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醫學系研議改制 仿照美加「學士後」攻讀

2020-12-23 搜狐網

  中新網4月1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教育部門委託學者研議後建議,把高中畢業後就考的七年制醫學系,仿照美加等國改為大學畢業後再考的「學士後醫學系」,一共要讀十年才能執業。

  臺教育部門委託成大醫學院院長林其和問卷調查,發現七成六的公私立醫學院院長都贊成將醫學系學制改為「學士後醫學系」,四年大學畢業後再考醫學院,念四年後,再經兩年一般醫學訓練,才能執業。

  臺「教育部」高教司司長何卓飛表示,將以這項調查結果為基礎,研議醫學系學制改革,如果各界都有共識,即可修訂「大學法」、「學位授予法」,讓島內醫學系學制與國際接軌。

  林其和也是醫學校院長會議所指定學制改革小組的召集人,他表示,由目前七年制醫學系改為學士後醫學系,需要許多配套措施,未來可望在過渡期先轉型為六年制,也就是六年醫學院再加兩年的一般醫學訓練,再逐步改為學士後醫學系。

  但教育部門指出,學制改革須在入學前公告,即使今年公告改變,最快也要六年後才會實施。

  為何要進行學制改革?林其和說,目前高中畢業就考醫學系,許多學生性向未定;但學士後制度招來的學生比較成熟,未來與病人、家屬溝通也會更好。

  另一原因則是符合國際潮流,美、加等國都是高中畢業先讀預醫科,再考醫學院,原採取高中後入學的澳洲也有九成、韓國有一半醫學院已改為學士後,只有日本還維持高中畢業入學的七年制。

  過去臺大、成大等醫學院也曾開設學士後醫學系,但都失敗了。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認為,當初失敗是因與七年制雙軌並行,學士後的學生被視為「次等」,以後如果全臺一致都改為學士後,就能避免重蹈覆轍。

(責任編輯:劉曉靜)

相關焦點

  • 臺灣該檢討的大學不止是臺大醫學系
    島內知名神經科學教授洪蘭日前對媒體表示,臺大醫學系的學生上課睡覺、啃雞腿、吃泡麵、打手機、發簡訊,非常不認真,也不尊重授課老師。洪教授對這樣的言行作為予批判,說是「尸位素餐」。
  • 臺灣高考減少計分科目 臺大醫學系捨棄語文引議
    臺灣高考減少計分科目 臺大醫學系捨棄語文引議   明年臺灣高校入學考試科目上限由6科減少至5科,一直採計6科成績的醫學系面臨艱難選擇。
  • 臺灣高考減少計分科目 臺大醫學系捨棄語文引爭議
    臺灣高考減少計分科目 臺大醫學系捨棄語文引爭議 2014-06-06 09:28:36被視為島內標杆的臺大醫學系初步決定,在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6科中,不採計國文成績,引發外界爭論。  學系傾向不要國文  臺灣大學招聯會去年做出決議,自2015學年度起的「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相對於大陸的「高考」),各招生校系採計科目由現行3到6科,降為3到5科,希望藉此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 臺灣醫學系改為6年制 畢業後先考醫師執照再實習
    臺灣醫學系改為6年制 畢業後先考醫師執照再實習     明年起,臺灣各大學醫學系新生將從7年制改為6年制,畢業考上醫師執照再實習。
  • 賴清德請辭,蘇貞昌接任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
    (圖:臺灣「中央社」記者/謝佳璋 攝)  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11日召開臨時會議,宣布團隊「總辭」。賴清德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任內的第二位行政機構負責人,2017年9月8日上任至今,任職1年4個多月。2017年9月,賴清德卸下臺南市長一職,北上接掌行政機構負責人,當時就被視為是準備籌組2018選戰的「戰鬥行政機構」。
  • 「健保局」員工改制變公務員 要凍薪買年資
    東南網1月9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健保局」在2010年元旦改制為行政機關,當時有1200多人符合資格者順利轉敘為公務人員,但從公營事業單一薪俸制改為公務人員薪給制,多數人依規定需凍薪並補足待遇差額,俗稱「買年資」,否則就要降薪,才能享有各種生育及子女教育補助等待遇
  • 桃園縣明年改制桃園市 將成為臺灣第6個「直轄市」
    桃園縣明年改制桃園市 將成為臺灣第6個「直轄市」 2013年06月05日 08:1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 、臺灣和美國的臨床有什麼區別?臺灣美女醫生告訴你
    Sun一般臺灣老百姓對於醫生的概念就是尊敬。醫生在臺灣是有權有勢、德高望重的行業,所以不難想像臺灣的父母都會希望女兒嫁給醫生,臺灣的醫生薪資一個月少說人民幣4-5萬,部分醫生可能能拿到10-20萬。臺灣有完善的健康保險制度,讓每個人每月繳少許的錢,就可以享受低價的醫療,包括拿藥、洗牙、看病在內的醫療服務基本都是免費的。
  • 玄奘大學 - 中國臺灣網
    玄奘大學,位於臺灣新竹市香山區,成立於1997年。原名玄奘人文社會學院,於2004年改制玄奘大學,下設人文學院、社會科學學院、管理學院、法律學院、信息傳播學院、應用科學學院,共六個學院,十七個科系,十二個研究所。
  • 南開今年試行「學士後」制度
    相關新聞: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建議我國設置學士後碩士後北京政協委員建議設「學士後」解就業難題(圖)教育界委員議緩解就業難:學士後制度不妨一試本報訊(記者張國)南開大學今年將出現「學士後」。目前尚難估計今年將出現多少名「學士後」,不過南開確保會拿出足夠的崗位。
  • 河北師大建立學士後工作站
    河北師大建立學士後工作站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5-13    [列印] [關閉]     本報訊(通訊員趙振軍 周紅松)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河北師範大學出臺文件建立學士後工作站,千方百計促進大學生全面就業。
  • 「學士後」本質上是「零薪就業」
    而「學士後」之類,著眼點顯然不是專業水平—一般大學生畢業後要提高專業水平,完全可以考碩、考博,何需「學士後」、「碩士後」。  其實,孫委員對「學士後」、「碩士後」說得非常明白,「大學本科生或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到企業進行見習,不算被企業正式錄用,不必籤署正式勞動合同,只發生活費,企業免交養老保險」,說白了就是「零薪就業」。
  • 溫州大學推出「學士後」制度
    本報訊(記者陸健通訊員孫麗)在學校深造的同時,還可以拿工資,不再為急於就業而發愁——近日,溫州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應屆畢業生小盧,在校園網上看到學院招收「學士後」、「碩士後」科研人員的啟事後,馬上報了名。
  • 臺灣義守大學
    在臺灣的商務、工業及醫療系統有卓越貢獻外,並配合與國際姐妹校間的交流合作,推動國際性的研究教學。二、辦學特色1、企業辦學,產學資源豐沛整合。2、102年獲核准設立醫學院,並已設立學士後醫學系外國學生專班,學士後中醫學系。
  • 北大青鳥IT教育率先推出「學士後」品牌
    「學士後」品牌,北大青鳥IT教育CEO楊明等出席並現場向媒體詳細介紹了「學士後」品牌。這也意味著「學士後」課程將是完全站在面向IT用人企業的「就業實戰課程」,而不再是類似同類課程的技能培訓課程。  在會上,北大青鳥IT教育相關負責人對「學士後」課程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 臺灣頂尖大學雙雄 國立臺灣大學
    民國34年(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臺灣光復,同年11月15日我政府完成接收臺北帝國大學,改制更名為「國立臺灣大學」,由羅宗洛博士擔任首任校長。接收改制後,依照我國學制,分設系、科,「學部」改稱「學院」,並將文政學部劃分為文學院及法學院,再加上理、醫、工、農共為6個學院、設22系。學生人數在34學年度為179人,之後,院系逐漸增加。
  • 應屆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就去當「學士後」
    幾個月前,「學士後」突然出現,專為沒找到工作的學生度身定做。許多愁容滿面的大學生,似乎看到了一絲曙光,但人們又不禁要問:這是救命稻草嗎?記者近日專訪上海大學數碼藝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仲星明,他在上海市首創「學士後」的概念,積極探索2年多,其間,誤讀、非議和困 難接踵而來。什麼是「學士後」?什麼是「學士後」?
  • IT專業職場遇冷 「學士後」應勢而起
    北大青鳥APTECH作為中國最大的IT職業教育機構,一直以來致力於培養中國緊缺型實用人才,面對大學生就業問題時,率先推出針對大學生的教育產品--學士後,並以「學歷+技能+經驗」為理念,結合企業需求和目前大學生現狀,幫助畢業生在求職路上搶佔先機。
  • 北大青鳥華騰學校學士後軟體工程師金牌就業
    剛剛接觸學士後,或者聽說學士後的求學者肯定有些迷惑,什麼是學士後,學士後的課程主要是什麼,自己能不能學,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也了解到求學者了解學時候的途徑以及應該像諮詢老師諮詢哪些問題,該注意的事項。  初探學士後在百度搜索,北大青鳥,或者北大青鳥學士後都可以了解到相關內容,我們以一位求學者的真實案例具體了解一下。
  • 搜狐專訪:北大青鳥「學士後」課程助力大學生就業
    第1頁:北大青鳥IT教育推出「學士後」品牌 技能」和「經驗」 第3頁:「混合式培訓」共660個課時 90個在線課程 第4頁:「學士後」課程投入超過面授 實時更新課程內容 第5頁:「學士後」學員要經過嚴格考試 行業待遇「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