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掙錢就可以抵消身份差距?
公務員小李打算月薪7000就跳槽,工資看起來比之前多了2000塊,但實際他失去遠不是這2000塊能換回來的。
之前,一位接受媒體採訪的國家部委公務員分析說:「現在一個月掙5000塊,辭職到私企,一個月掙15000,生活質量就提高了3倍?不一定,下降了也有可能。」
在外界看來,公務員的工資儘管不高,但是錢很「耐花」,比如每天進機關食堂就比小白領們在外邊的餐館吃飯便宜太多。據媒體報導,廣東順德檢察院剛入職的檢察員月薪9000多元,而每天中午食堂的自助餐,只要交1塊錢的夥食費。
公務員辭職後都從事什麼崗位?
那位期望到手7000塊的公務員可以自己計算一下,稅後工資7000塊,加上「五險一金」和個稅,實際稅前工資就要超過10000元。
可是,現在就業這麼難,不少剛畢業的大學生甘願低薪都找不到工作,哪裡有那麼多好崗位等著辭職的公務員去做?而且,除了少數有專長的公務員以外,與剛畢業的大學生相比,很多公務員另謀職業並沒有什麼優勢。
根據《中國青年報》的一份調查,辭職後的公務員首選的工作是「行政/後勤/文秘」,而對於很多公司來說,這些都不是核心的營收部門,技術含量也不高,工資自然也不會高。
什麼樣的公務員會辭職?
一是「身心俱疲型」
以安慶市大觀區辭職的4名幹部為例,據當地幹部介紹,這4名幹部申請離職原因都是個人或家人健康問題。區委書記何謙患有抑鬱症,長期失眠;大觀區花亭街道黨工委書記檀浩也患有抑鬱症;龍山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強患高血壓和胃病;臨湖街道黨工委書記何琳的丈夫因車禍癱瘓,需長期照顧。
二是「急流勇退型」。
江蘇一位縣級市開發區主任從事經濟工作數十年,2014年辭職到企業工作。他對記者說:「辭職換安心。像我這樣多年從事經濟工作的,誰能保證前些年沒有幫助別人搞先批後建?誰能保證引進的企業環評都過關?誰能保證開發區建設之初沒有點徵地糾紛?現在到企業工作,之前的違規違法也能一筆勾銷了。」
三是「壓力山大型」。
律師陳長厚辭職前在福建省一個設區市中級人民法院當了6年法官,他說:「我辭職主要因為壓力太大,一方面來自生活上的壓力很大,去年我辭職時的工資只有每月3100元,很難養活家庭。另一方面工作量大,社會轉型導致案件越來越多,加班已是常態,而現在案件終身責任制也是很大壓力。」
辭職一說談何容易?
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其專業性,公務員也一樣!幹銀行的辭職了,可以找另外一個銀行,銀行有的是,幹工人的辭職了,可以找另外一家工廠,工廠有的是;公務員辭職了,能幹啥?
公務員都是要考試的!而且,幹了那麼多年的公務員,只會寫報告、寫材料,別的啥都不會,你叫他們去幹啥?他們也要養家!也有老婆孩子!大家還是要摸著良心說話的!還是別逼他們了!
另,其實公務員上升渠道很窄,僅有少數人可以晉升的很快,大多數人還是熬年限,這年頭幹個小科員,也很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