報的不合格食品名單,都會儘快通知供應商或商家下架相關商品,並要求在既定時間內完成整改。同時,質控部門也會重點排查抽檢不合格的同一類商品,發現問題立即下架。

  中糧我買自營的時怡中糧優選美國開心果仍在銷售。中糧我買網相關負責人12月5日解釋稱,由於當時華南、華東天氣比較悶熱,所以個別開心果產品出了問題。公司第一時間把問題批次下架處理,非問題批次的商品未下架。

  治理

  探索多元主體責任共享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網絡食品安全逐漸成為監管重點。今年以來,網售食品已納入國家食藥監總局日常抽檢範圍。同時繼新《食品安全法》後,《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也於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辦法》規定,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應依法取得許可,按照許可的類別範圍銷售食品,且需在入駐第三方平臺主動「亮證」。同時,第三方交易平臺應對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材料、資質進行審查,並記錄保存食品交易信息。消費者在權益受到侵害時,可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食品生產者要求賠償,平臺方如不能提供入網食品經營者有效聯繫方式的,可由平臺先行賠付。

  儘管如此,網絡食品監管仍面臨挑戰。國家食藥監總局曾對媒體表示,目前網絡食品經營顯示出幾大趨勢:參與網絡食品經營的主體越來越多;同一主體同時開展線下和線上交易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網絡食品經營法律關係相對複雜。

  一家第三方交易平臺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也曾稱,對一些新規定平臺方存在一定執行難度,如要求平臺記錄食用農產品銷售的主要品種及進貨渠道、產地等信息,保證食用農產品交易全程可追溯;對個人通過網絡經營自產食用農產品的,要求平臺對其真實身份信息進行審查和登記,並及時核實更新等。

  阿里巴巴首席治理官鄭俊芳此前對外表示,只有監管部門、食品企業、電商平臺攜手共同搭建起完善的食品安全體系,才能最終創造出良好的網購體驗。目前阿里巴巴已與國家食藥監總局建立食品安全科學傳播機制,並有望在原產地追溯、保鮮包裝、檢驗檢疫、物流速度和支付便利等方面和監管機構、生產企業合作,通過大數據應用建立電商食品管控辦法。

  對此,中消協專家委員會委員、律師邱寶昌建議,第三方交易平臺監管是一種合同約定監管,無論是否有難度,都應履行義務。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食品安全治理協同創新中心教席研究員孫娟娟表示,網絡平臺交易體量的不斷擴大使第三方平臺面臨著經濟發展優先還是消費者權益保護優先的挑戰。平臺在享受規模紅利的同時以監管難為藉口,並不符合權責利相統一的責任承擔邏輯。當然,應講求多元主體的責任共享,如生產經營者保障食品安全的首要責任,監督管理部門保障線下食品安全的監管責任等。

(責任編輯:吳起龍)

相關焦點

  • 網絡食品問題4宗"最":違規添加 蜜餞不合格
    (原標題:網絡食品問題4宗"最":違規添加 蜜餞不合格) 今年以來
  • 9批次網售食品不合格 水果蜜餞成不合格「重災區」
    9批次網售食品不合格 涉天貓、京東等平臺;湖南亞林:不合格批次產品已召回並送檢 華聲在線長沙訊(記者 陳露菡)12月6日,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獲悉,近期食品抽檢中,有9批次不合格食品來自網店銷售。
  • 2012年食品抽檢情況出爐 果脯蜜餞合格率僅六成
    蜂蜜、醬醃菜、幹海產品等15類食品被檢出不合格,其中果脯蜜餞類食品合格率最低,僅為65.8%,現場製售食品和葡萄酒的合格率也不令人滿意,分別為73.1%和73.3%。  2012年度流通環節常規食品抽檢中,茶葉、罐頭、可可製品、食用菌製品、酒類、調味料、速凍面米製品、雪糕冰淇林、飲用水、肉製品、膨化食品等17大類1872批次食品全部合格,不合格的主要品種和項目涉及8類,包括蜂蜜、醬醃菜、幹海產品、果脯蜜餞、肉製品、葡萄酒、月餅、現場製售食品。
  • 河南水產品成不合格食品「重災區」
    河南水產品成不合格食品「重災區」2018-05-12 09:3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東方今報          據悉,不合格食品中水產品成為「重災區」,16批次不合格食品都是水產品,其中永輝超市銷售的1批次黑魚上榜。記者留意到,在不久前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的一次食品抽檢中,永輝超市所售的一批次凍蝦也被抽檢發現不合格。
  • 食品行業成網絡謠言重災區 90%來自手機
    頂花帶刺的黃瓜和彎黃瓜不能吃,無籽葡萄是用了避孕藥,蒙陰蜜桃噴防腐劑,紫菜都是塑料做的……近年來,食品安全領域已成為網絡謠言的重災區,不僅給消費者造成恐慌,更容易對產業造成衝擊,有時候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
  • 蜜餞食品多個指標不合格 該如何認識?
    □ 曹雁平 元曉梅2016年3月2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抽檢通告,抽檢糧食及糧食製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水果及其製品等3類食品206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02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其中3個不合格批次是水果及其製品(主要是蜜餞)——奶油葡萄乾黴菌檢出值為12000 CFU/g,比標準值(≤50 CFU/g)高出239倍;椰子片二氧化硫殘留量檢出值為
  • 抽檢產品近五成不合格 不要讓「嬰兒床」成低質「重災區」
    原標題:每經熱評丨抽檢產品近五成不合格 不要讓「嬰兒床」成低質「重災區」   央視又一次點名嬰兒床。
  • 樅陽縣一食品公司生產的蜜餞因胭脂紅超量抽檢不合格
    近日,省質監局組織對全省食品生產企業生產的蜜餞產品進行了省級監督抽查。本次監督抽查共抽取樣品34組,合格33組,不合格1組,合格率為97%。樅陽縣康美食品有限公司2012年5月2日生產的散裝青紅絲(蜜餞)因為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胭脂紅導致不合格。
  • 選購蜜餞務必要認清品牌 蜜餞存在五類問題
    選購蜜餞務必要認清品牌 蜜餞存在五類問題    天津市衛生局公共衛生監督所近日對市場上銷售的蜜餞食品進行了抽檢,結果發現一些生產企業為使產品美觀添加了不允許使用的色素,還有一些產品的添加劑超標。消費者如果食用此類食品會危害人體健康。因此,業內人士提醒,選購蜜餞產品時務必要認準品牌。
  • 臨沂市發布網絡餐飲和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抽檢信息通告
    近日,臨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網絡餐飲和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抽檢信息通告。經查,我市共抽查方便製品(調味麵製品)、餅乾等9類加工產品共836批次產品,其中58批次不合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臨沂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方便製品(調味麵製品)、餅乾、飲料(風味飲料)、糖果、水果製品(蜜餞)、膨化食品、豆製品(非發酵豆製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食用農產品等9類加工產品共836批次進行了監督抽檢。經檢驗,合格樣品778批次,不合格樣品58批次。
  • 30種問題蜜餞醃菜千萬不要吃
    華龍網訊 (記者 何薇實習生向太堯)市衛生監督所最近在網上曝光了市場上30種不合格醬醃菜和蜜餞。昨日,記者走訪發現,我市一些小型食品店還不了解此事,一些不合格產品並沒有及時撤櫃。  市衛生監督所今年二季度對市內部分食品商場、超市、集貿市場經銷的醬醃菜進行了抽樣監測,共抽檢樣品269件,合格256件,抽檢合格率95.17%%。
  • 近一半蜜餞被曝不合格,檢測出的問題是糖精鈉超標
    金陵晚報記者 錢建芬  金陵晚報報導昨天,據「《南京質量報告》江浙皖三省五地行」報導,在包括南京在內的五個城市抽檢的7個品牌、12個品種、23個型號與批次的蜜餞產品中,不合格率為47.8%。檢測出的問題都是糖精鈉等甜味劑超標。  上海天喔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天喔牌210克瓶裝鹽津桃肉。
  • 無錫市抽檢3大類食品50批次樣品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10月31日,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2019年10月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公示(三)》。本次抽檢範圍共涉及3大類食品共50批次樣品,合格樣品50批次。近期,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無錫市食品流通環節進行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其中:抽檢糖果蜜餞20批次,全部合格;抽檢畜禽肉及副產品10批次,全部合格;抽檢鮮蛋20批次,全部合格。
  • 食品抽檢年度大盤點:不合格食品主要來自商超百貨,家樂福、永輝...
    吃得放心,這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然而,由於近年來一些威脅到食品安全的事故接連被曝光,這給消費者的飲食安全敲響了警鐘。2020年1月,《消費者報導》整理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公告的食品及其相關產品監督抽檢信息,對不合格產品的種類、原因、來源、品牌等方面進行分析。
  • 慶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15年...
    針對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相關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依法進行了查處,並責令違法生產經營企業及時採取措施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督促企業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查找問題原因並整改,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 送檢12份話梅甜蜜素均合格 專家:兒童少食蜜餞類食品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 無論是窩在家裡看電視,還是在旅途中,好多人都喜歡來袋話梅等蜜餞果脯打發時間。話梅等蜜餞類食品以其酸酸甜甜的口感,成了許多人最愛的休閒食品之一。但這類食品醃製過程中大多添加了多種食品添加劑,那麼,我們能放心食用嗎?
  •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抽檢蜜餞果脯樣品52批次 不合格2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原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發布《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2019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19年第31期)》。據公告,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蜜餞果脯52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合格樣品50批次,不合格樣品2批次。
  • 食藥總局發布消費提示:部分蜜餞存食用安全風險
    蜜餞也稱果脯,古稱蜜煎。漢族民間糖蜜制水果食品。圖片來源網絡  長城網5月26日訊(記者 鄭光昊)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抽檢發現,部分蜜餞存在超範圍、超限量使用著色劑的情況。為了保護消費者食用蜜餞的安全,國家食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特發出消費提示。
  • 廣東潮州市市場監管局公布187批次食品抽檢結果
    g/kg監督抽檢/115生產潮州市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水果製品蜜餞類、涼果類、果脯類、話化類、果糕類潮州市潮安區古巷鎮黃義輝食品廠潮州市潮安區古巷鎮孚中村鳥成埔合格///監督抽檢/潮州市潮安區古巷鎮孚中村鳥成埔合格///監督抽檢/130
  • 網絡食品安全 「神秘買家」抽檢
    悶熱天氣,很多人都想要在家做個「北京癱」,點外賣成了很多人的選擇。國家食藥監總局昨天發布《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實施。其中規定,網絡食品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建立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審查登記、食品安全自查等制度,否則最高罰款3萬元,若導致嚴重危害後果的或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