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要吃夠12種食物?看營養師是如何做到的

2020-12-24 濟寧廣播電視臺

  「每天吃夠12種食物?聽起來感覺太難做到了!」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平均每天不重複的食物種類數達到12種以上,每周達到25種以上(烹調油和調味品不計算在內)」時,不少人就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可對於營養專家來說,每天吃夠12種食物只是一個最低限制。

  三餐12種食物不算多

  2007版膳食指南的第一條也是強調了食物多樣,只是沒有提出具體數量的建議,新《指南》在這方面進行了完善。

  參與新《指南》制定的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馬冠生教授介紹說,食物多樣一直是《指南》明確建議的,但是很多人還是不明白到底要吃多少種才是真的做到了多樣化,所以新版的《指南》建議了食物的種類,更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老百姓可以根據指南建議的數字,來進一步判斷當日、當周飲食是否足夠均衡。

  12種食物聽著好像很多,其實如果合理分配到一日三餐中,也沒多少。早餐至少攝入4~5種,午餐攝入5~6種食物,晚餐4~5種食物,加上零食1~2種。

  平均每天谷薯及雜豆類食物的種類數達3種,蔬菜水果共4種,禽畜魚蛋類加起來3種,奶、大豆和堅果食用2種,這不,輕輕鬆鬆就達到了一天12種食物,而其實我們平時吃的肯定比這些種類要多。

  每周25種就是換著吃

  那每周25種食物又是怎樣確定的呢?解放軍309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左小霞解釋,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食物可以分為五大類:谷薯類、動物性食物、豆類和堅果、蔬菜水果和菌藻類及油脂等純能量食物,每一類食物都有很多種可以相互替代,避免每天食物品種太單一。如果一周能吃夠25種食物,基本上涵蓋了膳食寶塔中每一層所包含的食物種類,也就保證了人體必需的絕大多數營養物質。

  比如主食今天吃米飯,明天吃饅頭,後天吃燕麥飯。肉類把畜肉、禽肉、魚蝦等調換著吃。蔬菜可選的範圍就更大了,油菜、芹菜、白菜等葉莖類,茄子、青椒、西紅柿、黃瓜等茄果類,菜豆、豇豆等鮮豆類,海帶、藕、茭白等水生蔬菜類,都可以換著吃,再加上我們加餐的酸奶、多樣堅果和各種水果等,一周不重樣完全可以做到。

  「花」著吃,很容易夠12種

  每天12種,每周25種,這是食物多樣化的建議。其實,食物多樣化還有更多含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何麗認為,食物多樣化不僅包括五大類食物都要有,以及每類食物的品種多樣化,還應該有葷素搭配、形式多樣、顏色多樣和口味多樣化,共六個方面。

  何麗進一步解釋,吃飯要「花」,不能太「執著」於某一種或某類食物,葷素都要吃,粗細都要有,各色食物都要吃一些,這樣身體獲得的營養會更均衡,原料和營養素也可以達到互補的目的。

  選好了食材,烹調形式多樣也很重要,主食不止有饅頭、米飯,還應該有蒸包子、餃子、餛飩、餡餅,吃肉想燉、炒、做丸子或做餡都可以,同樣一條魚,可清蒸、做魚丸,還可熬魚湯。

  至於口味,酸甜苦辣鹹都可以嘗試,但不要吃太鹹太甜的食物,對身體都不好。如果能夠按照這樣吃,別說每天吃夠12種,20甚至30種也能輕輕鬆鬆達到。

  同樣,新《指南》也給出了一些具體食物多樣化的小竅門。

  首先,選擇多種小份食物,保證每樣食物吃少點,食物種類吃多點。

  另外,經常全家人一起吃飯或者和其他人集體用餐,這也是通過使得分量變小,從而來提升飲食多樣化的方法。

  其次,還要注意巧妙搭配,避免單一。主食有粗有細,傳統的二米飯、豆飯、八寶粥、揚州炒飯都是增加食物品種的好方法。三餐有葷有素,比如什錦砂鍋、亂燉等。食物五顏六色,不僅帶來視覺上美的享受,而且還能刺激食慾。還要注意一段時間內同類型的食物進行交換食用。

  營養專家怎麼吃夠12種

  在營養專家的飲食中,一天12種很隨意就能達到,一起來看看他們都是怎麼吃夠12種食物的。

  馬冠生:吃基礎餐就達14種食物

  以某一天的飲食為例。

  早餐我吃了一個雞蛋、一份涼拌菜、一個饅頭,喝了一杯牛奶,這就有4種了,早餐我們還是建議儘量地豐富,最好在3種以上。

  中午我在食堂吃了一份冬瓜排骨,一份豆腐和一碗米飯,也是4種,這算是比較基礎的午飯,一般人都可以做到。

  晚上有一個老虎菜,就是香菜辣椒拌絲,還有一個涼拌餌絲,一碗羊肉泡饃,一共就6種了。

  這就一共14種了,而且我還沒有加上這天吃的水果,所以說,每天12種食物非常簡單就能夠做到,重要的是要有營養均衡的意識。

  左小霞:即使兩頓在外吃也達18種

  正常工作日,我的早午餐都在醫院解決,晚上會經常回家做飯。

  早餐吃醫院的自助餐。比如某天我吃了一個雞蛋,一個菜包,一份豆漿,一塊玉米,一份花生米拌黃瓜,這就有了7種。

  中午一份水煮肉片,有娃娃菜和肉,一份油麥菜,又吃了一個紅薯,一個饅頭,加到一起有5種。

  晚上回家,把小米、綠豆、銀耳一起煮粥,還拌了一個豆芽雞絲,這樣就又有了5種,而且全家人都能一起吃。加上我今天的水果和酸奶,全天一共有18種食物。

  何麗:光早餐就能達到十七八種

  平時總是提倡大家每天控制食物總量,食物品種越多越好。

  曬一下某天我在酒店吃的早餐:牛奶、大米燕麥粥、玉米白面葡萄乾發糕、茶雞蛋、紅薯、南瓜、涼拌黃瓜豆角紫甘藍花生米、熗炒捲心菜、清炒荷蘭豆、泡心裡美蘿蔔、兩小片熟豬舌、一小點辣椒蘿蔔乾,算下來大約十七八種食材。(健康時報記者 吳雨婷)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焦點

  • 營養師們每天都吃什麼?
    你是不是也好奇過營養師們每天都吃些什麼樣的營養餐?是不是每餐都吃得很清淡無味?其實吧,營養師們學習了營養知識之後都會默默地遵守著一些原則,根據這些原則來搭配自己每天的餐食。營養師也會偶爾吃頓火鍋,而且是在遵守膳食指南的原則下吃健康火鍋。那麼是哪些原則呢?原則一:食物多樣,穀類為主首先我們要保證每天的膳食應包含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食物的種類要豐富才能更好地滿足身體的各項營養素需求。其次,我們平均每天攝入的食物要在12種以上,每周25種以上。
  • 老人膳食均衡,每天至少吃12種食物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趙泳誼教老人如何搭配一日膳食提高免疫力,並指出老人常見的營養誤區。你的飲食真的合理嗎?「我已經吃得很好了,很注意營養了,為什麼還這麼瘦?」醫生對他們的膳食進行評估後,發現他們並不像自己宣稱的很控制、很科學,常常會存在吃過量或飲食有偏頗的問題。趙泳誼建議,老人進行膳食調整前不妨去詢問下專業的營養醫生,科學、客觀地評估自己的膳食情況,進而才可查漏補缺。到底怎麼吃才對?
  • 秋天孩子如何飲食?營養師:2種營養要補充,3種食物要少吃
    小天天媽聽到兒子這麼說,可急壞了,於是趕緊請教了一下營養師閨蜜。據閨蜜說,孩子在秋天的飲食是需要額外注意的,不然容易出現各種症狀,那麼具體該怎麼給寶寶調理飲食呢?有些寶媽寶爸,可能對於如何給寶寶準備秋天具體的食物上,還是有困惑,那麼來說說。1 維生素B的食物首先說一下維生素B,剛剛我們也了解了,其對於避免呼吸道感染是有好處的,那麼哪些食物中含有呢?1)蔬菜首先是某些蔬菜,比如深色蔬菜中的菠菜、油菜等。
  • 老年人每天吃12種食物還不夠,要滿足這5大類,才能營養均衡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每天要吃至少12種食物」的說法,因為人體對營養的需求不是單一的,只有多吃幾種食物,才能避免營養的缺失,防止營養不良。不同的食物中,營養成分也不同,比如主食中主要含有糖類物質,牛奶中主要含有蛋白質,而水果則是維生素的「代名詞」。
  • 孕期補充營養有講究 四大類食物每天都要吃
    妊娠,是女性一個特殊的生理階段,家人都會想盡辦法為孕婦增加營養,期待能孕育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但是,孕期營養並不是越多越好,近年來國內外專家通過大量流行病學研究後提出的DOHaD理論指出:宮內營養會影響寶寶一生的健康,甚至是多代的健康。孕期營養過剩或營養不足都會影響子代的健康,那麼,孕期飲食如何才能達到均衡合理呢?
  • 不想血管老化,除了水果蔬菜要吃夠,這6種食物你每天吃了多少?
    在保護血管延緩老化以及避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中,一日三餐做到健康合理是最基礎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但就是這樣看似簡單的一件事,真正做起來還真不容易,其中與不少人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合理有很大的關係。其實只要了解掌握了一個核心點,做起來就會容易得多,這個核心點就是:每天保證有足夠的優質蛋白攝入。
  • 吃夠20種食物並不難 混搭吃主食 燉肉多加菜
    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都建議飲食多樣化,每天吃十種以上的食物已成為共識。但生活中,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2013年6月~12月,我們學院針對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做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多數人每天吃的食物種類不足10種,一日三餐主食品種單一,粗糧雜豆不足每日主食的1/3;習慣選擇的粗糧品種有限,如玉米、燕麥、綠豆等,糙米、蕎麥、芸豆、蠶豆等很少有人選擇;黃瓜、洋蔥、柿子椒、胡蘿蔔等蔬菜是被調查者餐桌上的常客,綠葉菜很少吃。
  • 每天堅持吃5種顏色的食物,營養全面少生病,炒上這盤菜就齊了
    【每天堅持吃5種顏色的食物,營養全面少生病,炒上這盤菜就齊了】根據膳食指南要求,每天要吃「五種顏色」的蔬菜。因為不同顏色的蔬菜,含有不同分量的營養素,即使我們不能每天完全做到,最好也要儘可能的多吃一些。其實在中醫養生理論中,早就有「五色養五臟」的說法。
  • 國家衛健委:建議「一老一小」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
    如今,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從應急狀態轉為常態化,為避免老年人和兒童青少年後續可能出現的肥胖、慢性病等不良健康後果,是時候來一份營養健康方案了!今天,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重點人群營養健康指導建議》,其中為老年人、兒童青少年等重點人群量身定製了專屬「營養健康方案」。
  • 老年人每天吃12種食物就可以了?錯!還要分5類,營養才更均衡
    「七大」營養素在不同類型的食物中,含量有很大差異,老年人胃腸吸收不好,容易導致營養不良,為了保持營養均衡,所以我們需要進食更多種類的食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我國居民每天應吃不少於12種不同的食物;每周吃不少於21種食物,才更有利於人體營養的均衡。
  • 5張圖,45種減脂易瘦的食物,燕教授營養師教你如何搭配減肥食譜
    管住嘴雖然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難,並且管住嘴的前提下還要做到飲食均衡。 什麼是飲食均衡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每餐都要吃齊七大養分,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類、水、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這些營養素可以從五穀、蔬果、乳類和肉類中獲取。
  • 學生餐食物種類每天至少12種!
    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等級應為「最高」 ,每周油炸食物不超2次,學生餐食物種類每天至少12
  • 夏天適合多吃「苦菜」,營養師推薦你2種苦味蔬菜,勝於進補
    夏天氣溫高、溼度大,特別是喜歡待在空調屋的人,因室內長時間空氣不流通極易滋生細菌,它們會以廚房、冰箱中的食物為養料大肆繁殖。一旦在烹飪過程中沒煮熟、煮透,就很容易拉肚子,增加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危險。眼下,夏天如何吃成了人們擔心的問題。
  • 孕婦看過來:孕期補充營養,要多吃這5種食物
    很多新手媽媽對懷孕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懷孕期間要吃什麼。孕婦要多吃健康的食物,補充身體必需的營養素,為寶寶的生長發育提供能量,這同時對孕婦的健康也很重要。孕期要多吃哪些食物補充營養懷孕時每日鐵攝入量需要增加一倍,因此要多吃鐵含量高的食物。經常吃瘦肉,可以補充所需的鐵元素。
  • 你吃進去的這些「食物」,正在悄悄「偷」走身體裡的營養素
    我們通過食物獲取各種營養,但你知道嗎,食物中也有一群「小偷」,它們感興趣的是你體內的營養素。常吃這些食物,可能會「營養不良」。《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營養專家,幫你揪出食物中的「小偷」,並告訴你如何吃才能攝入足夠營養。
  • 燕教授營養師教你如何控糖飲食,3張圖認識48種常見食物的含糖量
    當然也要含糖量比較低的,減肥的時候最好是挑選含糖量低的主食來吃,既能飽腹還能減少熱量的攝入。 燕教授營養師告訴大家在飲食當中不能單看食物的含糖量進行挑選,食物要多樣化且要營養均衡。
  • 腸胃不好的人,冬天吃什麼食物比較好?營養師推薦4種食物好處多
    腸胃不好的人,冬天吃什麼食物比較好呢?營養師推薦幾種食物,慢慢調理胃部健康好處多。 白蘿蔔:蘿蔔是冬天裡非常常見的蔬菜了,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加上它的價格可以被大多數人接受,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並且,蘿蔔跟其他食物不同的是,吃蘿蔔雖然會放屁,但這也是因為蘿蔔起到的通氣的效果。
  • 想要自家孩子免疫力強,強烈建議看看,營養師媽媽如何養娃
    作為營養師媽媽,我真的可以比其他人把寶寶帶得更健康,免疫力棒棒的。很多人都問我,怎麼把孩子養得那麼好。這些建議適合日常:1.給寶寶吃的每一口,儘量都是高營養密度的食物寶寶的胃容量並不大,所以我們更要儘量保證每一口食物都是天然的,營養密度高的。就是同樣體積的食物,所含的各種營養素儘可能多,特別是微量營養素(維生素和礦物質)。
  • 營養專家:合理營養從食物多樣化做起
    比如,吃的食物種類少,會導致營養不良;穀類食物或肉類食物吃得過多,便會導致營養過剩,引發肥胖。選擇食物是有學問的。在施行「選餐制」時,不只讓學生杜絕浪費,筆者認為,重要的還是讓學生知道怎樣正確的選擇食物,能從每天的膳食中獲得合理營養。
  • 國家衛健委:學生餐食物種類每天至少12種
    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等級應為「最高」 ,每周油炸食物不超2次,學生餐食物種類每天至少12種,學校顯著位置擺放身高體重測量工具,電子產品教學時長不超教學總時長30% ……今天,國家衛健委公布了《營養與健康示範學校創建與評價技術指南(徵求意見稿)》,其中對營養與健康示範學校的創建「門檻」做出了詳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