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痛竟然也會得胃癌?專家揭露胃鏡檢查的真相

2020-12-22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胃不舒服=胃癌?胃沒事=沒胃癌?怎樣才能發現早期胃癌?胃鏡到底有何作用?這都是網友們極度關注的問題。聽聽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李初俊的觀點。  

  很多人的觀點都是這樣,胃不痛就代表胃很健康,但是胃不舒服=胃癌?胃沒事=沒胃癌?專家表示很多患者首次做胃鏡就發現已經到了胃癌晚期,這到底是為什麼?

  指導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主任 李初俊

  現狀:首次做胃鏡 已是中晚期胃癌

  查出中晚期胃癌時 有些毫無症狀

  「醫生,我又沒有胃部不舒服,不用做胃鏡吧,吃吃藥就行了。」這是李初俊教授在出門診時經常聽到的患者訴求。這種訴求就像是患者開出的「條件」,李教授對此顯得有些無奈。他出示了一組數據,該院統計了近年來2000多例首次接受胃鏡檢查的結果,其中發現了50多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排除有部分患者是自己懷疑胃癌而主動要求接受胃鏡檢查之外,很多胃癌患者沒有明顯胃部不適,甚至是毫無症狀。「胃癌隱密性很深,假如沒症狀,國內大多數患者都不會主動要求做胃鏡檢查。」


  胃越痛表示胃越不健康?

  李教授指出,醫生要求患者做胃鏡的目的,主要是要看胃裡面到底是什麼情況,比如是炎症、潰瘍還是已經癌變?這樣醫生才不會出現「抓瞎開藥」的情況,做出的診斷也更為準確,更有利於制訂治療措施。

  舉個例子,有些患者來就診時胃痛很厲害,通過做胃鏡發現僅僅是炎症引起,那麼醫生開藥護胃消炎就放心了;有些患者的胃痛是胃潰瘍引起,那麼就需要對胃潰瘍規則治療一個療程後再進行內鏡複查,以了解潰瘍的轉歸,進一步排除胃癌或潰瘍癌變的可能。

  「我們醫生只有在確保潰瘍長好才放心。而有些胃潰瘍患者吃護胃消炎藥後不痛了就中斷治療,這影響了治療的效果,可能因此而增加了癌變的機會。」李教授補充說。

  等到晚期胃癌再來檢查,那就晚了。


  有些人胃不舒服,本身就是由胃癌引起,通過胃鏡發現這個原因之後,醫生就不會簡單地護胃、消炎、止痛處理,而是讓患者接受規範的胃癌治療,而不致於耽誤病情。

  「胃不舒服和胃部實際病變的程度不一定吻合,一定要通過胃鏡去裡面瞧一瞧。別等到發展成晚期胃癌了再來做胃鏡,那就晚了。」

  很多人都抗拒胃鏡檢查,想著抽血查個腫瘤標誌物就行了。因為這種侵入性檢查,會有不舒服的情況,因為當胃鏡經過喉嚨的時候會產生有刺激,出現嘔吐反應。但患者鎮靜下來配合得好可以做到,醫生可以給患者做一些局部麻醉,這樣咽喉不是那麼敏感了。

  胃鏡檢查讓人感覺不舒服,但是最重要的是做檢查能發現早期胃癌,這點辛苦算什麼呢?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胃不舒服十來天,以為是「老胃病」犯了,胃鏡查出胃癌!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胃脹、胃痛、胃酸等都是「小毛病」,自己買點胃藥吃吃就行了。 殊不知,良性的胃病和胃癌,在症狀上是難以劃清的。 尤其是長期有胃不舒服、生活習慣又不好、年紀又大於40歲的人,一定不要自以為是,以免耽誤病情。
  • 胃癌是我國高發疾病,定期胃鏡檢查可有效發現早期胃癌
    雖然這一些問題並不會直接導致胃癌的發生,但是會導致胃癌變的機率較正常人高所以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更加注重保護胃。可以說胃鏡是進行胃部檢查的最主要也是最精確可靠的診斷方式,對於胃癌來說也是如此,實際上進行胃鏡檢查可以發現早期的胃癌,並且使醫生更加良好地進行胃癌,切除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不論男女,出現"2痛2多",八成是胃癌上身,佔一個也要做胃鏡
    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為不良的生活,所以經常會出現腸胃不適的症狀,生活中,胃病可以說是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胃長時間受損,如不加以調理,很容易過度至胃炎、胃潰瘍,進而誘發胃癌。不論男女,出現"2痛2多",八成是胃癌上身,佔一個也要做胃鏡!
  • 早期胃癌可以胃鏡下切除,為什麼醫生建議切胃?
    原創: 小曾先生01 普外科曾醫生早期的胃癌可以在胃鏡下切除,為什麼醫生建議切胃呢?病房收了一位50歲的中年男子老李,因為上腹部隱痛、反酸,吃藥沒效果,反反覆覆發作。
  • 胃不舒服,就要做胃鏡嗎?醫生建議4類人,儘量每年檢查一次?
    曉琴是名銷售,經常會忙得沒時間吃飯,最近總感覺胃不舒服,在藥房自行購買了一些藥物,但是吃完後不舒服的情況仍然沒有得到緩解,曉琴的丈夫要帶她去醫院檢查,但是曉琴害怕做胃鏡,不敢去。胃不舒服,就要做胃鏡嗎?
  • 4次胃鏡都是良性,最後確診胃癌晚期——一例漏診的胃印戒細胞癌
    病理醫生就是醫生的醫生,我們做胃腸鏡,一般要取活檢做病理分析,胃鏡+病理,是診斷的金標準。但是,由於多種原因的影響,即使這樣,也可能會漏診,尤其是對一些特殊類型的疾病,儘管機率很低。我曾經寫過多篇被漏診的胃印戒細胞癌的病例,不久前又有一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胃難受一定要做胃鏡嗎?胃鏡醫生總結:以下7種人最好要做一次胃鏡...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經常有粉絲給我留言什麼情況要去做胃鏡,我到底該不該做胃鏡?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在臨床上哪些人需要做胃鏡檢查。 胃鏡是目前一項檢查胃部情況的常用檢查,相信很多有反覆胃腸道毛病的人可能都做過胃鏡,大多數人對於它並不陌生,胃鏡不僅可以檢查胃,還可以檢查食管和一小部分小腸。
  • 令狐恩強:無創胃鏡助力中國胃癌篩查
    2019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國受癌症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要實施癌症防治行動,推進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面臨中國胃癌高發的現狀,如何藉助醫療創新助力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工作?記者採訪了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消化科主任、中國醫療器械消化內鏡創新發展委員會理事長令狐恩強教授令狐恩強教授。
  • 胃癌發出的第一個信號,經常是這種異常,五類人該去檢查一下胃鏡
    很多人忽視胃癌,卻不知道,我國胃癌的發病率特別高,數據顯示,全世界近一半的胃癌都來自中國,因為胃癌的高發病率,在高發的五種癌症裡,就有胃癌。 那麼,當胃癌來臨的時候,究竟會有什麼症狀?
  • 院士李兆申:普及舒適化胃鏡檢查 提高胃癌早診率 | 2019兩會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的腫瘤中,胃癌當屬一個,但當前胃癌篩查和治癒現狀並不理想。「日本在早期胃癌診斷率高達50%-70%,相比之下我國只有10%-20%的早期胃癌發現率,一旦發現胃癌是晚期,癌細胞勢必會四處擴散,無論醫生水平在怎麼高明,也難以保證癌細胞不復發。」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近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 胃癌不是悄無聲息,身體有「3多、2痛」,最好查一下胃鏡
    胃癌不是悄無聲息,身體有「3多、2痛」,最好查一下胃鏡! 當胃癌持續發展下去,影響到附近迷走神經或膈肌時,就會導致人在飯後不停地打嗝,且會持續長達數十個小時! 所以,一旦出現經常性的,且長時間的打嗝,就要引起注意了,必要的時候,要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 2、燒灼多
  • 胃癌早期不痛不癢,若2處痛1處臭,是胃在求救,及時就醫
    在消化系統疾病中,感染上幽門螺桿菌的病人人數越來越多,而這個幽門螺桿菌不僅有較強的傳染性,不及時消除還會發展成為胃癌。 對於預防胃癌,篩查胃病是一大基礎,尤其是胃鏡檢查,這樣能夠發現胃部是否癌變。由於胃癌早期不痛不癢,非常容易被大眾忽視,但若是出現下列的二痛一臭,您一定要注意了。
  • 抽血2ml能查胃癌風險,這是真的嗎?抽血進行胃功能檢查靠譜嗎?
    胃功能五項,G-17、PGI、PGII、PGR、Hp作為胃癌篩查項目,已被多部共識意見推薦。通過抽血將胃癌高危人群篩檢出來,再進一步做胃鏡檢查,可使早期胃癌檢出率提高50倍。胃功能檢查就是所謂的抽血查胃癌,到底怎麼一回事?
  • 血型竟然決定患癌率!A型血的人易患胃癌
    原標題:血型竟然決定患癌率!A型血的人易患胃癌   受訪專家:張陽,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腫瘤內科主任。   血型竟然也與胃癌有關?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張陽指出,相對來說A型血的人更容易患上胃癌,O型血的人比較少見。
  • 當出現這些情況時,千萬別拒絕胃鏡檢查
    原創 劉鳳林 好大夫本文作者:劉鳳林醫生胃鏡是胃腸道疾病常見的檢查方法之一,相對消化系統另外一些常見檢查(比如血化驗和CT)來說,胃鏡並不是一項舒服的體驗,檢查前後的禁食也令人比較難受,因此很多人不願意做胃鏡。
  • 作息日夜顛倒易致胃癌 有胃病應定期做胃鏡
    原標題:作息日夜顛倒易致胃癌 有胃病應定期做胃鏡 以往胃癌多發於四十歲以上的人群,如今,三十乃至二十歲的年輕人患有胃癌者越來越多。胃癌早期會出現一系列信號:上腹部疼痛、食慾減退等等。下面請專家具體解析: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患胃癌?
  • 3種症狀不斷出現,十有八九是得了胃癌,4類人最好去檢查胃鏡
    老高慌了,轉院到當地三甲醫院做了肝膽胰脾彩超、上腹部CT等檢查,結果提示膽囊壁增厚、毛糙、脂肪肝。接受了相應治療後,老高並無好轉,精神更差了,排便習慣也發生了改變,整個人急劇消瘦。醫生分析老高嘔吐情況嚴重,病情可能並不簡單,遂又給他做了胃鏡檢查,病理結果卻顯示是胃癌!
  • 我的胃怎麼這樣了!31歲,我第一次做了胃鏡
    今年,31歲的我做了第一次胃鏡檢查,相比起絕大多數四十歲後才做了第一次胃鏡檢查的人來說,應該是比較早的了。穿著檢查服,躺在檢查床上看著旁邊屏幕裡通過膠囊胃鏡拍攝出來的畫面,我皺了皺眉——我的胃看起來太不美麗了。李珺接受磁控膠囊胃鏡檢查李珺/供圖清早醒來,我的胃罷工了之所以來做胃鏡,是因為上個月,我第一次體驗了「胃不舒服」。
  • 胃糜爛胃潰瘍多久複查一次胃鏡?胃食管反流呢?
    經常有人諮詢胃鏡多久複查一次比較好?這個問題其實也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每個人胃內情況不一樣,胃病也不一樣,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因為我國跟日本韓國一樣都是胃癌大國,所以胃鏡檢查在我們國家非常的普及,普及到做一個胃鏡只要歐美國家十分之一的價錢都不要,因為胃鏡檢查是目前臨床上發現早期胃癌唯一的輔助檢查方法,所以對於有胃癌家族史或者早期發現胃潰瘍的人做定期複查胃鏡就顯得比較重要。
  • 怎麼才能發現胃、食管早癌?——胃鏡精查最靠譜
    胃癌也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我國胃早期癌僅佔5%~10%,而日本早期胃癌的發現率達50-80%,韓國早期胃癌發現率達65%。最早期胃癌與最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相差76.56%但是,由於多數早期胃、食管癌沒有特異性的表現,只有通過胃鏡檢查才會得到確切的早期診斷。