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臺灣高校入學考試科目上限由6科減少至5科,一直採計6科成績的醫學系面臨艱難選擇。被視為島內標杆的臺大醫學系初步決定,在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6科中,不採計國文成績,引發外界爭論。
學系傾向不要國文
臺灣大學招聯會去年做出決議,自2015學年度起的「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相對於大陸的「高考」),各招生校系採計科目由現行3到6科,降為3到5科,希望藉此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目前臺灣高校招生採取「考招分離」方式,考試項目涵蓋高中所有必修與部分選修課程,包括10種科目(國文、英文、數學甲、數學乙、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公民與社會);大學各科系則自行決定招生採計哪些科目的成績,競爭激烈、選拔嚴格的醫學院,普遍計算國文、英文、數學甲、物理、化學和生物6科成績。
臺灣大學醫學系主任吳明賢表示,原本採計的6科都很重要,但受限於招聯會決議,必須要捨棄一科。經系內討論後,多數老師認為醫生語文能力達到溝通程度即可,不需要達到像中文系的水平,傾向不採計國文科。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副主任吳瑞裕則表示,由於醫學系勢必得減少一科,該校暫時傾向不採計人文科目。為了避免學生因指考不計成績而放棄該科,未來可能也會採取指考綁學測的做法。
這一招考新變化,在島內引發廣泛討論。有人認為早該「廢了」,靠中學國文課就可充實知識;也有人認為該取消物理、數學等科目,擔心取消國文會影響醫科生人文素養。
並不代表忽視國文
學醫出身的臺灣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總經理洪子仁對導報記者表示,臺高校錄取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寒假時就已完成的學科能力測驗,每個科目是15級分,滿分為75級分,這個級分加上簡歷、自傳和面試成績,可以用來申請大學。但像臺大醫學系這樣的頂尖科系,開放名額不多,大多數人還得通過指考競爭。
「醫學係指考科目如果6選5的話,我想去掉國文是很自然的、常識性的選擇吧。」洪子仁說,臺灣每年招收1200名醫學生,臺大只有200名上下,成績要很靠前才考得上,能讀醫學系的學生,各科都很優秀,國文也不會差。(海峽導報記者 劉強 楊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