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臺辦:歡迎臺灣抗戰老兵參加紀念活動
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4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有關活動的籌備工作正在進行,歡迎廣大臺灣民眾、各界人士以及參與過抗戰的老兵和他們的親屬、後代來大陸參加紀念活動。 他說,國臺辦多次指出並且強調,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全民族的偉大勝利,無論是敵後戰場還是正面戰場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遊臺灣:在金門,體驗戰地風情
外省老兵 悲慘往事 金門主要地質為堅硬的花崗巖,當年阿兵哥們卻愣是在山腹中、地面下,挖出了一條條隱蔽的通道。坑道內悶溼難耐,安置機槍的觀察哨室又狹窄異常,必須弓腰前行,阿兵哥卻要長時間駐守。 由於環境陰溼,在坑道內棲身的阿兵哥常患有溼疹、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
-
橫店文榮醫院與臺灣太學眼科合作為 104 歲抗戰老兵手術
東陽市衛計局局長杜衛良、東陽市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金承錦、橫店集團總裁助理杜偉群、臺灣太學眼科集團總裁總院長林丕容、臺灣太學眼科集團董事長歐淑芳、橫店文榮醫院院長陳志興等出席揭牌儀式。在揭牌儀式上,橫店文榮醫院董事長、院長陳志興代表雙方宣布啟動「情滿橫店﹒關愛老兵· 白內障復明公益行」活動,立足浙中地區,為 65 周歲以上、參加過中華民族對外抗擊戰爭的老兵們的白內障復明手術,提供減免優惠。並為 85 周歲以上的抗戰老兵,提供協助接送、專屬綠色通道、專家親診、基礎診療費用減免等一系列服務。
-
「這是最高的獎賞」——兩岸老兵樂見部分國民黨老兵將參加抗戰...
原標題:「這是最高的獎賞」——兩岸老兵樂見部分國民黨老兵將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 新華網北京/臺北6月24日電(記者李寒芳、何自力、李慧穎)「這是最高的獎賞,我聽到後非常感動、激動。」國民黨抗戰老兵李熹宗24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
臺灣各界紀念全民抗戰爆發80周年
與周圍安靜環境形成反差的是,臺灣大學校友會館4樓一間會議廳,隨著女聲合唱的《救國軍歌》《大刀進行曲》《遊擊隊歌》三首抗戰嘹亮的組曲開始,整個下午,由該會議廳傳出的熱烈掌聲和激昂的演講聲一直此起彼伏。這是臺灣中國統一聯盟舉辦「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演講會」的現場。「統盟每年均舉辦紀念七七抗戰的活動,今年適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尤具歷史意義。
-
騰衝滇西抗戰紀念館:慰問抗戰老兵
近日,滇西抗戰紀念館組成慰問團隊,開展了2020年度慰問中國遠徵軍抗戰老兵的活動。慰問團先後走訪了固東、明光、界頭、北海等鄉鎮,慰問了8位中國遠徵軍抗戰老兵。近年來,在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關懷下,抗戰老兵們的生活條件得到很大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高。
-
臺媒宣稱蔡英文從金門返回途中與解放軍軍機「距離僅半個臺灣」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島內親綠媒體「三立新聞網」下午報導稱,蔡英文23日搭乘專機前往金門,返程回臺時,解放軍軍機跨越「臺海中線」以東繞飛,在空中盤旋至少173分鐘。截至發稿,兩岸方面尚未就報導真實性做出回應,但「三立新聞網」卻「形象」地稱:「(蔡英文)專機與共機距離僅半個臺灣!」疑似解放軍軍機與蔡英文專機位置示意/圖自臺媒報導所援引的消息源來自網友在飛行航跡網站上的發現。
-
深圳發起「致敬抗戰老兵」公益行動
央廣網深圳7月14日消息(記者鄭柱子)近日,深圳多家機構發起「致敬抗戰老兵」公益行動,市民捐助800元可為一名抗戰老兵敬送一份致敬大禮包。 目前國內健在的抗戰老兵已不足2萬人。由於歷史的原因,這些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做出過特殊貢獻的老兵們大多隱匿鄉間,一些老兵還在陸續被發現,其中不少人生活清苦,依靠低保或救助度日。
-
全臺灣沒有一座 抗戰紀念館
王 平攝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武裝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7月7日上午,臺北中山堂的抗戰勝利紀念碑前,一隊身著當年國民黨軍抗戰軍服的年輕人頭頂烈日高歌。「七七」抗戰76周年紀念日,臺灣新黨青年軍召集青年學生同唱軍歌,並向烈士獻花致敬。
-
邱虹赴平江走訪慰問抗戰老兵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李璐)11月25日,副市長邱虹、市慈善總會會長陳志剛來到平江,走訪慰問抗戰老兵謝慈友、魯省輝老人,仔細詢問身體狀況、家庭情況,並送上慰問金,表達對抗戰英雄的崇敬和關懷。邱虹叮囑相關部門定期走訪看望,關心老人生活,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讓老兵們安享晚年。據了解,自2013年起,我市就啟動了「關愛抗戰老兵項目」,每年對每位倖存抗戰老兵資助生活費5000元。邱虹還來到平江社會福利中心檢查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實各項措施,制定應急預案,層層壓實責任,密切關注疫情變化,確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
-
古藺抗戰老兵劉光明,一路走好!
瀘州市古藺縣魚化鎮抗戰老兵劉光明中國國民黨革命委會瀘州市委員會 四川省抗戰歷史文化研究會 北京鐵血老兵公益 2020年3月27日作者 | 饒偉2020年3月26日,瀘州市古藺縣魚化鎮抗戰老兵劉光明,因病醫治無效去逝,享年96歲。
-
聽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讓偉大抗戰精神代代相傳
讓偉大抗戰精神代代相傳(銘記抗戰歷史 弘揚民族精神)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12月13日,各地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這一天,從抗戰烽火中一路走來的陸軍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組織官兵參觀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重溫抗戰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抗戰老兵史保東、抗戰烈士遺屬高碧英,給家人講述抗戰英雄的故事,緬懷抗戰先烈……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傳承著偉大抗戰精神。 記者走近這些參與抗戰的部隊和老兵,以及抗戰烈士遺屬,聽他們講述槍林彈雨背後的故事。
-
平均年齡95歲 四川47名抗戰老兵紀念抗戰勝利
9月3日,102歲高齡的老兵覃福廷對記者說。他是遠徵軍第6軍新39師115團少尉排長,參加過1994年的松山戰疫。雖然年歲已高,但覃福廷的精神面貌非常不錯。穿著軍裝的他,坐著的時候後背筆直,依然保留著軍人的作風。當天,在四川省普善公益慈善促進會的組織下,包括覃福廷在內的自全省47名抗戰老兵聚集在成都,一起紀念抗戰勝利。上午九點,老兵們來到成都人民公園參加祭祀活動。
-
四川南充抗戰老兵淚灑長沙,祭奠犧牲的戰友
3月31日上午,在家屬和志願者陪伴下,抗戰老兵們在成都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為抗戰英烈敬獻鮮花。儀式結束後,20名抗戰老兵分別前往雲南滇西的松山、龍陵、騰衝和湖南長沙、衡山、懷化、芷江等地,緬懷長眠在此的戰友。對於這些平均年齡都在93歲以上高齡的抗戰老兵來說,重返昔日戰場,舟車勞頓,實屬不易。
-
抗戰老兵珍藏一幅書法,字裡行間道出老兵功績!作品珍貴值得收藏
今天我也從一位抗戰老兵的家中見到了一幅書法作品,和抗戰老兵經過交流也得知這幅書法作品非常的珍貴,搞戰老兵會把這幅書法作品一直珍藏下去,我們看到這位老兵對這幅書法作品非常的珍愛,還用面子包裹著,這足以證明這幅書法作品對於抗戰老兵來說是無價的,而且抗戰老兵還說一定要把這幅書法作品收藏下去,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打開欣賞一下這幅書法作品呢
-
四川抗戰老兵清明節祭祀川軍陣亡將士
5日上午,10位白髮蒼蒼的川籍抗戰老兵站在成都建川博物館中國壯士群雕廣場前,胸前佩戴勳章,拄著拐杖,努力挺直腰背,緩緩的獻上一束鮮花、一碗白酒、一個標準的軍禮,緬懷犧牲的戰友。 4月5日是一年一度清明節,正是祭掃祖墓時。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四川各地民眾紛紛為抗日陣亡將士送上花圈,脫帽默哀,表達對英雄的無限哀思和紀念。
-
一寸山河一寸血—攝影家黑明用鏡頭留住一百個抗戰老兵的歷史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王振江攝影家黑明用5年時間拍了100名抗戰老兵,出了一本攝影作品集《100個人的戰爭》(中央文獻出版社),用影像和文字留存下20世紀中國乃至世界史上的「活化石」——抗戰老兵的鮮活面容和他們不可複製的歷史。這是一種搶救,抑或是一種自贖。
-
走訪抗戰老兵 追尋紅色足跡
團隊以「探尋老兵精神,弘揚紅色文化」為主題展開調研活動,意在對老兵的生活以及當代青年人的願望進行了解。龔明堂老兵今年九十高壽,但依然精神矍鑠,和藹可親,現同兒女居住在四川樂山井研縣城裡。經過龔明堂老爺爺家人的同意和帶領,記者到達老爺爺家裡拜訪。在記者表明來意後,老人主動介紹了自己過往的戰爭經歷。在20世紀50年代,他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並在中國人民志願軍任班長一職。
-
南京美麗屋|抗戰老兵,向您致敬
1月23日,南京美麗屋攜手58安居客、魔方公寓、泊寓,一起走進抗戰老兵身邊,為他們送上冬日的溫暖中午12.30分,小夥伴集結完畢,帶著鮮花、微波爐、取暖器、輪椅等年貨,來到南山園護理院、僑馨護理院以及小區人家,看望了3位抗戰老兵。
-
深切悼念陝西省百歲抗戰老兵王蒙芳
這是陝西法幫網榮譽總編王海安為百歲抗戰老兵王蒙芳「歸隊」撰的輓聯,由我省書法家孔祥海書寫,陝西法幫網總編王潔冰將它與花籃一起敬獻在了王蒙芳老人遺像前。 王蒙芳老人,生於1919年11月18日,生前居住在西安市蓮湖區三民村。他1937年參軍,作戰序列為國民革命軍第96軍177師1058團,在部隊為傳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