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考減少計分科目 臺大醫學系捨棄語文引爭議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臺灣高考減少計分科目 臺大醫學系捨棄語文引爭議

2014-06-06 09:28:36來源:東南網作者:責任編輯:溫雅瓊

  明年臺灣高校入學考試科目上限由6科減少至5科,一直採計6科成績的醫學系面臨艱難選擇。被視為島內標杆的臺大醫學系初步決定,在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6科中,不採計國文成績,引發外界爭論。

  學系傾向不要國文

  臺灣大學招聯會去年做出決議,自2015學年度起的「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相對於大陸的「高考」),各招生校系採計科目由現行3到6科,降為3到5科,希望藉此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目前臺灣高校招生採取「考招分離」方式,考試項目涵蓋高中所有必修與部分選修課程,包括10種科目(國文、英文、數學甲、數學乙、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公民與社會);大學各科系則自行決定招生採計哪些科目的成績,競爭激烈、選拔嚴格的醫學院,普遍計算國文、英文、數學甲、物理、化學和生物6科成績。

  臺灣大學醫學系主任吳明賢表示,原本採計的6科都很重要,但受限於招聯會決議,必須要捨棄一科。經系內討論後,多數老師認為醫生語文能力達到溝通程度即可,不需要達到像中文系的水平,傾向不採計國文科。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副主任吳瑞裕則表示,由於醫學系勢必得減少一科,該校暫時傾向不採計人文科目。為了避免學生因指考不計成績而放棄該科,未來可能也會採取指考綁學測的做法。

  這一招考新變化,在島內引發廣泛討論。有人認為早該「廢了」,靠中學國文課就可充實知識;也有人認為該取消物理、數學等科目,擔心取消國文會影響醫科生人文素養。

  並不代表忽視國文

  學醫出身的臺灣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總經理洪子仁對導報記者表示,臺高校錄取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寒假時就已完成的學科能力測驗,每個科目是15級分,滿分為75級分,這個級分加上簡歷、自傳和面試成績,可以用來申請大學。但像臺大醫學系這樣的頂尖科系,開放名額不多,大多數人還得通過指考競爭。

  「醫學係指考科目如果6選5的話,我想去掉國文是很自然的、常識性的選擇吧。」洪子仁說,臺灣每年招收1200名醫學生,臺大只有200名上下,成績要很靠前才考得上,能讀醫學系的學生,各科都很優秀,國文也不會差。(海峽導報記者 劉強 楊思萍)

相關焦點

  • 臺灣高考減少計分科目 臺大醫學系捨棄語文引議
    臺灣高考減少計分科目 臺大醫學系捨棄語文引議   明年臺灣高校入學考試科目上限由6科減少至5科,一直採計6科成績的醫學系面臨艱難選擇。
  • 臺灣該檢討的大學不止是臺大醫學系
    島內知名神經科學教授洪蘭日前對媒體表示,臺大醫學系的學生上課睡覺、啃雞腿、吃泡麵、打手機、發簡訊,非常不認真,也不尊重授課老師。洪教授對這樣的言行作為予批判,說是「尸位素餐」。
  • 臺灣當局突改"高考"計分政策 學生赴大陸求學受阻
    (原標題:臺灣當局突改「高考」計分政策,高中畢業生赴大陸求學受阻)
  • 臺灣新課綱草案擬降文言文比例引爭議
    臺灣新課綱草案擬降文言文比例引爭議 2017-08-29 21:43  據《聯合報》等臺媒報導,2019年度開始,韓愈《師說》、諸葛亮《出師表》、顧炎武《廉恥》等經典文章,恐將從臺灣高中語文教材中銷聲匿跡;「師道」、「忠君愛國」、「廉恥」的義理,不再是選文的標準。  臺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29日以《古文與慈母》為題在臉書(Facebook)上發文,回憶與母親秦厚修比賽背誦古文《桃花源記》的過往。
  • 你所不知道的臺灣高考制度:為何一次出118位狀元,為何7分也能上大學?
    當然,有一些考生「學測」成績不理想,或者一定要進某些熱門科系(如醫學系),那麼就會選擇第二階段或者說第二種入學方式,即所謂的「考試入學」,憑指定科目考試的成績來申請目標校系。基本上,臺灣考生在這兩個階段都能被錄取。
  • 高考擬不分文理科 減少考試科目重點考語文數學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教育部已制定完成了考試招生總體方案,即將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是昨日教育部網站上一個公開課視頻中透露的內容,授課人是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劉利民。
  • 【高考】2016年高考計分辦法不變,考生文化課總分是怎麼合成的,速覽
    高考結束,考生一定想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考試成績。按照慣例,6月23日公布成績,但是各門課的考試成績加起來未必等於總分,這一點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我區的高考計分辦法吧!  考試科目按文、理兩大類設置,實行「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科目設置方案。
  • 臺灣醫學系改為6年制 畢業後先考醫師執照再實習
    ,臺灣各大學醫學系新生將從7年制改為6年制,畢業考上醫師執照再實習。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目前醫學系修業7年,第7年以學生身分到醫院實習,但若有打針等醫療行為,就違反醫師法,易生爭議。因此「教育部」決定,明年起醫學系從7年制改為6年制。  新的2013年度大學入學考試分發簡章中,包括臺大、陽明等11個醫學系修業年限統一從7年縮短為6年,受影響的招生名額約1300人。
  • 臺灣高中數學課時大減引爭議(圖)
    林長壽等院士公開反對數學課時被砍資料圖  臺海網6月13日訊 「數學必修時數減少,將衝擊人才競爭力,未來10到20年,臺灣恐怕會找不到科技人才。」  蔡明介強調,聯發科等臺灣科技產業急需人才,數學是科技的根本,若降低數學必修時數,將影響人才競爭力,未來10到20年,臺灣恐怕會找不到科技人才,這對產業發展是很嚴重的問題。  他還表示,有空會投書到四大報,讓大家重視數學科目調整對臺灣未來造成的衝擊。
  • 傳英語分值降低甚至不計入總分 北京高考改革引爭議
    人民網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 馬麗)北京市正在醞釀的高考改革方案中,英語不計入高考總分的方案迅速引起爭議。 據京華時報報導,對於公眾最為關心的高考英語分值調整,目前可以明確的是,從2015年起英語分值在高考中所佔比重將有所減少,「但具體將減少到什麼程度,尚有多種傳言」。
  • 江蘇高考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引爭議,尊重遵守規則更重要
    江蘇高考第一名,無緣清華北大引爭議,尊重遵守規則更重要高校成績放榜也漸接近尾聲,各省市高考狀元也是紛紛出爐。相信,一般人理解,不用說一個省的高考狀元,一縣的高考狀元一腳都是跨入清華北大的門檻了,可是江蘇省高考文科全省第一名,卻無緣報考清華北大,這件是也是引來了眾多的爭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臺大五姬」再引爭議
    「臺大五姬」再引爭議 2014年08月04日 11:34:32  來源:東南網   「臺大五姬」之「資工彌」(餘涵彌)。
  • 臺灣醫學系研議改制 仿照美加「學士後」攻讀
    中新網4月1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教育部門委託學者研議後建議,把高中畢業後就考的七年制醫學系,仿照美加等國改為大學畢業後再考的「學士後醫學系」,一共要讀十年才能執業。  臺教育部門委託成大醫學院院長林其和問卷調查,發現七成六的公私立醫學院院長都贊成將醫學系學制改為「學士後醫學系」,四年大學畢業後再考醫學院,念四年後,再經兩年一般醫學訓練,才能執業。  臺「教育部」高教司司長何卓飛表示,將以這項調查結果為基礎,研議醫學系學制改革,如果各界都有共識,即可修訂「大學法」、「學位授予法」,讓島內醫學系學制與國際接軌。
  • 江蘇高考狀元無緣清北,榜眼反倒有機會,還是新高考計分機制公平
    >江蘇省是自主命題出卷,高考考5個科目,語文、數學、英語,還有另外2門選修課。語文、數學、英語高考成績是計算入原始分,也就是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總分一共是480分。選修科目只評等級,也就是分ABCD等級,而這次文科狀元三科的總分是430分,可是她兩門選修科目,有一科是「B+」。
  • 臺灣「高考」:上大學容易,上名校難
    大陸的高考已經結束,考生們靜待成績出爐。那麼這個季節的臺灣高三學子在做什麼呢?他們是否也要參加高考?答案難以直接用「是」或「不是」來回答。臺灣大學入學也要參加考試,但是制度和大陸有所不同,採取的是多元方式,學生一年有兩次機會,壓力相對小,選擇餘地也大。
  • 臺灣大學女生宿舍門禁制度引爭議
    臺灣大學女生宿舍門禁制度引爭議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基於維護住宿生安全,多數大學宿舍都有門禁規定,然而不管是門禁時間、訪客規定還是晚點名,學生團體統計,整個臺灣有42所大學女舍規定比男舍嚴格,不平等的規定讓夜間校園裡約會約到一半的女大生,就像童話故事裡的灰姑娘般,時間一到就得拋下王子奔回宿舍。
  • 香港高考(DSE)是如何計分的?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參加過高考的同學,想必對分數一定很敏感,以全國卷為例,總分750,每一分都很重要,差一分就名落孫山的人每年都有,著實遺憾。離我們不遠處的香港,自12年就開始實行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簡稱HKDSE),考試難度及競爭性都不及大陸高考,故而成為許多大陸考生的新選擇,那麼你知道香港高考(DSE)是如何計分的嗎?
  • 高考閱卷「趕工期」引爭議 老師1分鐘判一篇作文
    高考閱卷「趕工期」引爭議 老師1分鐘判一篇作文 2014-06-19 15:43:49其他科目的閱卷,雖然也有不確定性,但不會差到哪兒去,可語文就不一樣了,尤其是作文閱卷,老師手一松或一緊,往往結果就大不一樣。近日,浙江某地有參與高考閱卷的老師反映,語文閱卷速度實在太快,對學生不負責任,主觀題不少老師平均用時9秒判完,甚至一篇作文平均1分鐘判閱完成。語文試卷7天的閱卷時間,讓老師們不得不「趕工期」。  對於作文的評判,歷來受到關注。
  • 臺媒:臺灣突然改計分方式,波及大陸學校招收臺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高考在本月初結束,大陸各高等院校也開始招生。然而,臺灣《聯合報》報導稱,今年臺灣突然改變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學測)計分方式,導致大陸眾多名牌大學今年面臨招不到臺生的怪現象。陳俊男說,此次臺灣改變計分方式後沒有前例可循,也沒有「總級分」的各個標準作為參考依據,大陸很多頂尖高校今年對臺生申請入學的門檻索性就從前一年的「五科總級分頂標」,改為四科都要達到「頂標」,結果大幅提高了今年的錄取標準。
  • 探秘高考計分方式 僅海南一省使用高考標準分制
    與標準分相比,哪種計分方式更公平?日前,記者進行了調查。  ——編者  周末傍晚,海南華僑中學高三年級的教室裡燈火通明。高三(1)班班主任黎必鋒將6名尖子生召集到一起,分析最近幾次模考的成績。「想上清華,高考6門科目裡至少有兩門的標準分在800分以上,其他科目不低於750分。也就是說,兩門成績要排在年級前10名,其他科目不能跌出年級前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