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之國——朝鮮篇

2020-12-22 朗熹觀察

朝鮮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部,首都平壤。

朝鮮人多為朝鮮民族和韓民族,通用朝鮮語。朝鮮人的飲食以飯、湯、醬、泡菜為主要飲食,飲食口味喜辣、甜、香、蒜味,同時注重湯的調料,愛喝啤酒和汽水類飲品。

朝鮮狗肉,吃狗肉是朝鮮族最傳統的食俗之一,「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 就是朝鮮地區比較流行的一句俗語。雖然小編個人是不認同吃狗肉的,但還是要尊重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朝鮮人認為經常吃狗肉不僅可以滋補身體,而且還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一年四季都可以隨時品嘗狗肉美味。

朝鮮冷麵,在朝鮮,如果別人問你,什麼時候吃你的冷麵?也就是問你,什麼時候結婚。朝鮮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會吃冷麵。朝鮮冷麵聞名國內外,冷麵一般為蕎麥麵,用牛肉湯或雞湯搭配辣白菜、肉片、雞蛋、黃瓜絲、蘋果條等一起食用,在碗內放少量涼湯與適量麵條,再放入佐料,最後再次澆湯。冷麵條細質韌,湯汁涼爽,酸辣適口。

韓國人一天三頓離不開泡菜,朝鮮人也同樣。朝鮮泡菜是具有代表性的傳統發酵食品,是以米飯為主的朝鮮族飲食生活中最重要的食品之一。泡菜的品種繁多,選料廣泛,既有天然的山野菜,又有常見的農家蔬菜,所用原料隨季節的不同而變化。醃製好的泡菜,顏色鮮豔飽滿,口感柔韌有嚼勁,味道酸辣可口,讓人食慾大開。

朝鮮銅碗飯,類似於韓國的韓定食,將所有小菜、湯和主食放到大小不一的銅碗裡,每人一套。使用銅碗是朝鮮的一種傳統習俗,據說朝鮮銅碗餐是用來招待貴賓的,吃飯時每個人面前都擺著精緻的銅碗,頗為壯觀。朝鮮的銅碗飯種類頗多,配菜豐富,餐具也是銅製品,儀式感滿滿。

石鍋拌飯是一道朝鮮美食,是朝鮮半島三大名菜之一。石鍋拌飯的米飯要煮得稍硬才好吃,石鍋要選用特製陶製品,保溫效果更好。拌飯配菜有米飯、肉類、雞蛋,以及黃豆芽、蕈菇類和各式野菜,菜的種類並無一定,採用當季最對味的季節蔬菜去調配即可。將各種蔬菜切絲後,再加上辣醬、雞蛋與米飯拌在一起,味香可口,營養均衡,飯菜熱量很低,順應了世界吃蔬菜、減肥的潮流。

朝鮮參雞湯,朝鮮族著名特色風味美食之一。參雞湯四季皆宜,夏季食之可「解暑氣」,備受朝鮮地區人民的喜愛。參雞湯以全只嫩雞、腹中塞入糯米、佐以紅棗、姜、蒜和人參長時間燉煮製成。食用時配以蔥、鹽和胡椒,參雞湯具有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等功效。

大同江啤酒,是朝鮮最受歡迎的啤酒品牌。大同江是朝鮮的一個啤酒品牌,而且是朝鮮唯一的啤酒品牌。其受歡迎的程度不言而喻,甚至朝鮮每個月都會發放啤酒票,每個月拿票可以換到五六瓶啤酒,大同江啤酒可以算是朝鮮國民啤酒了,大同江啤酒口感甘甜,泡沫豐富,口碑極好。

朝鮮米糕,朝鮮的主食之一。打糕是平壤當地逢年過節,各類喜事招待賓客的時候必不可少的食物。打糕,就是用手工敲打出來的年糕。將糯米蒸熟,用特製的木頭錘子在木臼裡敲打成糕團,然後將其取出後切片,放上紅豆沙,在蘸一點白糖或蜂蜜,甜而不膩,味道上佳。

朝鮮米酒,朝鮮族風味小吃之一,是朝鮮人最愛喝的一種飲料,是招待客人的上品。朝鮮人一年四季喜米酒,年節和接待來客更是必備的飲料。米酒,當地稱為「麻格裡」,以糯米飯釀成。略帶甜味,後勁十足。在朝鮮地區,和長輩一起喝米酒時,要把頭移到旁邊去喝,以表示對長輩的尊重。

大家還吃過更好吃的朝鮮美食嗎,歡迎在評論裡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朱元璋欽定15個不徵之國,在日本和朝鮮下兩句話,說明他真實意圖
    在書中,朱元璋列出了15個不徵之國,依次是:朝鮮國(今朝鮮)、日本國(今日本)、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佔城國(今越南南部,後被安南滅國)、蘇門答臘國、西洋國、瓜哇國、湓亨國、白花國、三佛齊國、渤泥國。在這些國家裡,比較特殊的是日本和朝鮮。
  • 外媒:朝鮮解除部分人員隔離措施,多國外交官獲準離開朝鮮
    【環球時報駐朝鮮特派記者 莽九晨 柳玉鵬】據朝鮮《勞動新聞》9日報導,朝鮮正嚴格按照規定解除部分人員的隔離措施,已向各地區和各單位下達通知,要求解除「2級危險人員」(與入境者接觸的人員)、外國人員及與外國人員接觸者的隔離措施。
  • 評論:朝鮮百姓面臨飢餓 討論放棄朝鮮有意義麼
    多顧及朝鮮百姓的真實生活作者: 丁剛環球時報最近發表了兩篇有關中朝關係的文章,觀點不同。一篇認為中國不應「放棄」朝鮮這個小夥伴。如果中國「棄朝」,那麼美國就可能重新獲得當年在韓戰中都沒有得到的戰略利益。另一篇則認為目前中國不存在「棄朝」問題。
  • 韓國英文叫南朝鮮,朝鮮叫北朝鮮,中文為什麼卻叫韓國、朝鮮?
    (世界地圖)朝鮮最早的政權是由燕國遺民衛滿於公元前194年建立,稱為衛滿朝鮮。後西漢武帝時期,漢軍徵服衛滿朝鮮,設立郡縣,此時的朝鮮是歸屬漢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轄。公元4世紀,中國東晉十六國時期,中央政府對朝鮮失去了有效的控制,高句麗率先在鴨綠江江畔崛起。隨後高句麗向北方發展,控制了現吉林省南部地區。後在洛東江畔崛起了新羅,在朝鮮半島崛起了百濟,與之前的高句麗並存,稱為朝鮮的「三國」。
  • 歷史教科書中的韓戰之中國篇
    」   韓戰的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兩國軍隊進入原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接受日軍投降。在美國扶植下,1948年5月朝鮮南部成了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9月,在蘇聯支持下,朝鮮北部成立以金日成為國家元首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半島出現了兩個對立政權。   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把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視為自己稱霸全球的最大障礙。在美國看來,朝鮮半島的衝突不僅僅威脅到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利益,更是「蘇聯發動全球性戰爭的第一階段」。
  • 朝鮮內閣機關報評論說出口飛彈是朝鮮的自主權利
    朝鮮內閣機關報評論說出口飛彈是朝鮮的自主權利   2002年12月24日11:31  新華網   新華網平壤12月24日專電(記者 張錦芳)朝鮮內閣機關報
  • 1947《世界分國新地圖》與1972《世界地圖冊》上的韓國與朝鮮
    1947《世界分國新地圖》與1972《世界地圖冊》上的韓國與朝鮮
  • 孫中奇:萬曆朝鮮之役中朝鮮處理降倭的政策與影響
    史料中列舉的降倭作惡之事,可分為以下幾種。其一,對朝鮮官員極盡羞辱之能事,毆打押送他們的官吏、共事的文武官員,這與降倭享有較高地位有關。其二,搶奪民間財物,與侵略軍的行為如出一轍。其三,被抓後不服從朝鮮的管理,強行逃脫。還有一種,即認為朝鮮給予自己的賞賜不夠,想要通過犯案博得更多的關注,以求更多的賞賜。對於朝鮮的統治階層來說,他們破壞了朝鮮的政治秩序,踐踏了朝鮮的尊嚴。
  • 《論語》在朝鮮半島的早期傳播
    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立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施行有效治理,史稱「漢四郡」。當時《論語》雖不在「五經」之列,但作為記錄孔子言行的典籍不可能被忽略,因而被列為「小經」。正是在這種認同的基礎上,新羅人在特定場合能夠恰當引用《論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如624年百濟大舉入侵,沙梁郡人訥催引用《論語·子罕》篇曰:「陽春和氣,草木皆華,至於歲寒,獨松柏後凋。今孤城無援,日益阽危,此誠志士義夫盡節揚名之秋,汝等將若之何?」「花郎道」堅守「世俗五戒」,是新羅培養、選拔優秀人才的一種獨特模式,融三教於一身。
  • 針對朝鮮等國,「五眼聯盟」升級為「五眼聯盟+」
    日本共同社1月26日消息稱,日前獲悉,作為情報共享框架「五眼聯盟」成員的美國、英國、加拿大等5個英語圈國家情報部門為抑制朝鮮的「挑釁行為」,啟動「擴大版」框架,加上了日本、韓國、法國。各方將不局限於現行日美韓「彈道飛彈分析」的情報合作機制,進一步深化合作。
  • 變起朝鮮(國家命運·甲午之戰·連載51)
    朝鮮與中國的關係,曾經是宗主國和藩屬國的關係。朝鮮還因此產生了一種叫「事大」的政治理念。《孟子·梁惠王下》:「智者為能以小事大。」這是「事大主義」的出處。什麼意思呢?就是弱小國家如何與強大鄰國相處。朱元璋朱元璋在《皇明祖訓》的《首章》中即給後世子孫列出了15個「不徵之國」,即,不可無故徵討的國家。其中,排在第一的是朝鮮;排在第二的是日本。在提到日本時,朱元璋說:「雖朝實詐,暗通姦臣胡惟庸,謀為不軌,故絕之。」
  • 清晨集團(清晨酥咔)「火線支援,抗擊疫情」,「共克時艱,與國同行」!
    但防疫等於救火,一線醫院就是戰場,最後在資源苦尋無果的情況下,清晨SUKA果斷選擇了定向捐款方式,把款項通過慈善機構,定向捐贈到最為需要的防疫指定醫院,讓這筆善款能夠最快速、最高效的應用於這場防疫戰鬥當中,以表全體清晨SUKA人的拳拳之心。
  • 箕氏朝鮮問題的再思考
    由此,我們也可看出,箕子之國絕不會如學界曾言是建於遼西,[26]因為遼西是周政權統治勢力所及之地,早在「肅慎、燕、亳吾北土也。」[27]並非「他鄉」。但是,周武王在天下觀的支撐下,隨即封箕子於朝鮮。在此之前,周武王已經對微子、武庚進行了分封。
  • 走在朝鮮:在朝鮮國營餐廳吃飯是什麼體驗?
    到朝鮮旅行我發現餐廳不多,像平壤這樣的大城市,馬路兩旁也很少見到餐廳。我們跟團到朝鮮旅行,需要到指定的涉外餐廳就餐。涉外餐廳主要接待外國人,可以使用外匯消費。涉外餐廳屬於國營,服務員年輕貌美,態度非常好。外國遊客到朝鮮涉外餐廳吃飯,體驗非常好。
  • 朝鮮最新型飛彈能夠帶核彈頭打到M國?吹水不用抹嘴巴
    朝鮮在閱兵式上展示了最新的「洲際飛彈」,消息一公布,立即引發了外界對這款飛彈的探討。從公開的照片看到,這款飛彈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飛彈,質量相比非常笨重。現在的一些人認為,朝鮮洲際飛彈能夠使用多彈頭,且發射距離超過10000公裡,甚至達到12000公裡。M國智庫和H國的「北38線組織」當即開始了有關該飛彈的研究工作。
  • 渤海國的歸屬到底是中國還是朝鮮,這個問題一直是兩國爭論的焦點
    通過將大祚榮政權與渤海高氏一體化,從而將實為唐之蕃國的渤海視作其內屬地並廣告天下。由此可見,日本人似乎對朝鮮島的歷史很有研究。都知道,渤海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居民由靺鞨人、高句麗人等民族構成。按照唐制建立政治、經濟制度,全盛時轄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其文化深受唐朝文化影響,享有「海東盛國」的美譽。公元698年,渤海國建立,在它存在的230年間,跟新羅一直相隔著一條大同江。
  • 自從高麗改名叫朝鮮後,為什麼中原王朝就沒有佔領過朝鮮了?
    他在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闡述了自己的國際關係政策,明太祖認為:「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反對主動對海外國家發起戰爭。要吸引元朝無限擴張,最終國土分裂,迅速瓦解的教訓。「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就是說安於中原,否則勞民傷財。
  • 明朝為什麼要宣布15個「不徵之國」,這15國是哪些地方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起草了《皇明祖訓》,針對東亞諸國列出了15個「不徵之國」, 「頒行天下諸司」。這一外交策略的提出,對明初的地緣政治產生了重要影響,成為貫穿整個明朝的外交基石。明初為什麼要建立「不徵之國」的朋友圈呢?
  • 霸道的明朝,說你是「不徵之國」就不徵?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太祖令禮部將「祖訓條章」「頒行天下諸司」,書中將朝鮮國、日本國、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真臘國、暹羅國、佔城國、蘇門答剌國共計十五個國家列為「不徵之國」。一些人認為「不徵之國」就是單純的和平、友善的外交政策,然而事實真的這樣麼?
  • 高豔林:朝鮮王朝對明朝的「宗系之辯」及政治意義
    第五,「欽蒙太祖高皇帝灼知其情,命為國王,賜國號為朝鮮」,因此,李成桂做國王也是經過朱元璋首肯的。可見,朝鮮王朝的這些奏詞意在向明朝表明這樣的事實:李成桂做國王是上遵高皇帝之旨,下奉安妃之教,順乎民心,並非篡位,是合理合法的,李氏朝鮮代替王氏高麗也具有正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