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高考減少計分科目 臺大醫學系捨棄語文引爭議
臺灣高考減少計分科目 臺大醫學系捨棄語文引爭議 2014-06-06 09:28:36被視為島內標杆的臺大醫學系初步決定,在國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6科中,不採計國文成績,引發外界爭論。 學系傾向不要國文 臺灣大學招聯會去年做出決議,自2015學年度起的「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相對於大陸的「高考」),各招生校系採計科目由現行3到6科,降為3到5科,希望藉此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
臺灣該檢討的大學不止是臺大醫學系
島內知名神經科學教授洪蘭日前對媒體表示,臺大醫學系的學生上課睡覺、啃雞腿、吃泡麵、打手機、發簡訊,非常不認真,也不尊重授課老師。洪教授對這樣的言行作為予批判,說是「尸位素餐」。
-
臺灣當局突改"高考"計分政策 學生赴大陸求學受阻
(原標題:臺灣當局突改「高考」計分政策,高中畢業生赴大陸求學受阻)
-
你所不知道的臺灣高考制度:為何一次出118位狀元,為何7分也能上大學?
當然,有一些考生「學測」成績不理想,或者一定要進某些熱門科系(如醫學系),那麼就會選擇第二階段或者說第二種入學方式,即所謂的「考試入學」,憑指定科目考試的成績來申請目標校系。基本上,臺灣考生在這兩個階段都能被錄取。
-
高考擬不分文理科 減少考試科目重點考語文數學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 教育部已制定完成了考試招生總體方案,即將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是昨日教育部網站上一個公開課視頻中透露的內容,授課人是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劉利民。
-
【高考】2016年高考計分辦法不變,考生文化課總分是怎麼合成的,速覽
高考結束,考生一定想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考試成績。按照慣例,6月23日公布成績,但是各門課的考試成績加起來未必等於總分,這一點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我區的高考計分辦法吧! 考試科目按文、理兩大類設置,實行「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科目設置方案。
-
臺灣醫學系研議改制 仿照美加「學士後」攻讀
中新網4月1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教育部門委託學者研議後建議,把高中畢業後就考的七年制醫學系,仿照美加等國改為大學畢業後再考的「學士後醫學系」,一共要讀十年才能執業。 臺教育部門委託成大醫學院院長林其和問卷調查,發現七成六的公私立醫學院院長都贊成將醫學系學制改為「學士後醫學系」,四年大學畢業後再考醫學院,念四年後,再經兩年一般醫學訓練,才能執業。 臺「教育部」高教司司長何卓飛表示,將以這項調查結果為基礎,研議醫學系學制改革,如果各界都有共識,即可修訂「大學法」、「學位授予法」,讓島內醫學系學制與國際接軌。
-
江蘇高考狀元無緣清北,榜眼反倒有機會,還是新高考計分機制公平
>江蘇省是自主命題出卷,高考考5個科目,語文、數學、英語,還有另外2門選修課。語文、數學、英語高考成績是計算入原始分,也就是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總分一共是480分。選修科目只評等級,也就是分ABCD等級,而這次文科狀元三科的總分是430分,可是她兩門選修科目,有一科是「B+」。
-
臺灣「高考」:上大學容易,上名校難
大陸的高考已經結束,考生們靜待成績出爐。那麼這個季節的臺灣高三學子在做什麼呢?他們是否也要參加高考?答案難以直接用「是」或「不是」來回答。臺灣大學入學也要參加考試,但是制度和大陸有所不同,採取的是多元方式,學生一年有兩次機會,壓力相對小,選擇餘地也大。
-
臺灣醫學系改為6年制 畢業後先考醫師執照再實習
,臺灣各大學醫學系新生將從7年制改為6年制,畢業考上醫師執照再實習。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目前醫學系修業7年,第7年以學生身分到醫院實習,但若有打針等醫療行為,就違反醫師法,易生爭議。因此「教育部」決定,明年起醫學系從7年制改為6年制。 新的2013年度大學入學考試分發簡章中,包括臺大、陽明等11個醫學系修業年限統一從7年縮短為6年,受影響的招生名額約1300人。
-
香港高考(DSE)是如何計分的?一文帶你全面了解!
參加過高考的同學,想必對分數一定很敏感,以全國卷為例,總分750,每一分都很重要,差一分就名落孫山的人每年都有,著實遺憾。離我們不遠處的香港,自12年就開始實行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簡稱HKDSE),考試難度及競爭性都不及大陸高考,故而成為許多大陸考生的新選擇,那麼你知道香港高考(DSE)是如何計分的嗎?
-
臺媒:臺灣突然改計分方式,波及大陸學校招收臺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高考在本月初結束,大陸各高等院校也開始招生。然而,臺灣《聯合報》報導稱,今年臺灣突然改變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學測)計分方式,導致大陸眾多名牌大學今年面臨招不到臺生的怪現象。陳俊男說,此次臺灣改變計分方式後沒有前例可循,也沒有「總級分」的各個標準作為參考依據,大陸很多頂尖高校今年對臺生申請入學的門檻索性就從前一年的「五科總級分頂標」,改為四科都要達到「頂標」,結果大幅提高了今年的錄取標準。
-
探秘高考計分方式 僅海南一省使用高考標準分制
與標準分相比,哪種計分方式更公平?日前,記者進行了調查。 ——編者 周末傍晚,海南華僑中學高三年級的教室裡燈火通明。高三(1)班班主任黎必鋒將6名尖子生召集到一起,分析最近幾次模考的成績。「想上清華,高考6門科目裡至少有兩門的標準分在800分以上,其他科目不低於750分。也就是說,兩門成績要排在年級前10名,其他科目不能跌出年級前100名。」
-
江蘇高考英語將實行「一年兩考」 成績取最高分
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逐步推行普通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擇優錄取制度;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等。記者昨日從有關渠道獲悉,對於大家最為關心的國家高考改革方案教育部已基本形成,不久將正式公布。
-
《廣州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等科目考試實施方案(試行)》正式印發和問答
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物理、化學等錄取計分科目考試成績以分數形式呈現。用於初中畢業與學歷認定的錄取計分科目考試成績,長期有效。用於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錄取計分科目考試成績,應屆生當屆有效,非應屆生當年有效。
-
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的引議聯結和範例與分析
2020年9月高考優秀作文專輯9月出爐,買買買!高考第一品牌語文月刊代碼46-88每月一本定價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優秀作文點評專輯、9月高考試題分析專輯、12月最新高考分類練習專輯、4月最高高考衝刺AB卷二套題等為高考必備!諮詢微信160170248,手機13602424805 語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專刊目錄
-
江蘇:高考英語將實行「一年兩考」 成績取最高分
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逐步推行普通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擇優錄取制度;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等。記者昨日從有關渠道獲悉,對於大家最為關心的國家高考改革方案教育部已基本形成,不久將正式公布。
-
江蘇新高考選擇性科目賦分規則
根據《江蘇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和《江蘇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方案》精神,江蘇省研究確定了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擇性考試(以下簡稱「選擇性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分的方式。一、主要模式江蘇省新一輪高考改革的主要模式是「3+1+2」。
-
全部選擇,沒有作文,臺灣高考語文試題卻被考生叫難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關注北京時間7月2日,大多數省份的高考早已經結束到了填志願報大學的時候了,考生們也開始了自己久違的假期,但是對於臺灣省來說,臺灣地區大學入學指定科目考試才剛剛開始,而這一次臺灣省的考試可以說是在體型上有所創新
-
臺灣「自主招生」是「拼爹」 對貧困生不公平
臺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 本網臺北專電 臺灣的大學學測成績已發榜,現在進入甄選階段(類似大陸的大學自主招生,需面試、口試)。近日,臺灣最難考的院系的「掌門人」——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楊泮池炮轟甄選制度。他說,大學推甄制度對富爸爸的孩子較有利,這些人會包裝,學過才藝或經過專門培訓,面試、口試能力比窮孩子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