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改編自麥可·克萊頓同名小說、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的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引發了巨大轟動。那部電影匯集了許多家喻戶曉的演員,例如塞繆爾·傑克遜、蘿拉·鄧恩和理察·阿滕伯勒等,其中給觀眾留下最深印象的角色莫過於傑夫·高布倫飾演的伊恩·馬爾科姆。
片中的馬爾科姆是一位高大英俊,看起來像是搖滾明星的數學家
在1997年上映的《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中,高布倫繼續扮演馬爾科姆,但鮮為人知的是,他還參與過史匹柏的另一個項目。它不是電影,與恐龍出沒的島嶼沒有任何關係,而是一款根據R·L·斯坦暢銷小說《雞皮疙瘩》(Goosebumps)改編的電子遊戲——高布倫在遊戲裡扮演吸血鬼伯爵德古拉。
本文講的就是這款如今鮮為人知的遊戲的故事。
緊張「攝製」中的遊戲
拉裡·古特曼是遊戲《雞皮疙瘩:逃離恐怖樂園》(Goosebumps: Escape From Horrorland)的創意總監,開發那款遊戲前,古特曼剛剛在南加州大學展示了他攻讀電影製作碩士的畢業作品。
「夢工廠互動的一位高管看到那部作品,並推薦製作總監也看看。」古特曼說,「過了一段時間後,他最終把作品交給了史蒂文·史匹柏。1996年初,我接到一次來電,對方告訴我史蒂文喜歡它,『覺得我眼光不錯』,想跟我見面聊聊。」
古特曼欣喜若狂。他非常崇拜史匹柏,對他來說,加入新成立的夢工廠工作室就像夢想成真。與製作團隊會面後,古特曼得到了那份工作,緊接著就開始了連續25天的忙碌拍攝——《雞皮疙瘩:逃離恐怖樂園》是一款融入大量真人演出場面的點擊式冒險遊戲,這在那個年代是比較流行的冒險遊戲類型,因而遊戲的開發過程很大程度上是在拍攝電影。
據藝術部門助理保羅·埃普斯頓回憶,在項目的最後兩天裡,團隊每天拍攝整整20個小時,由兩撥人手輪軸轉……數字藝術家克雷格·克拉克則回憶說,項目周期非常緊張,所有人每周都得工作6天,拍攝在一個月內就完成了。
「就算與真正的電影相比,當時的拍攝也稱得上複雜。」古特曼解釋道。據他透露,項目團隊需要將模型運動控制與真人表演場景結合起來,某位演員在表演時甚至「穿著一件巨大、由機器人控制的狼人服」。他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一種被稱為「非運動控制CGI—背景匹配」的流程,這在當時是聞所未聞的。「我記得有一回,史匹柏過來看我們拍的鏡頭,對我們挑戰極限的態度表達了讚賞。」
需要手動控制的巨大狼人服裝
《雞皮疙瘩:逃離恐怖樂園》在發售後大獲成功,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最佳兒童遊戲,銷量相當不錯。當時夢工廠的CEO跳槽去了五角大樓,新任CEO表示公司對作品的表現很滿意。
「我們擁有一支偉大團隊。」古特曼說,「我和同事們相處融洽,整個拍攝過程雖然複雜,但進展順利。我們將真人表演與遊戲相結合,我們感覺自己正在探索未知領域,而這讓人非常興奮。」
充滿意外的拍攝現場
埃普斯頓也很熟悉這種將真人表演與遊戲結合的新做法。某天在洛杉磯,埃普斯頓偶遇一位藝術總監,他幫助對方往卡車上裝貨。那位藝術總監問他想從事什麼工作,他說「藝術指導」,然後對方讓他留下了電話號碼……大約一周後,埃普斯頓接到一次來電,受邀擔任某個新項目藝術總監的私人助理。沒過多久,他發現那個項目就是《雞皮疙瘩:逃離恐怖樂園》。
埃普斯頓在舞臺上的主要職責是布置道具,但與此同時,他還會駕駛一輛卡車往現場運送家具。他經常拜訪Image Q Studios,科幻電視劇《星際迷航:下一代》和《星際迷航:深空九號》裡的迷你模型都是在那裡拍攝的。受此啟發,在為一款兒童遊戲的角色挑選服裝時,埃普斯頓產生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想法。
遊戲拍攝現場
「有時我會腦洞大開,憑空想出解決問題的妙招。」埃普斯頓說,「例如在遊戲裡,狼人脖子上有隻木乃伊的手,你應該試著抓住它。我的上司告訴我,那段場景由CG製作,他只需要一個模型。但到了拍攝那天,導演希望在狼人的脖子上放道具。問題在於,被用來拍照的木乃伊手只是個5釐米的玩具……另一位藝術私人助理和我在自己的手上包了些布,噴了些顏料,然後就往舞臺上跑。」
「那隻狼人太嚇人了。我必須用木乃伊手環繞在狼人脖子上,但說實話,待在他身後讓我特別緊張。另外,當我第一次看到狗腿高蹺時,也覺得很酷。」
狗腿高蹺(Dog-leg Stilts)常用來扮演各種高大的怪物
根據古特曼的說法,拍攝期間還有隻野狼在場。那隻訓練有素、在1990年的電影《與狼共舞》中扮演Two Socks的狼客串出鏡,但由於團隊高層擔心7米多高的環形布景會令它恐慌,所以只讓它參與了室內拍攝。「事實證明,它很好。」埃普斯頓說。
埃普斯頓還在團隊拍攝遊戲裡的餐廳場景時進行了即興發揮——他被要求尋找「最古怪」的食物。楊桃和角瓜在科幻作品中很常見,但埃普斯頓很快發現,摳像技術會導致茄子變得透明,不過詭異的幽靈茄子倒也適合遊戲的氛圍。另外,埃普斯頓四處尋找令人毛骨茸然的蠕動模具和巧克力黏土,想讓它們充當可食用的臭蟲,卻只找到了些薄荷糖。
「如果您正讀到了這一段,那麼我很抱歉。」埃普斯頓說,「我嘗試用了些口味適當的食物來彌補,但我覺得在24年後的今天,它們有點……太黏了。「
來自史匹柏和比爾·蓋茨的關愛
數字藝術家克雷格·克拉克曾與《雞皮疙瘩:逃離恐怖樂園》管理團隊合作過。作為史匹柏安布林娛樂旗下Amblimation的一員,他曾為《侏羅紀公園2》製作3D預演。「這是個大項目。」克拉克解釋道,「繼電影《和平締造者》之後,《雞皮疙瘩:逃離恐怖樂園》是夢工廠工作室推出的第二部作品,同時也是第一款遊戲,所以在各大電視臺和E3展上吸引了很多人關注。」
埃普斯頓補充說,史匹柏和夢工廠CEO傑弗瑞·卡森伯格都對這個項目感到興奮。
與史匹柏直接合作的古特曼指出,在《雞皮疙瘩:逃離恐怖樂園》的製作過程中,史匹柏的參與程度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史匹柏喜歡電子遊戲。他來探過班,當時我們正在為遊戲角色Lizzy選角。其中一位女孩看上去和角色更像,但另一位的演技更好。史匹柏沉默了會兒,然後選擇了表演更出色的那個女孩。這很說明問題。」
遊戲中的女主角Lizzy
埃普斯頓透露,他只在舞臺上見過史匹柏一次,也就是古特曼提到的那次。
「事情的來龍去脈特別有趣。有一天我到了拍攝現場,發現坐在導演椅子上的那個人不是拉裡(古特曼)。所以我走上前去,打算讓他換個座位。當我靠近時,看得更清楚了些,於是問站在旁邊的某人:『那是史匹柏嗎?』『是啊,靠近監視器的那傢伙是夢工廠動畫的CEO兼創始人傑弗瑞·卡森伯格。』史匹柏想看看項目進行得怎麼樣了。」
「我真後悔,如果我當時根本不看他一眼就上去搭話,那就更好玩兒了。你可以寫個故事,標題就叫『那個讓史匹柏離開導演椅的傢伙』。」
古特曼表示,在遊戲中扮演德古拉伯爵的高布倫是一位很棒的合作對象。「後來我在拍攝《貓狗大戰》時又和他合作過。」他說,「就像你在許多採訪中看到的那樣,高布倫是個古怪、迷人,充滿個人魅力的演員。」
拍攝現場的高布倫
埃普斯頓講述了一段有趣的軼事。「傑夫·高布倫很酷,表演也很獨特。不過,他在現實生活中的形象和觀眾在屏幕裡看到的完全不同,有時還會用貓王的風格扮演吸血鬼——『我會成為你的黑暗王子,寶貝。』他知道該怎樣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
高布倫在遊戲中扮演吸血鬼男爵
比爾·蓋茨曾經為夢工廠互動投資了大約500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目的是推動這家公司快速起步。「蓋茨也來探過班,想看看《雞皮疙瘩:逃離恐怖樂園》的進展,因為它是夢工廠的旗艦遊戲。」古德曼回憶說,「傑弗瑞·卡森伯格帶他到處逛逛,我向他展示了遊戲的一些前期準備工作……參觀結束後,蓋茨坐下來和我們聊天,回答大家提的一些問題。」
「那是1996年,DVD剛剛誕生。蓋茨談論了從VHS錄像帶到DVD的過渡,有個觀眾提了個火藥味十足的問題,暗示VHS錄像帶永遠不會消失。蓋茨客氣地回答了他的問題,但幾年後,我發現那傢伙真的錯了!」
根據克拉克的說法,《雞皮疙瘩:逃離恐怖樂園》的成功讓史匹柏非常高興,也讓他對製作《侏羅紀公園》遊戲越來越感興趣了。1997年,夢工廠互動推出了與電影同名的遊戲《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與此同時,卡森伯格也開始更多地關注工作室的遊戲部門。
結局
夢工廠互動於2000年解散,被EA洛杉磯團隊收購,並於2010年更名為Danger Close Games。3年後,其剩餘開發人員被轉移至DICE洛杉磯工作室(如今屬於重生娛樂的一部分),近段時間正在開發一款《榮譽勳章》VR遊戲。
如果你仔細思考,就會發現《榮譽勳章》的未來與當年在一款遊戲裡扮演德古拉伯爵的傑夫·高布倫頗有淵源……這都是緣分,對吧?
本文編譯自:thegamer.com
原文標題:《Spielberg, Goldblum, And Goosebumps: The Story Of Dreamworks' First Video Game》
原作者:Cian Ma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